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R脱硝技术(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项目
技术方案
潍坊同方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日期:2014年2月
目录
一、技术规范 (3)
1.1总则 (3)
1.2工程概况 (3)
1.3设计与运行条件 (5)
1.4技术及性能要求 (10)
1.5标准与规范 (39)
1.6分工表 (41)
二、供货范围 (43)
2.1一般要求 (43)
2.2供货范围 (45)
2.3供货清单 (46)
三、设计范围和设计联络会 (50)
3.1概述 (50)
3.2设计部分 (51)
3.3设计接口界限 (53)
3.4设计联络 (54)
四、技术资料内容和交付进度 (56)
4.1项目实施阶段的资料 (56)
4.2调试后资料 (57)
4.3投标方提供的资料份数 (57)
五、项目交付进度 (59)
5.1交货进度 (59)
六、检验、试验和验收 (60)
6.1概述 (60)
6.2工厂检验及试验 (62)
6.3现场检验和试验 (62)
6.4验收试验(性能考核测试) (63)
七、技术培训 (64)
7.1培训要求 (64)
7.2培训内容 (64)
7.3培训计划 (64)
八、现场技术服务与调试 (67)
8.1技术服务 (67)
8.2调试 (69)
九、运行费用计算 (71)
十、施工组织设计 (72)
第一章工程概况简述 (73)
第二章工程特点、难点与项目管理重点 (74)
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74)
第四章资源需求计划 (76)
第五章施工布置规划 (78)
第六章施工工期管理策划 (79)
第七章施工准备 (80)
第八章施工部署 (81)
第九章管道、设备安装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83)
第十章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方法 (86)
第十一章自控及监控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法 (88)
第十二章工程质量管理策划 (89)
第十三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策划 (96)
第十四章和谐施工与绿色施工管理策划 (99)
第十五章组织协调管理策划 (109)
一、技术规范
1.1 总则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现有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工程供货、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项目。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提出了该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土建部分由投标方设计出图,招标方采购、施工并安装。

脱硝(SNCR)主要的原则及技术要求:
(1)本项目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SNCR)工艺。

(2)本项目的还原剂采用20%氨水。

(3)SNCR脱硝系统满足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年运行时间大于8000小时。

(4)SNCR脱硝系统使用寿命不低于30年。

(5)脱硝装置可用率不低于98%;
(6)系统装置先进、安全、可靠、便于运行维护;
(7)工艺流程合理、装置布置简洁、美观;
(8 设1套还原剂制备和输送公用系统。

(9)烟气脱硝装置的控制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利用原有系统)。

(10)SNCR设计出口NOx浓度小于100mg/Nm3。

SNCR设计脱硝效率大于65%。

(11)SNCR工艺NH3逃逸量控制在10ppm,即8mg/m3(干基,标准状态)以下。

★本技术规范书所提出的技术规范、要求仅适用于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密万仁热电有限公司城北热电厂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EPC工程,它包括该工程系统、设备的设计和结构、性能、安装、调试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次脱硝工程的招标范围为:脱硝工程一期对(2×75t/h)进行脱
硝治理,公用设施按照2台锅炉设计、供货、安装。

★本工程的整体设计由投标方负责(包括土建),设计规模为:2×75t/h共1
台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设施。

★投标方在中标后7天内提供整套土建施工图纸的蓝图和电子版图纸,土建的施工由招标方负责。

1.2 工程概况
1.2.1 概述
本项目建设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EPC工程。

锅炉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额定蒸发量为75t/h半露天布置,全钢架结构、平衡通风,采用除尘器,炉外脱硫碱法工艺。

根据锅炉形式合理选取喷枪布置位置和数量。

1.2.2 厂址
项目: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密万仁热电有限公司
城北热电厂2×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EPC工程
厂址:山东省高密市立新街1号
1.2.3 厂区的岩土工程条件
该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中等,未受新活动的影响。

