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总体发展规划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建区。指现状已经建成的地区,面积为10.16平方公里。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主要功能区开发强度。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套城市景观和市政设施的前提下,对各 功能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将横琴建设成为土地节 约、集约、高效利用的示范地区。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目标
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 现代产业。深化落实CEPA,为澳门居民在横琴投资、就业创造条件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开发管理模式
开发模式
——面向世界: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体制和政策优势,积极吸 纳国际优势资源和先进要素,特别是要通过与澳门联合进行招商 引资,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使横琴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 窗口和平台。 ——优先港澳:在与国际、国内投资者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港 澳投资进入横琴,优先考虑港澳投资机构参与资源配置,大力支 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 ——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投资准入条件 及政策,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市场运作:横琴的资源配置及使用原则上采用市场化运作。
生态环境
环境功能区划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与末端 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划定环境功能分区。全年城市 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标准;水源保护区达到地表水二 类水质标准;横琴周边近岸海域,除北边海域即马骝洲 水道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海域达到二类海水水 质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目标和任务
发展目标。 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
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 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目标和任务
主要任务。
1、加强粤港澳在金融服务、产业政策、投融资改革等方面合作,积极探索通关 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体系;2、以全面实施CEPA框架协议为 突破口,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新优势,建设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育一批以实用技术和重大产品开发为主业的高技术 企业,建设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4、以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 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通达的交通运输体系;5、完善信息网络基础 设施,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以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的发展;6、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创造适宜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综合 城市环境,建设优质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7、加强山林、海洋和湿地保护,修 复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建设多功能、复合型的自然生态体系;8、加强资源综合 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 方式,建设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体系。
——建设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区域创新平台,形成研发设计、文化创意 等若干产业集群,实现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
——建设服务港澳的商务服务和休闲旅游基地,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 商务企业,接待游客人数大幅度增加。
——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5%,达 到世界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市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80%。
息系统(GIS)对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定,加强与珠海市、镇 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并为澳门适度多元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 。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空间管制。
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城市安全条件,结合可持续发展目 标,科学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大空间管制 区,引导横琴有序开发。
区域规划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小组成员:
郭冲、刘晋豪 章麟、陈东刘鑫、 Nhomakorabea绍江前言
珠海市横琴岛地处珠江口西岸,与澳门隔河相望,是 珠江口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岛。经过多年建 设,基本实现了“六通”(桥通、路通、水通、电通 、邮通、口岸通),建成了横琴大桥、莲花大桥,设 立了国家一类口岸,修建了贯通全岛的环岛公路,接 通了供水管道,建成了11万伏变电站,为下一步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加快横琴开发建设,发挥带 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作用,特制定本规 划。规划范围为横琴岛,土地总面积106.46平方公 里,规划期至2020年。
休闲度假区,生态景观区。
3、科教研发片。位于大、小横琴山之间,中心沟两侧,重点
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功能的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打造开放 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横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教学区,综合服务区,文化创意区,科技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建设用地规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布局,采用地理信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 期繁荣稳定。以横琴为载体,通过创新合作机制与管理模式,共同打 造跨界合作创新区,有利于弥补港澳土地资源有限和劳动力相对短缺 的劣势,为逐步改变澳门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提供新的空间;也 有助于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市场发育程度和相关管理制度 的差异,搭建港澳地区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进入内地的新通道。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重点
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环境和政策优势,吸引港澳和国际高端人才 和服务资源,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 等产业。禁止博彩业。
建设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1培育现代信息服务业。2发
展外包服务业。3发展商贸服务业。
建设与港澳配套的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基地。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建立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策略
