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四有”好教师事迹材料【培养“红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红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她用满腔的爱与正能量时刻感染学生,用最真诚的微笑,帮助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她就是——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培养人选,济南市营市东街小学马颂老师。
毕业前,师范校园雕塑上镌刻的那八个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早已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
怀揣着对教育美好的憧憬,她走进课堂,成为一名班主任,一名语文教师。
从教17年来,她立足于教学一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人师表,兢兢业业、勇于奉献,先后承担了班主任、教研组长等工作,她不断变化的是成长,不变的是初心——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使命。
她在各项平凡的工作中努力发挥青年教师带头作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用情怀、担当与责任燃烧心中那束教育之光。
一、教育工作中,牢记育才先育人,育人德为先。
(一)作为班主任,多路径实施培养“红孩子”,落实立德树人,
作为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培养人选,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槐荫区“绿荫”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马老师敏于问题,善于钻研,敢于创新,把日常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命题来研究,乐于探索、破解教书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凝练生成为个人的教育教学工作理念经验,把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的各领域、全过程。
工作以来,马老师历经了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班主任工作及语文教学工作。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红孩子”、有效落实“立德树人”,她一直在不断地思考与践行。
在班主任工作中,马老师注重课程培育“红孩子”。
她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分阶段创课程。
将学校办学理念“让每个生命都精彩”作为自己的育人理念,并确立本班育人总目标,培养“有梦想,有活力,有担当”的学生,将总目标分化为阶段小目标,通过整合课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设计相应的班级阶段课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予以落实。
结合学校一年级入学课程《你好,小学》,进一步开发了适合本班学生的班级课程,如学会整理书包课桌、学会做家务等,再如中年级“榜样在身边”,高年级“班级辩辩辩”“我来说新闻”等。
这些量身定做的班级课程,既培养了学生品德,提高能力,又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实现梦想道路清晰可见,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梦想就能摸得着、看得见,促进每一个学生树立梦想,勇敢追梦,有梦想更有方法!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她注重管理育人聚人心。
建立德育团队,采用德育团队全员育人,学生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班级管理方式,真正体现“人人争先,我是班级小主人”的自主管理局面。
设置“班级全员管理岗位”,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提高同学们自理、自觉和自主等能力,又增强学生的自律、他律意识。
形成了集体以我为荣观念,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她注重开展精彩的班级活动,“在做中学”培养“红孩子”。
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主流时代精神,以重要节日等为契机,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阶段性目标,形成了属于自己班的节多彩的活动主题系列。
开展“我是红孩子”系列活动——“红领巾学习红色革命传统,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红领巾寻访”“红领巾宣讲”“红领巾剧场”“红领巾艺术馆”等,引导红领巾“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并把相关规则融入“红领巾争章”活动中,激发少先队员勇于争先进取的精神,有效落实培养“红孩子”。
活动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增强了情谊,既培养了必备品质,锻炼了团队协作等能力,又获得了被人需要的满足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同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先后有百余人次在写作、演讲、朗诵、艺术、书写、辩论赛等方面获得国家、省、市、区、校级各级各类比赛一、二等奖,累积多达百余人次,成绩突出,所带班级
被评为“济南市先进班集体”,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
(二)作为班主任,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被看见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这至理名言时刻鞭挞着马老师,她深深感到:立德树人就要关爱学生,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培养“红孩子”,一个也不能少!
“孩子,我们慢慢来”
2019年11月班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学生然然——由于家庭原因,孩子没有及时就学。
这个白净乖巧的小姑娘,一双眸子清澈如水,透着对学校生活向往,抿着嘴唇,微微一笑,羞涩地对马老师道一声“老师好”,师徒结对成功!
一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继续,对于适应了小学生活三个月的同学们来说,早已度过了“困难期”,大家拼读拼音,书写汉字,借助拼音“拐棍”读课文,就连收拾书包,摆桌椅,样样过关!可是然然呢?眉头紧锁,脸上挂满问号!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这简直就像是在学一门外语,真不知道大家叽里呱啦地说什么,尽管那是我们的母语!帮助孩子迫在眉睫!
