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9离骚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主义风格。
1.把握文中对偶的运用。 2.赏析本文的浪
1.《离骚(节选)》开篇在内容上突出了什么? [明确] 内容上突出诗人的品质。诗人既有“内美”(高 贵的出身、降生的奇异、美好的名字),具有上天的赐予,又 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是自己的后天修养。
2.文中写花草的句子都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明确] 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一词多义
1.修① ②又 邹重 忌之 修.以 八修 尺.能 有余__形____形__容__容__词__词__,__,__美__高__好__、__的__长____________ ③乃重修.岳阳楼 __动__词__,__修__理__、__修__建_
2.度① ②皇 何览 不揆 改余 此度 初.度.兮 __名__词____,名____法词____度,____时___节___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_动__词__,___估__计_____
◎人物颂歌 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高度
屈原,一位让世代中华儿女年年记起的先祖,一个让历 代文人仕子朝诵夜吟的巨擘,是我们这个民族灿烂精神篇章 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
拂去历史的云烟,掸落鏖战的尘埃,一个伟岸的独行者 身影从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渐行渐近。屈原,是中华民族的一 根铁骨。
历数古今中华先贤,列在前几位的,当有屈原。更有人 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 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敢于以身殉 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
八、积累词语 美人迟暮: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 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九、积累名句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又__重__之__以__修__能____。 2.__日__月__忽__其__不__淹__兮___,春与秋其代序。 3.惟草木之零落兮,_恐__美__人__之__迟___暮___。 4.乘骐骥以驰骋兮,_来__吾__道__夫__先__路____!
苗裔.(yì) 辟芷.(zhǐ) 扈.江离(hù)
二、通假字
1.肇锡.余以嘉名 __锡__,__同__“__赐__”__,__赐__予_____ 2.扈江离与辟.芷兮 __辟__,__同__“__僻__”__,__幽__僻___
3.来吾道.夫先路 __道__,__同__“__导__”__,__引___导____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运 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 的地方特色,西汉前期始称之为“楚辞”。因最具代表性的 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后人也用“骚”来指楚辞。汉代以 后,“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一、字音
孟陬.(zōu) 汩.(yù)
搴.阰.(qiān)(pí)
今义:美貌的女子。
六、其他 1.日月忽.①其.②不淹.③兮 _①__迅__速__的__样__子__;__②__语__气__词___;__③__久__留__ 2.惟.草木之零落兮 ____思_______ 3.恐美人之迟.暮. __指__年__老_____
七、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 2.肇锡余以嘉名 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_
3.与①②恐春年与.岁秋之其不代吾序与.__连____词动____,词____和,____待__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动__词__,__亲__附_
四、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 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给__…__…__起__名_________ 2.字.余曰灵均 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给__…__…__表__字____________ 3.朝.搴阰之木兰兮 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早__晨___________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美__质__________
◎作者档案 【简介】 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公元前 278 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历经三逐三放的屈原 悲愤难平,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作品】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 篇)、《九 章》(9 篇)、《招魂》,共 23 篇 【评价】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 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 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2.诗中表现了诗人的哪些焦虑?试结合课文内容作具体 分析。
[明确]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 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对屈原这位一心报国的志士而 言,最令人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自己一天天地衰老 了,却没有机会将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另一 方面,诗人更是充满忧虑:“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 暮。”“美人”在这里指代楚王。国君的昏聩误国、刚愎自 用、故步自封牵动着屈原的心,自己虽然有满腔的报国之志, 却得不到赏识,所以诗人忍不住悲从中来。
◎掌握常识 《离骚》和“楚辞”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 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 而写成的诗句。全诗 373 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 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 品。
以奇特的联想 表现内美修能
开篇写身世与楚怀王同宗相连,表明自己对 楚之兴亡有责。写生日与吉祥时日相连,以 表现自己有施展抱负之天赋,理想不凡
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
用夸张突出事 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
物特征
这种集中的夸张描写,又把诗人的品格刻画
得异常高尚,具有浪漫主义特质
3.诗中写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 莽”等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 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 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 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把这些事物写进诗 中,一方面使诗歌的表达更为含蓄,富有韵味;另一方面增 加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
