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书证的法律规定(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引言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所表现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在民事案件中,书证作为一种重要的证据形式,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书证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明确,本文将对民事案件书证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书证的概念和种类
1. 概念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所表现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

书证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书面性,即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表现;
(2)具有证明性,即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3)具有独立性,即书证的内容不依赖于其他证据。

2. 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书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照形成方式,可分为原始书证和传来书证;
(2)按照制作目的,可分为公文书证和私文书证;
(3)按照证明内容,可分为证明当事人身份的书证、证明法律关系成立、变更、
终止的书证、证明事实的书证等。

三、书证的效力
1. 书证的证明力
书证的证明力是指书证对案件事实的证明能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书证应当具有证明力。

书证的证明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1)书证的真实性;
(2)书证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
(3)书证的制作时间、地点、当事人等因素。

2. 书证的证明力等级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书证的证明力等级如下:
(1)直接证据的证明力最高;
(2)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依次降低;
(3)不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证,其证明力最低。

四、书证的收集和审查
1. 书证的收集
(1)当事人自行收集:当事人有权自行收集书证,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2)法院收集:法院在必要时可以自行收集书证。

(3)证人提供:证人知道书证的,可以要求证人提供。

2. 书证的审查
(1)真实性审查:审查书证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伪造、篡改等情况。

(2)合法性审查:审查书证的制作、提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关联性审查:审查书证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

(4)证明力审查:审查书证的证明力等级。

五、书证的运用
1. 当事人举证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应当提供书证证明自己的主张。

2. 法院审查
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对当事人提供的书证进行审查,判断其证明力,并依法作出判决。

3. 当事人异议
当事人对法院认定的书证有异议的,可以提出异议。

法院应当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六、结语
书证作为民事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形式,其法律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了解书证的法律规定,有助于当事人、律师和法官正确运用书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书证的研究,提高书证的运用水平,为我国民事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引言
书证是指在民事案件中,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在我国,书证是证据的一种,具有很高的证明力。

为了规范民事案件书证的使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书证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从书证的定义、种类、效力、收集与提供等方面对民事案件书证的法律规定进行阐述。

二、书证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书证可以是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录音录像资料等。

三、书证的种类
1. 纸质书证:如合同、协议、借条、收据、发票、票据等。

2. 电子书证:如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电子合同、电子票据等。

3. 录音录像资料:如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

四、书证的效力
1. 书证的证明力:书证作为证据的一种,具有证明力。

其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书证的内容、真实性、完整性等因素。

2. 书证的优先效力:在相同证明力的证据中,书证的效力优先于其他证据。

3. 书证的排除规则:对于伪造、变造、篡改、销毁书证的行为,法院可以依法排
除其证明力。

五、书证的收集与提供
1. 当事人自行收集:当事人有权自行收集书证,包括询问、调取、复制等。

2. 法院调查收集:法院在必要时,可以自行调查收集书证。

3. 当事人提供:当事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供书证,以便法院审查。

4. 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包括提供书证。

六、书证的法律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提出证据,包
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书证应当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书证,应当
符合下列条件:(一)真实、合法;(二)完整、清晰;(三)与案件事实相关。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伪造、变造、篡改、销毁
书证,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六、总结
民事案件书证的法律规定旨在规范民事案件书证的使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应当依法收集、提供书证,法院应当依法审查书证的效力。

在民事案件中,书证作为重要的证据形式,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