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瑕疵.(cī)肖.像(xiāo)粗犷.(kuàng)浑身解.数(xiè)
B.濒.危(bīn)框.架(kuāng)嫉.妒(jí)叱咤.风云(chà)
C.忸怩.(ní)虔.诚(qián)栈.桥(zhàn)揠.苗助长(yà)
D.癖.性(pǐ) 畸.形(qí) 须臾.(yú)风姿绰.约(zhuó)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时代变迁,科技发展,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
....,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B.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河和西河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两河生态功能间不容
...发.。
C.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增多,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
D.梦想似乎近在咫尺,偏偏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生活多么矛盾啊,而他必须在这矛盾中寻找平衡。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是其千古传诵的名篇。
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逐步形成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D.《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鲁智深就是其中一位,他“拳打镇关西”“斗杀西门庆”,是一位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墨子认为真正厉害的人,可以驾驭
..比自己更强大的人。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
..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进溅的清脆笑声。
C.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
....的。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
....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
....,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
....,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
....,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
....的作用。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积累,完成默写。
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
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次北固山下》中,体现作者乡愁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
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三、现代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300亿件快递的背后
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网购者照例要拆开这些“厚重”的包装,一样都不会少。
一位网店商家曾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
尤其是当下生鲜、家具等种类的物品都已经进入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商家对这些易碎易坏物品更是加倍包装,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超商品本身。
而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33.5亿件。
如图是《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国家邮政局2016年10月发布)中的统计数据。
如果按照每件快递需要0.2公斤包装材料估算,2016年全年新增的快递包装垃圾重达600多万吨。
空气囊、塑料袋等包装物,其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这一物质埋在土里,需要上百年才能降解。
每吨废纸能回炉生产0.8吨再生好纸,如果纸箱用一次就扔掉,那么1吨纸箱回收后只能再生产0.8吨新纸箱,产生的0.2吨缺口,只能依靠伐木来补充。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要消耗煤、电等能源,对水、大气等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然而,面对如此天量的快递包装物,目前除对快递运单的保管、存放与回收(销毁)有明确规定外,针对快递包装的其他部分均没有统一规定要求,任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是一大掣肘。
“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
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成本。
”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说,“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
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埋单?”目前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七大类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
2016年2月23日,记者在成都对消费者进行了随机采访。
“撕下来的透明胶带一点用处也没有,塑料包装袋也特别脏,不赶紧扔掉,难道还要留着?”刚拿了快递的小张说,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楼前就撕开包装,把包装扔掉。
另一名网购者小李则表示,如果包装的纸箱干净完整,一般会用来装东西,但塑料包装、填充物和透明胶带,就直接扔了。
“如果在家里,爸妈会把废纸箱攒起来卖掉,但我们这代
人没这习惯,肯定就扔了。
”这两位受访者对快递包装的处理方式,问题的解决需要消费者、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全产业链上各主体共同努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首先,;其次,;第三,。
对于电商商家而言,则需要在源头做好适度包装,并尽可能使用可回收、容易分解或能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
据半月谈记者了解,有一家卖母婴产品的网店为获得买家“包装严密”的好评,每个月使用近万米的胶带包装。
减少快递垃圾,是电商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对于包装企业来说,必须要守住诚信经营的底线。
如今一些外包装存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
“毒害料”用于快递包装后再进入回收,只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邮政局2016年10月发布的“2015年全国快递业包装物大数据”,主要说明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获利巨大。
B.加点的“掣肘”一词,在文中是指绿色包装成本相对较高,阻碍了快递公司对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的使用。
C.目前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情况并不理想,是因为产业链上各主体如政府部门、电商商家、包装企业等都存在问题。
D.文章举卖母婴产品的网店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商家虽生意繁忙,但仍为消费者着想,诚实经营,严密包装。
2.依据文本信息推断文中空缺处省略的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补写出来。
(60字左右)
3.文章取题为“300亿件快递的背后”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
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
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
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⑤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
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1.文章说明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第⑥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将2012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B.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有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5.读完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9.天籁回音穿越千年玛雅
丛沛
⑴“玛雅”是个神秘的代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有如昙花一现,却留给后人一个又一个惊叹。
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视觉上的享受往往掩盖了其他感官的体验。
当人们发现,在玛雅还有一种声音可以穿越千年与我们对话,那种感动让人恍惚间觉得神真的存在。
⑵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人建造的最大的金字塔,它矗立在墨西哥最负盛名的玛雅文化遗址奇琴伊察的
中心。
如果你想聆听这座千年神殿的歌唱,很简单,你只要站在它的塔基前清脆地击一下掌,神殿就会回应以“唧唧呜呜”的鸣唱。
玛雅人说,这声音是玛雅神鸟绿咬鹃的叫声,是上帝借神鸟之声传来的信息。
⑶对于古代的玛雅人来说,绿咬鹃是自由和财富的象征。
因为绿咬鹃一旦被关进笼子里就会以死相抗,它尾部的羽毛也是玛雅人用来进行贸易交换的重要物件。
不过玛雅人从来不自绝后路,他们取下绿咬鹃尾部的羽毛后会把绿咬鹃放飞,让它们有时间长出新的羽毛,杀死绿咬鹃的人会被处死。
⑷了解了玛雅人对绿咬鹃的热爱,就不难理解金字塔发出鸟鸣回音的缘由。
只是如此不可思议的音乐是怎样通过建筑奏响的呢?
