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研讨会发言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第一位发言人,首先感谢各位莅临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伟大的荀子及其思想。

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论荀子的人性论与修身”。

一、“人性本恶”与“修身”
荀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人性的看法是截然不同于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

在荀子看来,“人心之所以恶邪者,性本恶邪也。

人有知而主之者,性本恶邪则恶邪尽矣”(《劝学》)。

荀子认为人性本质是自私、贪婪、专横的,需要经过教育和修养来克制和改正。

荀子提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认为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是治理国家和世界的基石。

他说:“身全与不全,利仁义
而易知者也。

是故修身即身全,所以为治之本也”(《盖聖》)。

“修身始于身之全。

人之性情既不全,然后欲以全人
之心安人事焉,不神其心,不正其行,不诚其意,不广其知,未能全身”(《缢之根》)。

二、“人非生而知之”与“性与道合”
荀子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易之?”(《劝学》)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天性虽然具有恶的倾向,但是人又具备了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达到善的能力。

他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学习道德、礼仪和倡导修身养性的实践来塑造个人的行为和品质,从而克服人性中的恶。

荀子认为人性中的恶可以通过“性与道合”的方式得到纠正和修正。

他说:“人能与天地参,与日月明,与四时变,与鬼神会。

然后可见道矣。

推而行之,可以为天下法。

”(《劝学》)他
主张追求天道和合于天命的行为准则,通过与自然界、神灵和天地之间的互动来塑造自己的品格。

三、“剋己奉公”与“为天子设万国”
荀子提出的“剋己奉公”的理念,强调人应该通过“勇于克制自我,奉献于公共利益”的方式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他认为个人
只有摆脱私欲的羁绊,始终坚持公正、诚实和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才能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说:“吾不能为天子设万国,则为天子设一国。

吾不能为天子设一国,则为天子设一县。

吾不能为天子设一县,则安坟墓之泉灵”(《大略》)。

“为天子设万国”的思想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他把个人的行
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个体只有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公共事务,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荀子的人性论与修身思想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荀子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强调个体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我,这对当代社会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提升的理念具有指导意义。

其次,荀子提出了“为天子设万国”的思想,强调了个人责任和
社会责任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个人的价值实现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发展,而应该与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相联系。

最后,荀子的思想强调“剋己奉公”,反对自私和贪婪的行为。

在当代社会,荀子的思想对于促进道德伦理建设和拒绝道德堕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可以从荀子的人性论与修身思想中汲取力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塑造自己的行为和品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