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导学案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法兰西共和之路曲折的原因、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及其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影响。
2.掌握德意志帝国建立的过程,并掌握《1871年宪法》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2)难点:法兰西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的原因;法兰西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宪法的比较。
【学法指导】
①运用历史材料,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1871年宪法》的特点,加深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认识与了解。
②主动学习,自主构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度建立的知识框架,使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网络化、立体化。
③运用当前国际时政当中的热点、焦点、重点案例,分析当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代议制度的特点,从而加深对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认识,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知识链接】
一、从法国历史、革命进程、外部环境、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当中,法国共和制度确立历经曲折的原因。
(1)①法国工商业在欧洲大陆虽然工商业比较发达,但总得来看资本主义发展仍然不充分,缺乏立即实施共和制度的经济基础。
②法国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比较弱小,而资产阶级上层力量比较强大,而且他们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资产阶级自由派等保守力量比较强大,国王在民众心目中仍然有权威地位,因此缺乏实施共和制度的社会基础。
③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思想家“开明专制”思想的影响。
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⑤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大,建立君主立宪制并保留国王,不容易招致干涉。
⑥君主立宪派对法国社会进行初步改造,一定程度上满足法国资产阶级和民众实现民主权利的要求。
⑦以路易十六为代表的法国封建反动势力暂时的妥协,使其本质面目还没有根本暴露。
(2)①从历史上看,法国曾是千年封建王国,又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在老百姓特别的农民心目中,君主专制程度高,君主主义的概念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②从革命的进程看,法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经过了曲折的历程和多次政治动荡才实现的。
其中,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在特殊条件下成立的,并不是革命必须发展到建立共和制的程度,而是形势的变化使君主制不能保留下去。
在法国共和国时期,法国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③从外部环境看,法国地处欧洲大陆,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因此,法国共和制度建立的外部环境不利。
④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第一共和国建立之时,法国尚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工业革命后那种强烈的开放与竞争式的发展时代尚未到来,人们一时还不能脱离古老的传统,民主共和制的做法没
能在大多数民众中深入人心。
而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因此,共和制度的经济基础一直没有能够得以建立起来,影响了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
而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拿破仑那种军事独裁统治越来越不符合时代精神,广大人们也越来越来拥护共和制,共和制终于战胜了君主制,1875年法国宪法,使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⑤从阶级基础来看,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
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
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制定的背景、实施时间、主要内容、与英国君主立宪的比较和评价
1.背景:为了巩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
2.实施时间:1871年至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
3.主要内容:①行政权: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联邦国家,其中普鲁士王国占特殊地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议会并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
②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
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
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无行政监督权。
4.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君主立宪制主要有两种: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则由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
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定权,可见真正的立法权实际上不在议会。
1871—1918年德意志帝国,就实行的是这种“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5.评价:(1)对德国: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②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③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2)对世界: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学习过程】
1.18世纪时,法国是欧洲典型的___________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十分强大。
___________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___________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___________。
___________年,法国与___________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___________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___________。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___________又展开了激烈斗争。
在___________中,反对共和国的议员占多数。
___________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___________。
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总统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联席会议选出,任期___________年,可连选连任。
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经___________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___________同意有权解散___________。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关键职位。
资产阶级___________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德意志还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___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_的呼声日益强烈。
___________是德意志的一个重要邦国,专制色彩浓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实力强大。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___________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___________的统一大业。
___________年初,___________帝国建立。
不久___________宪法颁布。
确立德国是___________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宰相主持___________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___________负责。
议会是___________机构,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___________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同时又是帝国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
1.君主专制封建贵族教会1789 1792 1870 普鲁士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政治体制国民议会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参议院众议院七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缔结条约实行特赦众议院参议院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共和
3.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统一普鲁士经济军事俾斯麦德国1871 德意志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国家元首军队统帅内阁皇帝立法联邦议会帝国议会联邦制军事外交自治权普鲁士国王宰相国王宰相
【基础达标】
1.1804年拿破仑加冕时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拿破仑()
A.是被迫登上皇位的
B.恢复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C.仍然维护法国资产阶级利益
D.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答案】C A项的表述与题中材料无关。
B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拿破仑政权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制。
D项的表述不正确。
2.“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将被君主制推翻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答案】B 在法国共和制度已经确立的情况下,君主派(保皇派)仍然态度嚣张,只能够说明当时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激烈,也说明法国共和之路充满曲折。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
帝国。
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
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图中房间衣物
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这幅漫画
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答案】D 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材料只是说明法国的共和制度确立经过了艰难和曲折。
4.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实质就是()
A.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为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扫除障碍
C.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成功
D.满足所有农民渴望土地的要求
【答案】B 从材料可以看出,法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而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
A项的表述不正确。
C、D两项与材料无关。
5.“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此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
【答案】B 材料中所反映的核心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独揽大权,实行专制统治。
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产生。
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意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
总统非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宪法对于责任内阁的组成并无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上,与英国大体相似。
材料二(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所有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
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阅后回答:
(1)19世纪晚期,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从国家元首的职权、议会的产生及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方面,比较两种政治体制的异同。
【解析】第(1)题是外延式问题,考查的是再认再现基本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即可回答。
第(2)题也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答题要联系教材,也要结合教材;在答题时要审清题意,从题目要回答的是从三个方面(国家元首产生、议会产生、议会与内阁关系)比较法国和德意志两国国家政治体制的异同点。
答题不要遗漏。
【答案】(1)法国是民主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2)国家元首的职责:国家元首都掌握了较大的权力,但法国总统要受议会强有力的制约,而德国议会对皇帝没有任何约束力,皇帝主宰议会。
议会的产生:两国的两院制议会均有一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另一院法国由间接选举产生,而德国则由统治者任命。
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法国的内阁产生于议会多数党派并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没有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的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总之,法国是一个比较民主的议会制国家,而德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
【拓展提升】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比较表
二、法国的君主立宪制、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