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史

合集下载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名词解释(上)思维导图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名词解释(上)思维导图

名词解释35个知识点(35题)西方(一)1.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世俗封建主的文学。

2.反映骑士与贵妇之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3.法国成就最高,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2.“狂飙突进”运动1.德国启蒙运动达到高峰的标志。

2.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主意识。

3.青年歌德和席勒是代表。

3.多余人1.19 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2.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

但这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

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

3.代表人物有奥涅金、毕巧林、罗亭、奥勃洛摩夫等。

4.黑色幽默1.20世纪 60 年代美国兴起的一个小说流派。

2.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善于使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

3.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5.冰山原则1.“冰山原则”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创作主张: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 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2.“冰山原则”是指写作中用语简洁、凝练,尽量避免过多描写和不必要的形容词,只需把人物的动作或简单的语言直接摆出来,只把“八分之一”露出来,让读者细细地品味这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心理变化与思想感情,品味埋藏在底下的“八分之七”。

3.创作风格简约、含蓄、凝练。

6.社会问题剧1.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系列戏剧作品。

2.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层层揭开,使矛盾突出,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引导人们起来改革社会弊端。

2.代表作品是《玩偶之家》《群鬼》《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等。

7.三一律1.“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

2.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即 24 小时。

8.唯美主义1.19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流行于英国的一个文学思潮。

外文史2

外文史2

16.(1)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2)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17.(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和阿尔比等。

18.(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形式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五、七、五”句式共17个音组成,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

(3)代表作家是被尊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四、简答题19.(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0.(1)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

(2)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大工业侵入宗法制乡村,宗法制农民纷纷破产,道德秩序与生活秩序一样产生了混乱。

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的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21.(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22.堂·吉诃德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复杂形象。

(1)他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的不切买际的幻想家的典型。

历史学外文专著

历史学外文专著

历史学外文专著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历史学界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也在发生着变革。

历史学外文专著的出版和阅读,成为了广大历史研究者获取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入了解国外历史研究现状的重要渠道。

历史学外文专著的出版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它代表着国外历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着不同文化和学术传统背景下的历史研究取向和方法。

因此,在使用历史学外文专著时,研究者需要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具备对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充分利用这些专著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历史学外文专著的研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题选择合适的专著。

其次,在进行阅读时,需要认真阅读引言和章节摘要,把握作者的研究意图和结论。

最后,要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提出问题和总结体会。

在历史学外文专著的研究中,我们也要注重对其文化和学术背景的了解和分析,避免简单的“文化输出”或“理论照搬”,以及过度依赖国外研究成果和方法。

同时,在使用外文专著时,我们也应注重其翻译质量和准确度,避免出现误解和歧义。

总之,历史学外文专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和视野拓展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时需要充分认识它的特点和使用原则,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进行分析和应用,以取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七年级历史名校课堂背记手册

七年级历史名校课堂背记手册

七年级历史名校课堂背记手册
一、数学基础
1. 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关于分数的计算;
3. 数学表达式的计算;
4. 了解比例和比例系数等。

二、历史概论
1. 古代史的基本历史;
2. 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3. 对古代中国文化、宗教等的理解;
4. 对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用情况的归纳总结等。

三、语文课历史
1. 四大经典的认知与实践;
2. 诸子百家的语言特点;
3. 汉字的基本书写;
4. 阅读民间汉字故事等。

四、政治历史
1. 中国历史的深层次的本质发展;
2. 各个时期社会状况的概要;
3. 各历史人物和权力机构的分析;
4. 中国文化特色的形成与表现等。

五、世界史研究
1. 世界古典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
2. 中世纪以来欧洲史的重要历史事件;
3. 世界革命变革时期的重大变化;
4. 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会议的兴衰。

