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时代发展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我校实施精英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推进我校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的重要抉择。
精英教育是一种优质教育过程,要求有高水平的师资、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施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培养精英人才。
精英人才的内涵是: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
精英人才的素质特征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宽厚的知识基础、突出的能力潜质、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学校决定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实行大类招生。
由现行的按专业招生的机制向按大类招生的机制进行转变,逐步向按学科门类(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等)招生的机制进行拓展,使学生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发展局限,为学生营造条件宽松和自主发展的培养环境。
2008年开始,我校推行以学院(学部、系)为单位,按学科大类招生改革,学生经过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确定专业及专业方向。
2.实施大类培养。
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即低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高年级以面向学科门类、学科大类和学科专业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主。
原则上一、二学年
设置基础平台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按照学科大类打通培养,第三学年开始设置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
3.推进通识教育。
充分重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学校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根据通识教育目标,认真进行规划和设计,处理好通识与专业、宽泛与精深、个性与共性、单领域与跨领域等关系,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结构,分别重点建设适合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的若干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校将给予10万元/门的建设经费。
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结构、不同层次的通识课程体系。
4.修订培养方案。
在新的培养模式框架内,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知识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修订培养方案。
树立“全面知识”观,处理好“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科学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课程平台。
5.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采取本-硕、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将本科生与研究生打通培养;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实行复合型、双专业或双学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修读跨学科课程或修读第二专业,鼓励学科间建立跨学科的联合培养实验班;对于软件工程等专业,采取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工程开发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动手能力强、创新潜质好的学生,采取强化实践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开设创新能力强化班和创新实验班,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专业课程学习方案,实施个性化培养。
二、积极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
6.推行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
要改变传统的单向传输型课堂教
学模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性质,将讨论式、情境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灵活贯穿于“问题-讨论”、“阅读-辩论”、“经验积累”等教学方式中,进行研究型或研讨式教学。
积极推广“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课堂教学形式。
改革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课程论文、口试答辩、开卷以及操作性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学校每年设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引导并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
7.完善研究生助教制度。
按照课程特点,确定合理的研究生助教比例,选聘优秀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建立一支适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主讲/助教”的教学队伍。
研究生助教参与教学设计、小班研讨、课外辅导、问题设计、案例设计等研究型教学活动,学校按规定的助学标准为参加助教工作的研究生发放助教奖学金。
8.探索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
各实验中心、实验室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并作为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积极探索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并取得优秀教学效果的实验指导教师,学校在经费和实验教学酬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9.继续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和项目组,接受科学研究的锻炼和学术氛围的熏陶。
鼓励学生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继续推进“4个一”制度,即要求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原则上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接受至少一名大学生承担该项目研究。
三、切实推进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
10.及时用最新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各实验室应根据学科特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分层次、多模块并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
鼓励教师把有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实验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
原则上要求各专业实验室每年应进行5%-10%的实验内容更新。
11.建立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
国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实验室,要根据各自情况和特点,规定开放的时间、形式和范围,最大限度地向本科生开放。
通过实施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平台与课题组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等,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的教学资源。
四、进一步加强主讲教师队伍建设
12.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在本科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进一步强化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要求,在岗教授、副教授必须具有一门课程以上的主讲教师资格,每年至少主讲一门不少于32学时的本科生课程,鼓励教授或优秀副教授+青年教师的“A+B”主辅角色承担本科生课程;鼓励教师跨学院(学部、系)、跨教研室申报主讲教师资格,鼓励专业课教师申报基础课主讲教师资格。
要求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次学科前沿知识讲座。
13.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每个学院(学部、系)要至少建设一个校级以上的教学团队。
以教学团队为核心,全面建设在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本科专业,建设具有示范性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编写和出版高水平教材。
现有科研创新团队要积极建成本科教学团队,对于同时建设本科教学团队的科研创新团队,
在评审、考核等方面学校将予以特别考虑。
14. 建立青年教师合作导师制。
对新入校的受聘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的青年教师,由学院(学部、系)指定专人担任其合作导师,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科研关和实践关。
要求新入校的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教师要至少参加一期教务处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
青年教师必须经过至少一门次课程的“A+B”的B角色授课后,方可申请主讲教师资格。
15.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制度。
采用专家随堂听课、学生网上评价等形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累计三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的教师可直接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竞聘。
对排名在本学院(学部、系)后5%的主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帮助整改。
对在一个聘期内教学质量评价累积三次排名在本学院(学部、系)后5%的主讲教师,取消其主讲教师资格,重新进行教学培训,通过试讲考核后方可重新取得主讲教师资格。
16.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高水平的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面向国家各类教学基本建设项目负责人以及量大面广的校级主要基础课程负责人设置教授教学岗位。
对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分别增设1个教授教学岗位。
对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资源共享、自制实验教学设备、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活动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考核、经费支持和奖励等方面也给予倾斜。
17.建立教学考核一票否决权制度。
教授、副教授职称评聘和岗位履职考核应该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业务条件和本科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未达到教学要求者,不能参评教授、副教授职务;已受聘教授、副教授职务,未达到教学要求者,限期改进或转为研究系列聘任。
竞聘副教授岗位的教师至少参与过一项校级及以上
教学改革项目,竞聘教授岗位的教师应至少主持过一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
五、大力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
18.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各学院(学部、系)要有规划、有目标地建设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每个专业应至少分别建设2门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原则上本科生公共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负责人必须具有教授职称,鼓励教授主讲本科生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进一步加强本科百门双语课程建设。
