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神鹰——喜马拉雅兀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神鹰——喜马拉雅兀鹫
喜马拉雅兀鹫是英文直译名,在中国鸟类名录里称它为高山兀鹫,顾名思义它是喜马拉雅地区的特有种,在中国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在国外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尼泊尔、不丹等国家。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称得上是鹫之天国:中国的6种鹫,在那儿就有3种分布:胡兀鹫、高山兀鹫、秃鹫。

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三种鹫中高山兀鹫的数量最多,它们喜欢结群活动,在开阔的丘陵或山坡常看见它们十几只,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嬉戏、晒太阳,有时它们会成群的在河边捕食鱼类或者戏水净羽。

驱车行走于青藏高原:在新疆的阿尔泰、昆仑山、阿尔金山宽阔的山谷和帕米尔高原:青海的可可西里、三江源高原湿地;四川石渠、理塘、若尔盖草原……都可以看见高山兀鹫。

高山兀鹫在西藏的拉萨、日喀则、那曲、类乌齐、昌都等地更是常见……当你看到遥远的天空一群兀鹫汇集,越来越多,不断向着地面降落,不用说那就是它们发现尸体了。

高山兀鹫是真正的食腐肉鸟类,很少捕捉活的动物,一般不会攻击人类。

野生动物摄影师祁云跟我说过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情:许多年前的夏天,祁云跋涉在藏北草原,腹饥体乏,席地而坐,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当他酣睡之时一群兀鹫盘旋而下,一步步逼近。

祁云在嘈杂的鸟呜声中苏醒,一跃而起,振臂呼喊。

鹫们发现“死尸”活了,不再纠缠,举翼远去。

5月,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草场吐绿,天山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牧民们赶着牛羊向山谷高处的夏牧场迁移。

每年的春季,天山山谷中的家畜常常遭受一种可怕的无名疾病的袭击,牛羊群中体弱者染病死去,死去家畜的血液变成乳白色,当地牧民就称此病为“白血病”。

所幸的是高山兀鹫成为处理病牛尸体的主力军:牛尸皮厚,兀鹫的喙无法将它撕扯开来,它们从牛尸的肛门处下手,将长长的颈伸进尸体的腹腔撕食。

每撕食几秒钟,它们就赶紧把头拽出尸体,呼吸新鲜空气,更是查看四周的动静。

随着尸体的颈部也被撕开一个洞,更多的兀鹫聚拢过来,尸体渐渐成了一个空空的皮囊。

尸体的腐肉消失得干干净净,草场的传染源也被截断了。

在广阔的青藏高原上,一切动物尸体都是鹫的食物源,包括人。

天葬是藏族百姓最普遍的丧葬形式。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天葬是最具生态意义、生命循环的丧葬形式。

所谓天葬就是鸟葬——就是将人的尸体由食腐的鸟类取食殆尽。

在西藏哪儿有人,哪儿就有天葬台,哪儿就有鹫的翩翩身影。

天葬台附近常常有成群结伙的高山兀鹫。

在藏民心目中鹫是神鸟,是天国归来的使者,是死者灵魂的超度者。

虽然在青藏高原鹫类分布广泛,数量较多,但在平时人们很少能见到自然死亡鹫的尸体。

藏民传说当鹫类神鸟即将死亡之时,它们竭尽全力飞向高空,飞向金灿灿的,太阳,在光芒四射的阳光中它们的身体渐渐融化——进入了天国。

然而让我们遗憾的是在中国高山兀鹫成为一些人趋之若鹜的捕猎对象。

每年秋末冬初之即,青藏高原的各种鹫类猛禽沿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向南迁移、越冬。

为了获取它们高价的羽毛,在它们迁徙的必经之路,人们会用粘网捕猎它们,这样猎杀鹫类猛禽的“传统习俗”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

在云南保山的施甸、汶上等地,起伏不平的怒山山脉中每隔几十里就有一座“打鹰山”。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有鹫类猛禽肉的出口,大批的销售国外。

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之后,中国所有的猛禽都被列为保护之列,公开捕杀鹫类猛禽的事情是绝对禁止了。

可是祸不单行,很多年以来,中国各地草原鼠害猖獗,为了灭鼠一些地
方政府组织人力在草原大面积投放灭鼠药,高山兀鹫以及其他猛禽因为取食中毒的啮齿类动物造成二次中毒,或当即死亡,或毒药在身体中积聚,造成鹫类猛禽繁殖率低下。

实际上草原鼠类猖獗与草原过度放牧有关,当草场过度放牧后,草原退化,牧场的草低矮稀疏,覆盖率大大降低,这样环境非常适合布氏田鼠繁殖,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大大增加,而在高草的条件下布氏田鼠的繁殖是受到限制的。

不解决过度放牧的问题,给草原安排合理的载畜量,而只是舍本求末投药灭鼠,长此以往,害鼠产牛了抗药性,草原鼠害没有得到抑制,害鼠越灭越多,越灭越难灭,而害鼠的天敌无辜被毒死数量越来越少。

并且撒放的毒药污染了草原,加剧了草原退化,贻害无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世纪90年代医用药物也威胁到鹫类猛禽的生存。

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南亚分布的秃鹫减少了90%左右,其中三种陷入灭绝的境地。

(在南亚分布的几种鹫类猛禽包括高山兀鹫Cypshnnalayens/s、长喙兀鹫(长嘴兀鹫)Cyps indicus、印度白背兀鹫(白背兀鹫)Cyps bengale,nsis、细嘴兀鹫Gypstenuirostris)。

