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体的吸收
一、 气体吸收复习题
1.吸收分离操作的依据是什么?
2.掌握气、液相组成的表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换算。

3.掌握亨利定律的应用以及各亨利系数E 、H 、m 之间的换算。

4.说明物系、温度、压强对亨利系数E 、H 、m 的影响以及对溶解度的影响。

5.理解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和对流传质的意义,写出费克定律的表达式。

6.简述双膜理论的要点。

7.吸收推动力和阻力有哪些表示方法?何谓气相阻力控制和液相阻力控制,如何判断?
8.说明吸收率的定义,吸收过程为什么常采用逆流操作?提高吸收速率的途径是什么?
9.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和最小液气比的确定方法。

10.液气比的大小对吸收操作有什么影响?适宜液气比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11.掌握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方法。

熟悉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12.掌握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方法,当V
L m
时,传质单元高度又如何确定? 13.写出脱吸因数或吸收因数的定义,并说明脱吸因数或吸收因数对吸收操作的影响。

14.当吸收实际操作液气比小于最小液气比时,该吸收塔是否无法操作?为什么?
15.当吸收塔的入塔液相浓度升高时,将对吸收操作有何影响?
16.简述填料的作用并简述填料的作用和特性;填料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17.填料的类型有哪些?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有哪些?
二、 题型示例
(一)填充题
1.吸收是分离 的单元操作,它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 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

2.亨利系数E 的数值大小表示气体溶于液体中的难易程度。

亨利系数越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

3.相平衡常数m 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压强升高,m 值 ,温度升高,m 值 。

4.吸收操作和解吸操作都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较 的温度和较 的压强对吸收操作有利;而较 的温度和较 的压强对解吸操作有利。

5.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质是以 扩散方式通过气液两膜,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气液两膜内,所以双膜理论又称为 理论。

6.要获得同样浓度的气体溶液,对易溶气体所需的压强 ,而对难溶气体所需的压强 。

7.对压强不太高的稀溶液,相平衡常数m 与亨利系数E 的关系是 ,亨利系数E 与溶解度系数H 的关系是 。

8.解吸因数的定义为 之比,其值越小,则吸收推动力 。

9.吸收操作能够进行的条件是Y Y *,解吸操作能够进行的条件是Y Y *,过程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是X X *。

10.当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时,塔内进行的是操作;而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时,塔内进行的是操作。

11.传质设备有两类常用的塔器,在塔内,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呈连续变化;在塔内,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呈阶跃式变化。

12.吸收操作线方程式为Y=2.5X+0.3,平衡线方程为Y*=1.5X,其解吸因数为,若吸收剂用量为1320kmol/h,则惰性气流量为kmol/h。

13.混合气体中吸收质为易溶气体时,溶解度系数,若有k G≈k L,则该吸收过程为控制。

14.对一定的吸收过程,液气比越大,所需的传质单元数,压强越高,所需的传质单元数。

15.平衡关系为p*=0.5C A kPa,气膜吸收系数k G=3.2⨯10-6[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 L=1.79⨯10-4m/s,则此吸收过程为控制。

16.解吸因数的数值越大,吸收推动力则,所需的传质单元数就。

17.由于塔壁面处的填料层空隙率大,阻力小,而使得液体在下降的过程中,有朝塔壁面处汇集的趋向称为。

18.常见的短管形(环形)有环、环、环(至少写三种)。

(二)选择题
1.混合气中的吸收质浓度很低,而吸收剂用量很大时,吸收过程可认为是。

A、化学吸收;
B、物理吸收;
C、等温吸收;
D、非等温吸收。

2.在吸收塔内,混合气体中的惰性气体浓度从塔进口到塔出口逐渐,其摩尔流量。

A、降低,增高;
B、增高,降低;
C、降低,不变;
D、增高,不变。

3.亨利系数值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A、越大;
B、越小;
C、不变;B、无关。