加强适应横琴发展需要的高端产业人才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 建立多层次的产业投融资体系。
基础设施
交通:对外交通。1高速公路2城际轨道3口岸4连澳通道。内部交通。1道 路网系统2公共交通系统3慢行交通系统
能源:加快电网建设,加快燃气设施建设。
供排水:坚持“节流、开源”供水理念,统筹考虑节水措施。按照“减量 化、资源化、循环化”的原则,建立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信息:按照建设“智能岛”的总体要求,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 信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至2020年,移动电话、互联 网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进入全球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合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充分挖掘潜力,提升横琴的旅游产业水平。加大 对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建设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1培育研发设计产业集群。2
开展教育培训。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建设融合港澳优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高端电子
信息、节能环保、航空零配件企业向园区转移集聚。鼓励澳门、香港与内地 特别是广东开展生物医药科技合作,打造横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发展定位
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 ,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 、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 ——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禁建区。指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自然人文特色,实行严格保护 的地区,禁建区包括大小横琴山、二井湾红树林湿地以及磨刀门水道 与马骝洲水道交界处的滩涂湿地等,面积为57.90平方公里;
——限建区。指为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严格限制开发建设的区 域,面积为20.56平方公里;
——适建区。指根据其用地性质和利用现状,适合在规划期内开发建 设的地区,面积为17.84平方公里;
横琴开发的重要意义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共建珠澳国际都会区,重塑珠海发展新优势、培育珠江口 西岸地区新的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提出,珠江口西岸地区要以珠海市为核心,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 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 和产业布局。但西岸地区目前产业集聚水平不高,缺乏发展龙头,珠海和澳门的 经济总量和辐射能力与带动西岸地区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加快横琴开发, 建设商务服务基地和区域创新平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资源集聚,共同 培育珠澳国际都会区,形成珠江口西岸地区新的增长极。
综合防灾:坚持“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基础设施发展策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全面落实公交优先 政策,引导合理使用私家车加强对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调控。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重点发展服务横琴的大型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医 疗卫生、教育科研及商业等服务设施,同时积极发展服 务珠海市以及更大区域范围的高标准商务办公、教育科 研及旅游休闲等设施。根据服务范围的不同,将横琴的 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市级公共服务设 施,主要服务范围为珠海市及更大区域范围;第二级为 分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为整个横琴岛;第三级 为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为岛内各功能片区。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用循环经 济的理念指导横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为核心,在全社会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 源”的反馈式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最终实现资 源开发、市政服务、工农业生产、商品流转和居家生活 领域的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建立横琴建设和 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横琴开发的重要意义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新载体,为珠三角地区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横琴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新 载体,可充分发挥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 新的政策优势和体制创新优势,以政策、体制创新促发展模式创新, 为珠三角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进行试验和提 供示范。
空间布局-功能分区
1、商务服务片。位于小横琴山以东、以北沿河地区,大力发
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商务服务业,形成辐射国内外的 服务产业链。
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国际居住社区。
2、休闲旅游片。位于大横琴山以南,横琴岛南侧的沿海地带
,着力打造与港澳联动发展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建设山 水融合、自然与人文共生共荣的休闲度假胜地。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加大地方财政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引导人 口、资源及产业的集聚,强化公共投资对横琴城市空间 结构的引导作用,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的时空秩序,确保 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 实现局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先发展。近期公共投资 的重点是完善中心商务区、口岸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和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证首期开发的 顺利完成,快速聚集人气。
生态环境
生态空间结构
1.构建大横琴山和小横琴山两个生态绿核。将大小横琴山高程在50米以上部分 山体进行保护,形成城市的两大“绿核”,发挥核心景观及绿化功能,保持 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构建以周边水域和生态防护林组成的两条生态屏障环。建设由十字门水道、 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及南海海域共同围合而成的蓝色生态屏障环和沿海岸 线后退120米以上的生态防护林、二井湾湿地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环,共同维 护海岛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 3. 构建有机分布、网络交织的生态绿楔系统。构建由中心沟形成的“中心生态 水廊”,重要交通通道沿线的“绿色交通廊道”和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绿化隔 离廊道”形成的楔形绿地系统,发挥有机分隔与联系作用,为岛内居民提供广 阔的郊野游憩休闲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 开放,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横琴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体 制机制创新,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着力实现经济社 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为促进珠江口西 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港澳 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主要功能区开发强度。
