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梁张拉作业指导书
⼀、⼯程概况
⼆、拉设备⼀览表
三、准备⼯作
1、预应⼒钢绞线下料
钢绞线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与施⼯长度之和,每端的⼯作长度按设计留70cm。
下料前⾸先检查拆封钢绞线的外观,看有⽆断裂,裂缝损伤等情况,若有这些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停⽌下料。
下料时采⽤砂轮切割机进⾏切割,切割⼝的两端各5cm先⽤铅丝绑扎,然后再切割,不准使电弧切割,以免烧伤钢绞线,降低强度,并保证钢绞线的要求长度。
另外,对整卷钢绞线的下料,要采⽤下料盘来固定,从内抽出,防⽌整卷钢绞线绽开后⽆法下料。
对具体下料长度作出技术交底书。
钢绞线下料应注意以下⼏点:
1)、下料场地应⼲净、平整。
2)、严禁未固定钢绞线盘就剪断固定钢带。
3)、下好料的钢束做好标记,以防混乱。
4)、每次下料要保证随⽤随下,防⽣锈。
2、编束
编束应在平整的场地上铺设塑料布进⾏,使钢绞线平直。
将预应⼒管道内的灰浆、积⽔清除⼲净,将锚垫板上粘的灰浆及压浆孔内的灰浆清除⼲净后,将整好头的钢绞线按设计根数,⼗五根、⼗七根或⼗九根⼀束的钢束端头⽤胶布或胶带纸缠好。
每隔1⽶⽤18~22号铅丝编制合拢捆绑。
同时在没⼀根钢绞线两端⽤不同的颜⾊进⾏标识,防⽌其在孔道内交叉纽结。
穿束时,必须统⼀得当,有专⼈指挥,不可强⾏穿索。
可加穿索器,钢绞线端头焊连,焊⼀钢筋环牵引,外加钢板做成圆锥形外套,以便穿索顺利。
穿好的各孔索尽量保证两边外露长度⼤概⼀样,穿索前应检查各锚垫板下砼是否密实,不密实时采⽤环氧树脂砼补实,同时清理锚垫板压浆孔及杂物。
(注:其中前⾯1、2、3项应在混凝⼟浇注前完成)
3、现浇箱梁成孔检查
现浇箱梁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对箱梁的质量、⼏何尺⼨等进⾏检查。
同时将预应⼒孔道和预应⼒钢绞线进⾏检查,确保孔道畅通和预应⼒钢绞线的质量。
4、相关试验
⑴、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锚具和夹⽚进场时,应有出场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照《预应⼒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
规定,对其进⾏检查和检验,确保⼯程质量达到优良⼯程的要求。
其中检
查项⽬为:
⑴-1检查
锚具和夹⽚
5、安装千⽄顶
将钢绞线按顺序穿⼊锚具,将清洗过的夹⽚按原来在锚具中的⽚位号依次嵌⼊预应⼒钢材之间。
夹⽚嵌⼊后,⽤套管轻轻敲击,使其夹紧预应⼒钢材,但夹⽚外露量应整齐⼀致。
将预应⼒钢绞线束穿⼊千⽄顶,锚环对中,并将张拉油缸先伸出2~4cm,再在千⽄顶尾部穿上垫板及⼯具锚,穿⼊夹⽚。
为便于退出⼯具锚,⼯具内壁可涂少量润滑油或夹⽚裹上塑料布。
四、张拉操作程序和⼯艺
1张拉程序
(1)搭设⼯作平台,在⼯作平台外侧及张拉轴线正⾯设⽊板围护。
防⽌飞锚、断丝等伤⼈。
(2)钢绞线设计要求为:⾼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фs15.24mm(7丝ф5),标准强度1860Mpa(R a
×105Mpa。
y),Ey=1.95
2 张拉⼯艺
张拉油顶采⽤YCW400B、YCW60B-100和YCJ26-200型油顶张拉,根据不同的钢束及张拉⼒选⽤相应的油顶张拉。
当箱梁梁体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及弹性模量时,根据设计⽂件提供的张拉应⼒值进⾏张拉。
张拉程序(考虑了夹⽚回缩和其他不利因素,故张拉采取超张拉3%,确保张拉⼒的设计值)
0 0.1σk (作伸长量标记) 0.2σk (作伸长量标记)
1.03σk(静停5分钟,测伸长量)锚固
⑴先按每束根数与相应的⼯作锚环配套,带好夹⽚。
将钢绞线从千
⽄顶中⼼穿过,安装⼯具锚环,将夹⽚装⼊每个⼩孔内,⽤套管轮换反复
敲打,使夹⽚头部平齐。
⑵安装限位板、垫环。
⑶向张拉缸供油,开始张拉。
张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达到0.1σk
时停⽌供油,检查夹⽚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并测量⼀次伸长值,作为
测量伸长量的初始值。
上述⼯作完成后,即向千⽄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
进⾏张拉。
⑷为了减少预应⼒损失,在张拉到计算控制应⼒后,⾸先⼀端放张锚
固。
⽅法与⼯作锚环相同,并应将⼯具夹⽚⽤⼀层塑料纸包住。
尤其要注
意⼯作锚、限位板与⼯具锚之间钢绞线孔位要⼀⼀对应,严禁交叉错位。
另⼀端持荷,即油压保持在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2分钟,
测量钢绞线伸长值加以校核。
在保持2分钟内,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
压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顶回油,夹⽚⾃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
时做好记录。
整个箱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0.5%,且同
