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细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液体蓄积,腹泻 小肠液分泌↑,腹泻
(二)所致疾病
1、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
化脓性感染 泌尿道感染 败血症
腹膜炎 阑尾炎 手术创口感染
尿道炎 膀胱炎 肾盂肾炎
新生儿脑膜炎
2、腹泻:外源性感染
根据其致病机制不同可分五组 :
①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②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③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 ④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 ⑤肠粘附型大肠埃希菌(EAEC)
大肠埃希菌血清型的表示方式按O:K:H 排列,如:O111:K58(B4):H2。
二、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粘附素 肠毒素
1.粘附素
➢作用:具有紧密黏着泌尿道和肠道 细胞的能力
➢特点:具有高度特异性
2.肠毒素
➢作用:与本菌感染的致病特征和严重程度 有关
➢类型: 耐热肠毒素 不耐热肠毒素
作用机制: 耐热肠毒素 GTP→cGMP cGMP↑ 不耐热肠毒素 ATP→cAMP cAMP↑
急性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临床主 要以高热、休克、中毒性脑病为表现。
②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迁延不愈或时愈
时发。部分患者可成为带菌者。
(三)免疫性:
主要靠肠粘膜局部的SIgA
三、微生物学诊断
标本采送
新鲜粪便, 速送
分离培养鉴定
快速诊断法
粪、肛拭子
麦康凯或SS培养基
可疑菌落、37℃24h
正常值
伤寒沙门菌: O凝集效价<1:80 H凝集效价<1:160
副伤寒沙门菌:H凝集效价<1:80
2、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O抗体属IgM,出现较早,但维持时 间较短(几个月);
H抗体属IgG,在机体内出现较晚, 维持时间较长(可长达数年)。
①O>正常、H>正常:肠热症可能性很大 O<正常、H<正常:肠热症可能性小
第五节 副溶血性弧菌 ()
存在于海水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是我 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
对低温及高浓度氯代钠抵抗力甚强,对酸敏 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
可产生不耐热的溶血毒素致病。常因食入被 污染的海产品(如带鱼、黄鱼、乌贼、梭子蟹、 海虾及贝类等)或其他盐腌制品(如咸菜、咸 肉、咸蛋)而中毒。
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
志贺菌属引起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通 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um)。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G-杆菌,无芽胞、荚膜及鞭毛,有菌毛
痢疾杆菌(革兰染色)
培养及生化反应
营养要求不高 除宋内志贺菌个别菌株外,均不分解乳糖
痢疾杆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Escherichia)
概述
➢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 ➢可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肠道外感染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能引起人类胃肠炎 ➢是粪便污染的卫生学检测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杆菌, 无芽胞, 多数有周身鞭毛, 有菌毛。
大肠埃希菌纯培养(革兰染色)
双糖铁培养基 (生化反应)
37℃24h
血清玻片凝集 (血清学反应)
痢疾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四、防治原则
非特异性预防:切断传染源为主 特异性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
第三节 沙门菌
(Salmonella)
概述
沙门菌属是一群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生化反 应和抗原结构相关的革兰阴性杆菌。
沙门菌属
肠道沙门菌(6亚种) 2463个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采集标本 肠道外感染采取中段尿、血液、
脓液、脑脊液;肠道内感染则取粪便
血液 中段尿 胆汁 脓汁 脑脊液 粪便
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血液以外标本)
培养
肉汤增菌 (血液)
分离培养( SS平板 )
37℃24h
可疑菌落
肠道感染细菌 检验程序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5、抗原构造复杂
➢菌体(O)抗原 ➢鞭毛(H)抗原 ➢荚膜(K)抗原或包膜抗原 ➢菌毛抗原 ➢肠道杆菌共同抗原(ECA)
6、致病物质相似
菌毛、荚膜、内毒素、Ⅲ型 分泌系统、有些可产生外毒素。
肠道致病菌的鉴定原则可总 结为三句话:
形态无特殊, 难区分 初步鉴定靠生化反应
最终鉴定靠血清学反应
第一节 埃希菌属
3、抗原构造
O抗原——分组,42组 H抗原——分群,将组内沙门菌分
成不同菌型 Vi抗原——微荚膜
4、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
二、致病性和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Vi抗原、菌毛 内毒素 肠毒素
(二)所致疾病
1、肠热症:即伤寒、副伤寒。
病原体:为伤寒沙门菌、甲 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 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霍乱弧菌的致病机理
Hale Waihona Puke “米泔水”样便及霍乱患儿(三)免疫性
病后肠道中有SIgA(分泌型),可保护肠 粘膜,阻断粘附和中和毒素。
病后可获得免疫力, 再感染者少见。
三、微生物学诊断
(一)标本:病人"米泔水样"粪便和呕吐物 (二)直接镜检 (三)碱性培养基分离鉴定
四、防治原则
(一)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径。 (二)接种菌苗。
菌随血
肾、脾、肝、胆囊 、骨髓 大再量次增入殖血后
菌 随
菌随胆汁
尿
第二次菌血症

