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服务《项目十二(二)老年人坠床、走失、烫伤、意外事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老年人坠床防范与应急处理
坠床是老年人常见的平安事件之一,常引起皮肤软组织损伤、骨折、脑外伤、内出血等,给老人带来的后果也非常严重,甚至危及到老年人的生命平安。
一、老年人坠床的预防
1. 配置适宜的床、椅及配套设施。
如选择适宜于老年人睡眠高度、宽度的床单位,并配有床档、床栏;选择棉质的床上用品,不宜选用滑溜的材质,防止经常掉到地上增加老人捡拾的危险;床旁的桌椅要无凌角,摆放在床旁的适宜位置,以免老人发生碰撞;床头、卫生间安装呼叫铃,座便器安扶手等。
2. 定期检查老人居室的设施,保持完好状态,杜绝平安隐患。
如床扶手是否有松动、轮椅是否性能良好、床的高度是否调整适宜等。
3. 加强老年人的平安告知,对有可能发生的坠床平安隐患强调说明,提高老年人的平安防范意识。
如定期举行平安知识讲座,张贴平安告示,发放平安手册等。
4. 动态评估老人,重点防范高危老人。
对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老人要置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工具的使用需与家属协商并取得同意〕;约束带只能短期使用,松紧适宜,并且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常
用的固定部位有肩部、膝部、手腕、脚踝等,并要随时观察约束带部位的皮肤颜色和肢体活动情况。
5. 对服用镇静、安眠、降压药的老人要特别注意用药后的反响,强调告知老人考前须知,如服药后让老人卧床休息,并拉好床栏,告知老人不要单独起床,预防坠床的发生。
6. 其它:床旁物品放置在老人触手可及的地方,防止老人因够不着而发生坠床;夜间房间开光线柔和的地灯,嘱老人晚上尽量少喝水减少起床次数,起床时速度要缓慢,不得性急,待看清楚环境后才能下床,对于活动不便的老人最好要有人陪伴或按呼叫铃。
二、应急处理措施
1. 老人突然坠床后,家属或值班护理人员应立即赶到老人身边,拔打急救或报告值班医师,协助评估老人意识、受伤部位、全身状况等,初步判断坠床情况及伤情。
2. 根据受伤部位采取适宜的搬运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师进行处理〔局部冷敷、包扎、止血、清创、固定等〕。
3. 对受伤较轻的老人,进行抚慰,嘱其卧床休息,酌情检查及治疗。
4. 伤情较重的老人,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5. 如老人坠床发生在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那么当班者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领导并通知老人家属。
6.进一步了解老人坠床时的情况,分析原因,做好记录。
加强巡视,注意伤情变化,并向老人做好平安告知,提高防范意识。
三、处理流程
1.老人在家中坠床→老人呼叫→家属赶到老人身边,拔
打急救→给予老人安抚,等待医护人员〔可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用干净的布按压止血〕→如病情允许,将老人移至床上→协助医师检查及伤情认定→转送医院,或对症处理→家中密切观察老人病情变化→如有变化及时送医院。
2.老人在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坠床→护理人员立即赶到
现场,报告值班医师→如病情允许,将老人移至床上或抢救室→协助医师检查及伤情认定→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报告主管部门、告知家属→进行坠床事件进一步调查,分析原因,进行相关处理,制定改良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12.4养老机构老人走失防范与应急处理
一、老年人走失的预防
1、对于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时,需对老人进行健康评定,了解老人以前有无外出走失情况,评估老人的走失风险。
2、养老机构需做好入院告知,对新入住的老人及家属详细
介绍入住须知及相关制度,对有走失风险的老人,佩戴有标识明显的信息卡;〔对于居家的老年人,如有精神异常或有走失倾向时应有人陪伴,并随身携带信息卡。
〕卡片上详细标注老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或养老机构名称、至少有2个。
3、加强老年人外出管理,严格执行老人出入制度、外出请假制度。
自理老人外出必须履行请假手续,门卫要进行登记,凭签发的出入卡方可放行;对于非自理老人均需家属来院办理请假手续,做好登记前方可接送出入。
4、加强巡视和交接班,对有走失危险的高危老人〔如精神异
常、智障者、老年痴呆者及高龄老人〕要使用身份识别卡或GPS 定位芯卡,护理人员要加强巡查,对老人的动向做到心中有数,并进行重点交接班。
5、关心老人,与老人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了解老人心理变
化,
对情绪和活动异常的老人要加强观察,主动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6、发现有出走倾向的老人,要稳定老人情绪,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做好预防措施。
7、养老机构的公共区域或特护区设有监控装置,24小时全方位监控,可随时调取查询到老人走失的时间及去向。
二、应急处理措施
1、发现老人走失,及时寻找。
了解老人走失前后的状况、
有无
异常表现,寻找有帮助价值的线索。
2、立即派人调取监控,调查老人走失的时间及方向。
3、确认老人走失,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制定查找方案。
4、与家属尽快联系,共同寻找,必要时报公安机关,协助查找。
5、分析老人走失原因,进行相关处理,制定改良措施。
三、处理流程
老人走失→了解情况→发开工作人员寻找→调取监控→确认走失→联系家属、报告主管领导→共同寻找→必要时公安备案,协助查找→分析走失原因→相关处理,制定改良措施。
12.5老年人烫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一、老年人烫伤防范
