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6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今天我要讲的是《毫米、分米的认识》,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35~37页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学生还要学习“千米”"长度单位换算"等知识,因此,这部分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关于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直观性:它不像有的数学概念那样抽象,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具体的长度;二是实践操作性.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随处找到1毫米、1分米的实物,可以用尺画出1毫米、1分米,也可以用1毫米扩展出1厘米、1分米、1米;三是实用性.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这些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较为具体的估测和测量活动,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3、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2、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2、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并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因为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几个长度单位,它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非常重要,所以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缺乏,大部分学生的长度观念淡薄肤浅,现在要求他们建立起毫米、分米等长度观念是很难的。因此,我把教学难点确定为: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建立分米、毫米长度表象。尤其是“分米”,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很有必要,但是在生活中却不常用到,学生要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就更是困难。
二、教学方法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知识迁移、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具体来说:
1、知识迁移。学生有了关于长度单位学习的学习经验,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降低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难度,实现知识的迁移。
2. 直观演示。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毫米、分米标准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体会。用实物直观演示贯穿教学,目的就是给学生正面刺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认识单位长度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长度表象的。
3.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不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知”这一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让学生找、摸、量等活动,自主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学会与别人合作
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方法。
从学法来说,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首先是知道了新的学习问题后自主思考,如遇有困难才展开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可以说自主思考是基础,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合作交流是补充。两者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可能是每个环节中两者都并存的。动手操作,是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之中的,使学生探究的辅助方法。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厘米和米,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然后实现知识的迁移,借学生口引入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第二个环节是探究新知环节,这是本节课的关键,重点和难点都要在这个环节突破。
活动一:认识毫米
①先安排测量橡皮,在测量中发现尺子上的小格,引入毫米的学习。因为测量,学生产生需要,学习新内容成为必要,学习才会主动,学习才会重要。我是想给学生尝试、思考的空间,激发学习主动性。我们经常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不就是在提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吗?学生已经有学习“米”和“厘米”的经验,已经初步了解测量的知识,也就初步了解该学习长度单位的什么知识。还有一点就是,想顺应学生的需要去教学,学生最渴望了解的就是我们的探究方向。
②认识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和感知1毫米时,主要采取直观演示的方法。我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比让学生亲身体验印象更深刻的。在尺子上找到一毫米,说说你眼中的一毫米,再找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差不多是1毫米,这里是建立1毫米表象的关键,所以学生说出的物体我觉得不能一带而过,所以学生找到后,我要求再量一量、比一比,这样做这也有利于日后的估测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找到最恰当的参照物。
认识完毫米了,又安排了再次测量最短的金箍棒的活动,设计二次测量的目的:一是可以巩固测量方法,二是可以强化对毫米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分米
认识1分米时,我给出一个10厘米的金箍棒让学生量一量以后。直接告诉学生这就是1分米的长度。揭示“分米”,考虑到分米的教学内容和毫米的教学内容是类似的,不想再一步步扶着学生向前走,于是采取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想借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主动性源于发现的喜悦,所以尽量多设置些让学生思考后才能发现答案的问题。
(出示1分米的金箍棒),先估测,再量一量直接点题,板书:分米dm;1分米=10厘米,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②自主学习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学习分米的重点。通过分米和厘米间的进
率,学生会发现几十厘米就是几分米。③在感知1分米过程中,“1分米有多长”的表象与生活中的实物相对照,便于日后的估测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和毫米表象建立方法类似。
认识了毫米、分米以后,有必要总结、理顺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设计了两个活动:1.是“再次感知四个单位长度”,目的是再次体现本节课的重点,充分加深学生对单位长度表象的认识。2.是梳理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后,为了能理清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示进率、初步构建认知模型。我设计了这样图示化的板书
【……毫米厘米分米米……】
10 10 10
(三)巩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