⑸古代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古代埃及人的金字塔有着明显的不同。
埃及的金字塔大部分为尖顶的方锥形,而玛雅人的金字塔呈阶梯形上升收拢,最上层为平台,在平台上再建造庙宇。
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所以内部是空心的,而玛雅人的金字塔一般为庙宇的巨大台基,所以是实心体。
⑹羽蛇神金字塔塔基每边长60米,塔高24米,共分9层,顶部建有一座神庙。
塔的四面都有台阶,每一面台阶都是91级,一直通到塔顶,四面相加共为364级,加上平台上进入神庙的一级,总共365级,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等。
北面台阶靠近地面的部分装饰了一个巨大的羽蛇头,“羽蛇神”的“羽”指的就是绿咬鹃的羽毛。
⑺对羽蛇神金字塔的发声原理颇有研究的鲁伯曼宣称,鸟鸣回音的秘密就在于金字塔四面的楼梯设计。
⑻金字塔回音背后的物理解释其实很简单。
楼梯属于规则重复的结构。
一级一级的台阶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射式衍射光栅”,当入射声波被它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声波再相互作用产生衍射和干涉,变化出有节奏感的旋律。
⑼当然并非所有的楼梯都能形成如此美妙的回音,唯有金字塔有此现象,这说明它必另有独特之处。
首先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于一个十分开阔的广场,周围没有其他可以吸收声波的障碍物。
如果这个空间是封闭的,从其他建筑物反射回来的声波完全可能把美妙的回音掩盖掉。
另一个原因是金字塔的楼梯很长。
楼梯的台阶越多,音调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
⑽古代的玛雅人把这座金字塔当成了琴瑟,塔基上的楼梯就是琴弦,每一次击掌就像一次抚琴。
他们精心设计了楼梯的高度和宽度,使每级台阶的跨度很高,但宽度很窄,也许正是这种并不太利于攀登的设计,才使这座“塔琴”具有了天籁回音。
⑾虽然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玛雅人的天才设计,但还是有很多考古学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不过是玛雅人建筑金字塔时无意间造成的,就像世界上很多其他建筑也会有回音一样。
⑿金字塔回音到底是玛雅人无心插柳的结果还是精心设计的杰作,无人能够证实,可是,玛雅遗址的其它金字塔同样具有如此神奇的回音,只不过程度和效果不尽相同。
想一想一千年前,玛雅人在塔前集会,牧师轻轻敲击神器或有力地击掌,金字塔立即回应以动听的绿咬鹃的鸣叫,玛雅人一定相信那就是神的信息!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玛雅有一种声音可以穿越千年与我们对话”开头,以“牧师在金字塔前击掌有鸟鸣回音”结尾,给古代玛雅人金字塔增添了神秘的面纱,吸引读者兴趣。
B.文章由在羽蛇金字塔击掌就会听到鸟唱的现象,引出对这一现象原因的探究,逻辑地说明了古代玛雅人金字塔发声的原理。
C.第⑷段在文中起到了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对绿咬鹃的介绍,又引出下文对金字塔发音原因的探究。
D.文章第⑻⑼段仅介绍了金字塔回音背后的物理现象,将金字塔发声的神秘现象归结为“反射式衍射光栅”,解释了读者的疑惑。
2.下列各项对第⑸段中写“古代埃及人的金字塔”的目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将古代玛雅人金字塔与古代埃及人金字塔作对比,突出古代玛雅人金字塔的建造特点,初步探究古代玛雅人金字塔发音的原因,增强说明的效果。
B.将古代玛雅人金字塔与古代埃及人金字塔作对比,突出强调两种金字塔在建筑上有明显的不同,增强说明的效果。
C.列举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建造特点,使读者更明白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空心体的原因。
D.列举古代玛雅人金字塔和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玛雅人金字塔和古代埃及人金字塔的建造特点,使读者更明白。
3.请从以下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分析其语言特点。
① “玛雅”是个神秘的代名词,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有如昙花一现,却留给后人一个又一个惊叹。
(第⑴段)
②羽蛇神金字塔塔基每边长60米,塔高24米,共分9层,顶部建有一座神庙。
(第⑹段)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造个芯片这么难
①2019年5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一纸禁令闹得满城风雨。
禁令中包括停止供货,终止进行中的订单等多种措施。
一时之间,“芯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②芯片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造芯片难度那么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芯片的工作原理说起。
③众所周知,只要是电子产品,就离不开芯片。
芯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芯片,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带有计算功能的芯片;另一种就是存储芯片,比如电脑里的闪存(Flash),是一种能储存信息的芯片。
④这两种芯片,本质上都是载有集成电路的硅片。
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一片硅片上,按照设计刻出一些凹槽,在凹槽里填充一些介质,从而使硅面上形成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让这片硅成了复杂的电路,得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芯片放大图上有那么多弯曲、平行的凸起和纹路。
