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专题讲座《合作小组培训资料一(小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资料(一)
合作小组建设
——小组建立及成员职责
一、编排小组
(1)异质分组: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
(2)意义: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和学业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
一般而言,选择确定了学习小组以后,一定时间固定下来,以便管理。
二、培训进行,明确职责
教育质量不单纯地就只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学生整体发展的结果,因此我们有机将德育与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管理、评价,实现教师指导学生,学生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达到学生自我成长的目的。
要发挥合作小组良性发展,成员必须明确分工,使人人都有任务,人人有岗位。
原则上小组设一名组长(1号)、一名作业记录员(2号)、一名纪律委员(3号)、一名卫生委员(4号)。
(一)组长
1.思想观念:获得自己工作的成就感,树立工作的信心
为自己是组长而庆幸和自豪!
(1)克服几个误区:
A.误区一:教别人会耽误时间,耽误自己学习
要当小老师,要教会别人,必须自己先学会,不但自己要学会,而且还要把自己讲出来,讲给不会的人,我们在教别人的时候,就会思考用什么方法,怎么讲别人才懂。
别人不会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和这个问题对象相关知识学得不够扎实,你教他的同时,不仅要补充相关的知识,而且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还对旧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同时在教别人时,学会了沟通交流的技巧、方法,锻炼学生的表达、思维、理解能力,整体提高团队能力。
B.误区二:教会别人,超过我,我不就是落后了吗?
有可能,大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也不是坏事情。
帮助别人,让别人获得成功,自己会有更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会让人获得真正的幸福。
(2)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A.组长是班级当中最重要的学生干部。
班级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班级,每个组长都是小老师和班主任,每个小组的质量决定班级的整体水平。
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是小组的第一负责人!一个优秀的小组不一定只是因为组长,但一个优秀的组长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小组。
B.每一个组长是负责任、人品好、能力强的代表。
组长能从几十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说明能成为组长肯定是因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
这种信任来之不易、非常珍贵,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或培养以下条件: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成绩相对优秀;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C.组长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先行者。
现代社会需要会沟通合作的人、需要有责任感的人、需要善于组织和管理的人。
2008年奥运会鸟巢招聘志愿者明确提出“学生干部优先”现代很多企业也都明确提出“学生干部优先”。
这不是说学生干部就有特权,而是社会更青睐那些既学到文化知识,更拥有好品质、高能力的人才。
所以,组长们要好好利用现在这“实习”、锻炼的机会。
(2)工作方法: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
A.组织: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制定小组计划、奋斗目标、小组约定等;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分配给组员;负责组织课堂讨论,做到每位组员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言;确定组内发言人的顺序,一般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同学先发言,优秀者后发言,围绕目标和任务组织展开讨论,小组讨论后统一到共同的问题或引发新的问题再讨论,上台向全班汇报时每个同学的发言任务、要求、顺序、谁来主持等,有补充有总结有评价;组长负责安排记录员课堂展示积分,每天一公示,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价;小组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
B.协调:组长要学会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
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发挥小组长在教师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桥梁作用,沟通、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并处理好本组成员与其他小组成员的矛盾纠纷,处理好小组之间的关系,积极组织参与同本班其它小组之间的和谐竞争,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C.示范:组长要带好头并发动组员积极参加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时时处处带头作用;要求组员做到的,组长首先要做到,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
D.帮助:是指当发现小组内某个同学在交流和汇报的过程中有困难、知识上有漏洞,
或生成知识有欠缺时,小组长要及时或发动组员给予帮助、鼓励和引导,或引发质疑问难,力争让组内每个同学都过关。
E.评价:是指对小组合作或个人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是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二)组员职责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
所以要充分体现“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一名组长(1号)、一名作业记录员(2号)、一名纪律委员(3号)、一名卫生委员(4号)。
(因小组汇报时人人要发言,所以没有专门设立汇报员)。
除组长以外其余成员职责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为了让小学生愿意在自己的岗位认真工作,四名成员都为组长,1号学习组长、2号作业组长、3号纪律组长、4号卫生组长。
1.学习组长:为本组的真正组长,主要负责课堂上合作学习的组织、协调,以及全面负责本小组的工作。
2.作业组长:作业检查(包括收发作业本)、预习的验收、负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做好课堂上需要记录的相关问题。
3.纪律组长:负责本小组的纪律维护,包括课前学习用具准备、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等现象及时制止,对课间小组成员的安全文明行为引导,路队的提醒。
4.卫生组长:监督课间本小组的周围清洁的保洁提醒;晨扫(只用手捡,不懂劳动工具)、午间扫除、下午清洁扫除的安排、清扫及检查。
(三)座位安排:1号和4号坐一排,2号和3号坐一排
三、重视方法,落实培训
1.集体培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培训、操作培训等。
(分为组长参加和全班参加的培训会)
2.分层培训: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定期召开组长提高组长的认识和工作方法;然后召开不定时分组会议(如某一组学习不太良好),进一步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等,与大家商讨解决办法,帮助每一名同学进步,推动班集体共同提高。
3.分学科培训: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随时召集组长、组员开会,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4.典范引领:每周或每月树立班内榜样,用典范引领,让学生对学生进行培训。
四、其他
1.一年级上期采用2人小组,一年级下期起采用四人小组,体育课根据学科特点,采用十余人为一小组,便于管理。
2.班主任做为小组建设的牵头人,一个班所有学科的小组应统一,并在一定时间相对固定,调座位时小组应整体调到一起,这样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