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新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8 2020届全国新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0届全国高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
一、阐释教材,着重加强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同时,着重应帮助学生认识和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二、紧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认真领会新考纲中“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关注普通高等院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求,注重知识与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三、用多元史观指导复习。
运用正确的历史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事实上,历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应“注重考查学生在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史观切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注重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冲破传统历史思维的定式,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四、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因此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现实世界,具体包括:能体现国家意志,被人民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如民生问题;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的事件,如“一带一路”;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如“英国脱欧”;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等等。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形成。
(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曲辕犁。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
3.影响
(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二、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原因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
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均田制
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
③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2.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
(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3)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推动各国变法。
(4)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5)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土地演变的根本因素。
三、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丝织业
素纱衣、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当时的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黄道婆革新工艺,新式纺车,推广先进织造技术,推动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两条丝绸之路路线
汉代(陆路)长安→敦煌→今新疆地区→今中亚地区→大秦(古罗马)
宋代(水路)泉州、广州→今斯里兰卡→波斯湾、红海→今非洲坦桑尼亚
二、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1)商代:铸造工艺高,如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
点分布广、生产规模大
(2)西周:青铜器是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铸造工艺水平高
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1)汉武帝时铁业官营制度。
(2)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供风形式由自然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
(4)东汉初,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进一
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5)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三、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浙江)的青瓷和邢
窑(河北)的白瓷名闻天下。
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
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五大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
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
条对外贸易路线被称为“瓷路”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市”在历代的发展
朝代 概况
秦代
商品买卖明码标价;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
器之中
汉代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与住宅区的“坊”分开;长安正式的
“市”有九处
南北朝
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
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唐代
①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②唐代“夜市”比较繁荣 宋代
①“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分散于宅屋(坊)间,有的街道上形成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市”的城郊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
的直接监管;东京的夜市直到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②“草市”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 正确理解“市”“草市”“夜市”的区别
(1)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冲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冲破了“市”的时间限制。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形成与发展: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此后历代都推行。
3.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统治。
4.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管理制度,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政治上)限制商人政治权力,堵仕途之路;(经济上)“重租税以困辱之”,发展官营工商业;(生活上)对其穿衣、建房、乘车方面都有歧视性规定。
5.影响
(1)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2)消极: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二、“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原因: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种政策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
3.表现
(1)明朝建立“朝贡”贸易体制,禁阻民间出洋贸易。
(2)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乾隆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4.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考向一 古代农业技术演进的五大体现
(1)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器农具原始社会→青铜农具商周时期→铁制农具
春秋战国
(2)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原始社会→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3)铁犁牛耕的变化
开始使用和推广春秋战国→耦犁、犁壁西汉→曲辕犁
唐朝
(4)耕作制度的变化
一年一熟两汉→江南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宋朝以后 (5)灌溉工具的变化
改制的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
明清
据考古发现,在河南新郑战国中晚期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模具)300余件,
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
这些考古资料说明这一时期 A .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 .铁农具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C .青铜农具已退出生产领域 D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答案】B
【解析】铁农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使用并逐步扩展,根据材料,铁农具的出土量在60%以上,说明战国中晚期的铁农具使用已比较普遍,故B 项正确。
铁器从春秋时代已经投入使用,并非在战国中晚期オ开始使用,故A 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工具,故C 项错误。
铁犁牛耕在汉代以后才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故D 项错误。
考向二 中国古代农业的五大特点
(1)模式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经营分散。
(2)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或火耕)——“石器锄耕”(或“耜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3)土地制度
①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4)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5)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它反映了
A.曲辕犁的推广使用
B.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
C.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
D.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答案】D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男耕女织的现象,这是小农经济的特点,D正确;曲辕犁出现于唐朝,A错误;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只能说是满足温饱,根本谈不上殷实富足,B错误;据所学可知,元朝棉纺织技术日渐成熟,C错误。