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配套城市景观和市政设施的前提下,对各 功能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将横琴建设成为土地节 约、集约、高效利用的示范地区。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目标
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 现代产业。深化落实CEPA,为澳门居民在横琴投资、就业创造条件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开发管理模式
开发模式
——面向世界: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体制和政策优势,积极吸 纳国际优势资源和先进要素,特别是要通过与澳门联合进行招商 引资,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空间,使横琴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 窗口和平台。 ——优先港澳:在与国际、国内投资者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港 澳投资进入横琴,优先考虑港澳投资机构参与资源配置,大力支 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香港现代服务业发展。 ——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制定投资准入条件 及政策,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市场运作:横琴的资源配置及使用原则上采用市场化运作。
生态环境
环境功能区划
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与末端 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划定环境功能分区。全年城市 空气质量达到Ⅱ级以上标准;水源保护区达到地表水二 类水质标准;横琴周边近岸海域,除北边海域即马骝洲 水道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海域达到二类海水水 质标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目标和任务
发展目标。 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
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 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目标和任务
主要任务。
1、加强粤港澳在金融服务、产业政策、投融资改革等方面合作,积极探索通关 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合作体系;2、以全面实施CEPA框架协议为 突破口,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新优势,建设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3、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育一批以实用技术和重大产品开发为主业的高技术 企业,建设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4、以跨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 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通达的交通运输体系;5、完善信息网络基础 设施,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以信息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的发展;6、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创造适宜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综合 城市环境,建设优质共享的社会服务体系;7、加强山林、海洋和湿地保护,修 复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建设多功能、复合型的自然生态体系;8、加强资源综合 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 方式,建设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体系。
——建设珠江口西岸地区的区域创新平台,形成研发设计、文化创意 等若干产业集群,实现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
——建设服务港澳的商务服务和休闲旅游基地,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 商务企业,接待游客人数大幅度增加。
——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75%,达 到世界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心城市水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低于80%。
息系统(GIS)对用地建设适宜性进行综合评定,加强与珠海市、镇 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并为澳门适度多元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 。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平方公里;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在2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空间管制。
根据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城市安全条件,结合可持续发展目 标,科学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大空间管制 区,引导横琴有序开发。
区域规划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小组成员:
郭冲、刘晋豪 章麟、陈东刘鑫、 Nhomakorabea绍江前言
珠海市横琴岛地处珠江口西岸,与澳门隔河相望,是 珠江口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海岛。经过多年建 设,基本实现了“六通”(桥通、路通、水通、电通 、邮通、口岸通),建成了横琴大桥、莲花大桥,设 立了国家一类口岸,修建了贯通全岛的环岛公路,接 通了供水管道,建成了11万伏变电站,为下一步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加快横琴开发建设,发挥带 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作用,特制定本规 划。规划范围为横琴岛,土地总面积106.46平方公 里,规划期至2020年。
休闲度假区,生态景观区。
3、科教研发片。位于大、小横琴山之间,中心沟两侧,重点
发展具有创新引领功能的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打造开放 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横琴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教学区,综合服务区,文化创意区,科技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间布局-开发强度
建设用地规模。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布局,采用地理信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维护港澳地区长 期繁荣稳定。以横琴为载体,通过创新合作机制与管理模式,共同打 造跨界合作创新区,有利于弥补港澳土地资源有限和劳动力相对短缺 的劣势,为逐步改变澳门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提供新的空间;也 有助于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市场发育程度和相关管理制度 的差异,搭建港澳地区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进入内地的新通道。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重点
充分发挥横琴的区位、环境和政策优势,吸引港澳和国际高端人才 和服务资源,重点发展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 等产业。禁止博彩业。
建设粤港澳地区的区域性商务服务基地。1培育现代信息服务业。2发
展外包服务业。3发展商贸服务业。
建设与港澳配套的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基地。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建立
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策略
