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
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鲁直德性夙成
黄鲁直得洪州解头①,赴省试。

公与乔希圣数人待榜②,相传鲁直为省元③。

同舍置.酒,有仆自门被发大呼而入,举三指,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坐上数人皆.散去,至有流涕者,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公尝为其妇翁④孙莘老言:“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⑤,绝嗜欲,不御酒肉。

”至黔州命下⑥,亦不少动。

公在归州⑦日,见其容貌愈光泽。

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

议者疑鲁直,其德性殆夙成⑧,非学而能之。

【注】①黄鲁直: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

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解头:又称“解元”“举首”,指乡试第一名。

①公:此处指孙升。

待榜:等待录取名单公布。

①省元:省试第一名。

①妇翁:俗指岳父,孙莘老是黄庭坚的岳父。

①《发愿文》: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

①黔州命下:黄庭坚曾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有人指责《实录》有不实之处,黄庭坚就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县)安置。

①不少动:不稍改变。

少,同“稍”。

①归州:地名。

①殆:大概。

夙成:长期养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置.( )(2)皆.( ) (3)异.(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之,乃公与同舍三人,鲁直不与。

(2)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认为黄庭坚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①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

登延祐二年进士第,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

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

②调永新州判官,奉郡府命,核民田租,除刬①宿弊,奸欺不容,细民赖.焉。

改任江西行省照磨,转抚州路宜黄县尹,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

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发擿②奸伏,郡无冤狱。

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
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

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

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

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如法。

由是豪猾屏迹,良民获安。

景行所历州县,皆有惠政③;所去,民皆立石颂之。

以朝列大夫致仕,年七十四卒。

(选自《元史·杨景行列传》,有删节)【注】①刬(chǎn):同“铲”。

①擿(tì):揭发。

①惠政:爱民的政绩。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井( )(2)赖( )(3)一( )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

(2)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

6.杨景行的“惠政”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秋,八月既望①,予至杭,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故人周学谕与予自山之阴②而登,酌元学士黄晋卿③读书之轩④,俯瞰金湖,一碧万顷,而吴山前据,类.屏障然。

其余若凤凰、南屏之山,万松、慈云之岭,又皆蜿蜒回拱,欲趋而先。

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

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

夕阳既没,明月在轩。

山姿水色,倏焉而变。

予情愈.著,飞觞痛饮,巡阑⑤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
(节选自都穆《月夜游宝石山记》)[注]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①山之阴:山的北面。

①黄晋卿:黄溍,元代人,官至侍讲学士。

①轩:小屋。

①巡阑:飞觞痛饮将要结束。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类( )(2)诚( )(3)愈( )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

(2)夕阳既没,明月在轩。

山姿水色,倏焉而变。

9.文章直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超然台记(节选)
苏轼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含杞菊。

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①园蔬,取池鱼,酿秫②酒,瀹③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於物之外也。

【注释】①撷:(xié)。

①秫:(shú)。

①渝:(yuè)煮。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释.①师.①撷.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

①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3)试比较本文中的“超然之乐”与《醉翁亭》中“太守之乐”内涵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世为农。

少负气节,沈厚①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②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栗,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减)[注]①沈厚:亦作“沉厚”,朴实稳重。

①刍豆:草和豆。

指牛马的饲料。

①褫[chǐ]:脱去,解下。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疾( )(2)比( )(3)其(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2)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13.岳飞论马,从哪些方面对良马和驽马进行了对比?他论马的用意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门阎正衡,字季蓉,少喜读书,所居僻陋,书不可得,从友人假.得《文选》并注,读之数月,皆能记。

同里某翁家有《史记》,请借不许,请就其家读之又不许。

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

正衡朝食荷.薪携笔札往读之,且读且写,数月乃毕。

苦下县寡陋,复游学长沙,好事者闻其名而访之,皆谢.不见。

正衡喜抄书,九经、三史、老、庄、墨子、杜诗等莫不手抄。

为文章峭劲雄悍,略如半山老泉①,然不多作。

尝曰:“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注]:①半山老泉:“半山”“老泉”分别是王安石、苏洵的号。

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假( )
(2)荷( )
(3)谢( )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所居少薪,正衡家有山场,请日馈肩薪,乃许之。

