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系统分析-15页word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线系统分析 2
均线系统分析(2)2010-08-30 19:28如何选择均线周期
均线系统的周期选择有很多种,从三日到数百日平均移动线都有投资者采用。
但是到底应以几日平均移动线做行情判断的参考比较具有实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多数投资人。
投资者因为大都倾向短期投机,所以证券公司的均线设置,通常都是短期或短中期均线,比如5日、10日、20日或者5日、10日、30日,极少使用可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的均线。
事实上,均线的选择应该代表短中长三种趋势,而不是过分重视某一种趋势而忽略别的趋势,这都是不明智的,所以应参考以下几种趋势:
短期趋势:通常是指一个月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因为5日线均线所代表的是一个星期的波动。
10日线代表的是半月线。
所以我们经常以它们代表短期趋势,短期均线通常波动起伏较大,过于敏感。
中期趋势:是指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股价波动趋势。
常用20日线、40日线、60日线。
这是因为20日线代表的是一个月股价波动趋势。
40日线代表的是两个月的股价波动趋势。
60日线所代表的是三个月的波动趋势,又正好是一个季度,因此又叫季线,也经常有投资人采用。
中期均线走势既不过于敏感,又有沉稳的一面,因此最常被投资人使用。
长期趋势:是指半年以上的股价波动的趋势。
比较常用的是120日线与240日线。
120日线代表半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半年线。
240日均线代表的是正好一年的波动方向,又叫年线。
总的来讲长期均线走势过于稳重不灵活。
为了同时显示这三种趋势与长期、短期、中期,投资大众的平均成本,我们应同时选择这几种趋势,而不能因为个人习惯或爱好厚此薄彼。
不能同时观察几种趋势的变动,是不能够做好分析工作的。
很多投资者设置一些不常见的均线周期,比如:7日、9日、13日,27日等等,目的是担心庄家故意骗线。
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只要是短期波动,随时就有主力故意划线的可能。
这是因为短期均线最容易操纵,而中长期趋势则很难故意划线,假如所有的投资人参考的均线周期都是240日均线,即使主力知道这一点,他又能怎样做骗线?这
正是要三种趋势同时考虑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处心积虑的设置一些不常用的均线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以收盘价作为计算均线系统的基点,是因为在过去,不论是任何的技术指标,包括k线的记录,完全是手工记录。
所以要将每一只股票的收盘价记录在案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得到股票的每日均价,必须要有交易所提供的全部成交记录,才能计算得出。
一方面计算数据太大,另一方面资料来之不易,而收盘价较为容易得到,所以就将收盘价作为计算平均移动线的基点,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
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
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均线系统在短线技术分析中的意义
目前,常用的均线系统可以分为季线系统、月线系统两种。
季线系统包含60日、40日、20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长期走势;月线系统包含30日、10日、5日均线,反映了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之所以选择30日均线作为月线系统的基线,是因为我国股市中的中级行情往往以1个半月(30个交易日)为明显的周期,选择该均线更能反映个股的中短期走势。
60日线由下降转为走平再转为上升,表明该股的中期下跌趋势已经得到遏止,此时以中线投资眼光介入的投资者将有所获利。
但这种回升,到底是由于长期下跌导致的自然反弹,还是由于主力暗中吸纳导致的股价反转呢?这就需要结合20、40日均线进行判断。
作为60日线的三等分线,它们对中期走势进行了细分。
如果主力在底部大力吸纳,由于收集力度较大,往往会造成股价从底部较快回升,使得20日、40日线迅速由下向上穿越60日线。
60日均线在20、40日线的托举下止跌回升。
如果主力筹码收集速度较快,则均线系统形成底托后,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形成标准的向上发散形态,成交量亦显著放大,但股价涨幅往往并不是很大。
此后主力进入洗盘阶段,每日的价量表现趋于无序化,股价呈现横向整理或逐级盘跌,导致季均线系统重新粘合甚至出现死叉。
如果是"黑马",季均线的粘合或走坏往往是很短暂的,且与大盘
指数的走坏往往同步出现低点,死叉之后很快又出现金叉,让那些过分看重短线技术指标的投机客无所适从。
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
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一则可以制造主力出货、头部显现的假象,二则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当黑马步入试盘及正式拉升阶段后,季均线系统由于反应过于迟缓,将不再发挥效用,取而代之的是月均线系统。
