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5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意义和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
——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主要阐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宏观 经济统计分析的类别、选题和基本内容,宏观经济统计 分析方法,分析的程序和基本要求。
1.1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
1.2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
1.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1.4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程序
6.生产方式: 集约型生产方式可增加有效供给.
7.经济运行制度:制度的资源配效率
8.经济政策: 价格、财政、货币等政策可调控社会总供给
期初存量+国内生产量+进口量 = 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出口量+期 末存量
= 国内消费量+出口量+期末存量
国内生产量+进口量=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 +出口量+(期
末存存量-期初存量)
11
【例2.1】 我国2000年和2006年社会总供求统计
12
【例2.2】我国2000和2006年石油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
要点:
1.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通常称为三大需求. 2.期初和期末社会存货差额视为一种投资需求,计入资本形成中(存 货增加) 。 3.按生产法与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在理论上是应相等的,但现实 中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 4.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在统计上总量是相等的,但现实中可能 存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 . 5.研究主要产品实物量的总供求,平衡关系式为
1.3.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1.3.1 定性分析方法
利用辨证思维、逻辑推理、经济理论分析法、结构分析 法、纵横比较判断法、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对事物质的规定性 进行判断和推理。界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
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在证券投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需要了解经济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探讨证券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并提供一些分析方法和工具。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分析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了解经济的总体状况和走势。
在证券投资中,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证券价格的波动和市场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的变化,投资者才能更好地制定投资策略,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1. 回顾历史数据: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确定经济周期的阶段和周期性的变动规律。
通常,经济周期包括扩张期、峰值期、衰退期和底部期。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评估当前经济周期的位置,以及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势。
2. 分析宏观经济指标:宏观经济指标反映了经济整体的表现和走势。
常见的宏观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判断经济的增长和通胀压力,进而决定投资策略。
3. 研究产业和行业信息:不同的产业和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投资者需要研究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供求关系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以便选择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4. 关注市场情绪和情感指标:投资市场情绪和情感指标反映了投资者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证券价格的波动起着重要作用。
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情绪指标,如投资者信心指数、市场波动指数(VIX)等,以捕捉市场情绪的变化和市场风险的增加。
三、宏观经济分析的工具1. 经济报告:经济报告是了解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
各国央行、经济研究机构和金融机构定期发布的经济报告提供了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研读这些报告来获取宏观经济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2. 统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及内容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及内容1. 引言宏观经济分析是一种对整体经济状况进行评估、预测和解释的方法。
通过对经济指标、政策和市场情况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预测经济走势,并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及其内容。
2. 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宏观经济分析对于理解和解释整体经济状况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通货膨胀水平,失业率,财政赤字等关键经济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经济周期的变动、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分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政府可以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增长、衰退或稳定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以促进经济复苏。
2.2 企业战略决策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分析对企业战略决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企业需要了解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以便制定适应性强的发展战略。
例如,在经济增长期间,企业可以考虑扩大产能、拓展市场份额;而在经济低迷期,则可以考虑节约成本、调整产品结构等。
2.3 投资决策宏观经济分析对个人投资者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了解经济增长、利率、通货膨胀等因素对个人投资收益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宏观经济状况,选择适当的投资标的和时机,以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3. 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分析中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
它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终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通过对GDP的分析,可以了解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并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同时,GDP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统计与数据分析
宏观经济中的经济统计与数据分析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决策往往依赖于经济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经济统计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量化和描述的过程,而数据分析则是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解读和利用,以推断和预测经济现象。
本文将重点介绍宏观经济中的经济统计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和应用。
一、经济统计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作用经济统计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数据来源。
它通过对人口、就业、物价、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测算和统计,为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宏观经济研究所依赖的各种经验事实和经验观察都源于经济统计数据的丰富积累。
经济统计数据不仅仅是对经济现象的客观记录,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的信息和洞察力。
通过对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二、宏观经济中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宏观经济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分析等。
1. 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它通过计算和描述经济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展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个国家的GDP平均增长率来评估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因素和趋势。