(2)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四十后乃谋著作耳。

1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1.置办,布置(补充:“设置,摆设”亦可全,都不同2.(1)问他(仆人),(回答)是孙升跟同住旅舍的其他两人(共三人高中),黄庭坚不在其中。

(2)(黄庭坚)喝完酒,跟孙升一同看榜,脸上看不出一点沮丧的神色。

3.从黄庭坚在放榜后未中仍饮酒自若,看榜时脸色不变,妻子死后、遭受贬谪仍坚持“绝嗜欲,不御酒肉”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沉着冷静,内心坚定、从容的人。

(补充:从被贬多年“容貌愈光泽”可见其性格乐观豁达。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同舍置酒”的句意是: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置办了酒席。

置:置办,摆设。

(2)“坐上数人皆散去”的句意是: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

皆:全,都。

(3)“无异仕宦时”的句意是: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

异:不同。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乃(是)、与(同)、不与(不在其中)”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罢(完成,结束)、于(在)、颜色(脸色)”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3.本题考查人物评价。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作答。

从“鲁直饮酒自若。

饮酒罢,与公同看榜,不少见于颜色”可见其性格沉稳;从“重之后妻死,作《发愿文》,绝嗜欲,不御酒肉”“公在归州日,见其容貌愈光泽。

留贬所累年,有见者,无异仕宦时”可见其淡泊名利、内心坚定、乐观豁达。

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黄庭坚参加洪州乡试得了第一名,赶赴省城参加省试。

考完后孙升与乔希圣等数人等待公布录取名单,大家都在互相转告说黄庭坚得了第一名,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置办了酒席设宴庆贺他。

有童仆从外面披着头发大叫着进入旅馆,举起了三根指头(有三个人中了),大家问他是哪三人中榜了,竟是孙升与同住在旅馆的其他两个人,黄庭坚不在其中。

坐在一起喝酒没有中榜的人纷纷散去,有些还痛哭流泪,只有黄庭坚自饮其酒,饮罢,又与大家一同看榜,毫无沮丧的神色。

孙升曾经对黄庭坚的岳父孙莘老说起这件事,都认为他性格十分沉稳。

后来黄庭坚的妻子死了,他写了《发愿文》,戒除一切嗜好欲望,不沾酒肉,就是被贬谪到
黔州,也没有改变。

孙升在归州的时候,看见黄庭坚容颜相貌更加光彩。

被流放那么多年,有见到他的,都说他与做官时没有什么两样。

当时议论的人怀疑黄庭坚的道德品性大概是长期养成的,不是学学就能够达到的。

4.挖井仰赖全、一概5.(1)杨景行教当地百姓凿井饮水,以陶瓦代替茅草建屋,民众才免受疾病、火灾之害。

(2)金溪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僧人名叫云住,挖掘人家的坟墓盗取财物,事情败露之后,官吏收受他的贿赂,拖延对他的审讯。

6.①改善百姓生活。

①严惩豪民恶人(依法办案)。

①重视教育(尊重有文化的人)。

【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会昌民素不知井饮”句意为:会昌百姓历年来不知挖井饮水。

井:名词动用,挖井;(2)“细民赖焉”句意为:贫穷孤弱的百姓得以仰赖。

赖:仰赖;
(3)“一不顾”句意为:杨景行一概置之不理。

一:全、一概。

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穿:挖。

以:第一个“以”,相当于“而”,表修饰;第一个“以”,来。

陶瓦:名词作状语,用陶瓦。

代:代替。

茅茨:茅草。

始:才。

免于: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

疾疠:瘟疫。

(2)重点词语:豪僧:有钱有势的和尚。

发:挖掘,打开。

觉:被发觉。

缓:拖延。

狱:案件。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会昌民素不知井饮,汲于河流,故多疾疠;不知陶瓦,以茅覆屋,故多火灾。

景行教民穿井以饮,陶瓦以代茅茨,民始免于疾疠火灾”可知,杨景行改善百姓生活;
根据“金溪县民陶甲,厚积而凶险,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由是官吏畏其人,不敢诘治,陶遂暴横于一郡。