体外 菌随粪 肠道
临床症状明显而典型:① 持续高热39℃以上;②相对缓
过 程
再次侵入
肠壁淋巴组织
脉;③肝脾肿大;④皮肤出现 玫瑰疹;⑤外周血白细胞明显 下降。
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局部淋巴结坏死、 溃疡,严重者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胆 囊炎、肺炎等
选择鉴别 培养基
37℃、24h 可疑菌落 (无色、 半透明)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二)血清学诊断(检测抗体)
肥达试验: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
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待检血清 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 并根据抗体效价及其增长情况, 辅助临床诊断肠热症。
判定肥达试验结果
弯曲菌属
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特性:
形态结构相似 培养特性相同 生化反应活泼 抵抗力不强 抗原构造复杂 致病物质相似
1、形态结构相似
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 多数有鞭毛和菌毛。 少数有荚膜或包膜。
伤寒杆菌
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2、培养特性相同
➢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营养要求不高 ➢普通的琼脂平板--光滑型菌落 ➢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邦戈沙门菌
血清型
对人致病 的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G-杆菌,有菌毛,多数有周身鞭毛。
2、生化反应与培养特性
普通琼脂平板:S型菌落。
SS平板上:因该属细菌不分解 乳糖,故形成无色菌落。
生化反应
由痢疾志贺菌I型和II型菌产生,称 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该毒素具有 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和肠毒性3种生物活 性。
(二)所致疾病:人类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无动物宿主。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志贺菌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①急性细菌性痢疾:
其特点是潜伏期短,起病急,临床症 状主要有高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 脓血粘液便等。
大肠杆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痢疾杆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3、生化反应活泼
➢分解多种糖类和蛋白质
➢利用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肠道杆菌 有无致病性。
致病性肠道杆菌(-) 乳糖发 酵试验 非致病性肠道杆菌(+)
4、抵抗力不强
➢加热60℃30分钟可被杀死
➢对一般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胆盐、煌绿能抑制大肠杆菌和G+ 菌的生长
所致疾病
急性胃酸缺乏性胃炎 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胃癌
② O>正常、H<正常: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 与伤寒沙门菌O抗原有交叉反应的其他沙门菌的 感染;
③ O<正常、H>正常:可能是以往预防接种 的结果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三)带菌者检查
四、防治原则
(一)防:接种菌苗 (二)治:氯霉素,长疗程,但停药后 可复发。
第四节 霍乱弧菌()
是弧菌属(Vibrio)中对人类致病的
第六节 幽门螺杆菌
(H.pylori)
1983年从胃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成功。
革兰阴性菌,弯曲呈螺旋状、U状、S状或海 鸥状,运动活泼。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p发现者、澳大利亚临床微 生物学家:
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 罗宾·沃伦(Robin Warren)
全世界50%的人群被感染,可能经口感染
2、培养与生化反应
普通琼脂平板--S型菌落
SS平板--菌落变红
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葡萄糖 ⊕ IMVIC试验+ + - -
大肠杆菌在SS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3、抗原构造
复杂,主要抗原有O、H和K三种,是血清 学分型的基础。
➢O抗原:特异性多糖,菌体抗原 ➢H抗原:蛋白质,鞭毛抗原 ➢K抗原:多糖,荚膜抗原,与细菌的侵袭力有 关。分L、A、B三型。
O(菌体)抗原:特异性高,有155个血清群 H(鞭毛)抗原:类属抗原
(四)抵抗力
较弱。耐低温,耐碱,不耐酸。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霍乱肠毒素 2.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二)所致疾病-霍乱
cAMP水平升高
肠上皮细胞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 肠腔大量积液,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
主要细菌,其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霍乱已在 全球发生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死亡率甚 高,为国际检疫的重要传染病。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弧菌,逗点状,一根鞭毛,有菌毛。病人粪便作悬 滴标本,可见"鱼群样穿梭"。无芽胞,无荚膜。
(二)培养特性
生长较快,怕酸嗜碱。在的碱性蛋白胨水中 生长良好。
(三)抗原结构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侵袭力--菌毛 内毒素 外毒素
肠壁
肠壁通透 性增高
促进毒 素吸收
内毒素血 症症状