1、冷热、高温设施或区域〔如冷热水龙头、热水袋、烤火炉、开水房等〕,有醒目标识或警告提示。
2、准确评估老人根本情况,对其进行预防烫伤的健康教育,如老人进热食、热汤、热茶时,护理人员要一定事先告知,等温热后再进食。
3、正确指导老人使用生活设施,并经常提醒,如沐浴时调节冷热水、热水壶、电器的使用等,对行动不便或感觉迟钝的老
人,帮助先调适好开关、温度等,倾倒热水时要避开老人。
4、使用电烤炉时,调好距离,随时观察。
5、老人使用热水袋时,温度低于50℃,热水袋加棉布套,防止直接接触皮肤。
6、忌用电热毯,做好告知和解释。
二、应急处置措施
1、老人发生烫伤后,立即脱离热源。
轻度、小面积烫伤采取冷疗法,立即用清洁冷水冲洗、浸泡或冷敷局部;重度、大面积烫伤,协助医师去除已贴在烫伤创面上的衣服,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以保护创面。
2、报告值班医生、护士,进行烫伤的评估,并根据烫伤部位和面积、程度给予适当处理。
Ⅰ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局部皮肤红斑状、烧灼感、痛觉过
敏,3-5天脱屑愈合。
处理:冷敷后湿润烧伤膏涂抹。
Ⅱ度烫伤: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
浅Ⅱ度烫伤:伤及表皮生发层与真皮浅层,局部红肿明显,有
水疱,疱皮薄,内有淡黄色澄清液体,疼痛剧烈,如不感染,2周左右愈合。
深Ⅱ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或无,疱皮厚,痛觉
迟
钝,有拔毛痛。
如不感染,2周左右愈合,常留有瘢痕和色素沉着。
处理:正确处理水泡,防止小水泡破损,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低位穿刺放水;已破的水泡或污染较重的,应彻底消毒、清创,防止感染。
初步处理后转医院治疗。
Ⅲ度烫伤:伤及真皮全层,可及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
创
面
无水疱,感觉消失,皮肤发白、发硬或发黑。
处理:转医院烧伤专科治疗。
3、做好老人安抚工作,缓解老人紧张和恐惧情绪,取得老人配合。
4、注意全身情况观察,及时记录,并告知考前须知,防止感染。
5、深Ⅱ度和Ⅲ度烫伤的老人,或有呼吸道、消化道烫伤的老人,
需立即转送至上级医院治疗。
6、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通知家属。
7、记录相关情况。
三、应急处理流程
老人发生烫伤→立即脱离热源→拔打急救,或报告值班医生、护士→迅速用冷水冲洗、浸泡、冷敷→正确处理创面,做
好记录→烫伤严重者,上报主管领导,通知家属,转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12.6养老机构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理
随着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数量日益增加,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老年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大多并发有多种疾病,除了少局部老人具有自理能力外,大局部老人缺乏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如何躲避养老机构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老年人权益和促进养老机构的良性开展已迫在眉睫。
一、养老机构概述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效劳的机构。
养老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关心、保护入住老人,严禁虐待、歧视、损害住养老人的人格及身心健康行为,切实保障入住老人的合法权益。
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半自理老人〕和介护老人〔失能老人〕,而意外事件多发生在后两类老人身上。
因老人自身因素或养老机构的效劳设施和防范意识存在缺乏而引起意外事件,常见的有跌倒、坠床、骨折、走失、自伤、伤人、自杀、烫伤、噎食、压疮、猝死、电梯困人、火灾或群体性的食物中毒、爆发传染病等。
二、养老机构发生意外事件的原因
1、无健全的管理制度
养老机构没有根据?养老机构管理方法?、?养老机构平安管理?制定和健全适合本机构的相关制度,管理不到位,或制度形同虚设。
意外事件发生前无防范,无监管,发生后无应急处理,无处理记录等。
如老人入住时未严格执行入住制度,无健康体检,护理人员难以熟悉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入住后发生意外猝死而引起纠纷。
2、无配套的效劳设施
养老机构没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21〕设立平安环境和效劳设施,如未按要求配置监控设施、紧急呼叫系统,楼道、走廊平安扶手,地面防滑处理等;如公共区域无明显标志,或危险地段未设置平安警示,没有配备适合老年人平安保护要求的运动设施、设备及场地。
3、无充足的人力配置
局部养老机构基于本钱核算,工作人员配备缺乏,特别是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缺乏,造成对老人的效劳和巡查不到位,满足不了老人的效劳需求,如晚间老人发生坠床,因护理人员过少未能及时巡视。
另外效劳人员素质较低,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培训,没能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术,如为老人用热水袋时发生烫伤,移动老人时发生跌倒等。
4、无风险防范意识
养老机构负责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平安管理对养老机构运行
的重要作用,没有实施平安责任制管理和责任追究制,没有进行全员的平安风险和平安应急处理的培训,无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当意外事件发生时不能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控制。