六、外文历史
1. 了解世界历史的中心问题和重大问题;
2. 古代外文史料的深入学习;
3. 海外历史的联系;
4. 对外文历史的广泛了解等。

中西翻译的历史

中西翻译的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伊拉斯莫的不屈从神 学权威、《圣经》翻译靠译者的语言知识; 路德翻译必须采用民众语言的人文主义 观 点;多雷译者必须理解原文内容、通晓两 种语言、避免逐字对译、采用通俗形式、 讲究译作风格的"翻译五原则"。
• 在十七至十九世纪:巴托"作者是主人"(译 者是仆人)、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 确翻译理论;德莱顿"直译"、"意译"、"拟作 "的翻译三分法和翻译是艺术的观点;泰特 勒优秀译作的标准;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 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 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备的通顺" 等翻译三原则,施莱尔马赫的口译和笔译、 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的区分;洪堡的语 言决定世界观和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理论; 阿诺德的"翻译荷马必须正确把握住荷马特 征"的观点。
意义:西方的文化科学的介绍,推动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变法、辛亥革命、五 四运动等政治运动,都是同国外新思想、 新文化的引进有密切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近代翻译史概述 ( 1840—1894 )
近代翻译的发轫——鸦片战争至甲 午中日战争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 列强入侵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 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
中国译论简介
•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
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支谦的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 本、三不易”、玄奘的“"既须求真,又须 喻俗"的翻译标准,(意即"忠实""通顺“), 颜宗的“八备说”(这八条说的是译者的修 养问题,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鸠摩罗什的 “意译”主张 • 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简答论述(下)思维导图

必背-外文史主观题-简答论述(下)思维导图

简答论述35个知识点(62题)1.《高老头》1.论述“人生三课”对拉斯蒂涅形象的意义。

(1)拉斯蒂涅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

他所尊奉的原则就是鲍赛昂子爵夫人,特别是伏脱冷给他指点的极端利己主义。

他的"人生三课"对他的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

(2)第一课:鲍赛昂夫人的隐退,证明了"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斗不过金钱,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在奉行冷酷现实的利己拜金原则,否则就会大难临头。

(3)第二课:伏脱冷被捕,证明了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再次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拜金原则。

(4)第三课:高老头的惨死,证明了“崇高的父爱”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地知道利己拜金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了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

(5)拉斯蒂涅的行为更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他的思想是变化发展的。

他是一个演变中的人物,是贵族子弟资产阶级化的典型。

2.分析拉斯蒂涅蜕变的主要过程。

(1)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中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

(2)上大学阶段: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

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

(3)蜕变阶段:在两次教育中,鲍赛昂夫人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的伎俩;伏脱冷让拉斯蒂涅进—步相信利己主义本质。

(4)最后的社会教育: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

他看到两对女儿女婿的无情无义和这个社会寡廉鲜耻的真实面貌。

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投入社会的深渊。

3.分析拉斯蒂涅形象。

4.分析巴尔扎克笔下高老头的父爱。

1.高老头是在饥荒年代牟取暴利的商人,把全部感情都放在女儿们身上2.随着钱财日益减少,被女儿抛弃3.他的遭遇表现了世态炎凉,社会教育和社会风气对人心的败坏4.其悲剧是对赤裸裸金钱关系的愤怒谴责5.论述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XC外文史名词解释

XC外文史名词解释

1、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们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希腊神话的内容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系统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即是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2、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3、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

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

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4、《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主题是歌颂上帝,崇拜上帝,以上帝为中心,以上帝为主宰。

是西方文学的又一源头。

5、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

经典外文书籍

经典外文书籍

经典外文书籍经典外文书籍是我们阅读的宝库,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知识和智慧,还能丰富我们的思想和视野。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介绍一些经典外文书籍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The Great Gatsby》-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这本小说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和人性的缺陷。

该书被广泛认为是对美国梦的研究,以及对物质主义和空虚生活的批判。

参考内容:这本书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对主题的深入探讨,如美国梦的定义和实现的可能性。

可以分析小说中的角色、情节和象征意义。

还可以研究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文化背景。

2. 《1984》- 乔治·奥威尔这本小说是对权力和专制主义的强烈批判,以及对个人自由和隐私权的忧虑。

它描绘了一个被极权主义政权控制的世界,追踪并惩罚任何反对者。

参考内容:这本书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对极权主义和思想控制的研究。

可以分析小说中的政府体系、新闻媒体、社会控制和思想审查等方面。

还可以探讨作者的政治观点和他对未来的预言。

3. 《To Kill a Mockingbird》- 哈珀·李这本小说以南方小镇为背景,通过一个少女的视角,讲述了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义的故事。

它深刻地刻画了人类的善恶并鼓励反对不公正的行为。

参考内容:这本书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对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公义的分析,以及对人性的思考。

