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黄河石林概况导游词-word范文 (1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黄河石林概况导游词
篇一:独特的黄河石林风景201X0227
独特的黄河石林风景
照片提供:张义,图片来自Google Earth,
201X年正月初五
90年代初来过这个地方,当时的目的是地质考察和调研。

20多年后,故地重游,却是为了观景,调研也罢、观景也罢,看过之后觉得这里的景色确实不错,有
必要与亲们分享。

文章中的字大多来自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网页资料,但是,作为一个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稍微做了修编。

使得读者知之全面,有重点。

这篇文章不是旅游说明书,没有面面俱到,介绍的重点在于峰林的形成与地
质作用的紧密关系,还有自然营力,巧夺天工,把砾岩层雕刻出千奇百怪的形态,值得大家发挥想象力,去琢磨、推敲它。

黄河石林地处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北距景泰县城70公里,南距白银市
70公里,兰州中川机场至景区120公里。

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

这是一
处主要由新构造运动控制,雨洪冲蚀、重力崩塌和风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质地
貌景观。

它的形成演化过程清晰的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以来这一地区古地理环
境的变迁,是具有国际典型意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砾岩石林地质景观。


一座集地貌地质、地质构造、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遗迹。

为甘肃省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区位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其地质遗迹景观多样,主要
包括“黄河石林”地貌景观、风蚀地貌景观、河流地貌景观、风成地貌景观、
沟谷地貌景观、洞穴地貌景观和地震遗迹景观等类型,具有典型性、独特性、
较高的科学价值、美学和观赏价值、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等特点。

旅游指南
景区南大门处设有博物馆、观景走廊等设施,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观景于
一体。

观景廊可俯视整个景区全貌。

脚下千亩良田阡陌纵横,百年老村龙湾村
坐落其间,胜似世外桃源。

黄河由东向西弯伸而进,形成一个平静优美的“S”形,向北奔腾而去,有成仙脱俗之感。

龙湾古村景区一派原始古朴、世外桃源之风韵,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就餐、住宿,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农家气息。

蟠龙洞景区神秘幽邃,天然龙
凤盘旋,洞内四季恒温,洞内有神像,是老龙湾人世代烧香供佛的地方,可品
四奇三绝。

饮马大峡谷景区砂砾峰
丛奇峰绝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公园的核心部分。

坝滩娱乐区有黄河风
情篝火晚会,清凉寺、河心洲探险等项目。

龙湾村黄河石林景区地形地貌
在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将为游客提供二十二道弯观光大巴车;龙湾绿洲电瓶车;黄河羊皮筏子、快艇;饮马大峡谷毛驴车等特色服务项目。

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东南部的中泉乡龙湾村,北距景泰县城 70千米,
南距白银市70千米。

景区北临黄河干流龙湾河曲,南接连绵不断侵蚀丘陵,黄河由东向西流过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积10平方公里。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433’,北纬3643’,海拔1340-1600米之间,景区西接省道201线、217线及包兰铁路,距中川机场123公里,中龙公路直达景区,交通便利。

201X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
景区进出路线图
黄河石林独特的具有垄断性的资源经国内外专家考察后评定为:国内独有、世
界罕见,堪称“中华自然奇观”。

随着《天下粮仓》、《神话》、《西部热土》、《美丽的大脚》、《汗血宝马》、《雪花那个飘》、《大敦煌》、《老
柿子树》等多部影视剧在景区拍摄,黄河石林已成为西部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开发潜力巨大。

景区品牌日益提升,被评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甘肃省影视拍摄基地”、“甘肃省摄影基地”,被省内多家高校确定为大学
生社会实践基地。

独特的旅游资源、神奇的人文环境,使黄河石林逐步成为西
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西部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影视拍摄的首
选目的地之一。

在地质历史和黄河水的流逝中,黄河石林已不知存在了多少年。

老龙湾世世代代的居民见惯不惊地在这千峰万壑的黄河畔繁衍生息。

而人们
“发现”这一奇妙的景观,并把它作为有价值的旅游地,只不过30年的时间。

1990年,核工业部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在龙湾村一带进行调查时,首次从地质
景观的角度提出了黄河石林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性,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从此,黄河石林开始进入大众的视线。

201X年和201X年,黄河石林先后被批
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石林”虽然从发现之初到国家地质公园建立,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石林”,并被命名为“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但它的地貌类型和特征,实际
上和“石林”这一专业术语的概念有很大不同。

石林
(shilin,stone forest),是创名于中国的一种喀斯特地貌专用术语,它是在研究云南路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时最先提出来的,是指地表的石灰岩层因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巨型石芽,是喀斯特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

