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对点强化训练专题10散文阅读(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散文阅读 ( 一 )
(时间: 45 分钟分值:50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4 题。
(25 分)
闲步银锭桥
刘雄伟
夕阳羞答答地猫在暮霭后,余晖穿过突兀在半空的古槐和枯柳,打在汉白玉桥身上,泛
出冷清的光。
远处的湖面已凝固成厚厚的冰层,一个暂时围起来的滑冰场,人流如潮,时时传出阵阵
嘻嘻打闹声,人们正沉醉在新春的欢娱中。
近得桥下,却依旧是一汪碧潭,虽看不到“银锭
桥下水倒流”的往日景观,却也给这萧瑟的季节平增了几分机趣。
这节气,桥上依旧游人如织。
也许他们中真的有人相信,情侣联手走过银锭桥,就能相
知相守一世。
在我看来,名胜大略都是“远香近臭”,那些与它们近在眉睫者,常常难有细究的热忱
和心思。
银锭桥于我,即是这样。
居京 10 年,我曾无数次从什刹海的银锭桥上走过,也了解它的声名在外,每次却老是步
履急忙,素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看。
万家欢聚时,我依旧天涯孤旅。
人
生,大略只有在悲绝伤怀、寥寂落寞时,才会特别留意起身旁的物事。
忧如直到此刻,在既见
不到古时《燕都旅行志》里所载“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的风景,而当下花天酒地的
后海夜色也还未盛行时,我才居心思认真端详起这座“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的桥来。
明朝文人李东阳眼中的“城中第一佳山川”,能否就是眼前的这般光景?我不得而知。
我倒是读过跟李东阳相同身世此地的文人纳兰性德笔下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
正红
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夕阳,鱼浪香浮”画卷。
但是,对银锭桥而言,忧如只有
在这万木萧瑟的季节,才是它华美登场的时候。
银锭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但眼前我所见到的桥是分别于1984 年、 1990 年修复、改建的,光阴其实不长远,相关的资料也不多:南北向单孔石拱桥,横跨前海后海的细脖处,桥
身长 8.3 米、桥面宽7.9 米、桥高 4.35 米,有镂空云花栏板 5 块、翠瓶卷花望柱 6 根,因形似倒置的银锭而得名。
桥身正面镌刻的“银锭桥”三字,为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
所题。
银锭桥的举世有名,听说要归功于那位因写下“大方歌燕市,冷静作楚囚。
引刀成一决,
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
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一,汪兆铭、黄树中、罗世勋三人在银锭桥下埋
炸弹,欲刺摄政王载沣,未果,三人同时被捕。
汪兆铭就此写下了那首《大方篇》,银锭桥也所以举世皆知。
惋惜的是,银锭桥一直保持着玉洁冰清,而汪精卫却晚节不保,成了世人厌弃的大汉奸。
游人仿佛对桥头那块写着“银锭观山”四个大字的巨石情有独钟,纷繁靠前留影。
不知道他们
能否了解这四字所表述的“西涯八景”之一的美色底蕴。
一旁落款的“杨萱庭”几个字,因掉
了颜色,不认真看,很难辨别。
这位书法家,曾为瞿秋白、李大钊陵墓书写过碑文。
听说旧时惟有站在平展的银锭桥上西望,才可一览西山浮烟晴翠的如画美景。
但是此刻,
我不论怎样都看不见西山的影子,那远处林立的高楼就是答案。
我向来认为,在城市的发展
过程中,能多考虑一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就会多一分迷人的底蕴,多留给后代一笔无价
的财产。
桥旁沿后海岸向来延长出去的林立的各式酒吧,让我想起了那首《什刹海》:“地安门外
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
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
”不知道清朝这位得硕亭先生在写
这首竹枝词时,能否曾想到过,有朝一日,天香楼不复存,银锭桥边会开出一溜儿酒坊?
