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变电抗式传感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路欧姆定律 传感器电感量计算:
LW2
线圈匝数
δ
Rm
线圈自感
磁路总磁阻
3.1.1 工作原理
自感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变化转换成自感L的变化,通过 一定的转换电路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输出。
被测物理量 (非电量:位移、 电磁感应
振动、压力、
流量、比重)
线圈自感系数L 测量电路
电压或电流 (电信号)
3.1.1 工作原理
空载输出电压
u0 (u/2 )(Δ Z/Z )
两种情况的输出交流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相位差180为了判别衔铁位移方向,就是判别信号的 相位,为了判别交流信号的相位,需接入专门的相敏 检波电路。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2) 相敏检波电路
差动衔铁处于中间位置:
Z1=Z2=Z, U0=0; Z2增加,Z1减小时,u 上正下负(蓝),R2压 降大于R1压降;u上负下 正(红),R2压降小于 R1压降。电压表输出上 负下正。
Z2减小,Z1增加时,u上正下负(蓝),R2压降小于R1 压降;u上负下正(红),R2压降大于R1压降。电压表输 出上正下负。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电路作用:辨别衔铁位移方向。 U0的大小反映位移的大小, U0的极性反映位移的方向。
非相敏整流和相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比较 (a) 非相敏整流电路;(b) 相敏整流电路 使用相敏整流,输出电压U0不仅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 和方向,而且还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
0
代入式(3.1.6)式并整理得
LL0L2(W 020S)1L0 0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01 上式用泰勒级数展开成如下的级数形式
LL0LL01 0 0 2
LL0
0 1 0 0 2
L
灵敏度很高,但线性差,适用于线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Δ f ( L ) 3 /2 C C Δ L /4 ( f/2 ) ( Δ L /L )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调相电路
传感电感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相位变化
2tg1(L/R)
Δ 2(L/R) ΔL 1(L/R)2 L
用手慢慢将接触器的活动铁心 (称为衔铁)往下按,我们会 发现毫安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当衔铁与固定铁心之间的气隙 等于零时,毫安表的读数只剩 下十几毫安。
☞ 气隙变小,电感变大,电流变小
3.1.1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当一个线圈中电流i变化时, 该电流产生的磁通Φ也随之变化,因而在线圈本身产生 感应电势el——自感。
一般每毫米的变化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 – 重复性能好、线性度宽且较稳定。 – 不宜于高频动态信号的测量。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原 理: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空气 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 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
度δ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
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 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 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 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1-螺线管线圈Ⅰ; 2-螺线管线圈Ⅱ; 3-骨架; 4-活动铁芯
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铁芯初始状态处于对称位置
L0L10L20r2l0W 2 1r1 rrc 2llc
L10,L20——分别为线圈Ⅰ、Ⅱ的初始电感值;
被测量 x
L(M)
转换电路类型:
*调幅式:x——A
调频式: x——f()
调相式: x——
传感器
转换电路及 电量 信号调节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调幅电路
(1) 变压器电路
输出空载电压
z2
u/2
u0
u/2 z1
u0Z1 uZ2Z1u 2u 2Z Z1 1 Z Z2 2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当铁芯移动(如右移)后,使右边电感值增加,左边电感值减小
L1r2l0W2 1r1rrc2lc lx
L2 r2l0W2 1r 1rrc2lc lx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
