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教案--思想文化.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考历史二轮练习教案--思想文化
复习目标
[识记]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复习时数一课时
【一】文字:
商朝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金文因常常铸刻在钟或鼎上,故又叫钟鼎文。
它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司母戊”三字就是金文〕
秦统一后,统一文字,以小篆〔简化后的秦字〕为标准字体,颁行天下。
同时隶书开始出现〔还允许通用民间流行的比小篆更容易书写的隶书〕,东汉时期,又出现了楷书和行书。
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思想
1、孔子〔春秋的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
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主张“为政以德”。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他提出了诸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教学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死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2、百家争鸣〔战国的思想〕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各种争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的思想:
墨家:代表人物有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
儒家:孟子提出“仁政”治国,“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道家:庄子鄙夷权贵;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权力集中于君主,提倡法治
兵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三】文学
1、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后人在每年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他,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屈原为世界文化名人。
2、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朝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众多,诗坛群星灿烂,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想像丰富,手法夸张,代表作《蜀道难》《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被称为“诗仙”。
杜甫的诗感情真挚,沉郁雄浑,语言锤炼,代表作“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称为“诗史”〕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代表作《赋得古原草送别》《长
恨歌》《琵琶行》等。
3、宋词:词是一种新诗歌体裁,句子可长可短,便于吟唱。
起源于民间,宋时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
其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李清照是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
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轼的词风,其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4、元曲:元曲是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元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关汉卿是最杰出的剧作家,悲剧《窦娥冤》是其出色的代表作。
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有马致远,代表作《天净沙·秋思》。
5、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游传》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著,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明朝吴承恩著,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4〕《红楼梦》清朝曹雪芹著,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史学
1、《春秋》:孔子根据鲁国史料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2、《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
3、《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