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情洒伶仃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坚是珠海市邮政营业
分局外伶仃邮政所的一名普
通的员工,多年来,他先后
被评为珠海市劳动模范、道
德模范员工、优秀共产党
员,全国劳模及中国十个最
美职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
他将生命的一半时间
都奉献给了邮政事业,奉献
给了他热爱的这座海岛——
外伶仃岛。
不畏艰难
1988年,刚从部队退
伍的谢坚,被安排到珠海最
偏远的海岛邮所工作。
下船
后,谢坚傻了眼:外伶仃岛
远离大陆30多海里,一切
物品都从市区运来,每星期一次。
有时受天气影响,十天半月来一次。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没水没电,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淡水要在香港渔船上买,由于淡水短缺,经常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
来不及缓冲情绪,因为原来的员工赖伯伯要退休,谢坚顾不上收拾行李,就赶紧跟赖伯伯交接班,熟悉业务。
海岛邮所虽小,但五脏俱全,邮政业务样样有。
业务不熟悉,就只好根据前辈留下的单据、资料,慢慢在工作中摸索边学边干。
工作虽苦,但更大的困难还是来自生活。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谢坚用赖伯伯留下的半桶淡水,吃了几天的公仔面充饥;有时还会到海边打点海螺充饥,当时没做饭用具,只能生吃。
后来市局领导买来煤油炉,送来青菜和猪肉,他才结束了“野人”的日子。
救活“死信”
外伶仃岛邻近香港,是边防部队要塞,本地人口900多人,外来人口五千多人。
他们在港澳渔船上务工的居多,居所不定,出海到东沙、西沙、南沙等群岛捕鱼作业,一
去就十天、半月。
每月寄来
给他们家人的邮件就有1千
多件,岛上没有街名、门
号,除单位,所有邮件都是
写“珠海市伶仃岛某某收”;
这些地址不详的邮件,给谢
坚的投递工作带来了很大
困难。
为解决投递难题,平时
一有空,他就会登上渔船,
爬到渔排与渔民聊天,了解
更多的渔民信息。
20多年
来,谢坚为渔民送报、送信,
救活“死信”三万多件。
北
尖岛、担杆岛没有邮局,岛
上部队官兵的邮件都是经过
外伶仃邮所转交。
每次中午
邮件一到,谢坚经常顾不上休息,把邮件分好,等部队官兵前来领取。
在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时,包裹收寄量很大,他就主动到每个连队收寄,然后一件件搬回营业所处理。
每年如此,谢坚为他们提供上门收寄服务,为部队官兵提供极大的方便,得到了部队官兵的好评。
以岛为家
能够20多年坚守海岛,全心全意为海岛军民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也离不开一直支持和鼓励他的爱人——蔡丽妆。
结婚后,谢坚的妻子放弃了收入可观的生意,到海岛邮所当了一名每月才拿几百元的临时工。
因为这样做,既能帮助谢坚分担工作重任,又能细心照顾小孩的生活。
谢坚对记者说:“2006年,在市局领导的关心下,安排了妻子在伶仃邮局和我一起工作,这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
”
在海岛邮政工作20多年,谢坚回家的次数不到10次,父母也只是来看过他一次。
2001年,他的父亲在一场突然而来的车祸中去世,不久之后母亲也去世,由于海岛交通不便,他都没能赶回见上父母亲最后一面,这也成为了谢坚一生的遗憾。
责任编辑 / 付浩芹
鸿雁情洒伶仃洋
[邮政]
文 / 本刊记者 王海霞
谢坚27年如一日,坚守在外伶仃岛上,
视艰巨为平凡,视孤寂为平常。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梦·劳动美”
的价值追求。
67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