1-铁芯; 2-线圈; 3-衔铁
当衔铁向上移动时,两个线圈的电感变化量Δ L1、Δ L2
L L 1 L 22L 0 0 1 0 2 0 4
初始平衡状态,Z1=Z2=Z, u0=0
衔铁偏离中间零点时 Z 1 Z Δ Z 、 Z 2 Z Δ Z ,
图 变压器电桥
u0(u/2)(Δ Z/Z)
使用元件少,输出阻抗小, 获得广泛应用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传感器衔铁移动方向相反时
Z 1Z Δ Z 、 Z 2Z Δ Z ,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4.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
传感器结构灵敏度
转换电路灵敏度
k0(ΔL/L)/Δx kcu0/Δ (L/L)
总灵敏度 kzk0kcu0/Δx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气隙型、变压器电桥 传感器
kz10
(L)2 R2 (L)2
u 2
第一项决定于传感器的类型 第二项决定于转换电路的形式 第三项决定于供电电压的大小
3.1.1 工作原理
分 类:
a)变气隙型
b)变面积型
c)螺线管型
线圈中放入圆柱形衔铁,当衔铁上下移动时,自感量将 相应变化,构成螺线管型自感传感器。
3.1.1 工作原理
特 点:
–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力小 – 分辨率高、能测量0.1um以下的机械位移,能感受
0.1角秒的转角位移变化。 –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和放大,
第3章 变电抗式传感器
3.1 自感式传感器 3.2 差动变压式传感器 3.3 电涡流式传感器 3.4 电容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
变阻抗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改变磁路的 磁阻,导致线圈电感量的变化,或利用被测量 改变传感器的电容量,或者利用被测量线圈的 等效阻抗等,实现对非电量的检测。
种类:电感式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涡 流式传感器和压磁式传感器。
0
3
以上
高次项,因此差动式自感式传感器线性度得到明显改善。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传感器气隙长度保持不变,令磁通截面积
随被测非电量而变。
设铁芯材料和衔铁材料的磁导率相同,则
此变面积自感传感器自感L为:
W2 L
W20 sKs
l l
l l/r
根据以上两式,可以求得每只线圈的灵敏度为
k 1 k 2 d d 1 L x d d 2 L x0 W 2 l2 r 1 r c 2
两只线圈的灵敏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具有差动特征。
式(3.1.21)和式(3.1.24)可简化为
L0L1 0L2 0
W rl 2
3.1 自感式传感器
3.1.1 工作原理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1.6 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3.1.1 工作原理
实 验: 将一只220V交流接触器线圈与交流毫安表串联后,接到机床 用控制变压器的36V交流电压源上,如下图所示。开始毫安 表的示值约为几十毫安。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对上式进行线性处理,即忽略高次项得
L
2
L0
0
灵敏度k0为
kk00
LL//LL00
22
00
(1)差动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单线圈式传感器的两倍
2
(2)单线圈是忽略
00
2
以上高次项,差动式是忽略
构 成:
自感式传感器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 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制成。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3.1.1 工作原理
LW2 Rm
R m li/iS i 2/ 0 SUl ii————各各段段导导磁磁体体的的长磁度导;率;
S i ——各段导磁体的截面积; δ ——空气隙的厚度; U0 ——真空磁导率 S ——空气隙截面积
2
0
rc c
l2
k1
k2
0W2rrc2
l2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 调幅电路 2. 调频电路 3. 调相电路 4. 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化转变为电感量的变化。 为了测出电感量的变化,要用转换电路把电感量的
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0s 0rs'
l:气隙总长度
S:气隙磁通截面积
l:铁芯和衔铁中的磁总 路长度 S':铁芯和衔铁中磁通截面积
r:铁芯和衔铁材料磁相导对率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灵敏度
k0
dL ds
K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在忽略气隙磁通边缘效应的条件下, 输入与输出呈线性关系;
因此可望得到较大的线性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有单线圈和差动式两种结构形式。 单线圈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是由多