根据静力触探曲线资料分析及山地踏勘,拟建线路在垂深15.0米范围内场地岩土可划分成8个工程地质层。

1.2.4 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扩建厂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场地土类型与建筑场地类别
厂/场区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Ⅷ级
厂址区建筑场地建筑场地级别为I~II类场地
1.2.5锅炉基础数据
锅炉型号:-循环流化床锅炉
1、锅炉主要参数:
额定蒸发量t/h 75
耗煤量t/h 12.1
排烟温度℃145
1.2.6 锅炉烟气参数(75t/h)
数据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
75 T/h
1 入口烟气量(工况) m3/h 170000
2 入口烟气量Nm3/h 120700
3 脱硝前NOX排放浓度mg/Nm3 实测为准
4 脱硝后NOX排放浓度mg/Nm3 ≤100(要求)
5 旋风分离器入口温度℃850-950
6 烟气含氧量% 8~10
1.2.7 设备使用条件
1)设备安装条件:主厂房室外安装;
2)还原剂:以20%浓度的氨水作为SNCR烟气脱硝系统的还原剂;
3)主燃料:煤;
4)运行方式: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5)年累计工作时间:不小于8000小时;
6)供电条件:电压为380/220V交流三相四线制,电源频率为50±0.5HZ;
7)压缩空气的品质为:仪用压缩空气,干燥、无油;压力露点:-20℃;
运行压力:0.4~0.6MPa
8)稀释水:
名称条件
pH值6~9
全硬度<3 mmol/kg
钙硬度<2 mmol/kg,作为CaCO3,最好<0.2 mmol/kg
全碱度<2 mmol/kg,最好<0.2 mmol/kg
铁<0.5 mg/kg
导电度<250µmho/cm
没有明显的浑浊和悬浮固态物
1.3 设计与运行条件
1.3.1 SNCR脱硝工艺描述:
我公司与美国斯普瑞公司合作,独家引进吸收该公司的SNCR烟气脱硝技术及喷雾技术,进行了技术的自主转化。

针对国内生中、小型循环流化
床锅炉的炉内脱硝技术,进一步完善了工艺系统设计,形成了技术成熟、适应国内需要的SNCR系统,可广泛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线、水泥窑等各类系统的烟气脱硝处理。

脱硝设计采用正版美国ANSYS公司的C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软件包Fluent12.0版本,目前比较流行的是采用CFD技术,对本脱硝工程SNCR 系统的布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体力学技术(CFD)进行分析、预测。

由于SNCR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区间和停留时间下进行,所以还原剂喷射位置的确定对SNCR系统十分关键。

错误的喷射位置会造成氨逃逸增加、还原剂用量增加和达不到要求的脱硝效率。

还原剂喷射位置的确定需要通过流场模拟以确定喷射位置,流场模拟会模拟锅炉温度、气体流动和烟气混合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喷射位置。

SNCR的效率取决于以下几点:烟气温度,还原剂和烟气混合、反应的停留时间,还原剂的喷射量,还原剂的和烟气的混合效果,未控制时的NOx含量,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设计和运行良好的SNCR系统,在达到一定的脱硝效率同时,不会有过量的未反应的氨气(氨逃逸)或其他的污染物质排放到空气中。

当温度高于适合NOx脱除反应的温度范围,NOx脱除效率也将降低。

在曲线的右边,还原剂的氧化反应将增强,其将和还原剂与NOx的反应进行竞争。

尽管脱除效率低于最优,但运行的时候一般温度是高
于最优温度的,这样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在曲线的左端的温度下,尽管
一定的脱硝效率和有较长的停留时间情况下,仍然会有较高氨逃逸的可能
性。

NH3作为还原剂时,SNCR的最佳反应温度是850~950℃。

SNCR的原理是以氨水、尿素[CO(NH2)2]等作为还原剂,雾化后注入锅
炉。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氨水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以在无催化剂的作
用下选择性地把烟气中的NOx 还原为N2 和H2O ,故是一种选择性化学过
程。

其原理如图所示。

2、SNCR技术简介
SNCR技术是以PETRO SNCR系统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转化和国内配套而发展起来的。

SNCR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处理工艺由下图所示。

我公司有比较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 它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脱硝效
率中等, 适合于对中小型电厂锅炉的改造, 以降低其NOx 排放量,在一定
温度范围内,在无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把
烟气中的NOx还原为N2和H2O,基本上不与烟气中的氧气作用,据此发展了SNCR 法。

其主要反应为:
氨(NH3)为还原剂时:
4NH3+6NO→5N2+6H2O
该反应主要发生在900℃的温度范围内。

当温度超过1100 ℃时,NH3会被氧化成NO,反而造成NOx排放浓度增大。

其反应为:
4NH3+5O2→4NO+6H2O
而温度低于800 ℃时,反应不完全,氨逃逸率高,造成新的污染。

可见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由于最佳反应温度范围窄,随负荷变化,最佳温度位置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在炉中安置大量的喷嘴,且随负荷的变化,改变喷入点的位置和数量。