可以研究小说中的角色、情节和象征性意义。

还可以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南方美国社会的历史背景。

4. 《Pride and Prejudice》- 简·奥斯汀这本小说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嘲讽和幽默的方式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婚姻观念。

它强调了个人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参考内容:这本书的参考内容可以包括对19世纪英国社会和婚姻观念的研究。

可以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对话和社会习俗。

还可以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她对女性地位的看法。

5. 《The Catcher in the Rye》- J·D·塞林格这本小说以一个叛逆的青少年的视角,讲述了对社会虚伪和成人世界的反叛。

外文史38篇文章的艺术成就

外文史38篇文章的艺术成就
8?悲惨世界特色:a?现实主义结合浪漫主义b?情节安排戏剧性c?政治性d?语言热情隐喻的史诗风格
9?叶覆盖尼奥涅金特色:a?现实主义手法的形象塑造b?诗体韵律特殊c?人物设置情节安排的对比d?大量抒情
10红与黑艺术特色a?现实中取材典环下的典人b?人物心理的分析c?情节严禁d?个性鲜明e?角度新颖
9?双城记封建贵族的统治引起了法国大革命,革命群众的报复也是疯狂的,人道主义才是值得赞美的,只有爱才可使世界太平人类幸福
10死魂灵通过对百病缠身的农奴主的描写,揭露了农奴制的必然衰亡,也描写了带着血腥气味走上新社会的资产阶级和对这个阶级与生俱来的掠夺性和金钱崇拜的批判
11罪与罚对下层人民不幸的同情,对地主阶级的痛恨,但反对暴力改变现实,主张隐忍顺从上帝以建立和谐世界
19哈里贝里费恩历险记艺术特色a?用美国英语描写美国生活b?方言俗语的使用符合人物性格c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
20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a?广阔历史画面(引用文献,日记命令书信)b?精巧的结构c?浓厚民族风格d?民间语言与文学语言结合
21老人与海艺术特色a?运用冰山原则b?硬汉形象鲜明c?象征手法意蕴深刻
19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a正面人物用人爱跳和矛盾,具民主精神仁爱精神b?革命者大革命复仇的战士但胜利后的凶残也反映了革命的弊端c?残暴反动阶级,解释法国贵族必将灭亡。d?特异性格的义士,浪漫色彩人道主义的极致,利他主义者
20果戈理含泪的微笑用分明的笑和难以察觉的不分明的泪历览一切壮大活动和人生。特色:a真实生活的典型性b?大量的讽刺运用c?个性语言
13雨果的世界意义浪漫主义宣言,诗歌充满高昂的资产阶级社会民主精神,小说激荡着人道主义精神
15英法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

经典外文书籍

经典外文书籍

经典外文书籍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经典的外文书籍,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对文学、文化、甚至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经典外文书籍的推荐,它们代表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成就:1.《悲惨世界》(Victor Hugo) - 维克多·雨果的这部杰作,通过对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的描述,探讨了正义、道德和爱的主题。

2.《傲慢与偏见》(Jane Austen) - 简·奥斯汀的这部小说以其犀利的社会观察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描绘而闻名。

3.《罪与罚》(Fyodor Dostoevsky)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作品是心理小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道德、罪行和救赎的主题。

4.《百年孤独》(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 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了一个神奇现实主义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

5.《战争与和平》(Leo Tolstoy) - 托尔斯泰的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不仅描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罗斯,还深入探讨了历史、哲学和人性。

6.《1984》(George Orwell) - 奥威尔在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对个人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提出了深刻的问题。

7.《麦田里的守望者》(J.D. Salinger) - 萨林格的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而成为现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

8.《追风筝的人》(Khaled Hosseini) - 霍赛尼以阿富汗近代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深刻的友谊和救赎的故事。

这些书籍代表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它们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深刻影响了读者的思想和情感。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是提升自己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非洲华人华侨史的外文史料及其利用

非洲华人华侨史的外文史料及其利用

西亚非洲(双月刊)1999年第2期学术动态非洲华人华侨史的外文史料及其利用李 安 山 华人移居非洲大陆和邻近岛屿源于清朝。

我国对非洲华人华侨史的研究十分薄弱,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以及汇编的史料亦多限于早期南非华工情况或国外学者的译著。