2.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经济统计数据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它利用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经济现象。
例如,通过对股票价格时间序列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股市走势,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3. 横截面分析横截面分析是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等经济单元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它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横截面特征进行统计,揭示不同经济单元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例如,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消费水平和收入分布的横截面比较,我们可以评估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经济统计与数据分析在政策决策中的应用经济统计与数据分析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宏观经济数据是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
这些数据是经济学家、政府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分析经济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数据,并解读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GDP的增长率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当GDP增长率较高时,通常意味着经济状况良好,市场活跃度高,消费需求旺盛。
相反,当GDP增长率低于预期时,可能表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弱,市场信心不足。
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和趋势对经济影响巨大。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可能引发物价波动,损害市民购买力,导致经济不稳定。
央行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率,一方面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流动性来影响市场需求和物价。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状况。
失业率的上升可能表明经济增长不佳、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高失业率会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制约经济增长和市场复苏。
政府通常会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参与度,减少失业率。
四、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的增长可能意味着政府需要增加借款以填补财政缺口。
而公共债务是政府欠债的总额。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增加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加重负债负担、引发通胀等。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增长,如切实控制支出、优化财税政策等。
五、进出口数据进出口数据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状况。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1. 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包括对国家、地区或全球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预测。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预测。
2. 国内经济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了99.09万亿元,同比增长6.1%。
然而,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一些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3.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3.1 GDP增速GDP增速是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我国GDP 增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2017年和2018年分别增长了6.9%和6.6%,而2019年的增长率降至6.1%。
这一趋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发展。
3.2 消费水平消费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然而,受到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消费市场受到一定影响,消费增速也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这表明消费需求相对疲软,需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3.3 投资情况投资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然而,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速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增速较2018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这可能与经济结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变化有关。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我们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
3.4 外贸状况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但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形势相对严峻。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同比下降0.6%。
这表明外贸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通过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外贸回稳向好。
4. 经济政策展望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和投资。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课件
❖初次分配:生产领域
再分配: 全社会
2、分配部门不相同
初次分配: 由营利部门自主进行。
再 分 配: 由政府部门来进行。
3、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
初次分配: 对要素价格的形成起基础作用。
再 分 配: 以收入税等形式对各经济主体的 初次分配起调节作用,解决社会发展和社 会公平问题。
(二)、分配流程: 1、初次分配流程
目前食品价格指数14.4% CPI 达到6.4%
3、统计测定法 (1)本期形成总供求差率= (流量总供给—流量总需求)/流量总需求
本期形成总供求差率=社会总供需比率-1
❖ 供求差率= (存量总供给—存量总需求)/存量总需求
供求差率=存量总供需比率—1
❖ A、如果供求差率>100%, ❖ 说明 供>求
(三)、我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主要是在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统计方法的应用进而加 快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
第二节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
❖ (一)、制度化的 统计分析工作
• (二)、宏观经济 专题或问题的统计 分析工作
❖ 1、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含义:
❖ 在宏观经济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统计资 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
❖ 2、特点:
❖ (1)、系统运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反映 和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整体及各方面的 数量特征;
❖ (2)、为国民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系统的宏 观和科学的依据;
2、宏观经济专题或问题的统计分析工作 • 特点:
❖二、社会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指标
存量总需求
期初结余
流 量 总需 求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探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摘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概念,在研究中,采用搜集统计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宏观经济进行研究。
在我国市场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用于研究国内的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包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历史依据、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对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认识。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基本问题;宏观经济学1、前言宏观统计经济学是将统计学以及宏观经济统计两个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从而有机结合而成以计量经济学为核心的,并且以宏观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不同的历史意义。
