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习题专题突破练13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练13文言文阅读(文言断句题)
1.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本名谟,后改为蒲。
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蒲少有父风,颇涉文史,以端谨见知,为慕容宝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
(节选自《魏书·张蒲传》)
A.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
B.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
C.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
D.汉太尉延之后/父攀慕容垂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清方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张策,字少逸,燉煌人。
太祖受禅,改工部侍郎,加承旨。
其年冬,转礼部侍郎。
明年,从征至泽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户部,寻迁中书侍郎,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乾化二年秋,卒。
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存于其家。
(节选自《旧五代史·张策传》)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B.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C.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D.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韦澳,字子斐,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
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温曰:“元裕端士,若轻之邪?”澳曰:“然恐无呈身御史。
”竟不诣元裕之门。
(摘编自《新唐书·韦澳传》,有改动) A.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
B.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
C.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
D.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
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将阕,
起故官,入阁视事。
(节选自《清史稿》)
A.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B.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C.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D.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
诣相府。
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
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
毅等惧,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选自《隋书·元景山传》,有删改) 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
汉兴徙安陵。
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
..。
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
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
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
匈奴
..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
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
知尺籍伍符
....。
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
是
日令冯唐持节
..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
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删改)
6,正确的一项是()
A.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
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
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
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B.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强大威胁。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
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
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
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
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
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后来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诏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
(2)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专题突破练13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题)
1.B解析这句话的断句,关键是“后”“父”“攀”三个名词,如果不深入研究,就可能理解“后父”为继父的意思,也可能理解为“父亲巴结攀附慕容垂御史中丞”。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张蒲是汉代太尉张延的后代。
父亲张攀,担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
参考译文张蒲,字玄则,河内修武人,原名谟,后来改为蒲。
张蒲是汉代太尉张延的后代。
父亲张攀,担任慕容垂的御史中丞、兵部尚书,以廉洁正直著称。
张蒲年轻时有父亲的风范,略微涉猎文史,以端正谨慎被赏识,担任慕容宝的阳平、河间二郡太守,尚书左丞。
2.A解析“改刑部尚书致仕”应连在一起,意思是在“刑部尚书”任上退休。
“居于福善里”是动宾短语,“居”“于”不能分开;“修篁嘉木”是描述其居住环境,“图书琴酒”是
描述其生活状态。
可根据文意断开。
参考译文张策,字少逸,燉煌人。
梁太祖接受让位后,改任他为工部侍郎,加封承旨官。
这年冬天,转任礼部侍郎。
第二年,跟随梁太祖出征到泽州,被任命为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兼管户部事务,不久调任中书侍郎,他因风症上奏章请求退休,改任刑部尚书退休。
当天坐轿子回洛阳,住在福善里,高竹大树,图书琴酒,借以自乐。
乾化二年秋,去世。
所著《典议》三卷,制词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保存在家中。
3.C解析断句涉及两处的判断,第一处“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方静寡欲”是其为人性格,“十年不肯调”是这种性格的外在体现,故正确断法是: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第二处“温归以告澳不答”,前文高元裕委婉暗示韦澳拜见自己,下文应强调韦澳的回应,且两句“归以告”“不答”注意分别为“韦温”“韦澳”,按“温归以告/澳不答”断清晰明了。
参考译文韦澳,字子斐,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博学宏辞科。
韦澳正直闲静寡欲,十年不肯调迁。
御史中丞高元裕和他的哥哥韦温关系亲善,想举荐引用他,使韦温劝说韦澳拜谒自己。
韦温回家告诉韦澳,韦澳不答应。
韦温说:“高元裕是位正直之人,你为何要轻视他呢?”韦澳说:“只怕对不住御史之职吧?”最后也没有登高元裕之门。
4.C解析答题时首先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大体理解所断语句的意思;然后再抓住一些外在标志作为辅助依据,如本题中的人物“上”“天馥”等,对话标志“谓”等;最后还
可比对各选项,尤其要仔细思考辨析断句停顿有出入的地方。
参考译文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
康熙三十一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三十二年,(李天馥)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到原籍,皇上赐给他亲笔书写的“贞松”匾额,用大儒的学识勉励他;又说,李天馥侍奉我三十多年,不曾有过失。
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命令(有关部门)把李天馥担任的官职暂时空缺起来等他守孝期满回来。
康熙三十四年,李天馥服丧期满,(朝廷)起用他担任先前的官职,进入内阁处理政事。
5.C解析比较“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可知:“一日一夜”作为时间应修饰“行”,由此排除A、B两项。
“与毅战于漳口”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漳口”是完整的介宾结构,后面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项。
参考译文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迥兴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迥串通谋反,暗地里写信游说鼓动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们的信使,封好书信送到丞相府。
高祖非常赞许他,加封他为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率郧州郡投降陈国,陈国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来接应。
元景山率五百轻骑飞奔迎击。
樊毅等人心里恐惧,抢掠了居民就逃跑了。
元景山追赶他们,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与樊毅等人在漳口作战,两次交战都胜利了。
樊毅等人退守甑山镇。
那些被司马消难攻陷的城邑,全都平定了。
授予元景山安州总管,又提升为柱国,前后赏赐(他)两千匹丝帛。
6.B解析“军市之租皆自用”主谓宾结构完整,“居边”的主语为“李牧”,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翻译为“把军市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决于外”是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赏赐于外决”,根据语意,需从“飨士”之后断开,排除D项。
7.A解析A项,汉文帝“庙号被尊为‘文’”错误。
汉文帝谥号被尊为“文”。
8.C解析C项,“威慑东胡”错误。
由原文“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可知,魏尚威慑的是匈奴。
9.(1)过了很久,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
(2)赵王迁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
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
参考译文冯唐,他的祖父是赵国人。
他的父亲移居到了代地。
汉朝建立后,又迁到安陵。
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
文帝乘车经过冯唐任职的官署,问冯唐说:“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家在哪里?”冯唐都如实作答。
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他曾在钜鹿城下作战。
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思都未尝不是在钜鹿。
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
”汉文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
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友善,知道他们的为人。
”汉文帝听说了廉颇、李齐的为人,很高兴,拍着大腿说:“唉!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会担心匈奴吗?”冯唐说:“主上!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大怒,起身回皇宫了。
过了很久,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
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
当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卬。
汉文帝忧虑胡人进犯这件事,就终于又去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要跪下来推着车毂,说朝中的事我来决定,外面的事,由将军裁定。
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在外的将军决定,回来时再奏报朝廷。
这不是虚妄的话。
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率领军队守卫边塞时,把军中市场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在外的将军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
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够建树功勋的精锐士兵十万人,因此能够向北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大的秦国,在南面抵御韩、魏。
当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
后来赶上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原是艺伎。
赵王迁一即位,就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
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
如今我私下听说魏尚做云中太守,他把军市上征来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
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和属官,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要塞。
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人。
那些士兵都是民家的子弟,从村野出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斩杀敌人首级,抓捕敌军俘虏,向将官报功时,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司法官就用法令制裁他们。
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司法官奉行的法令却一定要执行。
我很愚蠢,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
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因为上报斩杀敌人的首级差了六个,陛下就把他交给司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
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重用的。
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他担任云中太守,而任命冯唐作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后元七年,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后来被免职。
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
冯唐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