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以X学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0年12月
我国体育课程现处于“素质教育”时期,国家前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现在体育课考核大多还是用本校多年积累的经验而制定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标准没有足够的灵活性,过分强调标准化、统一性[1],很难客观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也是目前体育课教学的一大问题。
“满意度”研究最开始用于评价服务质量,“满意度”越高说明服务越好。
课程满意度是学生课程学习的一个总体心理评价,直接衡量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2]。
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课没有
兴趣,学习效果不佳。
[3-4]
在教学中只强调完成课程任务,这样很容易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学生只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
学生真的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吗?找出在体育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激发和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健康、积极快乐地参与其中。
1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X 学校在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为研究对象。
以X 学校2017级、2018级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2.1问卷调查法
该问卷结合了X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9个问题。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X学校的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土木工程与资源学院共13个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
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598份,回收率99.67%,其中有效问卷587份,问卷有效率为98.16%。
2.2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后的问卷进行收集、整理,利用E XCE L 软件和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将统计结果制作成表格。
2.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综合分析,并论证有关结论内容。
3结果与分析
3.1 X 学校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现状、教学条件的满意度3.1.1学生对三自主选课方式的满意度
大学体育课是大学时期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我们国家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一种手
应用型高校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以X 学校为例
陈芳芳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应用型高校X 学院学生对公共体育选项课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三自主”选课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对校内体育课程所需的场地及器材满意度偏低;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内容满意度很高;对师生之间的关系满意度最高;而对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满意度较低,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体育选项课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健康中国视域下群众体育赛事标准化研究(SK2019A0521);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szxy2017zlbe09);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武术》(2019m o o c 295)、《太极拳》(2017M O O C 375)。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20)12-043-02段和方法。
正因如此,学校非常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课程的选择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尊重学生兴趣,采取“三自主”的选课方式与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到:X 学校2017级、2018级大学体育选项课学生对待三自主的选课方式有2.4%的学生非常不满意,2.0%学生表示不满意,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占56.6%,满意的同学有30.0%,非常满意的有9.1%。
具体原因分析:三自主的选课方式在大部分学生心里还是愿意接受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这一模式不满意,主要原因是现阶段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三自主,部分学生因为不能及时进行选课,导致不得不“被选课”。
3.1.2学生对待校内体育课程所需运动设施器材的满意度校园内的运动器材、运动场地,是供体育课和课余锻炼使用的。
“三自主”选课模式下学生选择的基本都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项目。
如果运动的器材以及运动的场地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也可以大大提高。
反之,则会逐渐削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对体育课和体育运动兴致索然。
通过调查发现有2.4%的学生对体育课所需运动设施及场地非常不满意,不满意占27.3%、一般占66.7%、满意占2.7%、非常满意占1.0%。
纵观整体,学生对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满意度不高,由此说明X 学院还需投入资金增加或者整改运动设施器材和运动场地。
只有保障运动设施器材和场地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更加有兴趣地参加体育课和课后锻炼。
3.2 X 学校学生对选修课相关方面的满意度3.2.1学生对选修项目的满意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发展,我国的体育课发生了很大改变。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进而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呢?在课程安排上,为了满足学生对不同项目的需要,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考虑学校师资力量,X 学校大学体育课程共为学生开设了16门可供选择的项目。
在调查中得知,学校学生对可供选修课项目没有非常不喜欢的、不喜欢的占2.0%、一般占31.6%、喜欢占51.2%、非常喜欢占15.2%。
总体而言学生对体育选修项目还是比较满意的,占总数的一大半。
这说明目前所设置的项目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3.2.2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体育老师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何合理有效地选择和搭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和课余锻炼的兴
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通过调查得知,有2.7%的学生不喜欢教学内容的安排,这说明学校体育教师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较为得当。
3.2.3对任课教师上课态度的满意度
教师的言行举止及上课态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所以作为一名老师要经常学习新的知识,时刻要有提升自我的观念,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对任课老师上课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有2.0%的学生对其非常不满意、持一般态度的占34.7%、满意的占38.4%、非常满意的占19.1%。
老师的上课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听课的激情和课堂氛围,间接影响课程质量。
老师应该时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相应调整,用热情去感染学生,提高课程质量。
3.2.4对课中师生关系的满意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教师在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人格因素等方面影响和感染学生。
师生关系时刻都在影响教育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调查中有84.4%的学生对此表示满意。
想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育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热爱、尊重、公平地对待他们,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同时努力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关心和帮助学生,近距离深入地了解他们心中所想所需,并依据学生兴趣更好地安排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
3.3 X学校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3.3.1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满意度
体育课就是以运动为主的课程,在运动的过程中机体各项指标会产生变化,比如心跳加快、血液流动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排汗量增加等。
通过调查得知,有4.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非常不满意,30.0%的学生认为不满意,34.7%的学生觉得一般,18.2%的学生觉得满意,13.5%的学生觉得非常满意,所以从满意度的比例来看,学生感觉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效果不太明显,体育课是大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运动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继续完善,合理安排每节课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尽可能地将课内外有机结合,以达到学生所期望的锻炼效果。
3.3.2增进同学间情感的满意度
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增进同学间情感,摆脱自私自利之心,建立团队意识。
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在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后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体育课对提高同学间情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时发现,“满意”以上意愿的学生占66.6%。
这说明学生对此的满意程度较高。
交流沟通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在文化课学习的过程中,仅有少量的语言交流,有很多的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然而在体育课堂中除了语言类交流方式,还有很多非语言类交流方式,比如眼神、手势、肢体语言等。
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3.3.3学生对考核标准的满意度
现阶段学校体育考核标准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
在期末考核中又分为70%专项课考核,30%身体素质考核。
从对X学校考核标准的调查中了解到该学校有52.5%的学生对考试标准满意度一般,这说明学校的考试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没有掌握好学生的运动兴趣特点。
体育考试重要的不是评价学生体质的好坏,而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兴趣去引导学生锻炼,这样才可以解决根本问题,既治标又治本。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X学校大多数学生对“三自主”选课模式是认可和满意的,但对校内教学条件的满意度较低;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很高:从项目的设置到教学内容的安排,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及课中的师生关系,学生们认可度都很高,特别是在师生关系满意度调查项中,学生们给出了84.4%的最高满意度。
这充分说明了X学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着良好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及态度也是值得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的;在调查体育课对提高身体素质的满意度上发现学生的反馈并不理想,说明体育课程还不能达到学生想要的锻炼效果。
4.2建议
建议学校重视改造更新校内体育运动器材和场地,为学生营造更好的锻炼环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保持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态度以及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应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真正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考试的内容相对较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健康水平,建议将考试内容多样化,学生可选择的内容增加,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特长,同时也能提高运动兴趣,对将来的终身学习和锻炼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曲罡.吉林省艺术类高校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11.
[2]古继宝,何昌清,刘和福.课程学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影响机
制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42-48.
[3]邹小江,林向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缘起、论域、困惑及建议[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36(02):112-118.
[4]孟月婷.“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06):50-52.
作者简介:
陈芳芳(1978—),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教学与训练。
44《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