在国家计划经济的时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计划管理,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对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指导[1]。
在现代的市场主义经济的环境下,已经建立起优化管理、量力而行已经统筹兼顾的统计分析思想,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包含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概念。
经过了国民经济重要指标阶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阶段,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已经进入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一体化的阶段,在现阶段中,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具备电算化的功能,为国民经济以及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指导。
现在以及发展成为以统计作为核心以及以宏观经济为轴心的经济学体系,对于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研究以及分析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体内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统计测量的理论以及方法,主要对于国民经济进行统计分析。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对于国家的宏观统计进行分析统计,在统计过程中宏观,依照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统计指标,采用计量经济学为主要的研究方法[2]。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挥在那,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
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发展中,主要表现出全面性以及独立性。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摘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物价总体可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总的看,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是好的,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对策。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政策一、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1)、“双高”经济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工业化驱动、城市化抑制的发展模式,以及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高增长、高通胀”为特征的“双高”经济增长周期。
首先,消费物价指数(CPI),自从2009年10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持续上升,2010年11月份达到5.1%的高位,2011年3月份达到5.4%,4月份保持在5.3%,5月份维持在5.2%,6月份跃升至6.4%。
如果考虑到2011年1月份CPI 指数篮子调整的因素,按照去年的CPI统计指数的话,今年3-4月份CPI已经达到6%左右,通胀的压力在持续上升。
本轮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成本压力,包括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经济处于刘易斯拐点后农业商业化阶段,或者说工业化中后期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由此推动的劳动成本上涨,将是一个持续影响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因素。
其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样自2009年11月份走出负增长以来,在2010年5月达到7.1%,一直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在2011年3月份达到7.3%,在4月份保持在7.2%,5月份维持在6.8%,6月份继续保持7.1%。
PPI在2010年4月达到6%以上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
这一方面反映了国际能源资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水平,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内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并保持高位水平的现实。
第三,GDP增长,自2009年3月走出经济周期的谷底6.1%以来,在2010年3月达到11.9%的高位,到2010年12月回归到9.8%,到2011年3月保持在9.7%。
宏观经济模型分析
宏观经济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工具,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分析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它利用数理逻辑、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将经济现象量化并建立数学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特征,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
宏观经济模型一般包括几个基本组成要素:决策者,个体经济主体,市场机制和宏观经济变量。
其中,决策者包括政府、企业和家庭等,个体经济主体指的是在市场中参与交易的个体,市场机制是个体经济主体之间进行买卖、供求关系形成的机制,宏观经济变量指的是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凯恩斯总体经济模型是由凯恩斯提出的,它主要关注宏观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
该模型假设市场经济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问题,即总需求不足以满足总供给。
在这一模型中,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
它将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均衡状态下的复杂系统,通过考虑各种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运行来分析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演化。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数学性,能够比较准确地解释和预测宏观经济现象。
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是用于分析经济长期增长的一种模型。
该模型从生产函数、投资、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入手,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机制。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宏观经济模型分析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经济系统的深入理解,评估不同经济政策的效果,并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构建和运行模型,可以预测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帮助政府预警风险和制定相应政策,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预测和战略决策的参考。
总之,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整体运行规律和政策影响的重要工具。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运用经济学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1 国内经济发展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我国GDP为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滑明显,GDP同比下降6.8%,但逐渐复苏,二季度经济增长转正,同比增长 3.2%。
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4.9%,第四季度同比增长 6.5%。
总体来看,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所减缓,但依然保持了增长态势。
1.2 全球经济环境分析2020年,全球经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美国经济也受到了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GDP同比下降3.5%。
欧洲地区经济下滑也非常明显,欧盟预计2020年经济下降7.5%。
而中国经济则相对较为稳定,GDP 依然保持了增长。
1.3 宏观政策分析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措施。
例如,加大对疫情防控的投入;扩大内需,发展消费、投资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财政、货币等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实现“六稳”、“六保”等政策目标。
所有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二、宏观经济形势预测2.1 国内经济发展预测根据经济学家们的估计,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回升,预计增速在8%以上。
一方面,国内经济已经开始逐渐复苏,二季度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另一方面,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逆周期调控政策也将支持经济的快速恢复。
2.2 全球经济发展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的走势也非常难以预测。
一方面,新冠疫情依然存在,加上各个国家经济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经济体受到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全球经济的恢复及其速度也将因国家、地区而异。
