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学案(标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学案教师寄语:拒绝不良行为,学会自我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健康成长。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xx”邪教等不良诱惑。
⑵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能力
⑴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⑵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以及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3、知识
⑴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⑵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学习难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不良诱惑的危害
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抵制不良诱惑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
预防违法犯罪预防违法犯罪从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会依法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我们需要特殊保护(二)材料分析题:
11、近日,聊城市某县人民法院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团伙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徐某、吴某、王某、闫某等8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至八年不等。
其中,吴某、王某、闫某作案时竟不满16周岁。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某等人在校期间不安心学习,迟到、旷课,经常违反纪律,还经常与游手好闲的社会青年来往,扰乱学校和社会秩序。
XX年6月12日、13日两天,他们单独或结伙,在聊城市某学校附近以殴打、搜身等手段,抢劫学生的财物,作案11起,共计金额530多元。
类似现象在不少学校也时有发生,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回答:
(1)徐某等人走向违法犯罪的事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2)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12、XX年3月,某中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
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
体的方法。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
(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
(3)对中小学生提倡“见义智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巩固训练
1、d
2、c
3、d
4、c
5、d 6(1)父母对他缺乏管理和教育,没尽到家庭保护的职责;自身判断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抵制不良诱惑,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淡薄,不能防微杜渐。
等(2)①国家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社会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③学校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的身心健康,及时教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④家庭要依法履行对子女的抚养、监护的职责,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⑤未成年人个人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自己的不良行为,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二)材料分析题:
11、(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要预防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诱惑,预防一般违法开始,防患于未然。
因此,青少年要养成遵纪守法,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做到防微杜渐;要从小加强道
德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一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二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能硬拼蛮干,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12、(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狠毒的,与其作斗争,要讲究智斗。
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或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
(3)强调对生命健康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既传承了民族精神,又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青少年既要国家给予特殊保护,又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