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框 不要侵犯我的隐私课件 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派出所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隐私权的内 容包括私生活的自由和安宁,保护正常生活 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 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 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 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而该故 事中,派出所虽然是有搜查权,但是只有依 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搜查才是合法的,没有搜 查证的搜查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所以是不合 法的。
隐私就是丑事吗?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 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 号码、身高、收入等,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 触犯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不属于隐 私。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请判断下列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是
2、某影星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些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哪 些不是? A.最近一些媒体为宣传捐献骨髓意义,为中国造血干 细胞事业作贡献,公布了供患双方的姓名、工作单位 及肖像等个人信息。 B.进他人房间先敲门。 C.我们的习惯用语:你多大了?每月收入是多少? D.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进行监听。 E.因为有人曾将将厂里产品藏在厕所,所以工厂在厕 所安装监视器。 F.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 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大家一起来关注
在银行柜台前设 置一米线
你对一米线有什 么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你 又有一米线意识吗?
小隐班来了一个新同学小红,小隐主动和她
交谈,并问她家里的电话号码,父母工作,家 住哪里等,想和她做朋友,也主动告诉了小红 自己家的这些情况。可小红说,这是我的隐私, 我现在还不想告诉你。于是有同学给小隐打抱 不平地说:我们这么小,怎么可能有隐私呢? 不告诉我们肯定是有些见不得人的丑事不肯跟 我们说。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 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 保密的权利。
二、隐私的内容:
1、个人活动:指与他人和社会 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日 常生活。
2、个人信息:也称个人情报资 料,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 状况、婚恋情况、家庭资料、社会 关系、电话号码、个人习惯、兴趣 爱好等。
3、个人领域:也称私人空间, 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个人居所, 学生的书包、日记本、通信等。
课堂讨论 当隐私权遭遇监护权
学生“我有隐私权,父母偷看我的日记是错误的, 是对我的隐私权的侵犯。”
家长“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法定监护 人,看看你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
是爱? 是侵权? 对此你怎么看?
法律导航
你知道有哪些保护公民 隐私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侵入、窥视私人领域等。例如偷看日记,私 拆信件
❖擅自公布、非法利用他人隐私。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
1、当发现父母或其他人想窥探自己的秘密或侵犯自 己的隐私时,应该有礼貌地告诉对方这是自己的隐私, 自己有权保守这些秘密;
2、如果父母或其他人不经允许擅自窥探,那么就违 反了法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若对方不听,可 以向相关机构反映,请求这些机构对对方进行批评教 育;
“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 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 的事情。
“私”即个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
关的事情。
一、隐私的概述
1、什么是隐私?
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 益、他人利益无关, 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 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信 息。
2、什么是隐私权?
B.是对学生负责,对工作极端认真的表现
C.虽然不违法。但方式方法与社会道德相悖
D.侵害了阿芳的隐私权和人格权
课堂检测
3、你觉得漫画中的这种行为,对你 有什么启示?( C ) ①看了不传播,不会影响他人名誉的 ②不要随意打听他人的私事 ③不要将他人的私生活进行传播 ④只有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才能真正
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进行检查,或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父母 或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
你怎样看待父母偷看子女日记 的行为?
• 首先,这一做法不对,侵犯了子女 的隐私权,容易造成子女心理上的伤 害,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感情;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隐私就是丑事吗?
自由探讨:
有人说:隐私就是个 人不光彩的事情。你认为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什么是隐私?它的范围有哪 些?
隐私:不可告人的坏事。——1983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
隐私: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构成隐私的两个要 件: 一为“隐”, 二为“私”。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火眼金睛
警方对犯 罪嫌疑人李 某的住宅电 话进行了监 听,发现了 犯罪事实。 李某认为警 方这么做是 侵犯他的个 人隐私权。
你们觉得李某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甲深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 马上报警。
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 广为传播。
问:甲的行为和乙的事情哪个属 于隐私?分别说明小李的行为是 否构成侵权。
A.B尊重隐私仅仅是道德的期盼 B.人们的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 C.对违法行为的纵容是一种犯罪 D.对簿公堂的受害者小题大作
课堂检测
2、阿芳进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往来频繁。班主任老师
怀疑她“早恋”,便私拆了她的多封信件,责令她在班会上
交待“早恋”问题。班主任的做法
(D )
A.有利于(第3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第3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第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
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第30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31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现她偷税漏税。 —否 3、阿强患上肝炎,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是 4、小刚深夜偷车,被阿强发现了—否
5、班上有同学失窃,为了公正,老师要
求同学们打开书包搜查 —是 6、我双休日的安排 —是
注意: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 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 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 隐私权的保护。
李某在实 施手术过 程中,发 现有4名 实习医生 在观摩自 己的手术 过程。
3、如果父母或其他人侵犯自己的隐私给自己造成很 大伤害,未成年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 停止侵害、陪礼道歉甚至赔偿损失。
关于分数的小讨论
你认为分数属于隐私吗?为什么?
你比较赞成哪种观点?你有什么好 的方法来处理分数问题?
身边的困惑
你觉得这位小青年这么做可以吗?为什么? 我们不希望别人侵犯自己的隐私,我们又该怎样对待 别人的隐私呢?(讨论)
圣人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希望别人不要侵犯我们的隐私,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 这样大家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安宁和惬意。
你觉得我们尊重别人的隐私该怎么做?
1.要树立隐私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3.人与人之间要尊重彼此的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是 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 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 活准则。
• 其次,父母这样做的动机是好的, 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和不放心,但采 取的手段不正确。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有哪些常见的侵犯个人隐私权 的行为?
❖打探、调查个人情报、资讯或者秘密,包括 一切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情报和资讯。
❖干涉、监视私人活动。如监视私人活动,准 许或不准他人从事某种私人活动等。
保护自己的隐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夜深了,天气很冷,小隐一家人睡的正香。这 时,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 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现在 他们要求小隐家开门接受检查。……
小隐爸爸要不要开门?说一说你的理由!
侵犯了公民的住宅权 (私人生活安宁权)
杨某中了大奖,发行人员提出 必须让其身挂大红花在大街上 转两圈
教师赠言
隐私是绿草地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愿人人都树立隐私意识 同时尊重他人的隐私 才能享受着自由和舒畅 才能享受着安宁和惬意
课堂检测
1、2010年9月3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艺人以及普 通人被偷拍似乎有越发猖獗之势。面对这种情况, 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对簿公堂。这表明( )
经验交流: 日记保卫战--P55
漫画欣赏—P56
七嘴八舌: 1、短文和漫画介绍了哪些保护隐
私的办法? 2、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你还有
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与侵犯隐私过招:
一、自我保护法:
一真一假“烟幕弹” 高度警惕“防窃听” 电话改为网络聊天 日记搬到网上写 短信看过就删除 用密码设置阅读障碍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