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卷 答题卡【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含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
A. 日
B. 月
C. 明
D. 早
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A. 曹雪芹
B. 吴承恩
C. 施耐庵
D. 罗贯中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部书籍?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
A. 一鼓作气
B. 画龙点睛
C. 亡羊补牢
D. 对牛弹琴
5. 下列哪个字属于会意字?
A. 林
B. 休
C. 采
D. 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论语》。

()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

()
4.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风景。

()
5.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3.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绝”的人物是诸葛亮。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的名句。

5. 《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其武器是如意金箍棒。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一箭双雕”的意思。

3.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故事背景。

4. 请解释“滴水穿石”的含义。

5.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请用“一衣带水”造句。

2. 请用“画蛇添足”造句。

3. 请用“杯弓蛇影”造句。

4. 请用“亡羊补牢”造句。

5. 请用“掩耳盗铃”造句。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设计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2. 设计一份关于“传统节日”的调查问卷。

3. 设计一个以“阅读”为主题的海报。

4. 设计一份关于“健康饮食”的宣传单。

5. 设计一个以“友谊”为主题的校园短剧剧本。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 解释“低碳生活”的概念。

3. 解释“”的概念。

4. 解释“核心素养”的概念。

5. 解释“全球化”的概念。

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思考如何通过阅读提升个人素养。

2. 思考网络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 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

4. 思考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5. 思考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
1. 讨论如何在学校中推广传统文化。

2. 分析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对策。

3.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

4. 分析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5. 讨论如何通过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试卷答案及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
1. C
2. A
3. A
4. A
5. B
二、判断题答案
1. √
2. ×
3. √
4. √
5. ×
三、填空题答案
1. 题西林壁
2. 静夜思
3. 诸葛亮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如意金箍棒
四、简答题答案
1.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政府的故事。

2. “一箭双雕”意思是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

3. “望梅止渴”故事背景是曹操带兵出征,士兵口渴难耐,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激励士兵。

4. “滴水穿石”含义是水滴不断地滴在石头上,虽然力量微小,但长时间积累也能将石头穿透,比喻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取得成功。

5. “愚公移山”故事情节是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路,他决定带领子孙一起努力将山移走,最终感动天神,天神派神将将山移走。

五、应用题答案
1. 他用一衣带水形容两国关系密切。

2. 他的行为真是画蛇添足,反而弄巧成拙。

3. 他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让人难以接近。

4. 虽然羊已经丢了,但他及时修好羊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5. 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

六、分析题答案
1. 林黛玉性格特点是聪明、敏感、多愁善感,对爱情执着,但同时也有些孤傲和自我中心。

2. 孙悟空形象特点是机智、勇敢、忠诚,具有神通广大,但同时也有些顽皮和不受约束。

七、实践操作题答案
1.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四季如春,风景如画。

2.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知识点分类和总结:
1. 古诗文:涉及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

2. 名著阅读:涉及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3. 成语运用:涉及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4. 写作能力:涉及短文写作和应用文写作。

5. 分析能力:涉及对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如对名著、成语、古诗文等的了解。

示例:选择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需要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和特点。

2. 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判断能力,如对名著、成语等的正确性判断。

示例:判断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对四大名著的了解,需要学生判断《水浒传》是否为四大名著之一。

3.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如对名著、成语、古诗文等的记忆。

示例:填空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对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记忆,需要学生填写出诗句的出处。

4. 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示例:简答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对《水浒传》故事情节的理解,需要学生简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5. 应用题: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示例:应用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运用成语“一衣带水”造句的能力,需要学生用成语造一个合理的句子。

6. 分析题: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示例:分析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对《红楼梦》中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分析,需要学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7. 实践操作题: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示例:实践操作题中的第一题,考察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短文的能力,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出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