其实,未知原来就难尽想象。
光阴似箭,事过境迁。
桥这样,人生亦然。
听着远处滑冰场上男女老小时时发出的欢声笑语,看着身旁这些欢天喜地的游人,我闭
上双眼,做了一次悠久的深呼吸。
环绕心头的落寞,也就丝丝缕缕地淡去是啊,人生何必沾染
那么多的伤怀和纠结?活在当下,过好每天,才值得。
伸手抚摸银锭桥上的翠瓶卷花望柱,手心传来一片透心的寒意。
此刻的我,却从这透心
的寒意中,获取了一份释怀和暖和。
放眼望去,夕阳散尽了最后一抹光芒。
银锭桥,坠入了夜的怀抱。
(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 2 月 27日) 1.以下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剖析,不适合的两项是( )(5 分) A.首段的光景描绘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环境,又为全文确立了冷清、深重
的感情基调。
B.作者认为联手走过银锭桥的情侣们迷信落伍,所以对他们的行为不认为然,
嗤之以鼻。
C.银锭桥本是看西山的“第一绝胜处”,此刻由于城市建设失掉了这个历史
悠久的人文景观。
D.作者闲步银锭桥,写了桥的过去和此刻,桥的一带美景不再,不变的是灯
红酒绿、喧闹繁荣。
E.作者由“未知原来就难尽想象”感悟到“活在当下,过好每天,才值
得”,文章要旨有点悲观。
2.文章中引用了大批的古诗词,有何作用?(6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文章在构造上很有特点,试作剖析。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锭桥历史悠久”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人说这类表达方式与全文不协调,内容也不可信,请说说你的见解。
(8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5~ 8 题。
(25 分)
地泉之灵
林子
十月。
一场秋雨。
天空像是打了蜡,湛蓝而光亮。
在群山怀抱之中的广西兴安,更为明亮广阔了。
秋风的
水袖把很多的浮华、喧哗、缀饰静静扬弃。
山舒缓,似平淡的水墨画卷中的留白;水吟唱,像秋天醉人的醇酒;云柔嫩,复原为儿时记忆中的手绢。
是的,从钢筋水泥筑就的城市,到
达山川之间的时候,心,也实现了一次飘然的出走。
放下全部的牵绊,好像赴一场约会,读
一册山,念一卷云,随风飘然,与云玩耍。
秋季,我们真该忘记一回,站在山川之侧,试试
舒睁开眼光的翅膀,去品尝秋季的空阔、寥寂、神奇。
到达山裙水袂之间的兴安灵渠。
忽然有恍然如梦的感觉,忽然生出乡愁的幽渺。
想着清
亮漂亮的漓江水,是从灵渠流淌过来,再看享有“世界奇景”美称的灵渠之水,怎么看都像
一部百读不厌的素书。
连绵而凝重,巧思而奇绝,包含诸多人间奥义。
①她婉约,慢转,不
卑不亢,不瘟不火,不愠不喜,用峰回路转的故事,引你进入一种百转千回的境地。
任凭着
心灵被水中的绿草牵系,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
忽然想起白居易“米泉之精”的诗句,“米泉”,指的是酒。
用“米泉”称酒,该是多么性感而沉醉!而酒不醉人人自醉。
看到灵渠,
心底忽然冒出两个字:地泉!在历史的土壤和积淀中,万斛来源,潺潺流淌。
这是多么厚重
而俊逸的精灵啊!
回顾过往,灵渠曾指引过诸多千帆望尽的舟船,也曾有过千百度大家找寻的风光;它滋
润土地,济世济人达两千多年。
②今日,它安宁得就像一位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不喜,安稳避
世于山野的隐者,冷静淡泊于海阳山下,悠闲独饮光阴泡制的清清泉茗。
更像一只大隐于市的
鹤。
是的,我也忽然聊发白天狂,梦见一只千年白鹤,梦见一道激越灵便的白翅腾空。
这就是
灵渠的魂魄呵,是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智慧和底气的聚舞。
他连着地气,观望天空,一步步盈
盈而蹈于泉脉和地脉之上,像佛陀地涌金莲,引人惊讶而静思。
这也是生活的诗,每一字每一
句都从土里冒出来,洋溢开来,涟漪而去,导引着你一同去体认着那一份份广阔、坦荡、冷静
和深沉。
地泉之灵,使我感觉股股泉眼在心底静静开凿,深深被这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感人。
开凿灵渠,先人先在湘江顶用石堤筑成分水铧嘴和大小天平,把湘江隔断。
在铧嘴前开南北两条沟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灵渠,和漓江相通。
湘江上游,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
一分为二,分别流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结了湘江和漓江。
灵渠选择在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
的地段,这里水位相差不大,而且让运河路线迂回,降低河床比降,缓和水势,便于行船。
于
是,便有了漂亮的相约与分别,有了亘古的传奇和现实。
灵渠,婀娜婉蜒于起伏的青山碧水,