此外反应物的驻留时间很短,很难与烟气充分混合,造成脱硝效率低。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就是用NH3、尿素等还原剂喷入炉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不用催化剂,因此必须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

还原剂喷入炉膛合适的温度区域,该还原剂(尿素)迅速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SNCR反应生成N2,该方法是以炉膛为反应器。

在炉膛这一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在无催化剂作用下,NH3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还原烟气中的NOX,基本上不与烟气中的O2作用,据此发展了SNCR法。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NH3或尿素还原NOX的主要反应为:NH
3
为还原剂
4NH
3+4NO+O
2
→4N
2
+6H
2
O
尿素为还原剂
NO+CO(NH
2)
2
+1/2O
2
→2N
2
+CO
2
+H
2
O
当温度高于1100℃时, NH
3
则会被氧化为
4NH
3+5O
2
→4NO+6H
2
O
不同还原剂有不同的反应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称为温度窗。

NH
的反
3
应最佳温度区为850~950℃。

当反应温度过高时,由于氨的分解会使NOx 还原率降低,另一方面,反应温度过低时,氨的逃逸增加,也会使NOx还是高挥发性和有毒物质,氨的逃逸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原率降低。

NH
3
引起SNCR系统氨逃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喷入点烟气温度低影响了氨与NOx的反应;另一种可能是喷入的还原剂过量或还原剂分布不均匀。

还原剂喷入系统必须能将还原剂喷入到炉内最有效的部位,因为NOx在炉膛内的分布经常变化,如果喷入控制点太少或喷到炉内某个断面上的氨分布不均匀,则会出现分布较高的氨逃逸量。

在较大的燃煤锅炉中,还原剂的均匀分布则更困难,因为较长的喷入距离需要覆盖相当大的炉内截面。

为保证脱硝反应能充分地进行,以最少的喷入NH
量达到最好的还原效果,
3
与烟气良好地混合。

必须设法使喷入的NH
3
SNCR主要由还原剂储存和输送模块、稀释模块、计量混合模块及喷射和雾化风模块组成。

(1)还原剂储存和输送模块
储罐及还原剂输送模块安装于混凝土围堰内。

氨水输送泵(1用1备),通过氨水流量调节阀和回流调节来控制氨水的流量和压力。

(2)稀释模块
稀释水箱用来缓冲稀释水,并保证SNCR系统10小时的用水量,稀释水泵(1用1备),通过稀释水变频调节稀释水的流量和压力。

(3)计量混合模块
一台炉一套计量混合模块,所有仪器仪表集中布置,布置在计量混合模块柜内。

每台炉所需的稀释水在与氨水混合前由流量计控制,电动调节阀调节。

每个喷射点均由流量计控制,确保分配均匀。

还原剂混合液的压力由压力表监控。

计量混合模块布置在喷射区附近。

(4)炉前喷射和雾化风模块
在线配制稀释好的氨水溶液将送到喷射区,各喷枪的还原剂设有阀门控制本喷射点是否投运,喷枪采用固定方式。

喷枪喷射所需的雾化介质采用压缩空气。

雾化空气总管上设有压力控制,分几路通到各喷枪,并保证雾化风24小时开启。

图1为:负荷波动大锅炉SNCR脱硝工艺流程
外购商品氨水
氨水溶液储罐
氨水溶液输送循环模块
厂区除盐水
除盐水储存罐除盐水输送循环模块
氨水溶液计量稀释模块氨水溶液分配喷射模块
喷枪
炉膛
厂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储存罐
1.3.2 设计、制造、检验标准
本期工程采用的煤质资料按实际煤种作为设计煤种
1.4 技术及性能要求
1.4.1 设计、制造、检验标准
脱硝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应符合相关的中国规范及标准。

