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光的色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2)光的吸收的电子论解释
在实际情况中,振子的振动就是衰减的阻尼振动。在外 电场的作用下,受迫振动的振幅为
x
x ei(t) 0
m(02
eE0
2
eit
ir)

r
1
Ne2
m0[(02 2 )
ir]
显然n是一复数,令 n n1 in。2 则在介质中沿x方向传播 的折射光可表示为
极化强度 P Np Nex Nex0eit
P与 E的比值为
r
1
P 0E
Nex0eit 0 Eeit
Ne2
m0 (02 2 )
式中 r n2 。上式可写成
n2
1 4 2 Ne2
m0c2


上式称为色散塞尔迈尔公式,它比科希公式更符合实际。当
时,用二项式定理把它展开即得到描述色散的科希公式。
二 瑞利散射
线度小于光的波长的微粒对入射光的散射现象通常称为瑞利 散射。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规律: (1)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Is ()
f () 4
(2)散射光的强度与方向有关
I I /(2 1 cos2 )
(3)散射光具有确定的振动方
向,也就是说,它是偏振光。 三 喇曼散射
◆洛仑兹电子理论所提出的电偶极子模型定性方面能与实验结果大体 相符,物理图象简明。按照这一模型,可以计算出介质中光的传播速 度和折射率,也可以求得光对介质的吸收系数。
二 色散和吸收的电子论解释
(1)关于色散的电子论解释
假设色散介质中只有一个电子,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当电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 时,其电偶极距 P ex,根据
E
E e
n2
c
x
0
E ei
(t
n1
x c
)
0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21-4 光的散射
一 光的散射现象
当光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介质(例如包含微小水滴的空气或 雾、包含有悬浮微粒的液体、胶体溶液等)时,则从各个方向 都可以看见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这些杂质微粒是产生散射次波的波源。当光与这些散射微粒 作用时,它们的振动之间就没有固定的位相关系,因而向各个 方向发射的次波产生不相干叠加而不会抵消,从而形成了散射 光。 散射按介质不均匀结构的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由均 匀介质中悬浮的杂质微粒所引起的光的散射,称为庭德尔散射。 另一类由于组成介质的分子热运动造成密度的局部涨落而引起 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
◆ 任何物质对光的吸收的都存在着一般吸收和选择吸收。
◆ 物体呈现的颜色与物体对光的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绝 大部分物体呈现的颜色,都是由色散
21-3 光的色散和吸收的解释
一 洛仑兹电子论假设
◆电偶极子模型:在入射光的作用下,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形成振动 的偶极子,这种带电的振动偶极子将以入射光的频率辐射电磁次波, 这些次波叠加起来就形成在介质中传播的光波。
◆正常色散的经验公式:
n
A
B
2
C
2
可见光区域
1重火石玻璃 2轻火石玻璃 3水晶 4冕盘玻璃 5萤石
几种光学材料的色散曲线
式中A,B,C是常数,对上式求导可得介质的色频率.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三 反常色散
◆反常色散:
吸收带附近的色散曲线的形状与正常色散曲线大 不相同,该区域的色散称之为反常色散。
结束
返回本章首页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 散射和色散
返回主目录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21-1 光的色散
一 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
介质的折射率随光的波长而变化的现象。
◆色散现象分析:
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不同,所以当一束白光或多色光入射在两 种透明介质分界面上时,只要入射角不为 零,不同波长的光就会按不同折射角折射 而散开,表现出色散现象.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二 光的吸收与波长的关系

一般吸收
如果介质对某波段范围的光吸收很少,且吸收 程度几乎不随波长而改变(即吸收系数与波长
无关),这种吸收称为介质对光的一般吸收。
一般吸收的基本特点是吸收量很少且吸收程度
在给定的波段内几乎不变。
◆ 选择吸收 如果介质对某些波长的光吸收特别强烈,而对 其他波长的光吸收较少,这种吸收则称为介质 对光的选择吸收。选择吸收的特点是吸收量很 大且随波长不同急剧变化。
散射光强度分布
在拍摄透明介质的散射光谱照片并作长时间的曝光,还可以
在散射光中找到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谱线,这就是喇曼散射。
原因:介质极化强度有两方面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入射
光的电场E以频率 变化0 ;另一方面,由于介质分子以本征频
率 振动,极化率也以频率 作 周期变化,使介质分子发射的
次波具有 , 两种频率。
◆介质的色散率: 表征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变化快慢的程度.
即 dn d f () d d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二 正常色散
◆描述折射率n随波长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色散曲线。
◆这就表明介质的折射率n及色散率的数值都随波长的增加 而减小,这样的色散称为正常色散。
◆几种介质的色散曲线特点:
1.它们的折射率n都随 波长的增加而减小,而且 波长越长,曲线越平缓。 2.不同介质的色数曲线 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
◆反常B为色物散质的常理数论,公式为:入射n光2 在真1空中B的波长 且与物质的固有 频率 有 关.
◆结论:
(1)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都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任何物质的色散图都由 正常色散区域和反常色散区域构成。
(2)在透明波段的色散曲线符合科希公式,在吸收带内及边缘附近不符合科希公式。
(3)在吸收带两边区域,不管是否符合科希公式, 总有 dn 0 ,属于正常色 散;而在吸收带内,则有 dn 0 ,属于反常色散。 d
受迫振动理论,在 方向的外电场 E E0的ei作t 用下, 满
足方程
d2x m dt2
dx dt
kx
E0eit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在阻尼很小时, 0,电子在强迫振动下的位移为
x
x0eit
eE0
m(02
2
)
eit
,
0
2
K m
式中0 是振子的固有圆频率。设单位体积中有N个分子,则
d
第二十一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
21-2 光的吸收
一 光的吸收现象
◆当光通过介质时,出射光强相对于入射光强被减弱的现象, 称为介质对光的吸收。
◆式介中质I对和光I吸o 收分的别一为般透规射律光:强和I入射I光0e强,aLL 为介质厚度.
a为吸收系数.
◆从能量转换这一观点来分析介质对光的吸收,可认为光 通过介质时,光波的电矢量使介质结构中的带电粒子做受 迫振动,光的一部分能量用来供给受迫振动所需的能量。 这时介质粒子若和其他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振动能量可 能转变成平动动能,使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增加,因而物体 发热。在此情况下,这部分光能量转化为热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