本文拟对非洲华人华侨史的外文史料(英文和法文)和研究状况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前辈。

值得说明的是,笔者虽然在英国国家档案馆(Public Record Office)和加纳国家档案馆(Ghana National Archiv es)作过研究,对这两国的档案分类略为熟悉一些外 ,对其他国家档案资料的分析只能依据间接资料。

关于非洲华人华侨史的外文史料 有关此研究课题的外文史料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原始资料包括官方资料、当地报刊、个人回忆和观感等;间接资料则主要是指外文论著中引用的资料。

(一)原始资料1.官方资料 官方资料包括未发表的政府档案和已公开发表的官方文件。

(1)未发表的政府档案。

所有华工或华侨生活过的国家均有这类资料。

以英国为例,主要有英国外交部文件(即编号为FO的文件)和英国殖民部文件(即编号为CO的文件)。

例如,英国外交部文件367(FO367)是“非洲/总论,1906年”类,第16号档即有一份《德兰士瓦中国商人的请愿书(1906年9月27日)》的文件,提供了当时德兰士瓦以经商为业的华人为争取生存权利而抗争的资料。

又如殖民部文件291(CO291)是“原始信函——德兰士瓦总督致英国国务大臣,1902~1907年”类。

1904~1907年正是南非招募华工最活跃的时期,这些信函中即有一些关于中国劳工的资料。

此外,当时英国政府或公司主要将华工引入各殖民地从事各种工程建设。

因此,殖民部的档案至关重要。

以黄金海岸(今加纳)为例。

我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曾专门查阅过殖民部文件第96号档(CO96),这是黄金海岸的档案分类号。

我曾见过黄金海岸殖民总督致英国殖民大臣函,表示已接受了华工。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世界历史分支)编辑讨论上传视频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时期。

中文名世界近代史外文名Modern World History起始时间16世纪截至时间1914年7月28日含义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目录1.1 经济发展2.▪手工工场时代3.▪蒸汽时代4.▪电气时代5.2 政治演变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1.▪19世纪20~70年代的改革与革命2.▪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3.3 曲折发展4.▪民族解放运动5.▪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6.4 国际关系1.▪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2.▪维也纳体系与英国霸权地位的巩固3.▪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4.5 大事记1.6 开端争议2.▪1453年说3.▪1648年说4.▪尼德兰革命说5.▪19世纪说6.▪1500年说经济发展编辑手工工场时代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原工业化阶段)(16~18世纪):(1)世界近代史始于16世纪,以16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根据的是生产力标准。

世界近代史指的是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

虽然早在14和15世纪,在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到16世纪才形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诸如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宗教改革的兴起尼德兰革命等,都是这一世界性潮流的具体表现。

再者,正是从16世纪开始,世界才改变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联为一个整体。

(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手工工场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主流。

首先从农业看,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动摇。

外文史名词解释:

外文史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 威塞克斯小说:是指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哈代创作的一系列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小说。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阴谋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这些小说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

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

代表作:《无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丝》。

2 复调小说:(1)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2)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

他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

3 自然主义文学:19世纪后期流行的,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

它的主要特征是:(1)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

(2)强调客观性。

作家不是道德家,不要作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解剖家。

(3)突出的科学性。

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4)求描写达到一种科学性的精确,认为创作就是一种实验的过程。

法国的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左拉的《泰莱丝·拉甘》是第一部自然主义小说。

《卢贡—马卡尔家族》是左拉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4心灵辩证法:这是车尔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方式的一个概括,认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陕师大文学院历年真题

陕师大文学院历年真题
1.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15分) 注音时要分声韵调,韵分韵头韵腹韵尾的格式来写。
2.复杂短语结构分析(即短语的歧义分析。针对同一断语找出两种或以上的句子意思。《现代汉语》书上有很多这样的练习。)
3.句子改错(即病句改错,标点,搭配,习惯的错误。这样的题目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二.名词解释 (5*3)
文学研究会 鸳鸯蝴蝶派 东北作家群
三.论述 50分 (任选两题)
1.略述<<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2.举例说明新月派的新格律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以李颉人的<<死水微澜>> 和陈忠实的<<白鹿原>>为文本谈谈你对西部文学的印象
当代部分
一.名词解释
二.古代汉语(50分)
1.名词解释:
六书 三十六字母 正义 平水韵 词牌
2.给10个典型汉字,指出造字法(即六书中的四书)。
3.解释加点字活用/使用方法并翻译全句(15分)
这一题目主要是使动,意动,名词作壮语和特殊用法作比喻。
4.加句读并翻译全文(15分)
三.语言学概论(20分)
05文学理论
解释:
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惯例
阐发研究
影响研究
社会历史批评
回答
什么是艺术发现,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文学接受和文学消费有和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比较文学的主题学,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为什么说等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的时候,平行研究也越来越凸显出它的生命力
五、举例分析多义词的意义类型并说明词义的性质。(25分)