联婚湘江、漓江,交流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滋润出一代又一代流光溢彩的繁荣。
灵渠的不朽,在于特别之“灵” 。
此中的每一块石料,每一道石缝,每一个细节,都是十
全十美地配合与交结,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环节都通灵般地经得起长久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
击,成为矗立两千多年的“神灵”。
自然,灵渠可以保留到此刻,除了它自己的牢固以外,显
然还与一代代人对它的精心保护分不开。
灵渠的“灵” ,也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魂灵。
现代的灵渠,用依旧不变的灵气和睦演绎着光阴的走向、历史的延长。
面对灵渠,面对招手指点
江山的铧嘴,你可能会感触,强盛与微小是没有绝对的界线的,堵与疏,急与缓,常常就是招手
之间的力量。
好多的事,拐个弯也许就天南地北,万里无云。
好多时候,也许绕一下路,
前面就一笑见天。
此时,灵渠像光亮的眼,凝望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把心里放在水中,慢
慢冲洗。
淘洗剩余的储存,让凡间的灵光照亮心里的圣洁和纯真。
而后,再让心与心凑近,
让心灵相通。
我想,这也正是地泉千年不变的灵魂所系吧。
( 选自《南方日报》2011 年11 月30 日,略有修改)
5.以下表述不切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 A.“十月。
一场秋雨。
”简短了但是语重心长地交代了时间,创造了凄清惆
怅的气氛。
B.漓江水从灵渠流淌过来,在绿草萋萋的水湄着陆,给人一种厚重俊逸的感
觉。
C.灵渠更像一只鹤,凝集了两千年来直冲云霄的胆识,铸就了智慧和底气的
魂魄。
D.当海阳河流来大水时,经过灵渠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保证运河和行船
的安全。
E.灵渠的牢固诚然在于它无与伦比的设计和十全十美的施工,也与人们的精
心保护相关。
6.本文主要写兴安灵渠,而第二自然段为何却用大批笔墨来写
雨后秋景和作者心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联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罚别加以赏析。
(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联合全文研究标题“地泉之灵”的意蕴和作用。
(8 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参照答案
1. BE [B 项,没有认为迷信落伍,也没有嗤之以鼻; E 项,不要忽视“人生何必沾染那么多的伤怀和纠结”一句,所以要旨其实不用极。
]
2.①表现银锭桥的历史文化渊源,加强文章的文化底蕴;②为作者的思虑谈论供给基础,也与现实中的银锭桥形成对照。
3.以明暗两条线构造全文,明的是从夕阳西下到夕阳散尽的时间线,暗的是从伤心落寞到释怀暖和的感情变化线。
别的,以滑冰场上的笑声始,又以滑冰场上的笑声结,对照照顾,
使文章的构造更谨慎。
4.用说明的方式,介绍了银锭桥的建筑历史和大小、构造。
任何文体为了表达的需要,都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此段的详尽介绍,既与题目“闲步”照顾,又紧扣了当时的
心情伤心落寞,“素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看”。
5. AD [A 项应为“安静神奇的气氛”; D 项,从“海阳河流来的水被铧嘴一分为二,分别流
入南渠和北渠,这样就连结了湘江和漓江”来看,应是排泄到湘江和漓江。
] 6.写雨
后秋景,突出兴安明亮广阔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对兴安灵渠的赏析和描绘;写作者
心情,重申作者心情的放松和惊喜,为后文饱览灵渠的美景、回忆灵渠的过往作铺垫。
7.第①处:句式由短而长,构造简单齐整,用“委婉”“不卑不亢”等词写出灵渠的性
情,用“引”写出灵渠的俊逸特点,拟人手法给予了灵渠鲜亮的个性。
第②处:运用一个比喻兼用拟人的长句,语言委婉,且多用修饰语,用“安稳”“冷静淡泊”“悠闲”等一
连串的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灵渠冷静、淡泊、安宁 ( 广阔、坦荡、冷静、深沉 ) 的特点。
8.意蕴:①从历史的角度看,灵渠承载地泉精灵,厚重而俊逸;②从建筑角度看,灵渠拥有无与伦比的设计和灵思;③从功用的角度看,灵渠作为一条运河,它指引舟船,滋润
繁荣,济世济人;④从现实的角度看,灵渠矗立两千年不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睦;
⑤从启迪的角度看,灵渠明示着我们要淘洗浑浊,保持圣洁,让心与心交流。
作用:①是全文的线索;②是全文的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