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4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
吴丁奎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中心小学,广东河源 517100)
1 深入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
1.1 家庭因素
在与问题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都是家长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孩子为了引起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关注,做出一些出格的问题,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形成习惯。
另外,因为没有父母关爱,一些学生的家庭教育非常松散,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各种问题。
1.2 学校因素
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学校关心学生的升学率,教师在关注优等生的前提下,对于问题学生的要求就会相对下降。
因为问题学生在学习上高不成低不就,思想上要求也不严格,因此问题学生在学校缺乏应有的关注,有的教师甚至对问题学生下的命令是:只要保证安全就可以。
这在客观上就助长了问题学生的问题。
还有的老师对问题学生只看问题,不看优点,任意批评,结果问题越来越多。
1.3 学生因素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问题学生往往是因为自制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个别的问题学生可能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时这样的学生认为老师点他的名是光荣的,并没有一定的荣辱观。
2 赏识教育策略
一提起问题学生,许多教师可能就会想起这些学生的拙劣的表现,例如迟到、旷课、顶嘴、违纪、不完成作业等,严重一点可能还会出现上网、赌博之类的行为,有许多问题学生都是屡教不改。
但是我们不应该回避的问题是,问题学生也是学生,也是学校的一份子和班级的一员,问题学生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能够用赏识的眼光去挖掘他们的优点,问题学生也可能会变成好学生。
2.1 转变教育心态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当前许多班主任看到问题学生就会认为他们不争气。
因为当前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很关注优秀的学生和学生的成绩,对于问题学生,许多教师都是放任自流。
但是我们应当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就是要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位问题学生。
在对问题学生教育探讨时,教师应当找出自己的原因:是不是对问题学生关心不到位?是不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是不是对问题学生总是批评?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觉自己处理问题的不足之处,也能够在这期间发掘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对于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性教育,就会增强问题学生的上进心,帮助他们转化成为文明的、优秀的学生。
2.2 用关爱和赏识转化学生
2.2.1 在各种活动中对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
问题学生在学习上不能表现突出,有可能在学习方面“拉后腿”,但是在其他活动中他们可能就会展现出自己的特长。
比如在运动会上可能就会展现出自己的运动特长。
因此在这
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大力表扬有运动特长的问题学生,让全班学生都学习他们能为集体争荣誉的精神,让他们因此而感到自豪;或者在劳动中让其他同学都能够学习问题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就需要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能够积极地挖掘和及时表扬问题学生,让问题学生能够感觉到老师的关注,问题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可中不断地努力。
2.2.2 课外赏识
课外活动是教师和问题学生主动交流的媒介,在整个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听取问题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有诉说的环境。
教师能够与问题学生说出心里话,并且能够找到他们在意的地方,这样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例如在校园内遇到,教师就要关切地问:“今天讲的课你听懂了吗?”如果他说“不难,听得懂”,那么这时教师就鼓励学生说:“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很大,一定要坚持下去。
”
2.2.3 在家校合作时要表现出对学生的赏识
如今,家校合作是家庭与班主任沟通的主要桥梁。
微信的广泛应用代替了班主任家访的活动,可以让教师能够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在微信沟通的过程中将问题学生的优点和潜在优点告诉家长,在教师赏识学生优点的过程中,家长也认识到孩子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再将学生缺点和违纪行为委婉地告诉家长,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家长在看到教师对孩子赏识的时候,也会对孩子提升信心,因此家校合作最后的结果就是拉近了家长、孩子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积极地帮助问题学生转化。
2.2.4 在成功中表现出教师的赏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者取得成功的快乐就是教育工作的头等重要的工作。
在教育的过程中,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兴奋和鼓舞。
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就要根据需要给问题学生提供转化和成功的机会,虽然有时这种转化非常小,但是这种进步中的激励却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2.2.5 用赏识的目光帮助学生进步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进步的大小是有区别的。
因此,教师如果能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并且能够积极肯定地评价学生的努力和创新,即使学生平时表现得很平淡,但是如果能够积极地赞赏他,那么问题学生也会表现得“今天比昨天好一点”,到最后学生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优秀。
3 结 论
总之,赏识教育就是用教师的爱来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灵。
在赏识的过程中促进问题学生的进步是教师的法宝。
因此,教师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学生,并且能够看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这样问题学生也会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魏振芳.浅谈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J].考试周刊,2017(77):13.
[2]黄玉玲.赏识让学困生心灵洒满阳光[J].甘肃教育,2018(12):49.
student Parent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