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译林版英语7BUnit2Grammar学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津译林版英语7BUnit2Grammar学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牛津译林版英语7B Unit2的Grammar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以及一些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26页至第28页。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动词过去式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 了解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能够准确变换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3. 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尤其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 教学重点: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以及常用动词过去式的正确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一般过去时的用法,以及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结合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第26页至第28页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动词过去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28页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PPT上展示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
1. 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2.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3. 常用动词过去式形式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根据所给情景,用一般过去时完成句子。
(2)将下列动词变为过去式。
答案:
(1)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last weekend.(我上周末拜访了我的祖父母。
)
(2)play played, go went, eat ate, read read, write wrote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对一般过去时和动词过去式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用英语写日记,描述自己过去的一天或一周的经历,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一般过去时的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2. 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3. 课后作业设计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1. 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动词的过去式在词尾加上ed,如:play played。
2. 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记忆:不规则动词过去式没有固定的变化规律,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
教师可提供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词根记忆等。
3. 常用动词过去式的举例:列举一些常用的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如:go went, eat ate, read read, write wrote等。
二、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1. 一般过去时的结构:主语 + 动词过去式 + 其他。
2. 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yesterday, last week, two days ago等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
3.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转换:将一般现在时的句子转换为一般过去时,如: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转换为 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4. 一般过去时的应用场景: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如:个人经历、历史事件等。
三、课后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要覆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一般过去时和动词过
去式的运用。
2. 确保作业难度适中,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3. 提供详细的答案和解析,方便学生自查和改正。
四、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1. 实践情景引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用一般过
去时描述,如:讲述一次难忘的旅行、分享一个有趣的经历等。
2. 随堂练习: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改写句
子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一般过去时和动词过去式的用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音量,变化语调,引起学生的
注意。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
讲解和练习。
2.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2. 针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四、情景导入
1.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导入新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 课后关注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和动词过去式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对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二、教学方法有效性
1. 分析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情景导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堂互动与参与度
1.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
2. 调整提问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作业设计与反馈
1. 评估课后作业的难度和实用性,了解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
2.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