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8-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20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A卷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机读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第I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米()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0.175
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
D.一名同学的身高: 16.4
2.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3.体育课上有掷铅球的活动。
有同学问“铅球一定是铅制成的吗?”于是大家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了讨论。
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成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靠近铅球吸一下。
以上过程中,“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成的,并借来磁铁吸引一下”是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个环节?( )
A.提问与猜想
B.猜想与实验
C.实验与交流
D.交流与总结
4.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5.王天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 18.77cm
B. 18.76cm
C. 18.74cm
D. 18.89cm
6.如图1所示,测量木块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图1
7.如果用有一定厚度的木质刻度尺测量纸箱的宽度,图2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8.在颐和园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湖岸
B.游艇
C.湖水
D.岸边的树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
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11.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1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C.在运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运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D.在运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3.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
时间之比是()
图 5
图7
A 、4:1
B 、4:9
C 、1:4
D 、9:4
14.下面图5是四个物体的频闪照片,哪一个可能作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
15.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A 卷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注意:1.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
各题均答在题号所规定的区域或位置。
超出规定区域或位置的书写内容不得分。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物质是由 组成的。
现有四种粒子:①原子核、②质子、③夸克、④原子,请按尺
度由小到大进行排列_____________(填序号)。
17.有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拍摄位置与角度不
就,在较短时间内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图7所示。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
如果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则
卡车向 运动,自行车向 运动(后两空填“左”“右”)
18.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与通过的路和所用的时间 (选填“有”“无”)关系。
19.如图8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确(前两空选填“A ”“B ”).正确的读数应是 cm 。
图6
图8
图9
图
10
图
11
图13
图
12
20.百米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
21.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
在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的方法.
22.请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高速路上汽车的速度为80___________;人步行的速度1.2__________。
23.如图10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
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____;(填“大”或“小”)
(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三.实验解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24.测量是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长度测量常用刻度尺,如图11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
为_____mm,图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mm。
面积可以通过长度测量后进行计算,也可以用一些很巧妙的工具,如图12所示坐标方格纸,每小格边长均为1cm,则所测脚印的面积为 cm2.
25.如图13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图14
图16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 ,所用的时间为7s 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c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
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26.小明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滑下来的运动速度。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从左至右的单位分别是“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便于及时观察电子表
进行计时,小车的速度不能太快,所以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 或“小”) (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BC =_______cm t BC =______s v BC =_______m/s
(3)通过分别计算A 到B 、A 到C 、B 到C 三段的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滑的速度是变 的。
四、计算题:注意:请按照计算题格式解题。
相关计算需要过程的,只有答案没有解题过程的不得分,不按格式、不写公式、单位不符合要求的要适当扣分。
解答超出答题区域的部分不计分。
共8分。
27.(2分)从某地开往成都方向去的汽车司机在途中看到如图15所示的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抵达成都至少还需多少h ?
28.(6分)如图16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 地到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 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B 卷(共20分)
注意:B 卷用0.5毫米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的答案填在表格中对应的题号处。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一个或两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一位同学测量课桌长度为49.60m,且已知该同学读数是正确的,则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
的分度值为( )
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米
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C.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3.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17所示。
仔细观察图像,下面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乙的速度比甲大
B.乙出发比甲晚15min
C.甲、乙出发后在60m处相遇
D.因为相遇,所以在60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始终相等
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如图18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第4s~第8s内,甲乙同学都作加速直线运动
C.0s~第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第8s末时刻,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5.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
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
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B. 丙车可能相对地面静止
C.甲车可能向北运动,速度比乙慢
D. 丙车可能向北运动,速度比甲慢
二.综合题(10分)
图19
6.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的速度方面的问题时,人们常常用到“频闪照片”——它是指间隔相同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连续地拍若干次,就能方便地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了。
如图19是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甲、乙(小圆圈代表物体的位置)的闪光照片,根据照片,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1)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2)在照片上显示的运动范围内,平均速度更大的是 (前两空填“甲”“ 乙”) (3)我们发现从这两张照片不能判断出两物体的运动方向。
如果要在照片上记录下某种信息
用来判断运动方向,你觉得必须记录下面四项的那一项?答:
A.拍摄的年月日
B.当时的气温
C.各个位置闪光的次序号
D.合作者的名字 7.在观看了电视播放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兵对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内容印象很深。
他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20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 点自由滑下,经C
点后沿水平方向在空中飞行,最后落 在地面上的P 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
点自由滑下,目的是让小球经过C 点的速
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 点的速度。
小球经C 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 2点,比P 1更远。
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 点时 的大小不变,所以小球在斜槽上的出
发点应该 (选填“变化”或“不变”)。
小兵增加h 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 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 3点,比较OP 3和OP 1 或OP 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4)小兵凭直觉知道:炸弹在离开飞机时有向前冲的速度、实验中的小球离开C 点时仍有
向前冲的速度,这两点丰常相似。
运动会中的跳远、铅球等比赛也与此相似。
小兵还
123图20
想到了汽车禁止酒驾和醉驾的事。
原来司机在看见危险到踩刹车之间,有一定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仍有速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称之为反应距离。
喝了酒或醉酒后,人的反应时间会变长很多,反应距离也变长了好多。
假设汽车的速度是72km/h,正常情况人的反应时间为0.1s,喝酒后反应时间变为0.5s,请问酒后的反应距离变为多少m?是正常情况下的多少倍?请用计算题格式进行解答。
成都铁中2018—2018学年(上)初2018级10月学业检测物理答题卷
注意事项:
1.A 卷满分100分,B 卷满分20分;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考生需首先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 铅笔准确填
涂好自己的准考证号。
A 卷的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 铅笔准确填涂作答;A 卷的第Ⅱ卷和B 卷用黑色或蓝色、蓝黑色墨水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在相应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三、实验解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教室 此 线 以 右 不 得 写 出 与 考 生 身 份 有 关 的 信 息
四、计算题:共8分
27.(2分)
28.(6分)
B卷不定项选择题:1~5题,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