其实,马老师自孩子踏入校门起就计划如何帮她有效的补课:坐姿,执笔姿势,认识笔画,会读汉语拼音,会写“一”……孩子落下的课程都要补上,不止如此,如何帮助然然适应新环境,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爱,喜欢每天见到老师、同学们等良好的心理建设是至关重要!
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于是,课间,马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约着然然玩游戏,自习课上马老师成了然然的“私人教练”:听,“跟我读,平舌音jqx,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横竖撇捺、钩折点提、然然的名字,看,生字本上写满了马老师一笔一划的范写;马老师还是然然的“啦啦队长”:“孩子,我们慢慢来,加油,你会越来越棒的!”亲其师,信其道。
不知不觉,然然的眉头舒展了,那双眸子又清澈如水……最让人高兴的是,然然加入了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
她在队旗下庄严地宣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胸前的红领巾映红了她阳光灿烂的笑脸……
“孩子,你慢慢来。
”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为了他们灿烂的笑脸,马老师愿意倾情付出……
“有事随时@我”,我一直都在
看到照片中的这个瘦瘦的小男孩了吗?名字叫帅帅。
14年前,马颂刚接新班时教三年级,帅帅可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大王”。
“桌子上乱画画,不爱护公物,帅帅,我要报告老师!”他时常被同学告状。
看,桌子上的涂鸦就是他的“大作”!
经过一段观察后,马老师发现帅帅喜欢画画。
面对同学们的诉苦,马老师一方面表明态度否定帅帅做的这件事是错误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送帅帅一个绘画本,告诉他:“帅帅,画在本子上的画是绘画作品,我期待着你的大作哟!另外,有事随时找我呀!”帅帅面对这位新老师,黑黑的脸上嘴唇抿起,羞赧地笑了。
私下里帅帅对其他同学们说:“马老师不一样!”这小小的本子简直就是一个魔法本,拉近了马老师和帅帅的关系。
不知不觉,课上听讲不认真的他,也和马颂有了默契,明白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课堂自律方面逐步在提高。
每天下午放学后,马老师班里总有几个同学不能被家长及时接回家,在与家长及时联系后,马老师把他们领回教室,辅导他们完作业。
这其中就有帅帅。
马老师把放学后的这一时间称之为“小课堂”,被她认定为宝贵的教育时间。
小帅是“小课堂”的常客!马老师先从辅导他完成作业、指导读书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再到后来,和其他“小课堂”的孩子一样,帅帅和老师慢慢变成了朋友,无话不谈,这也让马颂有机会不断深入了解,真正看见孩子表象背后的真实的问题——父母忙于工作造及一些家庭的客观原因等对孩子造成了教育的缺失。
而马老师清楚地知道全过程、全方位、全场域育人家校合作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成才,但面对学生原生家庭的问题,有时候的确无能为力,但她始终坚持只要孩子遇到自己就绝不都能放弃!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马老师不只是学业上对他进行辅导,更逐步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面对自我,关注自主,自发成长!
马颂认为教育没有什么神丹妙药,立竿见影的神话,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日常的坚守!这无非就是多问候,多了解、多家访、多鼓励等,但马老师坚持做到聊天有规划,做有质量的沟通。
与孩子聊什么?与家长谈什么?怎么聊,怎么谈的方式很重要!说一句话时的态度、表情都可以决定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时间会检验结果!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每一个孩子不是商品,出厂后无法退回再产。
教孩子一时,想孩子一生!这些话语会时常回荡在马颂耳边。
2011年,小学毕业后的帅帅升入了对口初中,马颂依旧是那句话:“有事随时找我呀!”让帅帅记在心中,或是早已成为了几年来的一种习惯。
2013中考前夕,帅帅回母校看马老师,认真地对她说:“老师,其他同学都考高中,我选择职业高中,您觉得怎么样?”马老师平静地看着他:“说说你的想法?”帅帅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进行了彻底的分析,说清了选择的原因。
“条条大路通罗马,”马老师拍着他的肩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学校更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努力肯干,你会成为自己的主角、英雄,更能成为社会担当,为国效力!”