东南亚的兀鹫的剧减比印度的早二三十年——因为森林的消失,东南亚大型兽类不断减少,因此以兽类尸体为食物的各种兀鹫的数量也慢慢地减少。

但是在印度,人们奉牛为神,全民不食牛肉,自然死亡的牛就由兀鹫清理尸体。

因为食物充足,所以到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兀鹫的数量仍然可观。

可是从90年代起印度的兀鹫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人们最初以为是鸟类巾某种流行的传染病夺去了大量鹫类猛禽的生命。

可是科学家解剖尸体后,意外地在死亡秃鹫尸体的肌肉组织中发现了双氯芬酸。

经过采访农民、兽医和药物供应商可以确定:“使得南亚兀鹫陷入灭绝境地的杀手是一种名为diclofenac(双氯芬酸)的消炎药”。

双氯芬酸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品,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广泛用来治疗家畜的炎症。

这种消炎药物在为患病家畜消炎止痛的同时,也在损坏病畜的肾脏,其药物中含有双氯芬酸对肾脏有极大地损坏。

不仅如此,使用过消炎药的家畜死亡后尸体内还会残留大量的双氯芬酸,当秃鹫食用了身体里含有双氯芬酸的家畜尸体后,等于间接地服用了双氯芬酸,引起痛风和肾衰竭,直至死亡。

国际鸟盟的研究员陈承彦说:“根据调查,在尼泊尔UpperMustang(上木斯塘)地区繁殖的高山兀鹫,从2002年开始繁殖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也是跟南亚平原的兀鹫一样,受双氯芬酸的毒害。


这个在次大陆第一次发现的因为医用药物导致鸟类集体中毒的事件,引起人们的担忧:鹫类猛禽数量急剧减少给印度带来了卫生问题,秃鹫大量死亡以后,其他的食腐动物例如野狗会填充秃鹫的位置成为动物尸体处理者,不仅使得狂犬病例的增加,还有可能引起炭疽的流行。

无独有偶,国外科学家在西班牙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过抗生素的牲畜尸体的确是威胁“大自然清道夫”健康和生命的罪魁祸首。

西班牙分布有三种鹫类猛禽:欧洲兀鹫(Cyps fulvus)、秃鹫(Aegypius monachus)以及濒临灭绝的埃及兀鹫(Neophronpercnopterus)。

当地的农民有一个传统做法:将死亡牲畜堆放在垃圾场供鹫类猛禽取食。

在20世纪90年代出于对疯牛病传播的忧虑,欧盟禁止农民将病牛的尸体投放在自然之中。

尸体减少造成秃鹫数量的急刷下滑,引起鸟类学者的强烈抗议。

2005年禁令有所松动,但在西班牙的某些地区到现在并未恢复这种传统的做法,而有些地区已经将此作为保护秃鹫的一个措施。

马德里市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研人员一直对在农场中广泛使用抗生素感到忧心忡忡——这些帮助病畜抵抗传染病恢复健康的药物残留很可能会积聚在秃鹫体内。

2008年他们发表一项研究,食用来自农场的牲畜尸体使得秃鹫的血液中含有高水平的
对苯二酚一类稳定的抗生素,这将导致秃鹫被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

之前在人类和动物中进行的几项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抗生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因此,研究人员假设这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在秃鹫体内。

于是,研究人员在西班牙中部地区爬到树上采集了3种秃鹫的71只雏鸟的血样,进行与免疫系统有关的一系列参数的测量,例如白细胞和免疫信号分子。

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与采白西班牙南部和西部的秃鹫血样进行了对比。

后两处的秃鹫主要以野生动物为食,并且这里的家畜散养于自然之中较少使用抗生素。

最终结果显示,生活在西班牙中部地区的秃鹫,其免疫系统的细胞和体液都受到了抑制。

两位科学家在论文中写道,还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从而证明抗生素能够导致免疫抑制;与此同时,将死亡的牲畜从秃鹫的食谱上划掉才是“秃鹫保护计划的一个有效手段”。

研究人员在最近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那些食用经过抗生素治疗的牲畜尸体的西班牙秃鹫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研究人员指出,那些被爱鸟者所提倡的向秃鹫喂食牲畜腐肉的做法实际上正在威胁这一物种的健康,应当被禁止。

科学家需要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抗生素的使用在食物链顶端造成的影响。

一些国家政府已经禁止使用双氯芬酸做兽药,而代之以可以用作家畜消炎的无害药品Meloxicam(美洛昔康)。

但是在市面上仍然有双氯芬酸买卖,所以陈承彦先生希望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禁止使用双氯芬酸消炎药,以避免医药对高山兀鹫及其食腐猛禽的危害.他呼吁:“中国在青藏一带的鸟类学者和观鸟者,应该密切注意青藏高原分布兀鹫的数量,不要再亡羊补牢。


(责编付建平)相关链接
在中国分布有6种鹫:胡兀鹫、喜马拉雅(高山)兀鹫、秃鹫、白背兀鹫、兀鹫、黑兀鹫。

其中3种分布于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地区——而喜马拉雅兀鹫差不多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特有种。

喜马拉雅兀鹫是我国猛禽中的巨禽:体长约为120厘米,双翼展开有宽达2~3米之阔,站立时身高可以达到80—90厘米,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西藏、新疆等省份。

喜马拉雅兀鹫全身羽毛呈淡黄褐色,每根羽毛中央有一条白色的纵纹,粗看好像它全身的羽毛装饰着轻盈的柳叶,它的颈细细的,跟它那庞大的身体极不相称.跟秃鹫等食腐鸟类一样,为了取食方便,它的头颈羽毛很少,仅被稀疏的短短的白绒羽,甚至有的地方完全没有羽毛遮盖,裸露着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