1-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6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总体特征
1-3岁:
(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
(4)出现独立性。
3-4岁: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4-5岁:
(1)活泼好动;
(2)具体形象思维;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5-6岁:
(1)好学、好问;
(2)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态度、行为方式)。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三大领域:
(1)生理发展(身体、感知觉、运动);
(2)认知发展(记忆、思维、语言);
(3)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同伴关系)。
身体发展:
(1)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2)脑的生长发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多年对1000多人的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假设一个人在17岁时的智力为100的话,那么4岁前获得50%,4-8岁获得30%,8-17岁只能获得其余的20%。
提供丰富的、恰当的刺激,能够挖掘儿童大脑的潜能,促进其智力发展。
脑潜能开发不仅能使普通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慧,也能使那些早期大脑受过损伤的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使其大脑充分发育,赶上或超过普通儿童。
在发展敏感期内给予婴幼儿科学而合理的刺激时,要选择合适的刺激时间,考虑刺激量的适度、刺激速度的合宜以及各种刺激之间的平衡,以防过早、过量、过速或失衡的刺激带来不良的后果。
大脑的偏侧优势:
大脑左半球对言语能力(如口语和书面语言)和积极情感(如愉悦)负责,而右半球是对空间能力(如距离判断、查阅地图和识别图形)和消极情感(如悲伤)负责。
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左利手”孩子存在某种发育问题。“左利手”的孩子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如惯用左手或双手均用的儿童与惯用右手的同龄人相比,更拥有表达才能和数学才能(Flannery & Licdernan, 1995).
感知觉发展:
(1)视觉:在婴儿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8个月到2岁的儿童,在清醒时,有20%的时间在注视他们眼前的事物。
新生儿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差,难以对视觉对象进行有效聚焦,因而他们的视敏度(也就是俗称的视力)比成人低。2岁儿童的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
(2)颜色知觉:
2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够从白色中区分出红、橙、黄、绿、蓝。(Teller et al., 1978) 3个月的婴儿已具有三色视觉。(Bronstein, 1985)
4个月的婴儿已能在光谱上辨认各种颜色。(Haith,1980)
3岁儿童对各种颜色的色度难以辨别,从4岁起,他们逐步学会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
儿童在颜色识别的过程中,一般先认识颜色,然后才学会标志颜色的词。
大约4岁起,儿童能够将基本颜色与其名联系起来,5-7岁的儿童能正确的命名常见的颜色。
(3)听觉: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但听觉阈限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比成人高10-20分贝,最差时要比成人高40-50分贝。随着年龄的下降,婴儿的听觉阈限逐步下降。
低频的声音对婴儿具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这种现象早在胎儿8个月时就表现出来了,即胎儿对父亲的声音比对母亲的声音更容易接受。
儿童的听觉会影响其语言的获得、思维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开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保护儿童的听觉器官和听觉功能。
孕妇或婴儿乱用药物,以及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
通常,儿童在6个月到3岁期间最容易患中耳炎。中耳炎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之后,对他人的言语反应迟缓,注意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听力丧失,对儿童发展极为不利。
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4)方位知觉: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
一般说来,3岁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到了11-12岁,左右概念才比较清晰。
感觉剥夺
感知觉是婴儿的主导心理过程。早期感知觉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有研究者对黎巴嫩的一所孤儿院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在第一年里,孤儿们只是呆在童车里,很少得到看护者的个别关心,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极为落后。1-6岁的平均智商只有53。后来,许多孩子被家庭收养,发展情况大有改观。2岁以前被收养的儿童能克服早期的智力迟钝,2年内智商平均提高到100。被领养较晚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进步,在领养家庭中生活6-8年后,智商达到70左右。
对早期有着不良境遇的儿童来说,2岁能否得到改变,至关重要。
“感觉轰炸”
受急功近利的人才观和立竿见影的教育观的不良影响,许多人急于“开发”婴儿的智力,用各种刺激集中轰炸婴儿的感官,对婴幼儿进行早期训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做法能产生更聪明更优秀的“超级婴儿”。相反的,拼命地把刺激给那些还没有做好接受准备的婴儿会导致他们退却,并且会对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构成威胁。此外,当这些曾经信誓旦旦的做法并没有造就出他们曾保证过的小天才时,他们会使孩子的父母们感到失望,会让父母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是失败的人。这样做在孩子们走向成熟征程的开始阶段就剥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剥夺了父母们在他们孩子的早年成长过程中既轻松又愉快的参与活动的机会。
(5)对音乐的感知:新生儿在出生时已具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出生后2个月,婴儿已能够安静地躺着听音乐。(Michel,1973)
6-8周的婴儿已表现出喜爱摇篮曲的倾向。
表明,早期婴幼儿已具有较好的音乐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