景行至,以法痛绳之,徙五百里外”“金溪豪僧云住,发人冢墓取财物,事觉,官吏受贿,缓其狱。

景行急按之,僧以贿动之,不听,乃赂当道者,以危语撼之,一不顾,卒治之如法”可知,杨景行严惩豪民恶人(依法办案);
根据“乃创学舍,礼师儒,劝民斥腴田以膳士,弦诵之声遂盛”可知,杨景行重视教育(尊重有文化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杨景行,字贤可,吉安太和州人。

延佑二年进士及第,授官为赣州路会昌州判官。

会昌百姓历年来不知挖井饮水,都汲取河水食用,所以多患疾病;不知道使用陶瓦,而是以茅草盖屋顶,因而多发生火灾。

杨景行教当地百姓凿井饮水,以陶瓦代替茅草建屋,民众才免受疾病、火灾之害。

当地有十个豪民,号称“十虎”,干扰政事,危害百姓,杨景行将他们全部拘捕,绳之以法。

于是创办学舍,礼敬儒生并以他们为师,劝导百姓开拓良田来供养,学校教育兴盛起来。

杨景行调任为永新州判官,奉郡府之命,核实百姓田地,铲除了多年的积弊,奸邪欺骗之事都无处隐瞒,贫穷孤弱的百姓得以仰赖。

改任为江西行省照磨,转任抚州路宜黄县尹,处理解决了长久得不到解决的冤狱数十件。

升任为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揭发惩治许多奸邪之事,郡中因而没有冤狱。

金溪县刁民陶甲,家财雄厚而为人凶恶阴险,曾多次诬陷本县官吏,使他们被罢官离职,从此官吏们都畏惧他,不敢将其治罪,陶甲因而在一郡横行不法。

杨景行到任后,依法严惩陶甲,将其流徙五百里之外。

金溪有一个有钱有势的僧人名叫云住,挖掘人家的坟墓盗取财物,事物败露之后,官吏收受他的贿赂,拖延对他的审讯。

杨景行却严格审理,云住也想以贿赂打动杨景行,杨景行却不为所动,云住于是又贿赂主持政务的官员,以强横的言辞相威胁,杨景行一概置之不理,终于将其绳之以法。

从此豪猾之民收敛劣迹,善良百姓得以安宁。

杨景行所经州县,都有良好政绩,离去的时候,百姓立碑刻石颂扬他。

在任朝列大夫时退休,七十四岁时去世。

7.像确实更加8.(1)听说西湖之上有座宝石山(风景)非常优美,(我)准备今天晚上在宝石山上赏月。

(2)夕阳已经下山了,明月照进了小屋。

山的(优美)姿态、水的(动人)色彩,极快地变化着。

9.文章直接抒发了作者月夜游宝石山、饱览湖光山色后的快乐之情。

这体现了他是一个热爱自然、志趣高雅之人。

【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类屏障然”句意为:像道屏障。

类:像。

(2)“诚天下之绝境也”句意为:确实是天下绝美的胜境啊。

诚:确实。

(3)“予情愈著”句意为:我的心情更加舒畅。

愈:更加。

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重点的词有:
(1)闻,听说;胜,优美;斯,这个。

(2)既,已经;姿,姿态;倏焉,极快地。

9.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情感及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问。

“夕阳既没,明月在轩,山姿水色,倏焉而变”,写阳西下,明月照在轩廊上,山容水色,变幻多姿;“予情愈著,飞觞痛饮,巡阑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写作者沉浸于眼前的景致之中,举杯痛饮,闲庭信步,忘记入睡,忘记到了什么时辰。

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写月下之景的美好,表现作者赏月时愉悦陶醉之情。

第二问。

“闻西湖之上有宝石山甚胜,将以斯夕玩月其上”,作者听说西湖岸上有一座宝石山风景很优美,便打算在这个晚上到(在)这宝石山上赏玩月亮;“其东则钱塘之江,弥漫浩渺,极目无际。

而西陵诸山,出没烟霏翠霭间,诚天下之绝境也”写作者尽情领略天下绝美的胜境;“予情愈著,飞觞痛饮,巡阑①忘寐,盖不知夜之几何,恍然若置身广寒清虚之府,乐可言耶!”写作者沉浸于眼前的景致之中,举杯痛饮,闲庭信步,忘记入睡,忘记到了什么时辰。