根据我们长期的观察,30日均线是目前大部分"黑马"拉升时的重要生命线,一旦股价有效跌破该均线,往往意味着"黑马"行情的终结。
许多走长牛行情的个股,其股价走势呈现平台整理后再上一个台阶的特征,而这种平台整理的末端经常出现在股价与30日线粘合之时。
例如中天企业(0540),股价自1999年11月16日上穿30日均线后,1999年12月3日、12月8日,2000年3月16日、5月17日,股价均在平台整理触及30日线后突破上攻。
而5日、10日线组合则是许多强势股的重要参照指标。
从短线角度来说,个股在强势上攻时,股价往往贴紧5日线运行,中间会经历若干次杀跌洗盘,而洗盘的低点往往就在10日线附近,并在一、两天里就应该回到5日线之上。
当股价拉升较快时,两条均线的距离会拉得较远,其后股价的拉升速度放缓或震荡频率加大,会使得均线开始拉近。
但只要股价未能有效击穿10日线,而5、10日线组合仍保持上升势头,就没有必要考虑抛出股票,下托的均线时间越短,主力越强,有些超级强势股甚至以3日线为支撑向上攻击。
不过,过快的攻击速度会使能量消耗过快,获利盘积累过多,后期的拉升能力会受到影响,除非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洗盘,否则一旦股价跌破下托线,行情将很快结束。
红鳟鱼股市心法-均线粘合大法
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一旦上涨其上涨幅度往往是比较大的。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均线粘合理论早已有之,如张卫星的三线开花、青木的均线流等等,其实道理源于均线粘合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曾盛行一时的"筹码分布"理论,其在某些应用上也与均线粘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因为,均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我们知道,均线是对价格的平均运算(这里只探讨简单加权平均的算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均线粘合形态形成的原因其实就是股价经过长期的震荡整理,使得长、短期均线数值接近形成的,从均线的角度看是均线粘合,从形态的角度看,是箱体整理,从筹码分布角度看是筹码高度集中。
我们知道,股票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恒动的。
其运动的方向就不外是,涨、跌和平。
而从以往的经验和运动的特性我们知道,股票的"平"是相对静止,其必然为其他两种运动模式所代替。
由此,我们在选股的时候,找到平盘的股票就显得具有格外的意义了。
那么,如何寻找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主图指标设定为多均线状态,然后逐一翻阅,人工判断出具有平盘形态的股票。
尽管,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可惜太耗费精力。
而且,因为视觉的差异,对于一些箱体整理的股票,我们往往认为其波段很明显,会不认为其是平盘整理,其实仔细算算,其上上下下的波段整个的波段空间可能只有百分之几。
而一旦股价上扬或下挫,原来看着波段明显的K线图形就变成了绝对的横盘形态。
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指标来合理的计算来寻找均线粘合的股票。
ABS(ma(c,20)-ma(c,90))
上面的指标公式的涵义就是计算20日均线和90日均线差值的绝对值。
绝对值越小说明这两根分别代表短期和长期的均线直接举例越小,也就越趋进粘合。
指标计算后,我们用排序功能进行筛选,就可以甄选出具有均线粘合形态的股票了。
这里要说明,并不是均线粘合的股票就一定会上涨,因为天下没有绝对的所谓规律。
而且,我们在应用中还要注意均线粘合的相对位置,是高位粘合还是低位粘合这一点很重要。
关于股价位置高低的判断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高了可以再高,低了可以再低。
没有绝对的高低,只有相对的高低。
如何判断股价所在的位置的高低呢?其实,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无法判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么,如何能够
比较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研究,我在原有的指标中进行了优化。
请看:
ABS(ma(c,20)-ma(c,90))/ma(c,60)
如此优化的原因是为了在横向比较的同时引入纵向比较。
即,用股票现在的走势和历史的走势进行比较,由此希望可以对未来的操作起到一定意义上的帮助。
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
在股市中经常听散户说到:本来看一直股票的走势良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买进以后就不涨了,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只注意了日K线的涨跌,不知道炒股要看周均线系统。
大家知道,通过周周均线系统可以看出股指的中线运行趋势。
周K 线相对于日K线而言,由于其不敏感性,产生骗线的可能性就小许多,其发出的买卖信号也较日K线准确得多。
以深证成指为例,2002年6月24日在国有股减持方案停止执行的里好刺激下,"6.24"行情爆发,为什么用大盘在高位没有维持多久被迫下行呢?从日线上除了能够看出前期头部压力较大外,看不出其他问题。
可是当你打开周均线系统,我们就会对大盘的下行一目了然了,原来是大盘原先始终受制于30周均线的压力,"6.24"上涨时周均线很不顺序,上方有60周均线的强大阻力。
