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培养适应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发展,系统地掌握信息与通信系统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掌握所学方向的知识与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适宜在企事业单位、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无线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的应用研究开发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一)德育和体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求实、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业务方面
1、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和文化教育,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与现代意识;
2、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学科的知识结构、基本形态、典型技术、核心概念和基本工作流程;初步了解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3、无线移动通信方向的学生要既具有无线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又具有较强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具备独立进行移动通信网络运营与终端维护、嵌入式软件、移动商务软件、移动增值软件等移动通信软件的开发、测试等方面的能力;
4、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方向的学生要具有图像信息处理、图像同步、传输技术及宽带通信网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图像与多媒体通信网用户接入、终端系统设计与开发,图像与多媒体通信系统及设备的设计、调试、检修的工程能力;
5、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
6、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7、了解与通信领域有关的法律法规。

(三)专业能力分析与分解
专业能力是职业岗位对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业务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包括:
1、七个方面知识
(1)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具性等文化基础知识;
(2)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图像处理技术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线路,计算机软、硬件工作原理;数字逻辑和计算机接口技术等硬件的基本知识;
(4)工程学和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5)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3G、4G演进、无线通信系统建模、设计、测试、管理等专业知识;
(6)图像信号处理与传输技术知识,图像与多媒体通信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知识;
(7)通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新思想、新知识。

2、三个方面实践应用能力
(1)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软、硬件开发平台的应用与维护能力;
(2)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软硬件开发与实践能力;
(3)获取知识和科技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

五、课程设置、结构比例及说明
说明:1、每生必须修满175学分,方可毕业。

2、专业选修课程共21门,每生选修36学分即可(其中专业限选15学分,专业任选21学分)。

3、《形势与政策》结合周三下午政治学习等活动进行教学与考核。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2学分)、生产劳动(2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课程实验与设计(19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等。

八、学制: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十、各学期周数安排表(见附表一)
十一、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表二)
附表二: 2009级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