SNCR系统的设计、土建、供货、调试、试验及检查、试运行、考核、最终交付等
应符合相关的中国法律及规范、以及最新版的ISO和IEC标准。

对于标准的采用应符合下述原则:
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号
1 《1KV以上52KV及以下高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GB3906
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91
3 《标准电压》GB153
4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
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7251.1-3
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9466
7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4942-2
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DL/T 5190.4-2004
9 《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GB11021
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
11 《电压互感器》GB1207
1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5
1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14 《工业管道施工及验收》GBJ253
15 《工业锅炉烟箱烟囱制造技术条件》JB/T1621-1993
1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1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
18 《固定式钢斜梯》GB4053.4
19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测方法》HJ/T 76
20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
21 《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的试验方法》GB1408
22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3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5468
24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25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DL/T5072
2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
28 《碳钢焊条》GB/T5117-1995
29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T563-2010
DL/T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GB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563-2010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GB897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Z2-2007 《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职业接触标准》
DL5022-93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
DLGJ158-2001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
DL5027-19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YB9070-92 《压力容器技术管理规定》
GBl50-2011 《压力容器》
YSJ212-92 《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201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40-1996《动力基础设计规范》
GB/T11263-1998《热轧H型钢和部分T型钢》
DL500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5029-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
DL/T5094-1999《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GB/T50001-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105-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T504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755-20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997-1981 《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GB1971-1980《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1993-1993《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B1032-85《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
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DL/T659-2006《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其他标准和规范
GB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5019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201-83《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21-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205-95《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条文说明》HGJ229-9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D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
GB0198-97《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SDJ69-8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篇)
SDJ280-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工程篇)
DL/T 5190.5-20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自动化篇)
DL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2006《电气安装工程盘柜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L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GB5025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2010《GB50275-2010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J/T75-2001《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程中的工作语言为中文,所有的文件、图纸均用中文进行编写。

上述标准中不包含的部分采用技术来源国标准或国际通用标准,由投标方提供,招标方确认;
上述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2 脱硝装置的总体要求
性能保证值如下:
项目锅炉容量
75t/h
燃料校核煤种
处理前NOx折算浓度mg/Nm3(标况、干态、6%O2)≥300
SNCR处理后NOx折算浓度mg/Nm3(标况、干态、6%O2)≤100
氨逃逸率ppm ≤10
旋风分离器入口温度℃850-950℃
1.4.
2.1.1 脱硝装置出口的NOx 浓度:
在设计工况下正常运行时脱硝装置出口NOx 浓度不超过100mg/Nm 3(干基,标况,含氧量6%)。

浓度
原烟气入口浓度脱硫装置出口浓度原烟气入口脱除率NOx NOx NOx -NOx ×100% 1.4.2.2 SNCR 脱硝系统主要组成部分详细说明及性能要求:
公用系统按满足2×75t/h 三台锅炉的烟气脱硝设计、制作、调试。

1.4.
2.2.1 还原剂喷射系统
1) 还原剂喷射系统的设计能适应锅炉50%~110%BMCR 之间的任何负荷持续安全运行,并能适应锅炉的负荷变化和锅炉启停次数的要求。

2) SNCR 脱硝装置能够在NOx 排放浓度为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任何点运行。

3) 喷射系统尽量考虑利用现有锅炉平台进行安装和维修。

4) 喷枪有足够的冷却保护措施以使其能承受反应温度窗口的温度,而不产生任何损坏。

5)采用气动推进式喷枪,压缩空气雾化的双流体喷枪,在75t/h 锅炉左、右旋风分离器入口各布置三套喷枪,每台锅炉共布置6套喷枪。

喷枪设置外套管。

6)在线配制稀释好的氨水溶液将送到各层喷射层,各喷射层设有总阀门控制本喷射层是否投运,投运的喷射层采用固定喷枪方式。

短喷枪喷射所需的雾化介质采用压缩空气。

炉前压缩空气总管上设有压力监测,分几路通到各喷射层,每个喷射层的雾化压缩空气总管设有压力调节、压力测量、流量控制阀门,再通往各个喷射器。

氨水溶液由旋风分离器进口水平烟道处的分配箱向各支管喷射点均匀分配后喷射进入旋风分离器入口位置。

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在氨水汽化后发生气相反应。

少量气态氨排入大气。

本工程每台75t/h 锅炉配制6支喷枪,其中主要出力喷枪布置在燃烧室出口与分离器入口之间的烟道截面处,用于分配稀释后的还原剂,孔径尺寸根据实际选择喷枪尺寸确定。

进行详细施工设计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CFD)了解炉膛NOx 浓度分布、炉膛温度分布、炉膛气流分布以及烟气组分分布情况。

温度、混合效果、停留时间是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 系统取得上面的关键因素的保证,取决于喷氨点位置的选取。