层绕制的细长线圈、铁磁性壳体和可沿 线圈轴向移动的活动衔铁组成。
线圈中放入圆柱形衔铁,当衔铁上 下移动时,自感量将相应变化,构成螺 线管型自感传感器。
属于开磁路结构形式,由于螺管的长度有限,轴向磁 场的不均匀分布造成分析起来比气隙式复杂。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 谐振式调幅电路
U0
jLT
jLT
U
jLj 1
C
谐振点的自感值 电路的灵敏度很高,但是线性差,适用于线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2.调频电路
传感器自感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频率的变化 f
L
C
震荡电路
f
f 1/2 LC
0
LL 0 0 1 0 0 2
同理,当衔铁随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向下移动时,有
LL0 0 1 0 02 03
L L 00 0 1 0 0 2 0 3
通常气隙磁阻远大于铁芯和衔铁的磁阻, 即
2 li
0S
i Si
2
R m li/iS i 2/ 0 S Rm 0 S
3.1.1 工作原理
LW2/20SW220S
Lf,S
L L ff11 变气隙型传感器
L L ff22SS 变截面型传感器
2.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当压力进入膜盒时,膜盒 的顶端在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 与压力P大小成正比的位移, 于是衔铁也发生移动, 从而 使气隙发生变化, 流过线圈 的电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流表A的指示值就反映了被 测压力的大小。
传感器灵敏度的单位为 mV/(μm·V)
电源电压为1V,衔铁偏移1μm时,输出电压为若干毫伏
3.1.6 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1.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2. 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1.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1 传感器引线 2 铁心套筒 3 磁芯 4电感线圈 5 弹簧 6 防转件 7滚珠导轨 8测杆 9 密封件 10玛瑙测端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对式(3.1.11)(3.1.13)作线性处理,即忽略高次项后可得
L
L0 0
灵敏度为
k0
L/ L0
1
0
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与灵敏度及线性度是相矛盾的, 因此变隙式自感式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场合。 为了减小非线形误差,实际中广泛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衔铁移动 气隙改变 磁阻变化 电感值变化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当衔铁处于初始位置时,初始电感量为
LW2 W20S Rm 2
L与δ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当衔铁上移Δδ时,则,
LL0 L
LW2
线圈匝数
δ
Rm
线圈自感
磁路总磁阻
3.1.1 工作原理
自感式传感器是把被测量变化转换成自感L的变化,通过 一定的转换电路转换成电压或电流输出。
被测物理量 (非电量:位移、 电磁感应
振动、压力、
流量、比重)
线圈自感系数L 测量电路
电压或电流 (电信号)
3.1.1 工作原理
空载输出电压
u0 (u/2 )(Δ Z/Z )
两种情况的输出交流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相位差180为了判别衔铁位移方向,就是判别信号的 相位,为了判别交流信号的相位,需接入专门的相敏 检波电路。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2) 相敏检波电路
差动衔铁处于中间位置:
Z1=Z2=Z, U0=0; Z2增加,Z1减小时,u 上正下负(蓝),R2压 降大于R1压降;u上负下 正(红),R2压降小于 R1压降。电压表输出上 负下正。
Z2减小,Z1增加时,u上正下负(蓝),R2压降小于R1 压降;u上负下正(红),R2压降大于R1压降。电压表输 出上正下负。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电路作用:辨别衔铁位移方向。 U0的大小反映位移的大小, U0的极性反映位移的方向。
非相敏整流和相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比较 (a) 非相敏整流电路;(b) 相敏整流电路 使用相敏整流,输出电压U0不仅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 和方向,而且还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
0
代入式(3.1.6)式并整理得
LL0L2(W 020S)1L0 0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01 上式用泰勒级数展开成如下的级数形式
LL0LL01 0 0 2
LL0
0 1 0 0 2
L
灵敏度很高,但线性差,适用于线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Δ f ( L ) 3 /2 C C Δ L /4 ( f/2 ) ( Δ L /L )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调相电路
