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课件
一、教学内容
1.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2. 农业文明的兴起
3. 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详细内容包括: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农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及其生活状况,认识到人类在长期进
化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

2. 掌握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
重要意义。

3. 掌握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难点: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以及先秦时期政治
制度与文化成就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过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农业文
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验
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
1.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2. 农业文明的兴起
3. 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简述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2)分析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3)列举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政治背景。

2. 答案: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是我国已知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77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具有明显
的直立人特征。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四川资阳,具有现代人特征。

(2)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为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推动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物质基础。

(3)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屈原《离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学科的研究动态,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板书设计;
6.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1. 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介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等。

2. 农业文明的兴起:分析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典型农业文明的特点、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3. 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重点讲解夏商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1. 了解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及其生活状况,认识到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

2. 掌握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3. 掌握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重点:农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难点:理解农业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以及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远古人类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验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板书设计
1. 板书应清晰、简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 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
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1. 作业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涵盖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 答案应详细、准确,便于学生对照检查,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调
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资料,参加历史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提高历史素养,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定的
表述。

2. 语调要富有变化,重要知识点可用加重语气、提高音量等方式
强调。

3. 注意节奏把握,讲解时适当停顿,给学生留出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重点和难点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

2. 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环节的时间分配要适中,避免过长或过短。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培养其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情景导入要紧扣教学内容,避免脱离主题。

3. 导入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完整,是否涵盖了教学目标中的要点。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课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重点和难点的讲解。

4. 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环节是否起到了预期的作用,学生反馈如何。

5. 板书设计是否清晰、简洁,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课后反思是否及时、深入,对教学策略的调整是否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