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域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根据比例尺量算东西距离。
(以小组为单位量算,组间交流量算结果)
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相距
我国疆域的四至点
最北端
在黑龙江省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53ON
5500千米
最南端
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ON
最东端
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135OE
5000千米
最西端
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2.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多千米,有14个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教后
反思
教师总结: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5,和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领土辽阔的国家之一。
【活动三】学生读图1.3“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
(2)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0,距离约为110千米。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面积、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学情
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能够对地理事物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同时,他们对运用已掌握的方法、手段去了解中国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课时
安排
1课时
课件
幻灯片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设计意图
73OE
【活动四】学生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图1.4“中国领土南北部的气候差异”,讨论下列问题:
当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畔是什么景象?当海南省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我国东西端在时间上相差4个多小时。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这里的同学迎着朝阳走进校园时,新疆的景象是怎样的呢?我国南北季节、东西晨昏差异都如此巨大,这都是我国领土辽阔的结果。
教师引导:证据是不少,下面让我们分别来具体看看这些证据是否有说服力。
【活动二】通过一组数据,学生比较中国陆地领土在世界的位次。
表1世界主要国家陆地面积比较
国别
面积(万K㎡)
居世界位次
俄罗斯
1710
1
加拿大
997
2
中国
960
3
美国
937
4
巴西
851
5
澳大利亚768Biblioteka 6印度297
7
学生记住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教师补充: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活动六】通过一组数据,学生比较中国海岸线在世界的位次。
表2世界主要国家海岸线比较
国别
长度(Km)
居世界位次
俄罗斯
约40000
1
美国
22680
2
澳大利亚
20125
3
加拿大
约20000
4
中国
约18000
5
巴西
约7400
6
印度
6083
7
师生总结: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沿海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岛屿,它们像美丽的珠链装扮着母亲的容颜,又像警惕的哨兵守卫着祖国的海防。
(海南省、黑龙江省)
2、判断下面a、b两种说法对不对?
当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北京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的枪声响起,此时:
a、乌苏里江的渔民也刚刚看到第一缕朝霞。(不对)
b、新疆也已经是阳光酒满大地。(不对)
【活动五】学生读图1.3,从北向南依次说出我国所临的海洋。
(学生回答并在图中标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题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疆域(第二课时)
编者
单位
教学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我国的四至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过程和方法
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结论:(1)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3)面积大,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景观和民族文化。
还可以从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回答。
课堂
练习
做相应的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
设计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从南向北指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由南向北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日本、韩国。我国与朝鲜、越南既是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把繁杂的地理信息分成不同层次,通过环环相扣的几个步骤,从宏观到微观地分解开学习,能让学生始终思路清晰,学得轻松又能记得牢固。
【活动八】学生讨论“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个性补改
导入
新课
复习导入:
教师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温故而知新,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
新课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活动一】学生找证据:你能从教材中找到哪些证据来印证我国既是海洋大国,又是陆地大国?
(陆地面积、陆上国界线、大陆海岸线、众多临海、众多的岛屿、临国、南北季节差异等)
(承转)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有2.2万千米的陆上疆界,还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之和接近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4万千米)。这也使我国有着众多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邻国。
【活动七】读图1.4,完成下列问题:
1.按逆时针方向指出我国陆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改:
教师问:你认为要证明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大国,需要了解我国哪些情况?
由学生自由发言
改:教师引导回顾
学生观图,自己概括出我国纬度范围和经度范围;教师找两三个学生到黑板展示,其他学生纠正。
学以
致用
1、今年春节,来自各国的游客相聚在中国,俄罗斯朋友想观赏椰林、与热带鱼共游海底,印度朋友想参观冰灯展览。
你会建议他们去哪里呢?
课标
要求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材
分析
《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