19.加强教材建设。
各学院(学部、系)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要求选用近5年出版的高质量新版教材,鼓励引进先进的、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原版教材。
积极做好教材建设规划,组织教师编写和出版高水平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材等,尤其是基础学科教材、填补学科空白的前沿教材、反映教学改革的特色教材,具有学科集体竞争力的系列教材等。
学校从2008年开始设立优秀教材奖,每年评选校级优秀教材,对发行量大、影响广泛的优秀教材将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和奖励力度。
对于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的优秀教材,学校将予以重奖,对于在教材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和贡献的学院(学部、系),也给予表彰。
20.加强实验室建设。
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目标,优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以学院(学部、系)为单位、多专业共享、仪器设备先进、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室,每年学校重点投资建设2至4个。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转变传统的指导性实验为学生主动性实验。
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主动性实验的环境和氛围。
要求理论课
主讲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努力建设一支满足高质量实验教学要求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
21.加强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
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为引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依托学科优势,努力建设一批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
要求各学院(学部、系)要至少重点建设一个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鼓励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担任本科专业负责人。
22.建设网上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网上教学平台。
主要资源包括“网上学习中心”以及“教师教学主页”、“精品课程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示范性专业平台”等。
要求学校的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必须建立课程网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料及资源一律上网,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鼓励教师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辅导、批改作业、在线测试、与学生互动交流等辅助教学活动。
23.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
建设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包括学生自然信息、学业信息、奖惩信息、资助信息、就业信息等内容的统一的学生数据中心,创建校园中新的管理合作关系。
建设校园资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在教学区和生活区发布有关校园资讯,建立快速反应渠道。
建设校园服务平台,实行校园服务“一卡通”,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学生负担。
六、加大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力度
24.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
在现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和导师制,增大学生进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的比例,全面推行基于学分平均绩点(GPA)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与学分制配套的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制度。
25.实行“两长一短”学期制。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长学期集中安排理论课程,短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及集中教学活动,开设短学时课程、选修课程和重修课程等,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26.建立学院(学部、系)本科教学工作考评制度。
进一步完善学院(学部、系)本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学院(学部、系)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年度评价与排序,评价结果作为学院(学部、系)年度考评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27.深化奖学金制度改革。
以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为重点,在2005年学校奖学金制度全面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奖学金类别,设立更多激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奖学金。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通过捐赠设立各类专项奖学金,增强学校奖学金总体激励力度,扩大受激励群体。
28.试行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与新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相配套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完成从以专业学院(学部、系)为主导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向书院制的转变,实现通识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管理机制的有效结合,促进通识教育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彼此融合、相互支撑。
2009年起,试行书院制,逐步完善与书院制相匹配的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设计、管理机制、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党团组织、资源保障等政策与措施。
七、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
29.开拓国际化培养新途径。
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大学在本科
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本科生提供在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文化交流、实习考察等国际交流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国际竞赛,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使尽可能多的本科生在学期间有国外学习与交流的经历,接触异国文化、开阔国际视野。
30.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鼓励为本科教学引入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和课程资源,聘请国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尤其是对于外语强化专业,除语言类课程外,培养计划中至少20%的课程要求用双语授课。
同时,每年继续选派10名优秀的本科教学主讲教师出国学习进修,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八.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31.完善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围绕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成立第二课堂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加强对第二课堂的领导和指导。
每周三下午作为学生活动日。
32.深入开展责任担当教育。
以激发学生谋划和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追求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精英人才的意识,系统地将责任担当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当中,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对民族、社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先进思想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捍卫者和引领者。
33.加强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教育。
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科普宣传、学术研讨、技术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开发和服务等形式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研究空气和科技创新氛围;积极组织、参与校内外各类科技竞赛,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
开展研究型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各学院(学部、系)结合专业特色,开展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举办各类高水平学术讲座和论坛,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4.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充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快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步伐;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切入点,纳入大学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探索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引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学校各种仪式类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大学生艺术团的建设力度,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指导中心,聘请校内外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艺术活动的指导。
35.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
认真组织好寒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的规模和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社会实践计入总学分、纳入教学总体规划;继续深入开展“选聘优秀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专项工作;不断完善志愿者注册制度和评价体系,动员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大力倡导走入社区和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
36.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
不断丰富大学生社团种类,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经费扶持力度,支持学生社团建设,打造精品社团和精品社团活动;要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社团指导工作,并逐步形成以校内教师为主、校外教师为辅,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