⼀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丝,也不得在同⼀侧。
⑸按规定程序张拉⾄应⼒控制值,并测量预应⼒钢绞线的伸长值。
张
拉值的⼤⼩以油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
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偏差应控制在6%范围内否则应查找原因,以
便解决。
⑹对于箱梁预应⼒张拉顺序为:先纵向,后竖向,最后再横向。
⑺断丝、滑丝数量应符合施⼯规范要求,否则应进⾏换束,重新张拉。
断丝、滑丝控制见表1。
表1 预应⼒筋断丝、滑移限制
注:(1)、钢绞线断丝系指单跟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
(2)、超过表列控制数时,原则上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的条件下,可采取补救措施。
如提⾼其他束预应⼒值,但须满⾜设计上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3、压浆
⑴张拉好的钢束,要及时进⾏孔道压浆,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4⼩时。
⑵压浆使⽤⽔泥应选⽤与梁部砼所⽤⽔泥同标号的新鲜⽔泥。
⑶⽔泥浆配合⽐由试验室提供。
⑷采⽤⼀次压浆法。
压浆顺序从低孔位到⾼孔位,⽐较集中和邻近孔道应连续⼀次压浆完成,以免窜到邻近孔的⽔泥浆凝固堵塞孔道;因故不能⼀次完成的孔道和临近孔道应⽤压⼒⽔冲洗,保持孔道畅通。
⑸压浆时最⼤压⼒⼀般需保证达到0.5~0.7MPa,长孔道应适当增加压⼒。
⑹压浆完成后,及时清洗、保养机具,以便下次压浆。
⑺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完成后48⼩时内梁体砼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
⑻每次压浆时,试验室应做试件检查⽔泥浆强度。
五、张拉的有关规定:
1、钢绞线之前,对梁体应作全⾯的检查,如有缺陷,须事先征得监
理⼯程师的同意修补完好且达到设计强度,并将承压垫板及锚下管道扩⼤部分的残余灰浆铲除⼲净,否则不得进⾏张拉。
2、张拉设备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允许使⽤。
千⽄顶必须经过校正合格后⽅可允许使⽤。
校正期限不得超过⼀个⽉。
3、张拉时,须有专⼈负责及时填写张拉记录。
4、千⽄顶不得超载,不得超出规定的⾏程;转移油泵时必须将油压表拆卸下来另⾏携带转送。
5、张拉钢绞线时,必须两边同时给千⽄顶主油缸徐徐充油张拉,两端伸长应基本保持⼀致,严禁不按照设计规定⼀端张拉。
6、张拉、压浆作业必须有专⼈指挥,严禁蛮⼲。
7、严禁把⾼压油管当溜绳及⼿把使⽤。
六、安全要求
1、⾼压油管在使⽤前应做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
2、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最⼤⼯作油压下能⾃动打开的状态。
3、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和千⽄顶之间采⽤的⾼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作油压下保持5min 以上不得露油。
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4、在张拉时,千⽄顶后⾯不得站⼈,也不得踩踏⾼压油管。
5、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异常,应⽴即停机检查维修。
6、锚具、夹具均应设专⼈妥善保管,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坏或散失。
施⼯为避免锈蚀、玷污、遭受机械损坏等,在终张拉完后按设计⽂件要求对锚具进⾏防锈处理。
七、油顶标定报告
(见后附油顶鉴定报告8份、油表鉴定报告8份)
⼋、张拉控制
1、张拉油表读数计算:
见附表1:37#墩张拉油表读数计算单
主线、上⾏线、下⾏线张拉油表读数计算单
2、伸长量计算:
()
()
长值。
),可采⽤相邻级的伸值(初应⼒以下的推算伸长—⼒间的实测伸长值;从初应⼒⾄最⼤张拉应—计算公式:、预应⼒筋实际伸长值)。
预应⼒筋的弹性模量(—)
预应⼒筋的截⾯⾯积(—);
预应⼒筋的长度(—计算公式:、预应⼒筋理论伸长值擦系数。
预应⼒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的影响系数;
孔道每⽶局部偏差对摩—);之和(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从张拉端⾄计算截⾯曲—);孔道长度(从张拉端⾄计算截⾯的—);
⼒(预应⼒筋张拉端的张拉—)⼒;
预应⼒筋平均张拉(—计算公式:、预应⼒筋平均张拉⼒m m L L L L L m m N E m m A m m L E A L P L k rad m x N P N P kx
e P P P P P P P p kx p 212
1)3/)21)122+?=?=
+-=+-µθµθ
µθ 3、张拉压浆作业交底
4、张拉压浆材料表
5、张拉顺序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