所确定的喷射点应该温度合适,混合充分,并且有足够
的停留时间。

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最合适的反映剂喷射区域,高脱硝效率的关键所在。

因本项目锅炉设计采用的是非紧凑型旋风分离器,故选择旋风分离器入口作为喷射点,此处的烟气对喷入的氨有引射作用,烟气速度和氨喷雾速度夹角为锐角,有利于氨水雾和烟气的混合。

而且入口处的喷雾需要的穿透距离短,氨水喷雾可以比较容易地充满垂直于烟气速度方向的横截面内,从而保证混合均匀。

再者,入口处烟气到中心管出口有较远的行程,氨获得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

有以下情况时,SNCR系统必须全部停止运行:
1,锅炉MFT动作
2,锅炉没有烟气量
3,脱硝DCS控制系统故障
4,氨水在线浓度计故障
5,N Ox/O2/NH3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故障
6,氨水分配和调节系统故障
7,脱硝系统电源消失
1.4.
2.2.3计量分配系统
1) 每台锅炉配置计量与分配系统。

2) 计量分配系统就近布置在喷射系统附近锅炉平台上,以焊接或螺栓的形式固定。

不影响锅炉其他部位检修工作。

3) 计量分配系统设置空气过滤器,以防设备堵塞。

4)计量混合系统主要包括:每种输入介质的开关阀;每种输入介质的过滤器;单向阀;还原剂控制阀;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还原剂流量计;混合液用压力变送器;压缩空气用压力表;还原剂用就地手动控制阀、压力表、流量计。

1.4.
2.2.4氨水溶液储存和制备系统
1) 氨水溶液储存系统的总储存容量按照1台炉连续运行10日储量制作,区域布置考虑一台锅炉的所需,预留场地,本期建设的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与将来扩建的设施考虑无互为备用。

还原剂氨水由槽罐车运输到厂区,通过卸料泵站向储存罐内注液。

储存罐及泵站模块可安装于混凝土围堰内。

为避免罐内过压或真空,罐顶部安装安全阀及呼吸阀。

运行期间,罐压通过压力变送器可实现就地及远程连续监测。

输送泵(一用一备)在一定压力下向SNCR系统提供氨水。

因此一定量的氨水循环往复,循环线路的压力由压力调节阀控制。

脱硝所要求的氨水量由安装在SNCR系统计量模块的流量控制阀设定。

氨水SNCR系统对罐区及系统安全设计要求较高,我们在储罐设计上对安全性作了详细的设计,如整个系统配有气体实时监测系统,一旦出现氨泄露将会发出警报,并在高位泄露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系统运行。

为了保证储罐的安全,储罐上配有的所有仪器仪表均是防爆仪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电火花。

储罐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氨水蒸汽压高的特点,设有温度及压力监测,对储罐内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罐内一旦超压,压力释放阀会自动开启,使罐内压力回落到正常水平。

2) 氨水考虑采用罐车运输。

3) 氨水溶液浓度为20%(重量比)。

4) 氨水溶液和储存设备依据就近原则在锅炉附近空地布置。

设备间距满足施工、操作和维护的要求,各设备间的连接管道保温。

5) 氨水溶液罐设置1座,溶液罐由不锈钢304材质制造,并做焊口露点检测,保证不泄漏。

6) 氨水溶液罐的开口有人孔、氨水或氨水溶液入口、氨水溶液出口、液位表、温度表口、取样口和排放口。

7) 氨水储罐设置输送泵,输送泵采用液压隔膜计量泵。

8) 氨水溶液储罐装设1座并设呼吸阀装置。

并在储存罐预留15%溶液管道接口。

设防止吸收氨气的水封槽。

9) 氨水溶液储罐设有梯子、平台、栏杆和液面计支架。

10) 氨水溶液罐考虑疏水回收利用。

11)氨水配置罐采用磁翻板液位计(带信号输出),氨水储存罐远传采用连续液位计,为雷达液位计。

1.4.
2.2.5 氨水溶液输送供给系统
1) 每锅炉各设一套氨水溶液输送供给系统。

2) 氨水溶液输送泵采用多级液压隔膜计量泵。

3) 输送泵设有备用,对于每套输送供给系统,输送泵采用2×100%容量设计。

4) 氨水溶液输送供给系统设置过滤器,以防止设备堵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