⑤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
...。
芯片的诞生分三个步骤,分别是设计、制作和封装,难度依次减弱。
现在全球芯片设计基本集中在美国,制作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中国大陆大部分承担的是封装工作,也就是把芯片装到板上拿出去卖。
可以说,在芯片的电路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竞争力远不如美国和韩国。
⑥设计难,制作也不简单。
我们来看具体过程。
首先,需要提取纯硅,就是把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沙子)还原成硅单质,把硅打成硅锭切片,就得到了硅片——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
这个步骤简单,我们的技术做得很不错。
⑦有了硅片后,就要在上面涂上一层胶,名为“光刻胶”。
这是一种感光胶状物,当用紫外线加透镜去照射某一个部位,胶面会发生变化,之后利用化学原理进行腐蚀,光照过的部分就会被腐蚀掉,留下凹槽。
此时,往凹槽里添加硼、磷等介质,就会出现一个半导体或者电容。
以此类推,我们再涂一层胶,再照,再腐蚀,再掺入……不断重复,像搭房子一样搭出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的核心部分。
⑧然而,以上说的只是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还会涉及波长等问题。
光刻最主要的器械就是光刻机,这项技术长期被荷兰、日本、德国垄断,一台机器要花七八亿元人民币,而且他们只优先提供给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大客户。
中国大陆也有自己的光刻机,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
⑨现在看来,中国要真正做出自己的芯片,顶层设计和光刻技术是两大难题。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中国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突破这两个难关只是时间问题。
1.选文第①段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作用?
需要提取纯硅,就是把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沙子)还原成硅单质,把硅打成硅锭切片,就得到了硅片——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
3.请你说说第⑤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
...。
四、文言文阅读
11.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廉,故逐之。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徧: _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本文选自《左传》,记叙的是长勺之战,在选作课文时编者却将标题定为《曹刿论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2.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①,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②之。
虽欲率物③,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④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⑤之常⑥,焉得登枝而损其本!尔曹⑦其存之⑧。
”
——《世说新语》
注释:①水俭:水涝歉收。
②啖:吃。
③率物:为人表率。
④豁:抛弃。
⑤士:读书人。
⑥常:常态。
⑦尔曹:你们。
⑧存之:谨记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一处
...)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损其本!
3.结合选文内容
....,说说赞扬了殷仲堪哪些品质?
13.橘逾淮为枳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橘逾淮为枳”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晏子一番话的主要目的,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诉楚王“橘生准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客观现象。
B.分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产生的原因。
C.巧妙回敬了楚王的侮辱。
D.智慧化解了楚王的困惑。
3.选文结尾处画线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
周君患之,告苏代。
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
”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
”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
”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
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
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