传感电感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相位变化
2tg1(L/R)
Δ 2(L/R) ΔL 1(L/R)2 L
用手慢慢将接触器的活动铁心 (称为衔铁)往下按,我们会 发现毫安表的读数逐渐减小。 当衔铁与固定铁心之间的气隙 等于零时,毫安表的读数只剩 下十几毫安。
☞ 气隙变小,电感变大,电流变小
3.1.1 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当一个线圈中电流i变化时, 该电流产生的磁通Φ也随之变化,因而在线圈本身产生 感应电势el——自感。
一般每毫米的变化可达数百毫伏的输出。 – 重复性能好、线性度宽且较稳定。 – 不宜于高频动态信号的测量。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原 理: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在铁芯和衔铁之间有空气 隙,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 相连。当衔铁移动时,气隙厚
度δ发生改变,引起磁路中磁
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线圈的 电感值变化,因此只要能测出 这种电感量的变化,就能确定 衔铁位移量的大小和方向。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1-螺线管线圈Ⅰ; 2-螺线管线圈Ⅱ; 3-骨架; 4-活动铁芯
差动螺线管式电感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铁芯初始状态处于对称位置
L0L10L20r2l0W 2 1r1 rrc 2llc
L10,L20——分别为线圈Ⅰ、Ⅱ的初始电感值;
被测量 x
L(M)
转换电路类型:
*调幅式:x——A
调频式: x——f()
调相式: x——
传感器
转换电路及 电量 信号调节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调幅电路
(1) 变压器电路
输出空载电压
z2
u/2
u0
u/2 z1
u0Z1 uZ2Z1u 2u 2Z Z1 1 Z Z2 2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当铁芯移动(如右移)后,使右边电感值增加,左边电感值减小
L1r2l0W2 1r1rrc2lc lx
L2 r2l0W2 1r 1rrc2lc lx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
1-铁芯; 2-线圈; 3-衔铁
当衔铁向上移动时,两个线圈的电感变化量Δ L1、Δ L2
L L 1 L 22L 0 0 1 0 2 0 4
初始平衡状态,Z1=Z2=Z, u0=0
衔铁偏离中间零点时 Z 1 Z Δ Z 、 Z 2 Z Δ Z ,
图 变压器电桥
u0(u/2)(Δ Z/Z)
使用元件少,输出阻抗小, 获得广泛应用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传感器衔铁移动方向相反时
Z 1Z Δ Z 、 Z 2Z Δ Z ,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4.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
传感器结构灵敏度
转换电路灵敏度
k0(ΔL/L)/Δx kcu0/Δ (L/L)
总灵敏度 kzk0kcu0/Δx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气隙型、变压器电桥 传感器
kz10
(L)2 R2 (L)2
u 2
第一项决定于传感器的类型 第二项决定于转换电路的形式 第三项决定于供电电压的大小
3.1.1 工作原理
分 类:
a)变气隙型
b)变面积型
c)螺线管型
线圈中放入圆柱形衔铁,当衔铁上下移动时,自感量将 相应变化,构成螺线管型自感传感器。
3.1.1 工作原理
特 点:
–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力小 – 分辨率高、能测量0.1um以下的机械位移,能感受
0.1角秒的转角位移变化。 –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和放大,
第3章 变电抗式传感器
3.1 自感式传感器 3.2 差动变压式传感器 3.3 电涡流式传感器 3.4 电容式传感器
工作原理
变阻抗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改变磁路的 磁阻,导致线圈电感量的变化,或利用被测量 改变传感器的电容量,或者利用被测量线圈的 等效阻抗等,实现对非电量的检测。
种类:电感式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涡 流式传感器和压磁式传感器。
0
3
以上
高次项,因此差动式自感式传感器线性度得到明显改善。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传感器气隙长度保持不变,令磁通截面积
随被测非电量而变。
设铁芯材料和衔铁材料的磁导率相同,则
此变面积自感传感器自感L为:
W2 L
W20 sKs
l l
l l/r
根据以上两式,可以求得每只线圈的灵敏度为
k 1 k 2 d d 1 L x d d 2 L x0 W 2 l2 r 1 r c 2
两只线圈的灵敏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具有差动特征。
式(3.1.21)和式(3.1.24)可简化为
L0L1 0L2 0
W rl 2
3.1 自感式传感器
3.1.1 工作原理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1.6 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3.1.1 工作原理