“黄河石林”并不是喀斯特地貌,它是砾石和砂粒等碎屑层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力侵蚀等作用而形成。

其次,在形态规模上,它也远远超过相对高度一般最大为三四十米的石林。

黄河石林分布区的低点在黄河岸边,海拔在1340米左右,高点在黄河左岸饮马沟、老龙沟上游的山顶高原面,海拔一般为1700米—1800米,切割深度可达400米左右,“石林”中单个石柱或石峰的相对高差一般都在60米—200米,比典型的喀斯特石林壮观雄伟得多。

从形态来看,应属于峰丛——峰林——石柱的地貌组合。

这种地貌组合可以出现在石灰岩、花岗岩、碎屑岩等多种岩石中。

也许正因为此,兰州大学地理学教授张林源在最初对龙湾黄河石林进行专项科学考察的报告中,使用了加引号的“黄河石林”一词,而在1999年,也有专家曾提出以“砂砾岩峰林”来命名该地貌。

虽然“砂砾岩峰林”或“峰林”是描述这一地貌更为准确的术语,但“石林”似乎是更易于公众接受和推广的名词,所以也就约定俗成地把“黄河石林”这一称呼延续了下来。

[1]
凹岸为崖,凸岸为滩,这是江河曲流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规律。

凹岸因在曲流弯曲部位的顶端正对江流的冲击,河岸会不断因侵蚀、崩塌而后退,并形成陡峭的崖壁。

当你由龙湾村乘坐羊皮筏子顺流而下,去往位于老龙湾曲流凹岸处的石林景区入口时,远远望去,看到的并不是峰林,而是如百丈高墙一样连绵的雄伟峭壁,它和曲流凸岸一侧名为“坝滩”的宽阔河滩形成鲜明对照。

黄河石林的主要景观,是以黄河转弯处凹岸一侧的两条大支沟——饮马沟、老龙沟为主线而展开的。

构成黄河石林的岩石,是被地质专家称之为“五泉山组”(以甘肃兰州五泉山典型岩石组合而命名)的砾石和砂粒层,人们也称它为“五泉山砾岩”。

它是在距今约一百多万年的第四纪早更新世堆积形成的。

它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层体,在遭受地壳运动的挤压和
抬升过程中,岩层中形成了几个方向的交叉的竖直裂隙,就像网格状的刀缝把岩层分成了一个个方柱,地面上的流水侵蚀主要沿着这些裂隙进行,使岩层逐渐被切割分离,河谷和峰林便开始形成。

实际上黄河石林大部分都呈连体式的峰丛状,即下部基座切割不深,仅上部分离。

只有在谷坡较陡、沟谷较深的饮马沟、老龙沟中下段两侧,才集中出现切割分离较完全的峰林或石柱,这也使景观出现不同层次的变化。

在饮马沟、老龙沟与黄河交汇的河流凹岸处,虽然这里的侵蚀作用最强,地形切割最深,峰林应发育最好,但因黄河曲流的扩展,崖岸的崩塌比较强烈,已形成的峰林、石柱反而不易保存。

景区内的饮马沟和老龙
沟在黄河左岸形成两条深深
的峡谷,就像黄河石林两条缤
纷的画廊,沿着这两条如地缝
般的峡谷行走,才能充分感受
两侧巨大突兀的峰丛、峰林、
石柱给人的震撼,以黄色调为
主的群峰与石柱,在这几乎寸
草不生、岩石裸露的干旱山峡
中,更让人感觉到一种苍凉冷
峻。

随着沟谷的扩展,峡谷两
侧的岩体为保持平衡,必然趋
向于朝临空的一面下移,以减
轻重力负荷的影响,这会使已
形成的石柱或石峰沿着近于
黄河岸边的当代“穆桂英”直立的裂隙而发生滑移、倾
斜、翻倒、坍塌、崩落等现象,
既可毁景,但也可造景,黄河石林许多特殊的象形景观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于“五泉山砾岩”是由砾石、砂粒和泥土等粗细不一的物质构成,不同层的抗风化能力也有差异,这既使峰景、石景在纵向上富于变化,塑造了许多奇特的景观,也使黄河石林在整体上表现出台阶式的特征,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篇二:阿斯哈图石林导游词
阿斯哈图石林导游词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大兴安岭山脉南缘,浑善达克沙地东端,是三大地貌区的结合部,有“塞上金三角”之称。

在这两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草原、湖泊、林海、沙地、石林等多种自然景观,被称作内蒙古风光的“百宝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