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访谈记录-表-吴永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谈记录表
访谈时间2001-12-10,下午地点办公楼会议室记录人宋玉卿
访谈对象及背景吴永忠中药研究院院长
访谈人卫全华
访谈内容
Q:谈一谈个人的经历,研究院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公司整体的看法。

A:我八月份过来,我原来在江西药物研究所。

到汇仁,陈总想在中药领域扩展一些新产品。

中药研究院主要是中药种植,国际目前实行GAP,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

目前主要做一些中药材的调研,提交了几个报告。

具体做,还没有落实。

目前,研究院包括我四个人,工作开展的不够多。

研究院目前就设在本地,将来不会去上海,在上海不会有更多的优势。

我们企业研究的部门有三个部门,研究院、开发部、研究室。

目前汇仁的研发问题比较多。

Q:产业政策有什么规定
A:我们的药品管理法,对中药材、饮片进行标准管理(部分)。

实施标准后,中药材的生产就具有独特性,专属性。

对于以后形成产业有帮助。

Q:GAP中草药的运作模式如何?
A:这里目前有困惑,组织架构,决策模式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我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授权,所以谈判的时候,不能够拍板,只能听从老总的意思。

实施过程也有困惑。

种植产业刚开始定,谈了几家就缩了回来,只好做调研。

种植这方面我可以算是专家,目前只能让老总提高认识,然后再做。

老总需要足够了解,才能决定。

我们做GAP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总裁认为只有做好GAP才可以接着做。

这样做事的过程中放不开手脚。

目前在做的主要是技术储备,这也是较急的事情。

其它一些大企业已经做了很多了,如果我们不跟进,那就落后了。

做了几个可行性研究,目前调研工作做得基本差不多。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国家十五项目规划)江西五个品种,,汇仁有两人品种。

九五做了三个品种GAP的研究。

关于中药材加工,取得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中药现代化志项>,年产800万吨标准提取物,已经立了项,后获得省计委技术处的支持。

国家没给汇仁拨款,说给你们立项,你们用自己的钱,省计委给了20万。

Q:研究院的项目哪一块能够先见效益?
A:看公司的投资方向。

中药提取物,快一点,两三年,这是一块中药国际的项目,与国际接轨。

种植是中长期发展战略,3-5年才能见效,一旦见效就比较稳定,应该说能够发展成为汇仁的一大支柱产业。

这要看国家的政策走向和自己的努力程度。

<中药材农业产业化>报告提交陈总。

国家的农业政策也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饮片:对面在建厂,设备已订购了。

这一块,技术支撑还是零。

我做了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你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样申报人家才能给你批。

目前,中药材种植有3-5个品种可以转化,饮片能够成为批准文号的知识产权还是空白。

汇仁的营销成功,但是技术薄弱,技术整合不到位。

我们对外的形象,产品技术含量低。

这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结构整合。

谁主抓,要有一个整体推进的人,这里比较散。

●支持系统。

设备、办公不到位,没有走入正轨。

●新产品开发:中药材、中药饮片没做。

这不知老总的主导思想,我们买了10多个需要
做临床的产品,,还需要我们自己做临床,这个过程需要2-3年,最快需要2年,据估计,2003年都不会有自己新产品。

公司应当买一些有终端批件的产品,来充实营销网络。

应当从市场调查来反馈,再寻找产品,哪怕多出一点钱。

目前三四类药四五百万,但如果做成功,效益就可观,汇仁的网络是有可能做成功的。

Q:每一种中药材都有GAP规范?
A: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中药材有600多个品种,国家打算对200个品种实行批文管理(包括中药材物饮片)
公司可以和专业户合作,也可以租地种植,这是两种形式。

要种一般要上万亩,形成规模经营。

种植目前还没有租地。

将来能够种植30个品种就不错了,能够拿到10个品种的批文就可以了。

这要看国家的政策,关键是拿到批文。

想要拿到批文,就要有技术支持,包括品种选择、种植管理、收割、储存、运输、药材标准、操作规范、质量管理的一系列问题;有了支持系统再加上基地,就可以申请批文。

选一个品种,技术创新并不是很大,就是如何做的问题。

汇仁如何运作,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

基地建设要赶紧做,知识产权也得抓紧。

以后建基地,也涉及到架构问题。

目前,还以部门来运作,将来是要成立一个公司来运作,这样就容易推进工作。

目前汇仁已经落后了一大步。

所有大的中药企业都在做。

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标准化的东西,大家都在做。

这一块有实质进展的有同仁堂、天津天士利、三九集团,他们有基地。

关于基地的资金投入,一亩地1500元,一万亩就是1500万元左右。

Q:基地资源有限,如何做?
A:药材有地域限制,要在特定区域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才叫做地道药材和道地药材。

地道药材产于特定区域质量优良,建基地一定要到地方去,因地制宜。

这就有地域限制。

这里知识产权也显得重要,通过取得知识产权制约别的企业的发展。

Q:加入WTO,国外企业会不会进入?
A:不会,国家政策会管理的,但一定要抢先。

关于中药材规范种植已经写到药品管理法里去,所以一定实施,只是时间和落实的问题。

不管如何,基地建设,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都有作用。

一旦政策管理,那么收益巨大。

中药材种植,好比中药企业的第一车间。

国际也有这个趋势,不通过GAP,出口也有问题。

Q:开发新物药,产品选择就注意问题?
A:
1、市场问题。

汇仁买新药的过程没有市场定位。

新药最好在十大疾病范围内选择,与汇仁
渠道相配合。

2、产品的技术含量。

中要药各分五类。

汇仁在国内中医药企业排前几位,但一类药、二类
药一个都没有,以三、四类居多。

3、购买的药要与生产配套,具有可操作性。

4、公司要做对外市场,一些药品国际化规范要注意,标准化程度要高。

Q:对医药行业加入WTO整体看法?
A:机遇挑战都有。

这个行业机遇大于挑战。

但也有问题
1、中国天然药物的地位不行,全球160亿,中国4%多,日韩20-30%。

2、中医理论西方接受不了
3、中药标准化程度低,制约中药的瓶颈。

4、中药装备,工艺技术相对差。

中药标准化需要比较长时间。

5、国外大公司已经做了技术储备,合资企业已经盯着天然药市场
土洋药进口超过了中药的出口,进口5个亿,出口四亿多,我们出口是粗加工,人家加工后再返回来。

最大的中药市场在中国,国外也在盯着。

我们也有优势:
1、我们对国内市场了解深,高层相对乐观
2、国家在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3、GMP认证,淘汰一批企业,规范化发展。

对于我这个部门的发展需要明确:1、组织架构,3个部门的整合,也就是研发的整合。

2、战略定位:GAP提高到什么战略地位。

我给陈总提供了几个报告,你们如果要看,得有陈总允许。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Q: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