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9.我换牙了 统计青岛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9.我换牙了统计
一、单选题
1.比一比下面水果()最重。

A. 青椒
B. 胡萝卜
C. 红萝卜
2.需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跟总数之间的关系时,应选用()
A. 统计表
B. 条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扇形统计图
3.比较下面两个小孩中体重较重的是谁()
A. 小红
B. 小明
4.要直观反映一年级四个班同学人数的多少,宜采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统计表
D. 频数分布直方图
5.要反映某班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小组的比例情况,最好选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6.下面的资料各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1)统计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反映某超市各种商品销售额的比例情况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3)反映某城市2月~8月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7.一吨铁与一吨棉花相比.()
A.一样重
B.一吨铁重
C.一吨棉花重
8.比一比,观察看看谁的重量是最大的()
A. B. C.
9.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相比,()重.
A.铁
B.棉花
C.一样
二、判断题
10.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________(判断对错).
11.一根跳绳长2千克。

12.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
13.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判断对错)
14.3个苹果和3个葡萄一样重。

三、填空题
15.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妈妈身高165________,体重55________。

16.一个铅球重4________一只母鸡重4000________
17.医生需要检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18.表示你所在学校各年级的人数情况,应选择________式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19.大象和小猴玩跷跷板,________会被翘起。

20.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________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而________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21.要统计一到六年级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________统计图;耍统计一个月来某个年级每周借书量的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四、解答题
22. 现有一台天平,只有3个砝码,分别是20克、50克和100克。

你能用这台天平想办法称出130克的食盐吗?
23.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质量是用”吨"单位?请写出几种来。

五、应用题
2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已知,左边的图中,天平是偏向胡萝卜方向的,所以一个胡萝卜比一个青椒重;右图中,三个胡萝卜的重量跟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是相等的,所以红萝卜是最重的。

【分析】根据轻重的相对性,根据图意,一个胡萝卜相对一个青椒重;而三个胡萝卜和一个红萝卜的重量相等。

所以相对于这个青椒和胡萝卜,红萝卜是最重的。

故选:C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需要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跟总数之间的关系时,应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选: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答】女生所在的一侧跷跷板落下,所以女生比男生重。

【分析】考查比较人物之间的体重。

4.【答案】A
【解析】【解答】统计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数据。

【分析】根据统计图的选择,即得应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反映一年级四个班同学人数的多少。

5.【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要反映某班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小组的比例情况,最好选用扇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根据统计图的特征选择即可.
6.【答案】(1)A
(2)C
(3)B
【解析】【解答】(1)只需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即可,所以选用条形统计图;
(2)要反映出各种商品占总销售额的百分率,所以要选用扇形统计图;
(3)不仅要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要反映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C;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由此根据统计图的特征选择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答】因为铁和棉花都是1吨,
所以1吨铁和1吨棉花一样重;
故答案为:A
【分析】铁和棉花因为都是1吨,所以它们一样重
8.【答案】A
【解析】【解答】大象比牛重,牛比小狗重,所以大象最重,在下面画√,小狗最轻,在下面画╳
【分析】考查比较小动物的重量。

9.【答案】C
【解析】【解答】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相比,一样重.故答案为:C
【分析】铁和棉花的质量都是1千克,因此质量相等,即一样重
二、判断题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反映某厂今年前五个月产值增减变化情况,适合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跳绳长应该单选题长度单位,而千克是质量单位。

【分析】考察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一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棉花和铁都是1千克重,二者的重量是相等的;由此判断即可.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00千克的沙子与100千克的棉花一样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沙子和棉花都是100千克,名数相同,一样重.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虽然3等于3,但由于1个苹果比1个葡萄重,所以,3个苹果也比3个葡萄重。

【分析】考查水果的重量比较。

三、填空题
15.【答案】厘米;千克
【解析】【解答】妈妈身高164厘米,体重55千克。

【分析】根据单位长度和单位质量填空。

16.【答案】千克;克
【解析】【解答】铅球是比较重的物体,根据实际就应该是4千克,一只母鸡也是比较重的物体,但前面的数是4000,所以后面应该填克。

【分析】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单选题合适的单位。

17.【答案】折线
【解析】【解答】解: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病人的提问变化情况,医生根据病人的提问变化情况来判断病人的病情.
故答案为: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18.【答案】单;条形
【解析】【解答】解:要想表示数据的多少,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本题是表示一个学校的各年级人数的多少,所以要选择单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单;条形【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单式”就是只表示一种数据;由此选择统计图即可.
19.【答案】小猴
【解析】【解答】大象比小猴重,小猴比大象轻,玩跷跷板时,轻的会被翘起,所以小猴被翘起。

【分析】考查动物的重量比较。

20.【答案】条形;折线;扇形
【解析】【解答】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常用条形统计图,为了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而扇形统计图却能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扇形。

【分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各自的特点是: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填写即可。

21.【答案】条形;折线
【解析】【解答】解:只需要统计图书的本数,所以可以选用条形统计图;要表示借书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要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表示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解答题
22.【答案】在天平的左端放100克和50克砝码右端放20克砝码加入食盐直到两边平衡
【解析】【解答】在天平的左端放100克和50克砝码,右端放20克砝码加入食盐直到两边平衡就称出130克食盐。

【分析】根据天平的用法和砝码的质量称出130克食盐。

23.【答案】一卡车货物的重量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解析】【解答】一卡车货物的重量
【分析】结合生活的实际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五、应用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4.【答案】解:第二杯水重为:240+200=440克
两杯水的总重为:440+240=680克
答:第二杯水重440克,两杯水总重680克
【解析】【分析】本题与生活中的常识紧扣,加强同学们对质量的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