2018年9月1日,是小学新开学前一天,帅帅又再次来到学校看马老师,已经在职业学院毕业的他,已经是一个一米九多的大个儿,马颂仰着头:“小子,长这么高了,真是长大啦。
”“马老师,我参军了,很快就会去部队集训。
”“我真替你感到高兴!”马老师惊讶不已,“男儿志在四方,成为一名的人民子弟兵,在军营好好磨练自己!保家卫国,光荣!”与我告别前,马老师为他拍了一张参军前的照片。
2019年9月10日,已在海南军营的帅帅通过微信给马老师发来了教师节的祝福信息,除此之外,他的留言中还表现出迷茫,通过电话沟通,老师明白了他的迷茫:是否考军校?
“帅帅,有机会,就要试一试,千万不要放弃!你可以合理安排……”她肯定地对帅帅说。
“嗯,老师,我一定努力!”虽然后来没有通过军校的考试,但后来他给老师留言“马老师,我在军营里表现很好,我还有机会,我不会放弃!”
是啊!帅帅没有放弃,马老师庆幸自己在当初认识他,教他时从未放弃!“更让老师欣慰的是那个班里有三个孩子都成为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
“有事随时@我”成了一句马老师给学生的口头禅,“有事随时@我”就是马老师一直在,无论何时何地。
此时,“有事随时@我”依旧继续……
二、在教学工作中,教书育人,创新实践精彩课堂
(一)作为语文教师,育人先育己,共生发展
马老师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作为槐荫区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她不断扎实学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她不断突破自我,潜心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扎实而独特的教学风格。
多次荣获各类教育教学奖项,在各级比赛中大放异彩。
作为教研组长,她有团队意识,常带领组内老师开展教研活动,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和“徒弟”一起学习、探讨“新课标”理念并付诸实践,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组内教研和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作为第一批使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排头兵”,她承担了槐荫区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任务,面向全区语文教师传达新学期语文新教材集体备课建议,共同学习成长。
(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有图相伴的思维更飞扬
自2011年以来,马老师一直紧跟课改步伐,结合学校省级课题“简约目标,重构课堂”课改项目,积极践行简约目标,扎实一课一得,面向全市提供语文课程改革观摩课。
还利用思维导图,以训练学生思维作为语文读写能力的重点,捕捉思维火花,挖掘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力、组织力与创造力。
马老师也发现学生思考问题更加理性,原来学生会找她报告问题,现在学生会向马老师讲述自己解决的问题。
最让马老师意外的是,班里有个孩子拿着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向她介绍自己如何帮做生意的妈妈解决了中午休息问题。
活跃的课堂,飞扬的思维,居然掀起了学生语文学习乃至做事思维的大变革。
马老师和学生们也在学校教学年会上做经验介绍与展示。
(三)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更有效——课本剧有点“甜”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的确是一个单调的重复、辛苦的过程。
这不禁引起了马颂的思考:如何给学习加点“糖”?促使学生乐学好学,学得有趣味?她开始大胆尝试以“课堂就是舞台”为突破口,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以组为单位,人人参与,将已学课文改编为剧本。
这一实践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们纷纷感受到“学习有点甜!”属于每一个学生的精彩课堂不断生成!
袁同学说:“以前我说话紧张害怕,经常脸红,总担心自己说错了话被人笑话。
因为演课本剧,我的胆量变大了,也敢说话了,老师和同学都夸我演得好,表情自然,说话顺畅,根本听不出我结巴了,我现在特别喜欢演课本剧。
”课本剧,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锻炼了理解、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信,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总之,在她在工作中的诸多付出得到了广泛认可,2020年入选济南市“立德树人双领军团队”人选,“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槐荫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教学能手”“念师恩我身边的好老师”,受到学校、家长的高度赞誉。
在与学生十七年的朝夕相处中,马老师更加坚定什么是学生需要的好老师。
学生需要一个充满正能量、有感染力的老师,需要一个让他们体验生活的乐趣与意义的老师;需要一个能给予他们正确引导,即使在他们犯错时也能控制情绪,会解决问题的老师;更需要一个能在他们心里播撒一颗爱的种子,能适时适当适量的给予他们精神的营养的老师。
老师的最大幸福莫过于学生长大后在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书写非凡奋斗故事、诠释奋斗精神;学生还能怀念与老师相处的时光;老师还能深受学生的喜爱,还能做一个“孩子王”培养“红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用心中燃烧的那束光,无论何时何地依旧能让每一个孩子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