另一方面,全球贸易形势依旧不确定,中美经贸摩擦、英国脱欧等事件还会引发一系列影响,因此全球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3 宏观政策预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逆周期调节政策,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陈正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精解
陈正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本科)》2016年习题精解重庆工商大学陈正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指以宏观经济理论指导,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
2.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是一个较为具体地反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或制约性的分析指标。
它是经济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说明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
3.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征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
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调节机制,在数学形式上表现为分布滞后关系,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即经济波动的自我推动。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是已实现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简称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5.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益:是指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人从收入中得到好处,一部分人则遭到损害的结果。
6.专题统计分析:专题统计分析是指根据当前的社会经济中心工作,围绕各个时期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的统计分析。
7.流量总供给:流量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如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新增加的总供给量,包括来自本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有来自进口的商品和劳务。
流量总供给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商品和劳务之和。
-名词8.存量总供给:存量总供给是指期初结余总供给与流量总供给之和。
存量总供给减去结余总供给,就是本期实现的总供给。
-名词9.流量总需求: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如一年)形成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能力水平,包括实现的需求总量,也包括未实现的即准备购买的需求总量。
流量总需求来源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
-名词10.存量总需求:是指期初结余总需求与流量总需求之和。
-名词11.潜在社会总供给:潜在社会总供给是指在客观的、可能的条件下可实现的最大社会总供给量。
-名词12.投资:投资是指为获取预期回报而投入资源的行为和过程。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习题解答-第五章-陈正伟
第五章投资需求统计分析习题五解答1.投资:投资是指为获取预期回报而投入资源的行为和过程。
-名词2.经济投资:经济投资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而将国民收入转换为资本的过程。
-名词3.经济投资可以分为狭义投资和广义投资。
-填空4.狭义投资:狭义投资是指实业投资,也就是为了建立新的生产能力和维护补偿原有生产能力,以及为了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社会再生产所从事的基本建设过程。
-名词5.广义投资:广义投资是指货币投资,它不仅包括实业投资或基本建设投资,而且包括一切金融资产投资。
-名词6.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投资一般指()。
-单选A 广义投资B 狭义投资C 经济投资 B 投资7.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投资一般指()。
-单选A 广义投资B 实业投资C 经济投资 B 投资8.下列属于狭义投资的有()。
-多选A 固定资本投资B 存货增加C 住宅投资D 股票投资E 社会保险9.下列属于实业投资的有()。
-多选A 修建构筑物、建筑物 B购买安装机器设备 C 购置车辆运输设备D 购买原材料E 购买住宅商品房10.投资总额即总投资可以划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两部分。
-填空11.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为了补偿原有资本的磨损而进行的投资,是为了维护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投资,其来源为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提取。
-名词12.净投资:净投资是指从国民经济在上期所新创造价值中转化而来的,可以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形成新的资本存量,扩大社会生产规模。
-名词13.简述投资需求分析的重要意义。
-简答答:投资需求分析具有如下重要意义:1)消费的变动是比较稳定的,而投资则往往呈现剧烈的变动,成为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稳定性的最重要因素。
对投资的调控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对象之一。
2)投资还具有二重性。
从短期来看,投资活动要占用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而不能增加供给,是影响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从长期来看,投资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可以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商品和劳务,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
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数据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主要数据宏观经济(Macro Economy)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
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1总供给与总需求;2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GDP及其增速)3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第一二三产业,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总额)4物价的总水平;(CPI,PPI)5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失业率)6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M2,信贷,人民币存款)7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进口,出口,顺逆差)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分析:2010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产量基本持平。
全国夏粮产量12310万吨,比上年减产39万吨,减少0.3%,是建国以来第三个好收成。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713万吨,同比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2455万吨,增长3.6%。
2.工业增速总体较快,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7.7%,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7.0%。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9.4%,轻工业增长13.6%。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6.7 %,中部地区增长20.7%,西部地区增长17.6%。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6%,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397亿元,同比增长81.6%。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研究活动,旨在评估和预测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
通过对各种经济指标、数据和趋势的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可以提供有关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其他关键经济变量的信息。
本文将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进行探讨。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于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公众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
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全面了解,政府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提高就业率等。
此外,企业和投资者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来评估市场前景,制定战略决策,并合理分配资源。
对于公众来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可以提供关于经济状况的准确信息,帮助人们做出理性消费和投资决策。
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基本指标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一些基本的经济指标被广泛使用。