外文史习题

外文史习题

《外国文学史》练习题一一、分析论述题1. 比较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文学发展的异同。

2.分析堂吉诃德的形象。

3. 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4.分析《哈姆雷特》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

5.分析浮士德形象。

6.比较分析雨果各时期小说所体现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

二、案例分析题1.结合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片断,谈谈古希腊悲剧的成就。

结合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片断,谈谈古希腊悲剧的成就。

—O 第四合唱歌歌队 (第一曲首节)凡人的子孙啊,我把你们的生命当作一场空!谁的幸福不是表面现象,一会儿就消灭了?不幸的俄狄浦斯,你的命运,你的命运警告我不要说凡人是幸福的。

(第一曲次节)宙斯啊,他比别人射得远,获得了莫大的幸福,他弄死了那个出谜语的、长弯爪的女妖,挺身而出当我邦抵御死亡的堡垒。

从那时候起,俄狄浦斯,我们称你为王,你统治着强大的特拜,享受着最高的荣誉。

(第二曲首节)但如今,有谁的身世听起来比你的更可怜?有谁在凶恶的灾祸中,在苦难中遭遇着人生的变迁,比你更可怜?哎呀,闻名的俄狄浦斯!那同一个宽阔的港口够你使用了、你进那里做儿子,又扮新郎做父亲。

不幸的人呀,你父亲耕种的土地怎能够,怎能够一声不响,容许你耕种了这么久?(第二曲次节)那无所不见的时光终于出乎你的意料发现了你,它审判了这不清洁的婚姻,这婚姻使儿子成为了丈夫。

哎呀,拉伊奥斯的儿子啊,愿我,愿我从没有见过你!我为你痛哭,像一个哭丧的人!说老实话,你先前使我重新呼吸,现在使我闭上眼睛。

…………俄狄浦斯哎呀呀,我多么不幸啊!我这不幸的人到哪里去呢?我的声音轻飘飘地飞到哪里去了?命运啊,你跳到哪里去了?歌队长跳到可怕的灾难中去了,不可叫人听见,不可叫人看见。

…………克瑞昂你已经哭够了;进宫去吧。

俄狄浦斯我得服从,尽管心里不痛快。

克瑞昂万事都要合时宜才好。

俄狄浦斯你知道不知道我要在什么条件下才进去?克瑞昂你说吧,我听了就会知道。

俄狄浦斯就是把我送出境外,克瑞昂你向我请求的事要天神才能答应。

外文史小题精选1

外文史小题精选1

外文史小题精选12008-07-23 10:311.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2.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地端(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

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地区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有了相当发达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地理位置、特点、什么文化)3、古代希腊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相传这两部作品是诗人荷马所作,所以又叫“荷马史诗”。

荷马问题的核心是史诗的作者和形成问题。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初的德国学者沃尔夫和拉赫曼提出“短歌说”,以尼奇为代表的另一些德学学者坚持“统一说”,赫尔曼为代表提出“基本核心说”。

《伊利昂纪》是描写特洛亚战争的。

希腊主帅阿伽门农,主将阿基琉斯。

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主人公是木马计的策划者奥德修斯。

史诗写他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飘流期间发生的故事。

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儿子帖雷马科。

4.古代希腊戏剧起源:是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发展而来的。

狄倪索斯是酒神,也被希腊人尊为自然之神。

5.希腊悲剧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古希腊主要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史称三大悲剧诗人。

7、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

作品《云》、《蛙》、《阿哈奈人》。

8、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

(1405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

教会思想统治的主要武器是《圣经》。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西方教会文学最重要的是《新约》,东方最重要的是《旧约》)。

9、人民英雄史诗:中世纪早期人民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各族人民的英雄史诗,像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