结果深证成指沿着60周均线运行了10周以后加速下行。
再看现在的深证成指的周均线系统:5周、30周、60周均线已经上翘,大盘近日的回调在89周均线处企稳回升。
周K线已经脱离了5、10、20、30、60、89周均线的压制,
周均线系统正在一点一点地理顺。
再向前走深证成指的30、60、89周均线就将在3185点附近成功交汇,也就是说那里近期是很难下破的,也可能成为今年,乃至今后几年难以打破的防线。
所以本人认为,对近期的大盘可以大放宽心,精选个股中线操作便是。
炒股看周均线系统可以使你的目光更敏锐、更长远。
大道至简均量线
成交量是股市波动的原动力,一般把成交量指标仅看作量价关系或其与它指标的配合使用,或更注重有关量能型指标。
单独拿成交量指标能否把握股市运动的脉络呢?笔者在此以97年以来的均量线指标,不考
虑其它技术分析手段的搭配,看其与大市走势的步伐是否吻合,进行考量和印证如下(以下除注明者外,
均线均指日均量线):
1、97年上半年
(1)2月21日一根长阳柱,20线金叉40线,拉开了97年上半年牛市的序幕。
(2)此后虽然5、10线反复交缠,20线始终在40线上方,4月14日又一根长阳柱,此后虽然量能保持均大量,但40线开始走平,预示升势进入后期。
(3)5月14日一根下跳空长阴K线,量柱3线死叉10、20线,短线应卖出。
(4)5月21日反抽确认K线系统的3日与10日线死叉,量柱20线死叉40线,自此宣告上半年牛市的结束。
此后虽然8月27日10、20、40线金叉,但40线刚开始走平,在其未见上拐之前且一直保持走平的前提下,可根据5、10、20线的金叉、死叉区间作短线波段操作。
周K线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置
移动平均线对于价格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众多指标中最大的一个,我们曾在关于技术指标的使用技巧、日K线技术指标的参数设置中多次讨论过移动平均线的使用原则、参数设置,但这仍然不够。
出于对价格长期走势的关心,我们仍有必要对价格周K线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置进行新的讨论。
笔者通过多次尝试后发现以参数5、12、34、50、75构成的均线都能够对价格的走势产生影响,其中又以5、12、34、75对价格走势形成的影响力较大,而参数75是所有的参数中最具支撑或压力作用的一条线。
比较而言,笔者比较喜欢使用5、34、75这一组参数。
75周均线属长期均线,代表着价格的长期移动方向,它往往构成价格的关键性支撑或阻力;34周均线代表着价格的中期运行趋势,虽然能够对价格的运行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作用不是很明显;5周均线实际上构成了价格上涨或者下跌的短期支撑或阻力,用来反映价格的短期走势十分精准。
我们以东新电碳(600691)为例进行说明:该股股价在1999年7月中旬以前一直在底部横盘运行,其走势受到上方75周均线的压制,但在7月19日-23日这一周,周K线组合中5周均线向上穿透34周均线,形成金叉,同时价格一举突破75周均线,形成有效突破之势。
此后价格开始逐步走强,5周均线始终对价格走势构成短期支撑。
至2000年2月底,该股价格一举跌破5周均线支撑,产生了比较明显的中级调整,但此次调整中34周均线对价格走势始终构成强有力的支撑。
除此之外,这一组均线还有一个妙用,即一般而言除权后价格技术指标往往会出现失真的现象,但75周均线恰好可以不受影响。
一般来说,当股价走出填权行情后,75周均线往往是填权行情的目标位。
例如双环科技(0707),该股于1998年5月29日除权,之后一路贴权至1999年2月9日创下最低点6.51元,随即展开填权行情,于1999年7月2日创出填权行情的高点11.80元(此时的75周均线为11.68元)。
由此可见,75周均线对于走填权行情的股票是一个重要的卖点衡量指标。
□由移动平均线判断买入时机(1)
定为5日和10日参数,中期均线可设定为20日或30日和60日参数,长期均线可设定为120日、200日或240日参数等。
在实际运用中,既或用单一均线如10日或30
下面我们就介绍根据移动平均线判断买入时机的方法。
1、股价向上突破10日均线是重要买入时机
股谚道:"跌势不言底",也就是说在下跌趋势中,股价能跌到多少、大盘指数会跌到多少点、能跌多长时间,或者说底在哪里,谁也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测,而只能顺势而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顺势而为呢?10日移动平均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即当股价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时,我们就认为股价的趋势向上,股价还会上涨,而当股价在10均线之下运行时,我们就认为股价的趋势向下,股价还会下跌。
因此,10日称动平均线是指导我们分析、判断趋势的每时导实际操作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标准。
在下跌趋势中,股价不断创出新低,高点不断下移,10日均线在股价的上方以一定的速度向右下方下行,表明最近10个交易日买进股票的投资者都被套牢或者说最近10个交易日卖出股票的投资者都是正确的。
而且,10日均线还是股价反弹的强阻力之一,只要下跌趋势尚未结束,
股价就较难站上10日均线,即使偶尔站上,也很快会回到其下面继续下跌。
最后,股价下跌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止跌上涨,10日均线也下降趋缓有走平并抬头上行的迹象,而股价从下向上突破并站上10日均线时,说明下降趋势结束,上涨行情开始,是投资者非常重要的买入时机。
分析与操作要领
(1)10日均线是多空双方力量强弱或强弱市场的分界线。
