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的主要目的()
A. 果园冬灌可增强a辐射减弱b辐射
B. 果园冬灌可增强b辐射减弱c辐射
C. a、b、c辐射波长大小关系是a<b<c
D. 大气中的臭氧通过吸收b辐射而增温
【答案】C
【解析】(1)果园冬灌并不能影响太阳辐射 A错
果园冬灌使果园上空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错
图中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物体温度越高产生的辐射波长越短根据热传导先后顺序可知太阳温度最高其次地面大气温度最低所以a、b、c辐射波长大小关系是a<b<c C对
大气中臭氧主要靠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D错
故选C
【答案】C
【解析】(2)果园冬灌结合图示可知增加土壤湿度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可以有效减少降温的剧烈程度提高地温与气温
冬季果树需水量少 A错地下水上升容易导致盐碱化 B错灌水的主要目地为减轻冻害 C 对结合题意可知减小风力侵蚀与搬运不是主要目的 D错
故选C
2.(1)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2.(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2.(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的是()
2.(4)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递减→递增→递减
B. 递增→递减→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答案】B
【解析】(1)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 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结合图示气温曲线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递增→递减→递增 B 对
故选B
【答案】A
【解析】(2)飞船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约90%以上 A对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水汽含量很少 BCD错
故选A
【答案】C
【解析】(3)大气中含量虽很少但却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物质是水汽和尘埃 C对二氧化碳和臭氧、氩和氖、氮和氧是大气组成成分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 ABD错
故选C
【答案】C
【解析】(4)图中①层是对流层随纬度增加而变薄 A错
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流运动方向的变化 B错
①层大气位于大气圈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C对
②层是平流层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飞机飞行 D错
故选C
3.(1)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
3.(2)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高层大气
D. 大气上界
【答案】B
【解析】(1)平流层的高度大约为自对流层顶(平均约12千米)到50~55千米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为距地面39044米故在平流层内
故选B
【答案】D
【解析】(2)对流层的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逐渐降低平流层温度向高空逐渐升高所以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
故选D
4.(1)地面辐射差额具有日变化一般白天为正值晚上为负值地面辐射差额()
①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前②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后
③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前④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后
4.(2)海面辐射差额往往大于同纬度地面辐射差额其主要原因是()
4.(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1)地面辐射差额在负值与正值间转换时数值一定为0 但地球表层地面始终有向外的辐射能量支出必须有阳光的辐射收入才能达成收支平衡的0数值所以由负值转为正值时一般在日出后由正值转为负值时一般在日落前
故选B
【答案】D
【解析】(2)相对于陆地海面阳光可以进入水体海水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强而对太阳辐射反射弱其辐射差额往往大于同纬度地面
故选D
【答案】D
【解析】(3)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辐射差额往往大于高纬度地区 A错误
高原空气比平原盆地稀薄大气逆辐射弱辐射差额较小 B错误
如果能量的收支仅仅由辐射决定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温度将不断上升但该题需要注意能量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除辐射外能量传递还有热传导、潜热输送、空气对流、大气运动、海洋洋流等方式所以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温度并非不断上升 C错误
地球表面整体而言辐射差额为正值其所获得的能量还通过其他形式传向大气 D正确
故选D
5.(1)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2)若此图是城区与郊区间环流侧视图①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温度 a>b>c>d
B. 气压 d>a>b>c
C. 若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a为陆地 b为海洋
D. 若表示城郊间热力环流则a为郊区 b为城区
【答案】D
【解析】(1)热力环流形成的基础是地面的冷热不均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a处气流下沉说明其近地面气温较低故气温应为b>a A错误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的a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b处高即气压为a>b 垂直方向上的下沉气流使得高空的d处气压较同一水平面的c处低即气压为c>d 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所以气压分布应为a>b>c>d B错误
因无法从图中判断季节和昼夜情况所以无法判定海陆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C错误
若为城郊间热力环流因城区气温高于郊区故城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b处为城区位置 a处为郊区 D正确
故选D
【答案】B
【解析】(2)若此图表示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则a处表示的是郊区 b处表示城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区①处绿地对流经空气会起到净化、增湿的作用
故选B
6.如图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了高压气流从高压吹向低压①错
夜晚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降温快形成了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了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②对
城市由于排放过多的人为热量形成低压风从郊区吹向城市③对
白天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升温快形成了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了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④错
故选C
7.(1)地球散发着蓝色幽冷的清辉是因为()
7.(2)在下列四个波段的观测中“风云四号”A星比地面望远镜更具优势的波段是
()
A. 大洋水体为蓝色
B. 光线经陆地植物反射后偏蓝
C. 大气散射太阳光
D. 观测镜头偏蓝色有利于观测
【答案】C
【解析】(1)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波长较短的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因此地球看起来散发着蓝色幽冷的清辉
故选C
【答案】D
【解析】(2)“风云四号”A星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观测可以不受大气影响地面望远镜的观测会受到大气影响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层会吸收紫外线不利于观测
故选D
8.(1)图中数字所示环节对大气保温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8.(2)阴天的白天较晴天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图中的________环节()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1)图中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故选C
【答案】B
【解析】(2)阴天的白天云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于晴天因此温度低图中②为削弱作用
故选B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②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③此时吹谷风
④此时吹山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图中等压面向上拱(高高低低)故谷地近地面为高压坡地近地面为低压风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即为谷风根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在坡地的大气由
于近地面白天地面增温快受地面影响大气温高形成低压而谷地山的大气远地面受地面影响小气温低高压故为白天夜晚相反①③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0.(1)地球大气对A辐射吸收得________(较少或较多) B表示________辐射易被大气中的________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__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10.(2)C表示________辐射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据玻璃温室示意图说明玻璃温室冬季能够保温的原理
【答案】(1)较少, 地面, 二氧化碳(CO₂), 地面(辐射)
【解析】(1)据图分析A为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的吸收、云层的反射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少量的红外辐射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B表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后释放的地面长波辐射易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吸收使大气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答案】(2)大气逆, 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解析】(2)C表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释放出的长波辐射返还给地面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
【答案】(3)(绝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进入(温室)使地面增温玻璃(温室)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散失到温室外(把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保留在温室内)
【解析】(3)由于玻璃温室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基本能够穿透玻璃进入温室中使地面受热温度增加地面温度增加后会释放出地面长波辐射但是由于玻璃的阻挡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阻挡在玻璃温室内进而起到保温作用
11.(1)在图中线段上标出箭头完成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方向
11.(2)B处的气温比C处________(高、低)天气为________(晴朗、阴雨)
11.(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________ 11.(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_
11.(5)B、C之间空气运动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力的作用?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C
【解析】
【答案】
【解析】
12.(1)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
12.(2)图P中2、4、5气压从大到小是________ 甲、乙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12.(3)若图P表示的是中纬度某平原地区则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
【答案】(1)
【解析】(1)
【答案】(2)
【解析】(2)
【答案】(3)
【解析】(3)
13.(1)图中A、B表示的大气成分 A________ B________ 其中B的重要作用是
________
13.(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主要成分分布在________层
13.(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使得干洁空气中的________含量增多由于________工业的发展释放到大气中的________增加破坏了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1)氮气, 氧气, 人类和其他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解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 A所占的比例最大为氮气 B所占的比例小于A 但是大于C 为氧气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答案】(2)臭氧, 二氧化碳, 平流层
【解析】(2)“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其中的臭氧和二氧化碳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被誉为生命保护伞的是臭氧分布在平流层
【答案】(3)二氧化碳, 制冷, 氟氯碳化物
【解析】(3)矿物燃料的燃烧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人类的制冷工业的发展像冰箱空调等释放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危害人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