这体现了他是一个热爱自然、志趣高雅之人。

【点睛】参考译文:
壬戌年的秋天,八月十六日,我到了杭州,听说西湖岸上有一座宝石山风景很优美,我打算在这个晚上到(在)这宝石山上赏玩月亮。

老朋友周学谕和我从山北攀登而上,在元代黄晋卿学土读书的屋子里饮酒,俯瞰全湖,万顷碧水,吴山在湖东南像道屏障。

其余如凤凰山、南屏山,万松岭、慈云岭等,又都蜿蜒回环,像是想要争先往前。

东面是钱塘江,浩浩渺渺,一望无际,而西陵的群山出没于水烟之间,确实是天下绝美的胜境啊。

夕阳西下,明月照在轩廊上,山容水色,变幻多姿。

我的心情十分舒畅,举杯痛饮,在廊间闲步而忘记入睡,竟不知夜深到了什么时辰,仿佛置身在月宫中,快乐得无话可说了!
10.(1) 放弃学习采摘
(2)①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

①我已经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3)苏、欧两者都追求人生乐趣;但又有不同:苏轼的乐趣超然物外,无论外物如何变化都不影响他“无往而不乐”,这是一种世间万物皆可为乐的胸怀气度;欧阳修的乐趣建立在现实之上—以民为乐,与民同乐。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

释:放弃。

①句意:学习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

师:学习。

①句意:采摘园子里的蔬菜。

撷:采摘。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始,刚;狱讼,案件。

①重点词:乐,喜欢;安,习惯。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选文中“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渝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表现了苏轼超然物外的旷达之乐。

苏轼到了生活境况恶劣的胶西,却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自得其乐,是他超然达观人生态度的体现。

《醉翁亭记》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

欧阳修和百姓一起享自然之乐、游玩宴饮之乐,并为百姓生活的富足安适快乐,正体现他的民本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

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

人们当然都怀疑我会不快乐。

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

我已经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

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

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学习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

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

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

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
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那里跟随着我的。

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高粱酒,煮糙米,大家一边吃一边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苏辙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文章,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11.快等到代词,代今日所乘之马12.(1)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朴实稳重,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

(2)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也不接受。

13.从饮食、奔跑及奔跑后的状态进行了对比用意:表面上论马,实则讽劝皇帝要识别人才、善待人才。

【解析】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初不甚疾.:初时并不是很快。

疾:快;
(2)比.行百里始奋迅: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

比:等到;
(3)此其.寡取易盈: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

其:代词,代今日所乘之马。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1)重点字词:负:具有;寡:少;力学:勤奋好学;尤:特别;好:喜爱;
(2)重点字词:日:每天;啖:吃;精洁:精细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则:就;受:接受。

1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栗,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可知,岳飞在比较良马和驽马时主要从饮食、奔跑和奔跑后的状态方面进行了比较;
根据“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可知,岳飞以马喻人,说明良马需要更加优越的条件,并且他们不急于表现自己,不爱逞能,所以告诫统治者要善待人才,善于识别人才。

【点睛】参考译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代务农。

年少时的岳飞就有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

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

绍兴七年,岳飞面君,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
得到良马?”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草料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接受。

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

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

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

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

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

拉住细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几乎像要死了一样。

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

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了称好,说:“你今天说的话非常好。


14.借背负、担谢绝15.(1)那个老年人生活上缺少柴草,正好阎正衡家有山场,他就请求那个老年人允许他每天馈赠一担柴草(以换取《史记》的借阅权),老年人才答应他。

(2)我学问未达到,十年之内应当多读书,四十年后才打算写作罢了。

16.(1)写好文章必备条件:道理充足,文气充实。

从阎正衡的话“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中可感知。

(2)要多读书。

从“少喜读书”“读之数月,皆能记”“且读且写”“吾学未至,十年内方当读书”等句理解可知,要达到“道理充足,文气充实”,应该像阎正衡那样多读书。

【解析】14.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就)从朋友那里借到《文选》和及其注解。

假:借。

(2)句意:阎正衡就吃完早饭担着柴草携带着笔墨前往阅读。

荷:背负、担。

(3)句意:他都谢绝接见。

谢:谢绝。

1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重点词语有:
(1)少:缺少;日:每天;馈:馈赠;许:答应。

(2)至:达到;乃:才;谋:考虑;著:写。

16.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能力。

结合文章“文以达理,理不足则气不充,修辞何为”可知,阎正衡认为文章用来传达道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