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犬肉毒梭菌中毒的诊疗体会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3.07.037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简称肉毒中毒,是由于人或动物摄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后引发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中毒性疾病。
早在1820年Kerber首先描述了人的肉毒梭菌中毒,1922年和1927年分别有人报道了鸡、牛的肉毒梭菌中毒症[1]。
近年来,在宠物门诊病例中,该病也是时有发生。
笔者在临诊中曾发现一起犬感染肉毒梭菌中毒病例,现报告如下:
1.发病概况2013年2月11日,畜主王某携一藏獒犬来我中心就诊,该犬两岁,雄性,曾在3个月内按程序免疫犬瘟热、细小病毒、副流感、腺病毒,即四联弱毒疫苗(荷兰英特威)和狂犬病弱毒疫苗(荷兰英特威)。
主诉发病前未观察到任何异常,只在昨晚23:00左右发现该犬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后出现流涎症状。
问诊得知该犬同畜主共住在楼房内,最近两天内该犬食用大量含有剩肉的饭菜,有的饭菜在18℃~22℃室内温度下贮存时间超过2天。
临床观察,发现该犬卧地不起,肌肉松弛,神志清醒,直肠温度为38.3℃。
2.诊断依据发病情况初步诊断为肉毒梭菌中毒。
3.治疗结果以解毒、补液、强心为原则。
5%林格氏液输液,同时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但治疗不及时,且未购到特效解毒药,在实施治疗8h后病情加重,观察到头颈向后弯曲,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瞳孔散大,最终因呼吸机麻痹导致窒息死亡。
4.体会肉毒梭菌具有厌氧生长、低温产毒的特点,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毒素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化学药物及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一种[2],对人的致死量为1×10-6g[3],小鼠的LD50介于0.1~1ng/kg[4],其毒力是氰化物的一万多倍[5]。
由于该毒素容易制得气溶胶,有可能成为恐怖袭击和生化战的手段,曾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列为A级生化恐怖制剂[6]。
肉毒梭菌毒素根据其抗原性,可分为A~G型,其中A、B、E、F型引发人类肉毒中毒,在我国20多个省区均发生过肉毒中毒事件,A、B型最常见,在国外,E型中毒事件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进食污染的海产鱼类引起,C、D型主要引起畜禽肉毒中毒,G 型极少见[7]。
关于肉毒梭菌中毒,主要是由于该菌产生的外毒素,即肉毒神经毒素(BoNT)引起,该毒素与非神经毒性蛋白(NAPs)结合形成更大的蛋白分子复合体,即前体毒素。
前体毒素中的非毒素组分可以在人畜的消化过程中保护毒素免受各种酶的消化以及胃酸的侵蚀,进入小肠后,在微碱性的环境中,导致毒素复合物的解离,BoNT穿过小肠表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进而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阻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引发肌肉麻痹。
该病的确诊,应借助实验室进行致病毒素的检查。
取病犬的呕吐物及粪便,加入2倍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充分研磨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2h,浸出毒素,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抗生素后分为2份颐1份不加热作被检液,另1份煮沸30min(毒素被破坏)作为阴性对照。
取健康的小鼠2只,分别进行腹腔注射,1只注射被检液,另1只注射阴性对照,2h后注射被检液的小鼠出现四肢麻痹,进而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而注射阴性对照的小鼠正常。
由于肉毒梭菌中毒在宠物中发生的几率相对较低,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治疗时应以特异性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
据报道,在人类,目前常用的是马源的血清抗毒素,但所能提供的血清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该物质属于异源蛋白,具有高
一例犬肉毒梭菌中毒的诊疗体会
张颖,徐国栋
(天津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
宠物保健
宠物保健
关于宠物饲养与人类健康的思考
王文娟1,王娟2,贺洪君2
(1.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畜牧中心黑龙江富裕161200;2.富裕县兽医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富裕1612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3.07.038
目前,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的独立性、封闭性、个性化问题日益突出,居民的休闲、消费和情感的寄托方式也呈多元化发展,宠物饲养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亮点,宠物狗、宠物猫、信鸽、鸟类不断增多。
同时,为宠物提供服务的项目也不断兴起,宠物市场、宠物医院随处可见,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与宠物有关的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系列宠物管理上滞后的问题,宠物疫病对人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加强宠物饲养的规范化管理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宠物疫病对人类的威胁。
1、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
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多因被患病动物咬伤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甚至结膜而引起感染发病。
由犬传播给人类的狂犬病数量最多,其次是猫。
近年来发现一些外观“正常”的犬、猫也可引起狂犬病的发生,由此说明,犬、猫对人类引发狂犬病的威胁最大,人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2、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
钩端螺旋体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繁殖,病菌随尿排出体外,污染水及土壤。
带菌鼠、犬排菌时间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人们对钩端螺旋体普遍易感,主要是间接接触性传染。
人们在接触生活用水、饲养、宰割病畜、接触被污染的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患钩端螺旋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3、猫弓形体病:本病是由弓形体原生动物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许多哺乳动物,尤其是猫,由于它们与人关系密切,因此常常
免疫原性,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及潜在的病毒
污染,至今没有使用在宠物的血清抗毒素疗效的报道,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了家庭中的一员,相信该中毒症的发病率有可能会升高,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同源性抗毒素血清的研制。
同时也要告诫宠物爱好者们不要喂给宠物发霉或变质的食物,特别是腐败的肉类食品,此外,还要注意保证矿物质及维生素的补给,防止异食癖的发生,减少爱犬误食的机会。
由于近几年流浪犬的数量在不断增多,造成大量的犬由于饥饿,采食垃圾桶中腐败的剩饭,这可能也是该病发病率增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呼吁社会,善待您周围的宠物,不要随意抛弃。
■DH 参考文献:
[1]张彦明.兽医公共卫生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15-216.
[2]孟宪梅,柳增善.常见食物中毒菌毒素的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94-100.
[3]宫玉,田英平.肉毒中毒研究现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1,29(11):869-872.
[4]樑
朱力,王恒,黄留玉.肉毒毒素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5,16(2):186-190.
[5]董铭心,戴秋云.肉毒毒素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2007,18(2):
301-303.
[6]杨秀清.肉毒毒素结构及其重组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J].
2005,16(2):183-185.
[7]章金勇,张晓丽.肉毒毒素及其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
学杂志,2007,20(12):94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