实 验: 将一只220V交流接触器线圈与交流毫安表串联后,接到机床 用控制变压器的36V交流电压源上,如下图所示。开始毫安 表的示值约为几十毫安。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对上式进行线性处理,即忽略高次项得
L
2
L0
0
灵敏度k0为
kk00
LL//LL00
22
00
(1)差动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单线圈式传感器的两倍
2
(2)单线圈是忽略
00
2
以上高次项,差动式是忽略
构 成:
自感式传感器由线圈、铁芯和衔铁三部分组成。 铁芯和衔铁由导磁材料制成。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3.1.1 工作原理
LW2 Rm
R m li/iS i 2/ 0 SUl ii————各各段段导导磁磁体体的的长磁度导;率;
S i ——各段导磁体的截面积; δ ——空气隙的厚度; U0 ——真空磁导率 S ——空气隙截面积
2
0
rc c
l2
k1
k2
0W2rrc2
l2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 调幅电路 2. 调频电路 3. 调相电路 4. 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量的变化转变为电感量的变化。 为了测出电感量的变化,要用转换电路把电感量的
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0s 0rs'
l:气隙总长度
S:气隙磁通截面积
l:铁芯和衔铁中的磁总 路长度 S':铁芯和衔铁中磁通截面积
r:铁芯和衔铁材料磁相导对率
3.1.3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
灵敏度
k0
dL ds
K
变面积式自感传感器在忽略气隙磁通边缘效应的条件下, 输入与输出呈线性关系;
因此可望得到较大的线性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1.4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
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有单线圈和差动式两种结构形式。 单线圈螺线管式自感传感器是由多
层绕制的细长线圈、铁磁性壳体和可沿 线圈轴向移动的活动衔铁组成。
线圈中放入圆柱形衔铁,当衔铁上 下移动时,自感量将相应变化,构成螺 线管型自感传感器。
属于开磁路结构形式,由于螺管的长度有限,轴向磁 场的不均匀分布造成分析起来比气隙式复杂。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3) 谐振式调幅电路
U0
jLT
jLT
U
jLj 1
C
谐振点的自感值 电路的灵敏度很高,但是线性差,适用于线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3.1.5 自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2.调频电路
传感器自感变化将引起输出电压频率的变化 f
L
C
震荡电路
f
f 1/2 LC
0
LL 0 0 1 0 0 2
同理,当衔铁随被测物体的初始位置向下移动时,有
LL0 0 1 0 02 03
L L 00 0 1 0 0 2 0 3
通常气隙磁阻远大于铁芯和衔铁的磁阻, 即
2 li
0S
i Si
2
R m li/iS i 2/ 0 S Rm 0 S
3.1.1 工作原理
LW2/20SW220S
Lf,S
L L ff11 变气隙型传感器
L L ff22SS 变截面型传感器
2.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当压力进入膜盒时,膜盒 的顶端在压力P的作用下产生 与压力P大小成正比的位移, 于是衔铁也发生移动, 从而 使气隙发生变化, 流过线圈 的电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电流表A的指示值就反映了被 测压力的大小。
传感器灵敏度的单位为 mV/(μm·V)
电源电压为1V,衔铁偏移1μm时,输出电压为若干毫伏
3.1.6 自感式传感器应用举例
1.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2. 自感式压力传感器
1.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1 传感器引线 2 铁心套筒 3 磁芯 4电感线圈 5 弹簧 6 防转件 7滚珠导轨 8测杆 9 密封件 10玛瑙测端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对式(3.1.11)(3.1.13)作线性处理,即忽略高次项后可得
L
L0 0
灵敏度为
k0
L/ L0
1
0
变间隙式自感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与灵敏度及线性度是相矛盾的, 因此变隙式自感式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场合。 为了减小非线形误差,实际中广泛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L1 A1
W
L2
线圈 铁芯
A2
衔铁
衔铁移动 气隙改变 磁阻变化 电感值变化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当衔铁处于初始位置时,初始电感量为
LW2 W20S Rm 2
L与δ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3.1.2 变气隙式自感传感器
当衔铁上移Δδ时,则,
LL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