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2 考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块 四 选考部分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 冷战与和平
栏
目 导 航
01
考点识记· 核心突破
02
真题模拟—巩固提升
01
考点识记· 核心突破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1)背景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基础。
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3)特征 ①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 领域。 ②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表现
[深化拓展]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 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 4.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影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战争。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 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
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 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
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
(2)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由对峙走向缓和。 ②表现: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推行多极均势外 交。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3)80年代美苏关系 ①特征: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②表现: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 协议。
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 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 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 《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 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02
真题· 模拟—巩固提升
1.(2017· 全国卷Ⅰ·4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 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
(4)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2.进程
(1)战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空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 战。 (2)扩大: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之战;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
(4) 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 议、德国和日本投降。
①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组织成立九国共
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来应对。 ②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美国倡议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2.美苏争霸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既有紧张对峙,也有缓和,但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②表现: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访美。
3.影响
(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深化拓展] 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 斯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 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
序构想。(8分)
解析:本题围绕开罗会议的内容和影响,考查提取信息、分析归纳以及阐释历
史的能力。第(1)问,回答内容时要紧扣“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
言》” 这一关键要求,回答意义时要着重分析对中国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积极影 响。第 (2) 问,可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对日本的处置及美国的真正意图等方面分 析。 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 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 供了国际法依据。
(2) 构想: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
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2.(2017· 全国卷Ⅲ·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 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 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 设“东亚新秩序 ”,“ 日满华 ”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 7月,在纳粹德国席 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 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 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 冷战与和平
栏
目 导 航
01
考点识记· 核心突破
02
真题模拟—巩固提升
01
考点识记· 核心突破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影响。 (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1)背景 ①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和冷战的基础。
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
③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2)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3)特征 ①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 领域。 ②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的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4)表现
[深化拓展]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 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 4.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性质: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影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战争。 (1)为基本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和平思想 深入人心。
(2)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
(3)客观上推动和诱导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4)唤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自由等问题的重视和反思。
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
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 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
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
(2)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由对峙走向缓和。 ②表现: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推行多极均势外 交。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3)80年代美苏关系 ①特征: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②表现: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 协议。
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 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 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 《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 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02
真题· 模拟—巩固提升
1.(2017· 全国卷Ⅰ·4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 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
(4)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
2.进程
(1)战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空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 战。 (2)扩大:德军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之战;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
(4) 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 议、德国和日本投降。
①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苏联组织成立九国共
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来应对。 ②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组织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军事:美国倡议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2.美苏争霸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既有紧张对峙,也有缓和,但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②表现: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访美。
3.影响
(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深化拓展] 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第 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 斯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 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
序构想。(8分)
解析:本题围绕开罗会议的内容和影响,考查提取信息、分析归纳以及阐释历
史的能力。第(1)问,回答内容时要紧扣“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
言》” 这一关键要求,回答意义时要着重分析对中国解决领土主权问题的积极影 响。第 (2) 问,可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对日本的处置及美国的真正意图等方面分 析。 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 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 供了国际法依据。
(2) 构想: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
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2.(2017· 全国卷Ⅲ·4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 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 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 设“东亚新秩序 ”,“ 日满华 ”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 7月,在纳粹德国席 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 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 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