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用氯气消毒
C.用活性炭吸附臭味
D.干冰升华
【答案】B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用氯气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用活性炭吸附臭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对比四个选项,B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2.下列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食盐能溶于水,具有咸味
B. 干冰可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C. 铜能够导电
D. 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答案】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水溶性、味道,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为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干冰易气化吸热,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为物理性质;C不符合题意;
D、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体现,为化学性质;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3.2017年常熟市荣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下列做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答案】B
【考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A不符合题意;
B.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可以提高空气净化能力,有利于保护环境,B符合题意;
C.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水和土壤被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焚烧落叶会产生有害气体解答
B根据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
C根据燃放烟花爆竹的害处解答
D根据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解答
4.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答案】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化合物中,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解答
5.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味精
B.面粉
C.粉笔灰
D.花生油
【答案】A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A符合题意;
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B不符合题意
C、粉笔灰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C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液的特性: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分析解答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洁净的空气
C.稀有气体
D.食醋
【答案】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A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食醋中含有乙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分析解答
7.下列常用仪器不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燃烧匙
D. 蒸发皿
【答案】B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下列常用仪器不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化学实验中,能够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8.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B.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答案】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发红,A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B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气体,C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结论,不是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解答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
9.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答案】B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A、实验是根据你所要探究的问题或者假设选好器材并有针对性的做实验.
B、假设是根据你所探究的问题做出一个假设的结论.注意:这个结论不一定是真的.(它只是给后面的实验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
C、观察是有针对性的观察反应物正在反应或完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与你的假设联系起来.(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假设满足化学知识则成立).
D、结论就是确定你所假设为正确结果.
由此可知: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
故选B.
【分析】根据一般来说在化学里面做研究实验分四步﹣﹣假设、实验、观察、做结论,进行解答.
10.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会导致液体受热不匀而局部沸腾;A不符合题意
B.打开试剂瓶取用后没及时盖瓶塞,会导致液体挥发或变质;B不符合题意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底部遇冷炸裂,C符合题意;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会把水带入滴瓶,滴瓶上的滴管不需要清洗。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解答
B根据实验室药品的取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C根据给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解答
D根据清洗后的滴管放回原瓶会污染试剂解答
11.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温度明显上升
【答案】D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植物油加入水得到的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得溶液,B不符合题意;
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放出大量热,溶液温度明显上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解答
B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解答
C根据溶液的概念分析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解答
12.餐厅里服务员常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由题意可知,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燃着的固体酒精,目的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有:清除或隔绝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结合题意解答13.小红同学向如图所示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A.食盐
B.石灰石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答案】C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解析】【解答】A、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A不符合题意;
B、石灰石不溶于水,且温度也没有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会结冰,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不会结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要使烧杯底部结冰,所加入的物质必须和水反应吸热会溶于水时吸热,结合题中所给物质解答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相同的物质
D.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
【答案】C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并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燃烧的产物都是无机盐等物质,但它们不是同种物质,C符合题意;
D、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燃烧是化学变化伴随能量的变化解答
B根据光合作用的条件解答
C物质灼烧后变成炭黑只能说明都含有碳元素解答
D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分析解答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A. 装置漏气
B. 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 点燃红磷时燃烧匙缓慢的伸入瓶中
D. 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答案】C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装置漏气会使参与反应的空气的量偏大,氧气一边消耗一边补充,结果会偏小;A 不符合题意;
B、不能使氧气充分反应,气体的减小量偏小,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因燃烧放热而使瓶内空气热胀逸出,气体的减小量偏大,结果偏大;C符合题意;
D、气压因燃烧放出的热量而偏大,那么产生的压强差偏小,结果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果偏大,即气体的减少量偏大,那么或除正常消耗的氧气外,其它气体也被消耗;或参与反应的空气的量偏小.
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正确读数,实际体积为18mL,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仰视读数比实际更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10mL。
综上,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应小于8mL.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
17.以下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操作步骤符合题意的顺序是①把装置连接好②两手紧贴容器外壁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③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④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D
【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即要检查气体是否只从导管排出,由检查气密性的操作要求,可得把装置连接好,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两手紧贴容器外壁使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观察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18.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
B.电解水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在水中加一些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A
【考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A符合题意;
B、电解水的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不符合题意;
C、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C不符合题意;
D、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气中燃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电解水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此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结合氧气和氢气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1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答案】B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海水淡化能给人类提供淡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A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不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B符合题意;
C、日常生活中的水含有多种物质,大多是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海水淡化的作用考虑
B根据硬水的缺点考虑
C根据日常生活中水中的成分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过滤的作用考虑
20.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是()
A.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 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D. 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C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入二氧化锰只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以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生成氧气的量会增多,又因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正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度也加快了.
故答案为:C.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有二氧化锰会使反应速率加快,有氧气那么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21.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 ”,其部分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该元素符号为Og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答案】C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8,A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7,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元素符号是Og,C符合题意;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最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据此分析解答
2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不符合题意;
B、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是因为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蔗糖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B不符合题意;
C、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和微粒间有间隔相违背,如果是有间隔体积应该是减小不增大。
C符合题意;
D、白磷在封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据此分析解答
23.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考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A不符合题意;
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B符合题意;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19:98:96,C不符合题意;
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式的意义和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关系的掌握。
其中元素质量分数等于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所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24.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
C.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后加热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A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氧化铁的化学式书写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为
,B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加热,C不符合题意;
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污染空气,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的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2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四种物质中只有甲不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恰好完全反应时,甲和乙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 5
【答案】D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
方程式是:。
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由方程式可知,甲是氨气,不属于氧化物,乙是氧气,属于单质,丙、丁分别是一氧化氮和水,都属于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氧、氮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由方程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甲和乙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二、填空题
26.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电解水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________。
(3)加热碱式碳酸铜________,固体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释放”)。
【答案】(1);分解
(2);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绿色变成黑色
(4);放热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属
于分解反应;(2)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为:,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要放少量水细沙,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3)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
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固体颜色的变化为绿色变成黑色;(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分析】(1)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氢气结合反应特点分析解答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结合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3)根据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解答
(4)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
27.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磷原子________;②铵根离子________;;③2个碳酸分子________;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⑤地壳中含量前二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答案】3P;NH4+;2H2CO3;;Si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①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个磷原子3P;②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铵根离子:NH4+;③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个碳酸分子:2H2CO3;④元素化合价的书写:在
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化合价的数值,正负号在左,数字在右,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⑤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前二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SiO2。
【分析】分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原子、分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化学符号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正确的数字表示其意义,利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写出化学式解答
2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
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
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人颗粒物
d.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