4.对低浓度吸收,K ya≈。

A、k Ga⋅P;
B、K Ga⋅P;
C、K La⋅C总;
D、k La⋅ C总。

5.当吸收阻力用1/k G表示时,其对应的吸收推动力为。

A、p-p*;
B、p-p i;
C、p*-p;
D、p i-p。

6.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组成Y1=0.02,平衡关系为Y*=2.0X,入塔吸收剂中不含吸收质,液气比为0.8,吸收质的吸收率最大为。

A、100%;
B、80%;
C、60%;
D、40%;
7.填料塔的正常操作空塔气速应在载点气速之上,在泛点气速的倍之下。

A、0.8;
B、0.5;
C、1.0;
D、0.9。

(三)是非题
1.吸收操作中所指的惰性气体是不与任何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
2.吸收操作计算中采用了比摩尔分率,就是为了简化吸收计算。

()
3.体系达平衡时的液相浓度是在操作条件下的最大浓度。

()
4.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时的亨利系数E大,气体属难溶气体。

()
5.当系统的液相浓度低于平衡浓度时,X<X*,该系统进行的的是解吸操作。

()
6.吸收操作能够进行的条件是溶质在气相的分压必须满足p<p*。

()
7.实际吸收剂用量小于最小用量时,吸收塔内可能会进行解吸操作。

()
8.解吸因数的大小反映了吸收推动力的大小,其值越大,吸收推动力就越大,所需传质单元数就越少。

()
9.难溶气体的吸收属气膜控制。

()
10.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时,塔内进行的是解吸操作。

()
11.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比摩尔分率之和等于1。

()
12.填料塔内安装液体再分布器主要是为了减小“塔壁效应”对吸收操作的影响。

()(四)计算题
1.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2为2%(体积),其余为空气。

操作压强为506.5kPa,操作温度为30o C,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p*=1.88⨯105x kPa。

试求:(1)相平衡常数m;(2)在100kg 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kgCO2?
2.在逆流吸收塔内用纯水吸收混合气中的甲醇。

混合气体入塔气量为3600m3/h(标准状态),在标准状态下每m3混合气中含有甲醇25g。

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5%,用水量为最小用量的1.3倍。

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1.15X。

试求:(1)塔底溶液浓度(以kgCH3OH/m3H2O单位表示);(2)实际用水量m3/h。

3.在逆流填料塔内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甲醇。

在压强为1atm,温度为27o C的操作条件下,混合气流量为1200m3/h,入塔混合气中甲醇的摩尔分率为0.0769。

现工艺要求甲醇的吸收率不低于95%,塔底溶液中甲醇浓度不大于0.03(kmolCH3OH/kmolH2O)。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1.1X,空塔气速为0.4m/s。

试求所需的填料层高度m。

4.在一逆流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与SO2混合气中的SO2。

填料塔的操作温度为293K,压强为101.3kPa,在该操作条件下混合气的流量为500m3/h,平衡关系为Y*=30.94X。

已知进塔
气体中SO2的体积分率为9%,要求吸收率不低于98%,实际用水量为15000kg/h,吸收系数K Y=0.79
(kmol/m2⋅h),塔径为0.6m,填料的有效比表面积a=93 (1/m)。

试求:(1)每小时可以吸收的SO2量kmol/h;(2)所需的填料层高度m。

5.某气体混合物中含吸收质氨2%(体积),送入逆流吸收塔用纯水吸收。

要求吸收率为90%,操作液气比取最小液气比的1.25倍,平衡关系为Y*=2X。

试求:(1)出塔溶液中的溶质浓度X1;(2)若H OG=0.5m,求填料层高度m;(3)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吸收率增加到99%,此时所需的填料层要比原来高多少m?
6.在一直径为0.8m,操作压强为101.3kPa的逆流填料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分压为1330Pa 的空气和氨混合液中的氨。

经过吸收后,混合气中的氨99.5%被水吸收。

已知入塔的混合气体的质量流量为1400kg/h,水的流量为最小流量的1.44倍。

混合气体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20o C,气液平衡关系为Y*=0.755X,气相体积吸收系数K Ya=314(kmol/m3⋅h)。

试求:(1)传质单元高度m;(2)传质单元数;(3)吸收操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m。

(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9kg/k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