当多方力量强于空方力量时,市场属于强势,股价就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说明有更多的人愿意以高于最近10日平均成本的价格买进股票,股价自然会上涨。
相反,当空方力量强于多方力量时,市场属于弱势,股价就在10日均线之下运行,表明有更多的人愿意以低于最近10日平均成本的价格卖出股票,股价自然会下跌。
(2)股价站上10日均线再买入,虽然离底部或与最低价相差一定价位,但此时上升趋势已明确,涨势刚刚开始,仍是买入的良机。
(3)股价向上突破10日均线应有量的配合,否则可能仅仅是下跌中途的反弹,很快又会跌回10日均线之下,此时就应止损出局再行观望,特别中在10日线下降走平再上行而后又归下行时,更应止损,说明跌势尚未结束。
(4)股价站上10日均线才买进股票,最大的优点是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即可跟进而不会踏空,即使被套也有10日均线作为明确的止损点,损失也会不大。
(5)10日均线特别适用于追踪强势个股的波段操作和对大盘趋势的分析即当股价站上10日均线时就坚决买入,当大盘指数站上10日时就看多、看涨,成功的概率较高。
但是,在上升行情中,对于走势弱于大盘而没有庄家照顾的有些个股,时而跌破10日均线,时而站上10日均线形成震荡走高的态势,较难以运用10日均线把握。
(6)在持续较长时间的下跌趋势中,股价在下跌的中途产生反弹时站上了10日均线但又很快跌破10日均线继续下跌,待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股价站上10日均线才真正上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因此,在下跌趋势末期,当股价第二次或第三次站上10日均线时往往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7)10日均线适用于中短线结合的操作方式,因此经常与5日均线和30日均线配合使用。
(8)10日均线操作法用于趋势明确的单边上升和单边下跌行情中非常有效和可靠,而用于盘局效果差些。
2、上升趋势中股价回档不破10日均线是买入时机
在上升趋势中,股价经过先期的快速上扬之后,由于短期获利盘太大,获利回吐必然出现而令股价调整,但只要股价不跌破10日均线且10日均线仍继续上行,说明是正常的短线强势调整,上升行情尚未结束,此时是逢低买入的再一次良机,特别是股价在10日均线获得支撑后又继续上涨时,说明调整结束,新的上升浪展开,更是追涨买入的时机。
分析与操作要领
(1)10日均线是波段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下跌行情中它是重要的阻力线,而在上升趋势中却是强有力的支撑线,只在股价回调不破10日均线说明强势特征明显,任何一次的回调都是买入时机,涨势还会继续。
(2)在上升趋势中,股价回档至10日均线附近时成交量应明显萎缩,而再度上涨时成交量应放大,这样后市上升的空间才会更大。
(3)如要股价回调至10日均线附近买入,其后又很快跌破了10日线,还是应坚持止损原则,再等到调整结束股价重回10日均线之上时再买入。
3、上升趋势中股价跌破10日均线但10日均线仍上行股价很快又重回10日均线上方时是买入时机
在上升趋势中,10日均线虽然是强支撑线,但有的庄家在洗盘时却有意将股价砸破10日均线,将短线客洗出局,然后再很快拉回10日均线上方并继续大幅上涨。
为回避风险或保存利润,在股价跌破10日均线时卖出后,如股价在短期内又回升至10日均线上方且10日均线仍继续上行应再次买入甚至要追涨买入以防踏空,因为庄家洗盘的目的正是为了大幅拉升,涨升仍将继续。
对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是选中强势股黑马股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的股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作出图线.通常将每日的K线图与平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主张采用移动平均线
的人士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容易忽略主要的趋势.因此,他们认为分析股价走势应有更广阔的眼光.采用平均线的方式,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大趋势.
一般平均线采样数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等,甚至有长期平均线取样时间长达150天和250天.
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
下基本特征:
1: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
2: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象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
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
5:助跌的特性
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此时若股价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的助跌的功能减弱.
捕捉主升浪的均线系统
捉个股主升浪的前提是:大盘最好是处于涨势阶段,至少也需平稳,最好不要在大跌趋势中炒作。
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头者,看见领头的动了,就马上看第二个以后的股票。
所选个股必须是处在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