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生活需要法律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生活需要法律
一、选择题
1.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 )
A.法律只与我们的家庭生活有关
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
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
2.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法律能解决矛盾和纠纷
3.生活中调节矛盾和纠纷的手段有()
①道德②法律③亲情④友情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每晚7时许,广场舞爱好者在各个小区空地上挥汗起舞。

这边是《小苹果》,那边是《最炫民族风》,各种音乐竞赛高音、舞队噪声,让周围居民苦不堪言。

律师认为,在增强居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需执法部门严格执法。

这说明( )
①法律能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还需要法律来调整③法律调节社会关系,为人们生活服务④法律离我们很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

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②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③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④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也明确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法律约束着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这表明()
①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②在我国法律最为重要③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④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

”下列属于法治作用的是( )
①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法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法律伴随我们从生到死,甚至在我们死后,它也不放过我们——盗墓是一种犯罪,遗嘱必须具有法律效力。

这表明()
A.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B.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C.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D.法律保障我们的权利
9.法律由统治阶级制定,必然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其制定、颁布、实行经国家机器来完成,本质上为统治阶级服务。

这说明()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③有了法律人类就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这启示我们()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12.卡尔·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①国王的话就是法律②所有法律都是国王制定的
③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这启示我们( )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
14.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绵延千年的人治。

下列对法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法治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人治
B.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C.法治要求国家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靠法律来解决
D.法治就是要确立法律的权威,形成人人守法护法的风尚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要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中国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6.君不见,各类交通安全法规相继出台,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却依然屡见不鲜;君不见,一些考试监考规则日益严苛、技术手段愈发先进,但种种作弊依然防不胜防。

这说明,实现法治,需要()
A.用法律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B.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依法办事
C.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人际关系
D.人们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用法治代替人治
③坚持法律至上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立法,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下面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党章的规定,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使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②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生活在法治的国家里,法律既约束官又约束民
④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
C.生活离不开法律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
20.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

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二、非选择题
21.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

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的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法治。

(1)“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这句
话说明了什么?
(2)法治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意义?
22.材料一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代议机构制定。

如:中国的法律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这就是法律的基本属性,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意志,
材料二要避免法律和人类社会主客体地位颠倒的情况发生,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保持对法律制度深刻省察的态度;因此,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熟记法律制度,还要深谙法律的基本精神,如:“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答案
1-5CCDBD 6-10CBCDC 11-15AAAAC 16-20BCDCC
21、(1)说明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22、(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