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自然界的水》题20套(带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化学《自然界的水》题20套(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A.B.
C.
D.
【答案】C
【解析】
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
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
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
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故选C。

2.葡萄糖(C6H12O6)因含有甜味而受到广大甜食爱好者的青睐。

若测得一杯葡萄糖的水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则这杯葡萄糖水中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是()A.10% B.15% C.20% D.25%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水是H2O,就是说,不管葡萄糖与水如何混合,在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总是H:O等于1:8,葡萄糖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所以该葡萄糖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0%﹣80%=10%;
故选:A。

3.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C.H2O D.2H2
【答案】D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4.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3N4中Si、N元素的质量比是3:4 B.Si3N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Si3N4含有2个氮分子 D.硅元素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答案】B
【解析】A、Si3N4中Si和N的质量比为(28×3):(14×4)=3:2,错误;B、硅元素显+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4)×3+4x=0,则x=﹣3价,正确;C、Si3N4是由氮化硅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氮分子,错误;D、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的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较稳定,错误。

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氢气中含有氢分子,错误;
B、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4=0 解得x=+3,正确;
C、硼氢化钠含硼、氢两种非金属元素,错误;
D、硼氢化钠中Na、B、H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4,错误。

故选B
6.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解释准确的是( )
A.2O——2个氧分子
B.2NO——2个一氧化氮分子
C.Mg2+——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SO4——1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
【解析】
【详解】
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中的“2”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中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SO4中的“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下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高
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g
D.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13+
【答案】D
【解析】
A、地壳中的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不是铝,错误;
B、铝元素形成氧化物时,铝元素显+3价,化学式为Al2O3,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铝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反应中铝原子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A13+,正确。

故选D。

点睛: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可记成:一只羊(氧),两只龟(硅),三头驴(铝)。

8.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B.为证明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已变质,可加入 BaCl2
C.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D.用盐酸即可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点燃气体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表示氢气不纯,听到“卟”的一声表示氢气较纯,没有听到任何声响,可能是没有收集到氢气,故不能达到目的;B、因NaOH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可以通过滴加氯化钙溶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故能达到目的;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的含量也较低,不能将其点燃,故不能达到目的;
D、应向鸡蛋壳上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因此应用盐酸与澄清的石灰水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故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是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B、通常情况下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是燃烧,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发热,错误;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正确;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也有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错误。

故选C。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B.氧化亚铁:Fe2O3
C.铝离子:Al+3D.锌元素:Zn
【答案】D
【解析】
【详解】
A、2个氢原子表示为2H,错误;
B、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O,错误;
C、铝离子的符号为Al3+,错误;
D、锌元素的符号为Zn,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 .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 正确;
B 、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B 不正确;
C 、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43:1⨯=,故C 正确;
D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故D 正确。

故选B 。

12.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太少,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故解释合理;
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
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故解释合理;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
积分数增大,解释合理。

故选A。

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4﹕26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生成物
D.x的值是7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则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
26g−19g=7g。

【详解】
A、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则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2:19,故A不正确;
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正确;
C、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丁一定是生成物,故C正确;
D、X的数值为26g−19g=7g,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可能为催化剂。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要除去CO2中的CO,一氧化碳虽然能够燃烧,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很难点燃,故A错误;
B、 CaO与水生成氢氧化钙,原物质也没有了,故错误
C、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没有,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错误
故选C
1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6%(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
A.0.03%<ω<2%B.0.6%<ω<0.87%
C.2.48%<ω<3.6%D.6.2%<ω< 9%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假设在钢样品中的碳全部是以Fe2C的形式,那么根据Fe2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56×2+12×100%=9.7%,就可以算出Fe2C在钢样品中的质量分数(ω)=0.6%÷9.7%=6.2%;
再假设在钢样品中的碳全部是以Fe3C的形式,那么根据Fe3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56×3+12×100%=6.7%,就可以Fe3C算出在钢样品中的质量分数(ω)
=0.6%÷6.7%=9%,故选D。

16.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 B.HClO4 C.KClO3 D.K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因此氯气中氯元素为0
设KCl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x,则x+(+1)=0,x=-1;
同理可算出KClO3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
同理也可算出HClO4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7,所以选项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为氯化钾。

故选D。

1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A
【解析】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可知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3种元素的微粒;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知①为阴离子,②为原子,③④为阳离子;由此判断:
A、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图示可知②所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故A说法正确;
B、它们分别是四种不同元素的微粒,故B说法错误;
C、①核内有8个质子,原子序数为8是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说法错误;
D、①为阴离子④为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
18.掌握好化学用语,有利于化学学习。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镁原子结构示意图:B.硝酸根离子:NO3
C.两个水分子:2H2O D.氧化铁FeO
【答案】C
【解析】
A、该结构示意图中的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
B、硝酸根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硝酸根表示为NO3-,错误;
C、2H2O表示的是2个水分子,正确;
D、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错误;故选C。

点睛:氧化铁中的铁元素显+3价,氧化亚铁中的铁元素显+2价。

19.钢的含碳量不低于0.03%,其中碳元素以Fe3C形式存在,则钢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
A.0.45% B.0.42% C.4.5% D.4.2%【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假设钢的含碳量为0.03%,则Fe3C的质量分数为:0.03%÷12
180
×100%=0.45%,故钢的含
碳量不低于0.03%,则钢中Fe3C质量分数不低于0.45%,故选A。

20.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符号是()
A.H2B.N C.H2O D.He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做题时要熟记化学式的含义及周围数字的意义。

A、H2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不能表示氢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N表示1个氮原子或氮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H2O表示水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He表示1个氦原子,氦元素,还能表示氦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做题时要熟记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8.无9.无10.无11.无12.无13.无14.无15.无16.无17.无18.无19.无20.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