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三方物流的角色分析
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五大矛盾
1.企业快速发展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2.物流行业复杂化与人才瓶颈的矛盾
3.规范化运作与市场相对无序的矛盾
4.行业快速发展与国企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
5.现代物流协同化与行政分割的矛盾
课堂
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总结、评价学生小组活动情况
互动提问
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1.提问:在同学们认识里什么是物流?第三方物流指的是什么
2.评价学生回答
3.导入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回忆、思考
2.讨论
3.回答问题
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1.国家标准术语中物流的定义;
2.物流的产生与演变
思考、讨论、总结
难点
1.运输合理化、配送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2.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方法
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采用: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体现为个性化物流服务
5.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6.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
7.集成化、系统化服务
8.服务创新性
9.客户中心化
思考、讨论、总结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与弊端
1.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分析
(1)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2)可以提供技术灵活性
(3)提供其他灵活性
2.第三方物流的弊端
(1)不能保证供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
章节标题
第三方物流基本业务管理
课程类型
理论
授课班级
10级物流
第3周第1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
◆掌握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仓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流程
◆理解运输、配送、仓储和信息化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运输合理化、配送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能力目标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
(3)行业创新者模式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联系
案例分析
冠生园第三方物流案例
问题:
1.结合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冠生园集团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可行性和优势。
思考、讨论、总结
课堂
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总结、评价学生小组活动情况
互动提问
作业
布置
P37:(2)
课后
反思
职业学院教案
3.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特征、优势与弊端等。
能力目标
灵活运用第三方物流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重点
物流系统的目标及现代化物流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
难点
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与弊端
教学方法
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采用: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课程
导入
运输管理的含义
1.回忆、思考
2.讨论
3.回答问题
运输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一)运输管理的内容
1.运输决策
2.运输过程管理
3.运输结算管理
(二)运输管理的特点
1.专业化
2.系统化
3.信息化
思考、讨论、总结Βιβλιοθήκη 物流运输管理决策分析(一)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运输路线的确定
(三)运输服务商的选择
(四)运输合理化问题
第三方物流的含义及分类
1.第三方物流的含义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分类
(1)根据其核心能力和历史因素分为资产型和非资产型;
(2)按物流范围和服务功能分为综合型和功能型
(3)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多少分为四种。
思考、讨论、总结
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点
1.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体
2.合同制有偿服务
3.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
◆掌握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仓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流程
◆理解运输、配送、仓储和信息化在第三方物流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运输合理化、配送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重点
1.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基本业务内容
2.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和仓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业务流程
3.运输合理化、配送合理化的有效途径
4.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
(三)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课堂
小结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总结、评价学生小组活动情况
互动提问
作业
布置
课后
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难点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采用:打“√”
模具
实地参观
挂图
现场演练

多媒体
上机训练
CAI
听力训练
虚拟仿真
其他
教学过程设计(分教学步骤列出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训练项目、素材等)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
导入
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如何运作的,从而了解其利润来源
1.回忆、思考
2.讨论
3.回答问题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
1.作业利益
2.经济利益
3.管理利益
4.战略利益
思考、讨论、总结
职业学院教案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价值
1.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整合客户运作
3.发展客户运作
思考、讨论、总结
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分析
1.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
2.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
布置
P37:(1)
课后
反思
职业学院教案
章节标题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和价值分析
课程类型
理论
授课班级
10级物流
第2周第1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与运作价值
2.掌握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目标
具备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模式及其缺点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技能
重点
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利益来源与运作价值
教案
课程名称
第三方物流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教研室
物流教研室
系(部)
使用教材
第三方物流
2012学年第1学期

章节标题
物流的思想及演变、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内涵、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
课程类型
理论
授课班级
10级物流
第1周第1次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物流的产生与演变的历程;
2.掌握物流系统的目标及现代化物流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
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目标
1.物流系统的构成;
2.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目标
(2)快速、及时目标
(3)节约目标
(4)规模优化目标
(5)库存调节目标
思考、讨论、总结
职业学院教案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现代物流概述
1.现代物流的定义
2.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4.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思考、讨论、总结
2.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依据
(1)虚拟经营
(2)供应链管理
(3)现实条件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1.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2.改革开放对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有直接作用
3.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我国物流学发展的结果
4.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
5.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及角色分析
1.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3.第三方物流的风险分散价值
4.竞争力提升价值
5.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效益
思考、讨论、总结
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含义
1.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2.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1)提供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法
(2)通过影响整个供应链为客户带来利益
第四方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1.第四方物流的产生
2.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
(1)协调模式
(2)方案集成商运作模式
1.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2.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运输环节业务流程分析
(一)运输服务的提供者
(二)运输环节的主要业务流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配送作业的基本环节
1.备货
2.理货
3.送货
思考、讨论、总结
配送作业流程
(一)一般作业流程
(二)配送作业的特殊流程
思考、讨论、总结
配送管理合理化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2)不具有广泛适用性
(3)缺乏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张能力
思考、讨论、总结
第三方物流开展的条件
1.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与运输工具
2.迅速修复物流障碍的能力
3.提供增值服务
4.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物流信息系统
5.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
思考、讨论、总结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背景
1.第三方物流与物流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