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异步教学的创新教育意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的理论 基础 。并且将学情 分为本 质学情 和具体 学情两个 方 面。本 质学 情指 的是 从学生 的 学习活 动 中抽象 、 概括 出来 的学 习过 程和 学习方 法 的客 观规 律 , 包 括 “ 它 十二 个 学习 环节 ”
和“ 十二条学习心理规律。 具体学情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反 映出来的不同学习基础 、 ” 过程 、 方法和特点。前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后者具有个性的差异性。根据学情理论要求, 备课时教师不能超越学情 , 学生 自 学时教师要明了学情 , 指导时教师要依据学情 , 调整方案 时教师要适应学情。总之 , 教师的一切活动要从学情实际出发 , 时时处处着眼于学生的学 , 有利于学生的学 , 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 , 以教导学 , 将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情基础 之上 , 让学生在“ 最近发展 区” 跳一跳摘桃子 ” 自学不搞 “ 去“ 。 齐步走 ” 进度不搞“ , 一刀 切” 。方法不求“ 同一性” 作业还有“ , 选作题” 既鼓励 “ , 冒尖 ” 又兼顾 “ , 全体 ” 依据学生不 ,
价值是从学生主体 的需求差异出发的。任何超越学生认知基础和个性差异的学习必然是无
・
5・
; 异步教学研 完
20 09年第3 4 — 期
的放矢 , 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异步教学遵循“ 因材施 教” “ 、循序渐进” 这个中 国古老的教学传统和原则 , 提出“ 学情决定论” 即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这是异步教 ,
题, 而提 出新 问题 、 的可能性 , 新 从新 的角度去 考虑 问题 , 要 求创 造 性 的想 象 , 则 而且 标 志着
“ 六步学习、 五步指导” 的模式架构 , 分述其创新教育意识如下:
一
、
自 学意识
亦即主体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着力点 。人的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从哪里来?英国教育家克罗斯说 : 一切真正 的学习都是 自我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 “ ”
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不教。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曾提 出一种 2 世纪新的学习观, “ ” l 即
异步教 学研 究
20 0 9年第 3— 4期
浅 谈 异 步 教 学 的创新 教 育 意识
湖 省英山 教委 王矜学 北 县
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马约尔在《9 8 19 世纪教育报告》 中讲 : 我们 留下一个什么样 的世 “ 界给子孙后代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 留下什么样 的子孙后代。 当今世界 , ” 教育 和人才的竞争远比其它方面竞争激烈, 脑力资源开发也远比任何物质资源开发重要。随着 素质教育的推进 , 许多有识之士呼唤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 “
活动 。 积极探索 , 这种教学必然是“ 瞎子点灯—— 白费蜡” 。从信息论角度讲 , 学习是一种信 息接收和编码的 自组织现象。不然 , 信息传递得再多再快 , 也是“ 鸭背上泼水—— 留不住” 。 而异步教学一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 师传生受” 的单向信息传递 , 构建了以学习为中
心以学生六步 自学为主体 , 以教师五步指导为辅助的复合结构 ,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个体 化独立学习基础之上 , 减少 了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 , 增强了教学 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形成
同的潜质 、 潜力、 潜知 、 潜能去开发脑力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 的能动性 、 独立性和创造性。这
种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的差异性, 正是异步教学同其它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 三、 问题意识 亦即疑问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出发点。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 并产生一种怀疑、 困惑和探究 的心理状态 , 从而驱使个体积极思 维去不断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这就是问题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思维是从
新 能力提到关 系 中华 民族 兴衰 存 亡 的高 度来 认识 。 因为 “ 新是 一 个 民族 的灵 魂 , 一个 ” 创 是 国家兴 旺发达 的不竭 动 力 。创 新 教 育 思想 的提 出 , 是顺 应 了世 界 发 展 的潮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 , 就是 以充分开 发脑力资源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立意 , 从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人手 ,
“ 学习越来越 应 当成 为学 习者 主动 和 由学 习者 推动 的过 程 。 ”自学 , 其是 在 帮助 下 的 自学 尤
任何教育体系中, 都具有无可替代 的价值。 从教育学角度讲 , ”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 ,教” “ 是外 因,学” “ 是内因, 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否则就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心理学角 度讲 , 一切学习必须通过主体内化之后 , 才能转化成能力 。没有学生主体 的主动参与 , 自主
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接生婆。英 国科学家波普尔说: 科 学知识的增 长永远始于问 “
题 , 于 问题 越来越 深化 的问 题 , 来越 能发 现 问题 的 问题 。 著 名 物理 学家 爱 因斯 坦说 : 终 越 ”
“ 发现问题和系统 阐述问题 要 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教学或实验技能问
在课 堂结构上 确立 了“ 以学生 为 主体 , 以教师 为 主导 ” 的异 步 教学 体 系 , 因而也 就从 操 作过
程上革除了“ 满堂灌” “ 、 一刀切” 的同步教学弊端 , 从教学技术上加快 了多媒体、 多手段的现
代化进程 , 从方法 内涵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现代价值取 向。笔者试就异步教学
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健康发展 的宽松环境 , 从而实现了从“ 传授式”
向“ 主体式” 从“ , 学会式” 会学式” 从“ 向“ , 同步式” 异步式” 从 “ 向“ , 重结果” 重过程” 向。 ,