加强适应横琴发展需要的高端产业人才体系建设。 积极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 建立多层次的产业投融资体系。
基础设施
交通:对外交通。1高速公路2城际轨道3口岸4连澳通道。内部交通。1道 路网系统2公共交通系统3慢行交通系统
能源:加快电网建设,加快燃气设施建设。
供排水:坚持“节流、开源”供水理念,统筹考虑节水措施。按照“减量 化、资源化、循环化”的原则,建立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信息:按照建设“智能岛”的总体要求,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 信网络的宽带化、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至2020年,移动电话、互联 网普及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进入全球信息化先进水平行列
合理、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充分挖掘潜力,提升横琴的旅游产业水平。加大 对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建设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科教研发平台。1培育研发设计产业集群。2
开展教育培训。3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建设融合港澳优势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高端电子
信息、节能环保、航空零配件企业向园区转移集聚。鼓励澳门、香港与内地 特别是广东开展生物医药科技合作,打造横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发展定位
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 ,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 、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 ——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平台。
——禁建区。指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自然人文特色,实行严格保护 的地区,禁建区包括大小横琴山、二井湾红树林湿地以及磨刀门水道 与马骝洲水道交界处的滩涂湿地等,面积为57.90平方公里;
——限建区。指为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严格限制开发建设的区 域,面积为20.56平方公里;
——适建区。指根据其用地性质和利用现状,适合在规划期内开发建 设的地区,面积为17.84平方公里;
横琴开发的重要意义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共建珠澳国际都会区,重塑珠海发展新优势、培育珠江口 西岸地区新的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提出,珠江口西岸地区要以珠海市为核心,佛山、江门、中山、肇庆市为节点, 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增强要素集聚和生产服务功能,优化城镇体系 和产业布局。但西岸地区目前产业集聚水平不高,缺乏发展龙头,珠海和澳门的 经济总量和辐射能力与带动西岸地区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加快横琴开发, 建设商务服务基地和区域创新平台,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高端资源集聚,共同 培育珠澳国际都会区,形成珠江口西岸地区新的增长极。
综合防灾:坚持“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基础设施发展策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全面落实公交优先 政策,引导合理使用私家车加强对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调控。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重点发展服务横琴的大型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医 疗卫生、教育科研及商业等服务设施,同时积极发展服 务珠海市以及更大区域范围的高标准商务办公、教育科 研及旅游休闲等设施。根据服务范围的不同,将横琴的 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为市级公共服务设 施,主要服务范围为珠海市及更大区域范围;第二级为 分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为整个横琴岛;第三级 为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范围为岛内各功能片区。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策略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用循环经 济的理念指导横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为核心,在全社会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 源”的反馈式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最终实现资 源开发、市政服务、工农业生产、商品流转和居家生活 领域的废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建立横琴建设和 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横琴开发的重要意义
推进横琴开发,有利于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新载体,为珠三角地区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横琴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的新 载体,可充分发挥三地在人才、技术、市场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优势 ,促进区域间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的高效集聚和合理流动,形成 新的政策优势和体制创新优势,以政策、体制创新促发展模式创新, 为珠三角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进行试验和提 供示范。
空间布局-功能分区
1、商务服务片。位于小横琴山以东、以北沿河地区,大力发
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商务服务业,形成辐射国内外的 服务产业链。
口岸服务区,中心商务区,国际居住社区。
2、休闲旅游片。位于大横琴山以南,横琴岛南侧的沿海地带
,着力打造与港澳联动发展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建设山 水融合、自然与人文共生共荣的休闲度假胜地。
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加大地方财政对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引导人 口、资源及产业的集聚,强化公共投资对横琴城市空间 结构的引导作用,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的时空秩序,确保 城市空间的合理发展。 实现局部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先发展。近期公共投资 的重点是完善中心商务区、口岸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和 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证首期开发的 顺利完成,快速聚集人气。
生态环境
生态空间结构
1.构建大横琴山和小横琴山两个生态绿核。将大小横琴山高程在50米以上部分 山体进行保护,形成城市的两大“绿核”,发挥核心景观及绿化功能,保持 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构建以周边水域和生态防护林组成的两条生态屏障环。建设由十字门水道、 马骝洲水道、磨刀门水道及南海海域共同围合而成的蓝色生态屏障环和沿海岸 线后退120米以上的生态防护林、二井湾湿地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环,共同维 护海岛生态安全,保持生物多样性。 3. 构建有机分布、网络交织的生态绿楔系统。构建由中心沟形成的“中心生态 水廊”,重要交通通道沿线的“绿色交通廊道”和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绿化隔 离廊道”形成的楔形绿地系统,发挥有机分隔与联系作用,为岛内居民提供广 阔的郊野游憩休闲空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 开放,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横琴独特的区位优势,推进体 制机制创新,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着力实现经济社 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粤港澳紧密合作,为促进珠江口西 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港澳 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