考向三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1.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规律
(1)演变
(2)规律
①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②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是铁犁牛耕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特点
(1)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盛行。
(2)广大农民只占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根源。
(4)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古代中国出现土地兼并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盛行。
②封建政府的政策,如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介入,如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加剧了土地兼并等。
(2)影响
①积极影响:土地兼并促使租佃关系的产生,促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以维护其统治。
②消极影响:土地兼并使农民丧失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加剧了社会动荡,导致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统治;土地兼并使政府赋税减少,激化了国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土地兼并导致地主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下表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农民称谓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朝代夏、商、西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形成
C.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D.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井田制下奴隶集体劳作,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个体劳动,后来土地兼并严重出现租地耕种现象,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土地经营制度发生改变而导致对农民称呼的变化,故答案为A。
夏商西周时期没有小农经济,B错误。
农民的称谓看不出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C错误。
D材料无法体现。
考向四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生产武器和不投放市场直到明代前期,
进行集中的大作
坊生产供皇室、贵族消
费的日用品
一直占据主导
地位
私(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
消费的产品
投放市场
明中叶以后在
一些部门占主
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业的一种
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剩余产品投放
市场
稳定了小农经
济,在近代破产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0名。
至康熙六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这反映出当时
A.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B.民营手工业发展快
C.官营手工业已衰落
D.政府放宽工商政策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来看,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发展速度较快,故答案为B项。
A项仅通过苏州地区纺织业不能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民营手工业发展速度比官营手工业快,但未体现官营手工业衰落,排除;D项明朝、清初政府并未放宽对工商业的管理,排除。
考向五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业兴起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经商之人被称“商人”;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2)初步发展
秦汉至隋唐发展较艰难,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繁荣时期
两宋、元朝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
(4)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3.特点
(1)商业起源较早,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4)历代政府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缓慢,虽取得发展和繁荣,但始终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渐趋萎缩。
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转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圆钱。
这反映了当时赵国
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
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
C.取得经济霸主地位
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赵国铸造了大量的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 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转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圆钱”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赵国为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铸造了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除最主要的货币外,还铸造了与燕齐地区商业交往的刀币和受秦国影响的圆钱等,可见赵国积极开展商贸活动,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了商业发展,没有体现手工业技术发达,故A 选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赵国为了适应商业的发展而铸造的各种样式的货币,没有体现工商立国的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赵国铸造了各种样式的货币以适应工商业的发展,无法得出赵国取得经济霸主地位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
考向六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宽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1)从周至唐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扬州和成都成为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宋元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
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紧密相联,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唐代有东西二市,宋代商业店铺则散布在城市各处,所以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故选B。
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不会居主导地位,也不会超过农业,故AC不合史实;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故排除D。
考向七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
清朝实行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重农抑商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断了中国与国外贸易,不利于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西方;故①②③为两者共同的影响。
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排除A、B、D,所以选C。
1.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
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2.“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
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
”材料中的“它”是指
A.土地私有制
B.土地国有制
C.重农抑商政策
D.盐铁专卖政策
3.北魏大臣李安世上奏《均田疏》中说:丈量土地,将城邑附近的肥沃土地与乡村的荒地重新划分,使土地不荒废,人群中没有无业的流民。
后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实施,据此可知均田制
A.重新建立封建土地依附关系
B.促使流民问题得以解决
C.重新优化配置土地和人口
D.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4.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至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
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
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
A.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
B.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
C.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
D.铁犁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
5.宋代负责丝织的绫锦院,在宋太宗端拱元年有织工1034人,宋真宗咸平年间拥有锦绮机400余张。
宋徽宗崇宁三年建立了文绣院,招收刺工300人。
东京还有与纺织紧密相关的西内、东内染院,其中西内染院有工匠613人。
这表明当时
A.民营手工业发展非常迅速
B.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
C.出现从事纺织业的专业户
D.官营手工业生产效率较高
6.唐代以前,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都是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唐代开始出现了临时雇佣工匠,双方两厢情愿,公平交易。
宋代的工匠多系募雇而来,官府按当时的通行标准付给工匠工资。
这一变化
A.动摇了官营作坊垄断地位
B.利于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7.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这种传习
A.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
B.是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而导致的特殊现象
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而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
8.宋代,晋江县建桥43座。
安平桥使漳州商品径直运入蕃舶下碇津埠;东洋桥沟通围头湾东侧沿岸;龙津桥、长溪桥便利了洛阳江物资的调运。
其它桥梁均对南关港、石井港、泉州湾三大口岸呈辐射格局。
这反映了当时
A.交通设施影响贸易发展状况
B.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C.地理位置决定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