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 风
成因
冬季风
源地
风 向
夏季风
性 质
源地
风 向
性质
分布 地区
冬夏季 风比较
①海陆热 力性质差 异;②气压 带、风带 的季节移 动
西伯 利 亚、 蒙 古
东 北 风
凉 赤道 爽 附近 干 的印 燥 度洋
西 南 风
印度半 岛、中 温暖 南半岛 湿润 和我国 西南等 地区
夏季风 强于冬 季风
12/11/2021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22-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 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jiāoqū):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者,多 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上图中B地。
第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12-
知sh识i()一z梳h理、ī 热对力l(点iy环à演ǎnn)练流原理
1
2
3
1.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xiǎoshí)为周期的地
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①处为陆风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6-
知识(zhī
对点演练
(yǎn
一二三
shi)梳理
liàn)
三、全球(quánqi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①低纬环流 高低纬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影响 ⇒三圈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12/11/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7-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关闭
第(A1.)城题市,此地时面,风硬从化湖使面湖吹陆向风陆减地弱,②为下沉气流;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第(B2.)围题湖,城造市陆地使面硬湖化陆,热风岛增效强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
12/11/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26-
(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fēnɡ dài)移动规律。 ①冬季——位置南移。
②夏季——位置北移。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F 为极地东风 带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8-
知识(zhī
对点演练
(yǎn
一二 三
shi)梳理
liàn)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zhíshè)点 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
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
12/11/2021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18-
(2)山谷风。 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rèlì)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
快,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 快,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
坡上升,形成谷风
(yàodiǎn) (yàodiǎn)


②结合(jiéhé)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25-
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
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①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②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对点演练
(yǎn
一 二三
shi)梳理
liàn)
二、风的形成过程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 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 ,指向低压 。
2.受力不同(bù tónɡ)情况下的风向
类型 高空的风
近地面的风
图示 (北半球)
受力
F1(水平气压梯度 力 )和 F2(地转偏向
力 )二力共同影响
风向12/11/2021 与等压线平行
关闭
解析
答案
-16-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热力环流举例及判断
1.热力环流原理(yuánlǐ)的应用分析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17-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qìwēn)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 暑的好地方。
12/11/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23-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典例研析
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 甲、乙两地经度相同(xiānɡ tónɡ)。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关闭
一般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由图可知,甲地高空气压低于38°N高空的气压,
第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20-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②影响与应用(yìngyòng): 一般把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把卫星城或污
-27-
特别提醒(1)判断气压带、风带的思路,以纬定带(结合0°、30°、60°、 90°纬度),以向定半球(根据风向结合纬度判断南北半球)。或直接根据风 向判断南北半球,如风带为西南风的仅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西北风仅南半 球的盛行西风带。
(2)根据气压带在纬度上的(结合0°、30°、60°、90°纬度)偏移方向判断南 北移动,进而判断夏冬季节(jìjié),特别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但季节相反。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二三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fēnbù)与移动
A 为赤道低气压 带
C 为副热带高气压 (1)七个气压带
E 为副极地低气压 G 为极地高气压
B 为低纬信风 带
带 带 南北半球同纬
度各有一个 带
(2)六个风带 D 为中纬西风 带 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课时2 气压带与风带(fēnɡ dài)的分布和 移动
12/11/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知识(zhī
对点演练
(yǎn
一二 三
shi)梳理
liàn)
一、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
热不均 )。
-2-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即地面冷
2.热力(rèlì)环流的形成过程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F2(地转 偏向力 )和 F3(摩擦力 )三力共 同影响 与等压线斜交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5-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二三
特别提醒(1)三种力的不同特点。
①水平(shuǐpíng)气压梯度力:大气运动的原动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 ②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在风速相同的情 况下其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123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kòngzhì)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关闭
第(C1.)丙题,图D中.丁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
坡下滑,形成山风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19-
②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shān fēnɡ)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 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12/11/2021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miàn shànɡ)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 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即 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 高空则为低压。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冬季风
源地
风 向
西伯
利西
亚、 北
蒙风

夏季风
性 质
源地
风 向
寒 冷 干 燥
副热 带太 平洋
东 南 风
分布 性质 岛
冬夏季 风比较
冬季风 强于夏 季风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二三
-11-
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三页。
-21-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2.等压面(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气压。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 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即PA>PC,PB>PD。
陆风C.湖减陆弱风;风使从城湖市泊昼吹夜向温城差市减,城小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关闭
(1)DD.湖(陆2)C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12/11/2021
解析
答案
第十二页,共三十三页。
-13-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123
二、气压带、风带
2.读下图,完成下列(xiàliè)各题。
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
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
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1)C (2)D
12/11/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1)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 )
A.① B.②
关闭
第(C1.)③题,北D半.④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故选B项。第(2)题,根据图①中气压带
的纬(2)度图位①置中可的判气压断带为是副(热带高) 气压带。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关闭
(1)C1B2./副11/(2极202)1B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9-
知识(zhī
对点演练
(yǎn
一二 三
shi)梳理
liàn)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fēnɡ dài)的影响
12/11/2021
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 二三
-10-
4.东亚季风(jìfēng)和南亚季风(jìfēng)
季 风
成因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
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近地面最显著,高度越高, 作用越弱,高空忽略不计。
(2)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则夹角越小。
(3)风向与所在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 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12/11/2021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
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sīlù)如下。
(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①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下图。
12/11/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第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解解析析
答案案
-14-
知识(zhī
对点演练
(yǎn
shi)梳理
liàn)
三、季风环流
123
3.读以下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
的箭头表示(biǎoshì)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15-
知识(zhī shi)梳理
则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38°N的气压,因此近地面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
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故B项正确。
B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三页。
解析
关闭
答案
-24-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大气环流
1.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3-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二三
其过程可归纳为: 近地面,冷热 不均→空气的上升 或下降 压 差异→大气的水平 运动→热力环流
→同一水平(shuǐpíng)面上的气
12/11/2021
第三页,共三十三页。
-4-
知识(zh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