历史学常用外文著作

历史学常用外文著作

历史学常用外文著作《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Introduction:《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is a seminal work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Written by Edward Gibbon, i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the Roman Empire from its establishment to its eventual decline and fall. This article will delve into the key themes and events explored in this influential book.1. The Founding of Rome:Gibbon begins his narrative by tracing the origins of Rome and its early days as a small city-state. He discusses the legendary founding by Romulus and Remus, and the subsequent expans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om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its military prowess, and it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in establishing the foundation for its future empire.2. The Republican Era:Gibbon dedicates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his book to the Roman Republic, highlighting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during this period. He explores therise of the patricians and plebeia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nat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ristocracy and the common people. The author also delves into the Punic Wars, the conquest of Greece, and the triumph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Republic.3. The Age of Caesar and Augustus:Gibbon delves into the transformative period of Roman history, marked by the rise of Julius Caesar and the subsequent establishment of the Roman Empire under Augustus. He sheds light on the political intrigues, military conquests, and administrative reforms that characterized this era. The author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ise of emperors, the consolidation of power,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governance.4. Pax Romana:Gibbon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Pax Romana, a period of relative peace and stability that lasted for over two centuries. He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of emperors such as Trajan, Hadrian, and Marcus Aurelius, highlighting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empire, the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and the promotion of artsand culture. The author also examines the social dynamics and economic prosperity that characterized this era.5. Decline and Fall:In the latter part of his book, Gibbon delves into the factors that led to the decline and eventual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He highlights the internal struggles, such as political corruption, economic instability, and social unrest, as well as external threats posed by barbarian invasions and the rise of new power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ultimately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once-mighty empire.Conclusion:《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by Edward Gibbon is a seminal piece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a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ivilizations in human history. Through his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engaging narrative, Gibbon offers reader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ise, achievements, and ultimate decline of the Roman Empire. This book continues to b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historians and enthusiasts seeking to explore the complexities of ancientRo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诵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

公元前8世纪,小亚细亚一带的民间歌人、双目失明的职业乐师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巧制精编,创作了《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这两部长篇叙事佳作。

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带领下,学者们将其删改完善,《史诗》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书。

到公元前3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又进一步审校、定本,这便是流传至今的“荷马史诗。

”2.新喜剧: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新喜剧中的重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医师、食客、兵士、艺妓、和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3.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

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

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4.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至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的时期,以法国的成就最高。

其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5.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作品形成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

后期英雄史诗的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

6.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它大多是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强调“机智”和“乐观”。

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7.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8.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文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9.七星诗社:指16世纪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7位诗人组成,以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并从中受到教益为出发点,以革新法国诗歌形式,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的统一为旨归。

“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龙沙,他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10.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其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11.“大学才子”:“大学才子”剧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2.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这种风格在当时一些国家的文学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于是,人们就移用了这个概念指称这种风格的文学创作。

这种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叠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13.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国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

它是法国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产物,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理性。

作品多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历史和传说中选取创作素材,突出体现规范、严整、简练、明晰、崇尚理性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原则。

14.“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准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15.感伤主义:“感伤主义”得名于劳伦斯·斯特恩的一部小说《感伤的旅行》,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怜悯和同情。

它曾流传到德国、法国、和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为浪漫主义的兴起作了铺垫。

16.狂飙突进运动:1770年哥德与赫尔德在斯特拉斯堡的相识与相知,以及1770年《格廷根文艺年鉴》杂志的出版,吸引了一批青年作家,共同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

“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

这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17.正剧:狄德罗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冲破古典主义理论在悲剧、喜剧之间划下的界限,用散文的方式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称这种新的戏剧为“严肃剧”,即所谓“正剧”。

18.耶拿派: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其主要成员有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蒂克等。

施莱格尔兄弟是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家。

他们在1798年到1800年间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强调创作自由,重视情感,寻求神秘感。

19.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有两组代表人物,首先开创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他们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远离都市,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写了很多缅怀中世纪和赞美宗法制农村生活、赞美湖区风光的诗作,故被称为“湖畔派”。

20.拜伦式英雄人东方叙事诗:是拜伦在1813-1816年创作的以东方故事为题材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组传奇诗,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