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失业率和财政赤字等。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率则反映了物价上涨的速度。
消费者物价指数可以反映居民消费物价的变动情况,失业率则衡量了就业市场的状况。
财政赤字则反映了政府收支状况的健康程度。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收集各种经济数据,包括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央行、财政部门等渠道获取。
其次,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经济运行的一些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失业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可以评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研究人员可以建立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对不同变量之间关系的建模和模拟来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挑战和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5篇)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5篇)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5篇)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范文第1篇依据深交所的“深市主板2021年半年报分析报告”,2021年上半年,深市主板公司共实现利润总额678.97亿元。
其中,投资收益104.1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14亿元和营业外收入42.49亿元,对利润总额贡献的比例分别为15.33%、1.35%和6.26%。
与2021年半年度相比,公司主营业务对其利润总额的贡献率下降了27.32%,而投资收益对利润的贡献率上升幅度高达50.1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增长了50%。
而依据《中国证券报》对1503家上市公司2021半年报的统计,扣除金融保险业公司后,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合计约377.03亿元,占到利润总额的13.87%,所占比例为近年新高。
随着投资收益对利润贡献的增大,资产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波动。
有意思的是,从当前我国市场状况来看,并非全部企业都热衷于股市投资。
基于我国上市场公司年中财务报告的分析表明,不同行业的公司投资证券类资产的强度存在显著差异。
那些被称为是非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场公司投资股市的意愿更强。
人们通常把行业的景气度、投资、利润、产品价格等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指标,如物价指数、利率、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等高度相关的行业称为周期性行业,而把行业的投资、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并且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不大的行业称为非周期性。
通常汽车,钢铁,房地产,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机械,造船,水泥,原料药被称为是周期性行业,而非周期性行业则包括公用事业、药业,健康护理,消费类(酒精饮料,食品),商业零售,高速大路,港口,旅游等行业。
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周期性行业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丰厚,而非周期性行业由于产品价格受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共享经济扩张所带来的好处。
因此,在通货膨胀的环境,股市或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往往会被建议把周期性行业作为资产配置的重心。
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研究
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状态下的统计分析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状态的统计分析是一种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和趋势的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国民经济数据,揭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规律性变化,为经济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宏观经济状态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增长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就业分析、物价水平分析和国际经济环境分析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和趋势,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
经济增长分析是宏观经济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消费等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质量。
通过比较GDP的年度增长率可以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增长、下滑或衰退的状态。
产业结构分析是宏观经济状态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分析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展趋势和相互关系,可以判断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方向。
如果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过大,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就业分析是宏观经济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就业人口的数量、失业率和就业结构等指标,可以了解就业的状况和趋势,判断经济是否充分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就业分析还可以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和调控就业市场提供依据。
物价水平分析是宏观经济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等指标,可以了解通货膨胀压力和价格变动的趋势。
物价水平分析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是宏观经济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指标,可以了解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对于制定外贸政策和引导外资进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滞后分布短期消费函数。
消费是一个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 要对象之一。
4
有效(绿色)消费和无效消费(浪费)
所谓有效(绿色)消费,就是有助于维持和发展生产要素的消费, 而无效消费恰好相反。消费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在个人消费方面:个人或家庭如果把收入用于衣食住行实 用方面的、有益于健康和身心愉快的、能增进智力或提高教育程 度的、有益于使人际关系融洽的、为了慈善或公益的等等方面, 这样劳动要素就得到滋养,从而为其个人或家庭经济的发展创造 了条件,对社会有利。 相反如果收入用于无益于实用的、挥霍浪费的、有害于身心的和 愚昧迷信的、无益甚至有损于邻舍关系的、或违反社会利益的等 等方面,这样劳动要素就得不到滋养,甚至受到损害,社会环境 也会受到不利影响,从而个人或家庭以致国家的经济就埋下不利 因素。
25
4.3.2
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实际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同期平均 总人口÷消费价格指数
=名义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价格指数
1.GDP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决定(动态效应)
【例4.11】分别以1990-2007年的全国居民、城镇 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因变量, 以 t 、 t-1 、 ...t-12年的人均GDP为自变量(Y),采用逐步回归法 构建的人均GDP决定其消费水平的模型分别为:
第4章
消费需求统计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消费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消费理 论的实证分析; 介绍消费规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 构分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方法。
1
4.1 消费的概念和计量 4.2 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
4.3 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分析
4.4 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4.5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联分析
5
在公共消费方面: 如果一个国家的收入多用于军火开支(假如该国有被 侵略的危险则另当别论)、内乱的消耗、华而不实的 工程、庞大的官僚机构开支、以至贪污浪费,而政府 效率低下、法治秩序不良,而用于教育、卫生、公用 物质设施、社会救济和福利方面的开支甚少。那么首 先是社会环境、其次是劳动和资本要素都得不到培植, 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如果实际情况与此相反,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 具有良好的前提条件。
强效应弹性 E>1
等效应弹性 弱效应弹性 E<1 E=0
负效应弹性 E<0
不同类的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存在什么差别? 城乡居民(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是否 存在差别?
9
【例4.1】我国1995-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 出的基本分析.