如发生火灾时不会使用灭火器,老人被困电梯不会应急处理等。
三、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处理
1、建立完善规章制度,降低机构管理风险
〔1〕围绕老人入住质量、平安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成立风险平安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风险应急预案,落实政治、业务、公共和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并执行到位。
〔3〕依法履行消防平安职责,健全消防平安管理制度,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配置、维护消防设施、器材,专人专管,定期平安检查,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消防平安培训。
〔4〕建立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行政、业务双线值班,严格执行查岗制度,按要求填写查岗记录,以保障老人平安。
〔5〕养老机构内设置了医疗效劳机构的,需建立医疗平安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医疗查房、护理巡视、老人等级护理效劳,以保证老人生命平安和防止意外事件。
发生医疗事故时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置,并上报医疗主管部门。
〔6〕建立对外宣传制度,统一对外口径,由指定专人面对
媒体,确保将事件影响降至最低。
〔7〕对意外事件做好记录,以备信息分析,改良工作,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属责任事故的,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鼓励养老机构投责任,降低机构运营风险。
2、标准布局效劳设施,确保老人活动平安
〔1〕根据?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设立老人平安环境和效劳设施,配备适合老年人平安保护要求的运动设施、设备及场地,楼梯台阶平整且高度适宜〔不超过15㎝〕,转弯或连接处设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设置消防、医疗急救通道,为老人提供舒适、平安的入住环境。
〔2〕设施布局合理,居住环境设计、布局应简单而无障碍,门道设计合理,便于轮椅出入;门牌、出入口要标识鲜明,以方便老人识别;居室采光适宜,床、桌、椅高度适中,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取放自如,尤其是老年人视力减退、记忆力减退、手脚不灵活的情况下,更应做到家具生活用品放置固定、平安。
〔3〕平安保护到位。
加强老人的平安告知及宣传,随时注意老人的活动状态,对平安隐患及时提醒,让老人做好自我保护,以躲避意外事件发生。
平安设施到位,配备紧急呼叫、监控、巡查系统,如房间与卫生间配呼叫铃,失能老人区配巡查设施等。
配平安扶手,约束用具,根据老人的身体状态配有助行工具如手杖、助行器、轮椅等。
室内及卫生间配备紧急呼叫系统,并安装在老年人易取的部位,方便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按铃;床、椅上下适宜,必要时加床档、床栏,备约束带,并选用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卧床或躁动的老人,防止发生坠床;电梯、楼道、走廊、卫生间有扶手〔一般离地面90㎝〕;地面清洁枯燥,无杂物,平整无阻碍,卫生间需采用防滑地板,特殊情况设立警示牌;
3、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满足老人效劳需求
〔1〕配备与养老机构运营和效劳相适应的工作人员,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定期组织职业道德教育、业务培训及技能考核。
以保障效劳岗位配备充足,以免因人员配备缺乏引起老人得不到有效效劳而引起意外事件,如为失能老人洗澡、喂食,就能有效防止烫伤、噎食。
〔2〕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效劳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上岗;养老护理人员必须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以保证老人获得专业的医疗、护理效劳,躲避意外事件发生或得到有效应急处理,如压疮的预防、骨折后的正确搬运、猝死的CPR急救等。
〔3〕保障护理员与入住老人的效劳比例:
护理员与三级护理〔自理〕老人比例1:5至10;
护理员与二级护理〔半自理〕老人比例1:3.5至5;
护理员与一级护理〔不能自理〕老人比例1:2.5至3.5;
护理员与特护〔完全不能自理和瘫痪老人〕老人比例1:1.5至2.5。
4、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制定有效应急处理
〔1〕做好全员平安教育和培训,提高风险意识,人人掌握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
〔2〕各部门负责人在意外事件发生时,部门负责人应及时做出反响,组织员工进行意外事件的初步处理。
〔3〕根据意外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养老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成立意外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拟定应变方案,并指定专人负责机构的正常运作。
〔4〕意外事件发生后,应快速做出反响,指定专人负责与事件相关人员进行调解、沟通,尽最大可能安抚事件相关人员,及早控制事态开展。
〔5〕在危机处理全过程中,应努力减少对养老机构信誉带来的损失,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6〕向主管部门报告,事后将处理结果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