破坏肠粘 膜上皮

粘膜下 层炎症
毛细血管 血栓形成
坏死

脱落

形成溃疡 粘
出血

便
肠壁植 物神经
肠功能 紊乱
肠蠕动失 调并痉挛
腹痛 腹泻 里急后重
痢疾杆菌内毒素的致病机理
外毒素:
2、胃肠炎(食物中毒) 3、败血症 4、无症状带菌者
(三)免疫性
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病后有牢固的 免疫性。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1、标本(按病情与病程取):
(1)第1周取血; (2)2-3周取粪便、尿; (3)各期都可取骨髓。
2、分离培养和鉴定


骨髓穿刺液
增菌培养 粪便、尿
霍乱弧菌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摄入
经胃酸作用仅少量存活的细菌能到达小肠 (大量饮水可稀释胃酸,存活数量会增多)
粘附于小肠粘膜细胞表面(不侵入肠壁细胞)大量繁殖并产生CET
CET作用于肠粘膜细胞使分泌功能亢进,肠液分泌增加
喷射状呕吐
米泔水样腹泻
水、电解质大量丢失
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治疗不及时
肾功能衰竭、低容量性休克死亡
肠道感染细菌教案
第十五章 肠道感染细菌
概述
肠道感染细菌:是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 细菌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再通过各种媒介, 如水、手、食物、器皿等经口进入机体,引起 肠胃及全身疾病的细菌。
肠道感 染细菌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肠杆菌科
沙门菌属 克雷伯菌属
变形杆菌属
摩根菌属
幽门螺杆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抗原构造与分类
具有O、K两种抗原。 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根据O抗原差
异将志贺菌分为A、B、C及D4个群,共 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对酸敏感,抵抗力以宋内志贺菌为最强; 对热敏感,一般56-60℃经10min即被杀 死。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敏感,但多重 耐药日趋严重。
伤寒沙门菌
经口
病人出现 发热、不适、
消化道
穿 皮过 细粘胞膜侵上入
部经分淋细巴菌管
全身疼痛等前 驱症状,病情 不断加重,体 温不断上升,
肠壁淋巴组织
肠粘膜淋巴
可在5-7天内

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繁殖 结大量增殖
达到39-40℃, 此时为疾病的

潜伏期1-2周
经管胸入导血
初期。
沙 门
第一次菌血症
菌 的 致
+报告结果
-保留菌种 继续鉴定
(二)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指在 37℃ 24h内发酵乳糖产酸 产气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包括埃希 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 等。
大肠菌群指数:指每1000ml(g)样品中 的大肠菌群数。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
3个≥大肠菌群数/ 1L水 5个≥大肠菌群数/100ml瓶装汽水、果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