10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80 0.84 0.86 0.87 0.89 0.85 0.87 0.84 0.83 0.83 0.83 0.82 0.78 0.73 0.71 0.74
边际消费倾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0.86 0.80 0.79 0.79 0.78 0.73 0.73 0.70 0.69 0.67 0.70 0.67 0.64 0.63 0.60 0.62
11
平均消费倾向变动趋势是下降的,但在一定的阶段则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
边际消费倾向波动较大,总的趋势是围绕其平均线而
13
4.2.1
1.绝对收入假说理论
认为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并 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是和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的线性形式为:
【例4.2】C=1839.44+0.593 Y C= 357.34+0.718Y
14
2.相对收入假说理论
认为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和示范效应(攀比效 应),人们的消费并不完全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 还取决于人们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所在团体的平 均收入) ,即人们的相对收入水平;同时,消费行为在 时间是不可逆的(自传导效应)
狭义消费:是指进入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阶段的用于国民 生活的最终消费。
3
任何社会中,消费都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 要矛盾。
私人支出不足以利用现有的生产能力,越来越成为世界 大部分地区通向繁荣的障碍——宏观经济需求管理方面出 现问题——2008诺贝尔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
可利用城镇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及分类 数据, 计算一定时期的或分期的平均增长率、各类消费 支出的收入弹性等指标来分析居民人均消费和各类消费 支出发展变化的趋势。也可构建居民人均消费和各类消 费支出的长期趋势模型、或绘制复式动态曲线图来描述 和显示其长期趋势。(p66)
28
3.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workspace/index?m =hgnd
24
4. 影响最终消费的因素分析
影响最终消费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总量和人 均水平、国民收入分配、消费与积累的关系、总人口 与人口结构、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水平、国内供 求状态、就业率高低、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居民的 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储蓄利率、消费信贷和消费政 策等等。 可采用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多元统计分析法等考察各种因素变动对最终消费的影 响,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为扩大消费和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依据.
可利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或人均消费支出及分类 数据、主要商品人均购买量或消费量、主要耐用品拥 有量进行比较,揭示其差异和原因。不同地区消费水 平比较分析,可采用聚类分析揭示消费水平的地区分 布和差异性。 (p67)
29
4.4 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4.4.1 消费结构变动规律
1.从生存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分类来看,生存型消费 占比重会出现下降趋势,而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所占比重会呈现上升 的趋势。 2.从物质产品消费和服务产品消费的分类来看,实物消费所占的比 重趋于下降,而服务产品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 3.从吃、穿、住、用、行的分类来看,吃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 逐步下降,而穿、用、住、行的消费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上升。 4.从劳务消费内部来看,人们的消费中具有如下的优先顺序:先满 足生存需要方面的劳务,再满足享受和发展需要方面的劳务;先满足 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劳务,再满足文化生活需要方面的劳务;先满足 实物型、人力型方面的劳务需要,再满足智力型方面的劳务需要,等 等。 30
5.储蓄利率、 居民消费支出与利率的高低呈负相关。
21
6.金融资产、家庭金融资产拥有量与消费愿望呈正相关。 7.就业率、就业率的高低与消费支出增长呈正相关。 8.人口因素:人口总量是决定消费支出总规模的重要变 量。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分布、消费习惯等影响消费。 9.社会经济结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收入和 消费的差距, 两极分化。
18
居民家庭的消费函数:
WR是财产性收入 , YL是劳动收入
社会总消费函数为: 现期平均收入 产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能够说明长期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和短 期消费波动的原因 . 还可用来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对消费及其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例4.4】
19
未来预期平均收入,At 现期平均财
4. 持久收入假说理论
(1)示范效应消费函数: 【例4.3】
15
(2)自传导效应消费函数 :
【例4.3】
16
示范效应消费函数是从静态上说明消费是怎样被决定 的 自传道效应消费函数是从静态和动态结合上说明消费 是怎样被决定的 因而,两个消费函数不能合并为一个消费函数。 如果两个消费函数都根据时间序列(动态)数据进行 分析,则可合并为一个消费函数,即
平均消费倾向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0.69 0.70 0.70 0.74 0.72 0.67 0.68 0.65 0.69 0.74 0.74 0.67 0.67 0.69 0.68 0.69 0.82 0.87 0.84 0.86 0.84 0.69 0.71 0.79 0.70 0.71 0.66 0.71 0.72 0.72 0.68 0.68
2
4.1 消费的概念和统计
4.1.1消费需求的概念 消费是指人们实际获得物品和劳务的效用,满足物质、 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物品和劳务的有用形式 归于消失的过程。让物品和劳务的有用形式消失,是 为了要实际获得物品和劳务的效用,这是消费的要义。 消费 生产消费 生活消费 中间消耗 最终消费
个人消费——维持发展劳动要素 公共消费——维持发展社会环境
1.最终消费率 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1-资本形成率 –净出口率) 2.居民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
=1-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量/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量 =1-边际储蓄倾向
8
3.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 = 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 / 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上下波动;
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波动亦较大,并隐含着周期波动
性。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并非随着居民收入的提
高而具有不断递减的变动趋势,而是具有阶段稳定性或 周期波动性的特征。
思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有何不同的变动特征?对扩大内需有何政策意义?
12
4.2
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
6
4.1.费)
(1)居民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 (2)政府消费支出 2.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 (八类) 注意区分:家庭消费性支出与家庭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