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 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 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像“三后”和“尧舜”一样的 圣明君主的愿望。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 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主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 道。
5.对应目标1、2 《离骚》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4.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结合课文内容作 具体分析。
[明确] 塑造了一个代表着美好和正义,有着远大理想的 忠君爱国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 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美好而崇高的 人格。他自豪地说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 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 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父亲据卦肇赐以 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
仰望是需要载体的。文化的盛宴无须山珍海味,一枚粽 子足够,加上驱邪的雄黄酒、奋进的龙舟队,更好。棱角分 明,粽叶幽香,年年端午,款款深情,咀嚼和回味的是一种 精神。有意思的是,中国人选择了在孔子的诞辰纪念日祭孔, 亦选择了以屈原的忌日为节日,从此,中华民族的文脉里, 弥漫了一种淡淡的忧思,以及绵绵的诗意。
1.本诗开篇自叙身世,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及“修能” 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首先自叙高贵的出身、奇异的身世以及由于 父亲对自己期望甚大而赐予的“美名”,强调自己与楚王同 宗同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表明他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的理想。“正则”,公正而有 法则,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父 亲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屈原之所以强调自 己的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及“修能”,还源于他“美政”的 政治理想。“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 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自己 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
第三单元 笔落惊风雨
9 离骚(节选)
◎语林撷英 屈原名篇名句摘录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东君》)
2.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山鬼》)
3.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礼魂》)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
5.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歌·少司命》)
试简析本课的浪漫主义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体现方面
分析印证
诗人注重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完美、理想的崇
塑造高大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
高,这个形象就远远超出了流俗和现实。它 又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 强斗争精神,最后还表达了以身殉理想的坚
决意志,这些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的实质
体现方面
分析印证
12.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九章·橘颂》)
◎诗海拾贝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①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④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 ①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战国 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 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②午日: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 过之意。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花开五色,似木槿, 有向阳特性。④凝笑:长时间含笑。
体现方面
分析印证
诗人在作品里写他对于种种香草幽“辟
大量使用比 喻、象征
芷”“秋兰”这些远离人间烟火的香草幽花 来象征高洁的品德,披戴它们,象征心怀德义, 这样就描绘出诗人高洁动人的形象。从而给读
者营造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使得诗歌蕴藉、生
动,体现了诗人追求的理想化
五、古今异义
1.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__把__…__…__当__作__。___
今义:认为。
2.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__递__相__更__替__。_____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3.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__喻__指__君__主__。__一__说__,__美__人__是__自__喻__。_______________
体现方面
分析印证
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
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 运用对偶
【赏析】 词人端午节怀念屈原,忧叹时局、自伤流落 他乡故作此词。开头两句说端午节匆匆来到,只是身在天涯 只有靠朗读《楚辞》以消磨节日。“榴花”三句,写南渡后歌 伎舞女仍不知词人咏《楚辞》之意。这显然是嘲讽苟且偷安 的朝廷。下片自伤身世。本想承担北伐中原、匡扶宋室的大 任,但无法实现。这正是最堪伤心处。于是词人天天借酒浇 愁,年复一年。且将酒浇到江中,与屈原亡灵借酒相通。全 词怀古伤今,表达了词人感念北宋灭亡,回天无力,苍凉低 徊的情感。
6.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九章·抽思》)
7.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九章·抽思》)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1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11.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九章·橘颂》)
◎背景探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中秦国最强,楚国最大,齐国最富。 楚怀王原本也有一番作为,屈原因为有杰出的政治才能而受 到楚怀王的重用。但当时楚国的奸臣当政,以上官大夫为代 表的贵族势力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怀王昏庸,不辨忠奸, 屈原被逐。在长期的流放过程中,诗人没有一刻不忧心国事, 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