在这些诗篇中,诗人集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高傲、孤独、倔强、个性独特,蔑视文明,反抗现存社会制度,敢于同罪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外国文学史“整理后的,大家看看吧”萌児0o[ft=,+0,]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A[ft=,+0,]、神人同形同性B[ft=,+0,]、想象诡奇,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喜奇浪漫的特点。

每一个故事的构想都不雷同而出人意料。

C[ft=,+0,]、丰富,完善,自成系统。

D[ft=,+0,]、浓厚的哲学色彩。

E[ft=,+0,]、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2[ft=,+0,]、《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ft=,+0,](1[ft=,+0,])戏剧式结构[ft=,+0,]两部史诗都采用戏剧式的布局手法,将十年战争分别浓缩在最后51[ft=,+0,]天和42[ft=,+0,]天之内表现。

《伊利昂纪》以“[ft=,+0,]阿喀琉斯的愤怒”[ft=,+0,]为线索,统领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战争场面。

《奥德修纪》设置了两条情节线索: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家中求婚者的围攻,其子帖雷马科外出寻父。

两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ft=,+0,]全家团聚展开,强调了奥德修斯归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突出了主题。

[ft=,+0,](2[ft=,+0,])荷马式比喻[ft=,+0,]荷马擅长用比喻表现事物特征,史诗中大约出现了800[ft=,+0,]多个新奇、生动、贴切的比喻,荷马式比喻的特征是:(1[ft=,+0,])神似与形似的合一;(2[ft=,+0,])喻体包孕丰富的寓意。

[ft=,+0,](3[ft=,+0,])善于塑造人物[ft=,+0,]《荷马史诗》中的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并且缺乏变化,但塑造人物的手段丰富而高明,有侧面烘托法[ft=,+0,]有性格对照法有言行描写法。

[ft=,+0,](4[ft=,+0,])奇特的想象[ft=,+0,]想象力体现了一个作家拓展表现空间的能力,在《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的海上漂泊经历充满奇幻色彩,体现了史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ft=,+0,]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ft=,+0,]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则在于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

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采用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诗体,不用尾韵,节奏感强,与史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是很协调的。

有些手法与朗诵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典范。

史诗还有着丰富瑰丽的想象和出色的比喻。

因此全诗极富生活气息,而且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1[ft=,+0,]古希腊神话的特征:a[ft=,+0,]谱系化特征,神人靠血缘亲缘关系联系起来b[ft=,+0,]高度的人格化特征,人神同形同性同情c[ft=,+0,]多变性特征,口头传诵而内容形式有所变化d[ft=,+0,]主题多强调现实精神,彰显人的本质力量和进取精神3[ft=,+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征。

A[ft=,+0,]埃斯库罗斯及其《俄瑞斯忒斯》(三联剧)[ft=,+0,]埃斯库罗斯被恩格斯尊为希腊“[ft=,+0,]悲剧之父”[ft=,+0,]。

现存悲剧7[ft=,+0,]部[ft=,+0,](1[ft=,+0,])创作特征:[ft=,+0,]命运主题:描述事与愿违的人的生存状态,表现人的意志与异己力量(命运)的冲突,认为人的厄运源于人自身的邪恶,坚信人在正义之神的引领下,必能走出困境。

[ft=,+0,]矛盾冲突:超越了简单的善恶冲突,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善恶因果关系,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恶行必遭恶报,善行却未必得善报。

戏剧冲突错综复杂,往往使神感到为难,恩格斯概括为“[ft=,+0,]对”[ft=,+0,]与“[ft=,+0,]对”[ft=,+0,]的抗争。

[ft=,+0,]艺术特征:首先采用第二个演员;首创“[ft=,+0,]三联剧”[ft=,+0,]形式;首先使用布景、面具、高底靴、戏剧服装和舞蹈。

风格悲壮,气势磅礴,善设隐喻。

B[ft=,+0,]索福克勒斯及其《俄狄浦斯王》[ft=,+0,]被誉为“[ft=,+0,]戏剧艺术的荷马”[ft=,+0,]。

现存悲剧7[ft=,+0,]部[ft=,+0,](1[ft=,+0,])创作特征[ft=,+0,]对命运主题的延伸:更强调人的意志力量,突出命运的神秘叵测、邪恶与强大,人在与命运的搏斗中,虽然在现实中失败了,但却在道义上获得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