从“ 重知识” 重能力” 向“ 的一系列根本转变。
二、 学情意识 亦即个性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的立足点。一种教学方式有无
和“ 十二条学习心理规律。 具体学情指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中反 映出来的不同学习基础 、 ” 过程 、 方法和特点。前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后者具有个性的差异性。根据学情理论要求, 备课时教师不能超越学情 , 学生 自 学时教师要明了学情 , 指导时教师要依据学情 , 调整方案 时教师要适应学情。总之 , 教师的一切活动要从学情实际出发 , 时时处处着眼于学生的学 , 有利于学生的学 , 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定教 , 以教导学 , 将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情基础 之上 , 让学生在“ 最近发展 区” 跳一跳摘桃子 ” 自学不搞 “ 去“ 。 齐步走 ” 进度不搞“ , 一刀 切” 。方法不求“ 同一性” 作业还有“ , 选作题” 既鼓励 “ , 冒尖 ” 又兼顾 “ , 全体 ” 依据学生不 ,
价值是从学生主体 的需求差异出发的。任何超越学生认知基础和个性差异的学习必然是无
・
5・
; 异步教学研 完
20 09年第3 4 — 期
的放矢 , 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异步教学遵循“ 因材施 教” “ 、循序渐进” 这个中 国古老的教学传统和原则 , 提出“ 学情决定论” 即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这是异步教 ,
题, 而提 出新 问题 、 的可能性 , 新 从新 的角度去 考虑 问题 , 要 求创 造 性 的想 象 , 则 而且 标 志着
“ 六步学习、 五步指导” 的模式架构 , 分述其创新教育意识如下:
一
、
自 学意识
亦即主体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着力点 。人的创新精神和创
新能力从哪里来?英国教育家克罗斯说 : 一切真正 的学习都是 自我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 “ ”
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不教。 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 曾提 出一种 2 世纪新的学习观, “ ” l 即
异步教 学研 究
20 0 9年第 3— 4期
浅 谈 异 步 教 学 的创新 教 育 意识
湖 省英山 教委 王矜学 北 县
联合国教科文总干事马约尔在《9 8 19 世纪教育报告》 中讲 : 我们 留下一个什么样 的世 “ 界给子孙后代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 留下什么样 的子孙后代。 当今世界 , ” 教育 和人才的竞争远比其它方面竞争激烈, 脑力资源开发也远比任何物质资源开发重要。随着 素质教育的推进 , 许多有识之士呼唤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说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 “
活动 。 积极探索 , 这种教学必然是“ 瞎子点灯—— 白费蜡” 。从信息论角度讲 , 学习是一种信 息接收和编码的 自组织现象。不然 , 信息传递得再多再快 , 也是“ 鸭背上泼水—— 留不住” 。 而异步教学一反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 师传生受” 的单向信息传递 , 构建了以学习为中
心以学生六步 自学为主体 , 以教师五步指导为辅助的复合结构 ,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个体 化独立学习基础之上 , 减少 了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 , 增强了教学 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形成
同的潜质 、 潜力、 潜知 、 潜能去开发脑力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 的能动性 、 独立性和创造性。这
种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的差异性, 正是异步教学同其它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 三、 问题意识 亦即疑问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出发点。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 并产生一种怀疑、 困惑和探究 的心理状态 , 从而驱使个体积极思 维去不断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 这就是问题意识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思维是从
新 能力提到关 系 中华 民族 兴衰 存 亡 的高 度来 认识 。 因为 “ 新是 一 个 民族 的灵 魂 , 一个 ” 创 是 国家兴 旺发达 的不竭 动 力 。创 新 教 育 思想 的提 出 , 是顺 应 了世 界 发 展 的潮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 , 就是 以充分开 发脑力资源 ,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立意 , 从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人手 ,
“ 学习越来越 应 当成 为学 习者 主动 和 由学 习者 推动 的过 程 。 ”自学 , 其是 在 帮助 下 的 自学 尤
任何教育体系中, 都具有无可替代 的价值。 从教育学角度讲 , ”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 ,教” “ 是外 因,学” “ 是内因, 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否则就是“ 竹篮打水一场空” 。从心理学角 度讲 , 一切学习必须通过主体内化之后 , 才能转化成能力 。没有学生主体 的主动参与 , 自主
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问题是接生婆。英 国科学家波普尔说: 科 学知识的增 长永远始于问 “
题 , 于 问题 越来越 深化 的问 题 , 来越 能发 现 问题 的 问题 。 著 名 物理 学家 爱 因斯 坦说 : 终 越 ”
“ 发现问题和系统 阐述问题 要 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教学或实验技能问
在课 堂结构上 确立 了“ 以学生 为 主体 , 以教师 为 主导 ” 的异 步 教学 体 系 , 因而也 就从 操 作过
程上革除了“ 满堂灌” “ 、 一刀切” 的同步教学弊端 , 从教学技术上加快 了多媒体、 多手段的现
代化进程 , 从方法 内涵上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现代价值取 向。笔者试就异步教学
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健康发展 的宽松环境 , 从而实现了从“ 传授式”
向“ 主体式” 从“ , 学会式” 会学式” 从“ 向“ , 同步式” 异步式” 从 “ 向“ , 重结果” 重过程” 向。 ,
从“ 重知识” 重能力” 向“ 的一系列根本转变。
二、 学情意识 亦即个性意识 , 是异步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的立足点。一种教学方式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